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作物类期刊入选F5000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6-03-24吴克力高继平肖唐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综述学报

■吴克力 高继平 肖唐华

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武汉市武昌徐东二路2号 430062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 100038

1 引言

我国是科技期刊大国,目前有正式出版的各学科期刊6210种(其中,社会科学类期刊2123种,自然科学类期刊4087种),英文版期刊210种[1],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亦是科技论文产出大国,2014年发表在SCI刊源期刊的论文达25.3万篇[2],入选 ESI热点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三[3]。 但是我国并非科技期刊强国,在SCI刊源期刊中,我国大陆仅173种。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中文语言的限制;另一方面我国学术评价中过于重视SCI论文,使得我国大量的高质量的论文流向国外,国内期刊得到的优秀稿源非常有限,因而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严重不足。为了改变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我国实行了多项计划,如,201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并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姚志昌[4]等对资助期刊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中国科协通过基金支持实施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建设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国家科技部自2000年开始,先后资助研究“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课题,并分别于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的评选结果。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品牌价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了“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项目(F5000)的研究和平台建设工作。从2012年开始已连续4年遴选出F5000论文共计近15000篇,这些论文是我国中文期刊中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但目前对入选F5000论文的分析研究比较少。孙颉[6]对 2012—2014年入选F5000论文数量大于10篇的15所农林院校进行研究,通过入选论文数量对这些农林院校的研究水平进行了排名,并发现各地农林院校研究主题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其所在地域种植制度有关联。研究结果与其它的评价方法具有可比性,说明F5000论文一定程度上反映产文单位的研究水平和特色。作物类期刊是农业期刊中有关作物的专业期刊,其报道范围较窄,仅限于与作物相关的论文。作物类期刊刊载的论文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涉及的作物有所区别,因此存在共同特点。本文选择3种作物类期刊,这是参与F5000项目中全部的作物类期刊,对2012—2014年入选的F5000论文进行分析,明确这类期刊高质量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旨在对作物类期刊的办刊方向、期刊定位、选题策划,以及有的放矢地组约稿等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

2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于F5000平台上3种作物类期刊《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入选的F5000论文,总论文数为158篇,实际在F5000网站上可查的只有146篇,以这146篇论文为研究材料。

通过F5000平台进入万方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6年2月16日和2016年3月11日分别完成万方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所有论文的被引用频次收集,同时在万方数据库中下载入选论文的电子版,收集作者、来源机构及论文内容信息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为:论文在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学科、作者分布,论文来源机构、基金资助情况等。采用excel 2010对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被引频次分析

3.1.1 146篇入选论文在万方数据库中被引频次

146篇论文来自于3种作物类期刊中2007—2014年发表的论文,其中《作物学报》76篇,《中国水稻科学》38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32篇;它们的总被引频次分别为3493、1360和1173次,篇均被引频次为45.9、35.8和36.7次。以《作物学报》入选论文的被引频次最高。各年度论文被引频次有差异,发表时间越长,被引频次越高(表1)。146篇论文中最高一篇被引202次,来自《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年发表的论文。

表1 146篇论文在万方数据库中被引频次

3.1.2 146篇入选论文在Web of Science中被引频次

《作物学报》有28篇论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被引用,总被引频次为129次;《中国水稻科学》有19篇,总被引频次为36次;《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有14篇,总被引频次为45次。3种学报共计有61篇论文被引用,占全部论文的41.8%;总被引频次为210次,篇均被引3.4次。单篇被引5次及以上的论文有12篇,单篇被引4次的有7篇,3次的有5篇,2次的有8篇,被引1次的有29篇。被引频次最高的为39次,其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建康,论文题目是“数量性状基因的完备区间作图方法”,是在已有作图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且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此方法的应用,该方法在作物遗传研究中能广泛应用,因此被引频次最高,并且此文在万方数据库中也被引130次。

3.2 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学科分布

综合3种作物类期刊的栏目设置及发表论文的内容,将146篇论文分为6个学科进行统计,由于综述性论文不同于一般研究论文,因此单独作为一类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以栽培技术及栽培生理学科的论文数最多,其次是遗传育种,第三是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第四是土壤肥料。这四类研究论文中,以栽培技术及栽培生理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其次为土壤肥料类论文,再次为遗传育种及植物保护类论文。综述类论文不同于一般研究论文,普遍存在被引频次较高的现象,本文也不例外,3种期刊共有7篇综述入选,篇均被引频次为87.7,远高于一般研究论文。篇均被引超过50次的论文有46篇,其中《作物学报》30篇,《中国水稻科学》9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7篇。以栽培技术及栽培生理类论文数最多,其次是土壤肥料类论文,三种学报趋势一致。但三种学报也有不同之处,《作物学报》和《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没有植物保护类论文入选;《作物学报》亦没有综述类论文,而《中国水稻科学》(2篇)和《中国油料作物学报》(5篇)均有综述类论文入选,且均为此两种学报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特别是《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入选了5篇综述,总被引频次达到458次,篇均达到91.6次,是该学报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对提高该刊的影响因子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146篇入选F5000论文在WoS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发现,被引5次以上的论文12篇,其中专论与综述5篇,生物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5篇,栽培技术及栽培生理方面的论文2篇。与在万方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有所区别,说明两种数据库中发表的论文所反映的热点问题有所区别,WoS中更能反映国际上此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此次入选的论文数太少,所得结果具有局限性。

