共享兽医知识与经验 科学应对养猪业面临的复杂挑战
——第五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2016世界猪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16-03-24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共享兽医知识与经验 科学应对养猪业面临的复杂挑战
——第五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2016世界猪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10月16日-18日,第五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2016世界猪业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作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养猪行业盛会,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李曼养猪大会始创于1985年,迄今已有31年历史,于2012年进入中国,大会旨在搭建养猪行业兽医知识共享平台,致力于为养猪业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科学为本的解决方案。本届大会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的20多位业界权威养猪专家主讲,分享了世界养猪行业前沿资讯和生产实际问题的科学解决方案。本刊编辑部特整理刊发大会论坛精华,以飨读者。
10月16日-18日,第五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2016世界猪业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本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合办,大会得到南京市人民政府、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兽医协会动物诊疗分会、江苏省畜牧总站、南京农业大学及吉林大学的大力支持。
本届李曼养猪大会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20多位业界权威养猪专家主讲,共同分享了生猪养殖与生产管理技术及运用、猪病预防、监控及诊断、猪营养与饲料生产、养猪育种、养猪市场和经济学分析等领域的国际前沿资讯和研究成果。
本届大会在保持高质量的会议内容,履行李曼大会“为养猪行业提供科学为本的解决方案”会议宗旨的同时,还加强了世界猪业博览会的展示工作。大会同期召开2016世界猪业博览会,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新希望六和、天康生物、牧原股份、青岛易邦、齐鲁动保、河北远征、勃林格殷格翰、加拿大加裕、美国礼来、硕腾、巴斯夫、帝斯曼、奥饲本、法国诗华动保、奥斯盾等3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了本届博览会,加强了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养猪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此外,本届大会还同期举办“小猪快跑”、“猪肉美食嘉年华”活动,在营造愉悦的现场氛围的同时,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重视粪污资源化利用 发展绿色养猪业
鲍勃·莫里森:猪粪便是有价值的资源
在10月16日上午举办的中国绿色养猪业发展论坛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养猪小组鲍勃·莫里森博士做了题为《环境治理:猪粪便是有价值的资源》主题报告,莫里森博士认为,猪粪便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注入土壤中,使其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美国的粪便储存主要在猪舍的漏缝地板下,有些被储存在猪舍外面的厌氧粪池里。由于生物降解设备昂贵,需要维护,在美国使用不普遍。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依据氮和磷施用量来管理粪便的应用。粪便在田间使用的三大目标是:防止硝酸盐在土壤累积;防止磷从田间流失;防止作物缺乏营养。莫里森博士认为,粪肥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作为肥料,粪便价值每公顷494美元,或每公顷3105元人民币。粪肥可以转化成有价值的植物营养。粪便管理实施是一门需要教育、关注和监督的科学。
左玲玲: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处长左玲玲分析了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的基本情况,一方面,畜禽粪便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环保部门统计,2014年规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049万吨和58万吨,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95%和76%,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45%和25%;另一方面,畜禽粪便废水是重要的农业资源。畜禽粪便是可降解、可利用的宝贵资源,通过农牧结合等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据专家测算,我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不足60%,约一半规模养殖场缺乏粪便处理设施。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规模养殖发展的瓶颈,解决好养殖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左玲玲指出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面临的几个问题:一是畜禽养殖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部分地区特别是南方水网地区,畜禽养殖规模超出土地、水资源等环境可承受范围。二是治理方向不明确、不清晰。三是技术模式不成熟、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干粪好利用,污水难处理;②沼气、沼渣、沼液利用技术工艺不配套,技术上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二次污染;③固定资产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经济上不可行。四是农牧结合不紧密。农牧结合的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大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没有配套粪污消纳用地;有机肥使用积极性不高,粪便还田利用有限。
近年来,国家颁布实施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等中央文件,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提出明确要求和任务完成时限,畜牧业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同时,左玲玲介绍了农业部对畜牧业的有关扶持政策,如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社会化服务试点、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左玲玲提出,未来发展畜牧业需要把握好几个重点问题,一是把握好保供给、保生态的根本任务,二是把握好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根本出路,三是把握好扶持引导、疏堵结合的政策导向,四是把握好依法依规、合理补偿的禁养限养政策。
李长青:发现养猪企业的另类重要资源
河南省新大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青指出,当前,养猪形势已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链及产业一体化”转变,这种变化要求我们要重新思考和定位我们面对的资源及环境并及时做出创新。李长青认为,要转变观念,把猪粪尿当成牧草生长的营养资源。从资源方面看,猪场排泄物是个宝,投资设备并花运行费用把资源破坏掉是犯傻;从环保方面看,种养结合利用作物达到零排放是最好的环保方案。如果把两者都考虑,可以学习美国泡粪工艺,但要与大面积种植业结合(如东北粮区)采用综合营养方案(既节省化肥又零排放);也可以用刮粪板干清粪工艺做有机肥(中原地区秸秆及土地分散)。同时,李长青分析对比了自动刮粪工艺、猪粪自动发酵设备应用、猪尿及液体的收集与处理等粪肥资源的收集及深度处理的方式及效果。李长青认为,要资源化科学地利用养猪业产生的有机肥用于合理种植,既能有效解决环保问题,同时又能明显降低养殖成本并改善猪肉品质,这就是养猪行业要积极探索与发现的重要资源。
做中国新一代养猪兽医,为现代养猪生产保驾护航
据悉,李曼中国养猪大会的宗旨是为养猪行业提供科学为本的解决方案,教育和培养年青一代的养猪兽医从业者。10月16日下午,主题为“中国新一代养猪兽医—分享养猪业面临的挑战、生产研究数据和实用解决方案”的会前培训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该培训为中国新一代的养猪兽医提供一个平台来与同行分享他们在猪场中遇到的病例、生产研究、调查数据以及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方案。
加农(上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兽医师王帅彪向与会听众分享了探索蓝耳病防控与净化的两例分析报告,他分析了在当前猪蓝耳病频发的环境下,国内现代设计一点式猪场与传统设计一点式猪场蓝耳病防控与净化的思路与方法。他认为,未来多点式农场会是彻底净化猪蓝耳病的一个方案。
山东环山集团养殖事业部曲向阳分析了利用封群策略某5000头母猪场在120d内成功净化PRRSVNADC30毒株的案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郭振华博士分享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体会。他认为,PRRSV难于防控的原因是抗原变异、基因重组、弱毒返祖,以及不同毒株之间血清学交叉保护性差。他认为,疫苗免疫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而非第一道防线,大多数的疫苗免疫不是消除性免疫或者不再发生感染的免疫。
正大集团猪事业线川渝滇黔区兽医总监陈杨从一例P1农场发生蓝耳病的案例分析着手,探讨了“新”兽医应承担的角色。他认为,“新”的兽医要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的转变,由关注单个动物向关注群体健康转变;由关注单一农场向关注系统管理转变;改变传统的仅对疾病本身敏感的意识,转而从生产管理层面进行积极的调查和干预,制定控制疾病的策略;改变传统的管理和兽医分开的意识,转而将兽医团队与生产团队紧密结合,由常规兽医向健康管理转型。
海博莱公司猪产品技术服务总监曾容愚博士分析了新常态下猪伪狂犬病防控的困惑与出路。他提出,可通过滴鼻方式免疫不含佐剂的活苗,肌注方式免疫含佐剂的活苗,肌注方式免疫灭活苗的“三剑合一”的方式,实现猪伪狂犬病的有效防控。
分享国际前沿科技 助力我国养猪业转型升级
10月17日-18日,本届大会重要专题论坛成功召开,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的20多位业界权威养猪专家,共同分享了生猪养殖与生产管理技术及运用、猪病预防、监控及诊断、猪营养与饲料生产、养猪育种等领域的国际前沿资讯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