表2 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

3.3 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作者分布及被引情况

3.3.1 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作者分布及在万方数据库中的被引情况

如表3所示,来自扬州大学的张洪程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计有论文13篇,总被引频次为611次;同样来自扬州大学的杨建昌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有论文4篇,总被引频次为113次;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王汉中、张春雷,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分别有论文5篇和3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458次和71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鲁剑巍作为通讯作者有5篇(201次,总被引频次,下同);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马均3篇(78次);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程式华3篇(191次);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盖钧镒3篇(107次)。2篇论文的有景蕊莲(84 次)、胡国华(48 次)、李培武(15 次)、李文滨(54次)。2篇以上的作者论文数及总被引频次分别为59篇和2617次,占全部论文数及总被引频次的40.4%和43.4%,篇均被引频次44.4次,高于全部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41.3)。说明这3种作物类期刊由于报道范围比较集中,存在核心作者,应关注这些核心作者的研究动态,密切联系,有利于争取优质稿源。在其他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期刊中也存在核心作者及论文来源核心科研机构现象[7,8]。

表3 146篇入选F5000论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及所在单位分布

3.3.2 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作者分布及在WoS中的被引情况

分析在WoS被引情况发现(表4),被引5次及以上的论文12篇,《作物学报》8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3篇,《中国水稻科学》1篇。这12篇论文不仅在WoS中被引频次较高(篇均被引10次),而且在万方数据库中被引频次也较高(篇均达到92.3次),说明这是被国内外科研人员广泛关注的内容。分析其作者,王汉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篇,均为综述类论文;其余作者均只有一篇。王汉中作为我国油菜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其综述论文的质量和关注度非常高。被引频次最高的是王建康的论文“数量性状基因的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在WoS中被引39次,远高于其它论文,说明学术水平较高、应用范围广的方法类论文更受关注和被引用。但其它类期刊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9],还需要具体期刊进行具体分析。

表4 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在WoS中被引频次达3次以上的作者及单位分布情况

3.4 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来

源机构分布

146篇入选论文主要来自于大学,其次是来自国家级研究机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和中国林业科学院等,第三为省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分别占58.2%、31.5%和10.3%。《作物学报》共 76篇文章,来自大学的有 55篇,占72.4%;其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13篇,占17.1%,其中作物科学研究所有10篇,可能与《作物学报》的主办单位有关;省级农业科学院6篇,占7.9%;此外还有一篇来自加拿大,一篇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水稻科学》共38篇论文,来自大学的有22篇,占57.9%;来自国家级科研单位有10篇,占26.3%,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有9篇,一篇来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来自省级农业科学院有6篇,占15.8%。《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共32篇论文,来自大学的有8篇,占25%;来自国家级研究机构的有21篇,占65.6%,其中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即该刊的主办单位有18篇(占56.3%),特别集中;来自省级农业科学院有3篇,占9.4%。3种学报来自主办单位的稿件最多,共计有35篇,占总数的24%,最为明显的是《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扬州大学的文章共有21篇,占总数的14.4%,是除主办单位之外的第二大产文机构。《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来自大学的论文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种学报,因此今后应关注相关大学的科研情况,争取更多的优质稿源,才能改善该刊的论文来源结构,稳步持续地提升该刊的学术质量。

3.5 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

146篇论文中130篇为国家资助的项目,如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占89.0%;省部级项目支持的有13篇;无项目支持的有3篇。绝大多数的论文是由国家资助的项目成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我国中文作物类期刊报道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对国际上各研究领域热点论文及其产出状况分析,可为我国期刊提供借鉴和启示[10,11]。 本文对3种作物类期刊入选F5000论文的分析发现,在万方数据库中,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及栽培生理学科,其次是遗传育种。以综述类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在研究论文中,以栽培技术及栽培生理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其次为土壤肥料类论文,这与李洁等对我国2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究结果一致[12]。而在 WoS数据库中,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学科,其次是栽培技术与栽培生理方面;且以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类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其次是综述与专论类。在两个数据库中有所差异,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生物技术及其应用是目前农业方面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在WoS中被引频次较高;而栽培技术及栽培生理学科和土壤肥料学科的论文对我国农业生产指导意义重大,地域性比较强,因此在万方数据库中被引频次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量的前沿性、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造成国内中文期刊学术质量不高,发表的论文不能完全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非常重要,研究发表论文的作者群及论文被关注程度及关注的人群,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约稿,对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4.2 我国中文作物类期刊应重视方法类及综述专论类论文

方法类及综述专论论文在万方和WoS数据库中被引频次均较高,这与温晓平对21种农业类学报高被引论文的研究结果一致[13],与莫京对SCI收录的期刊研究结果也一致[14]。因此要提高刊物的被引频次,需组约知名专家的综述论文。高质量的方法类论文和前沿问题研究论文(如在万方中的栽培技术与栽培生理,及在WoS中生物技术及其应用)是提高同行关注度和被引频次的重要论文,对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需引起编辑们的高度重视。

4.3 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结构与合理定位

中文科技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国际影响力较小,从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的论文来看,WoS中引用频次很少,被引5次以上的论文只有12篇,占全部入选论文的8.2%。因此多数中文期刊应立足于国内,重点报道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内容,为产业发展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而不应追求国际影响力,否则失去了其主要功能和优势。同时,我国是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大国,科技期刊水平严重滞后,因此创办国际性学术期刊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F5000平台在培育这些期刊进入国际知名期刊行列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有限,关键在于调整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采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使科研人员将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在定位于国际性的国内期刊上,提高刊发论文的质量,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因此应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15],对不同的科技期刊进行合理地定位[16],扬其所长,从而使我国科技期刊整体上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既有一定规模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期刊,也有一大批为中国科技发展及产业服务的中文核心期刊,逐步实现我国从科技期刊大国向科技期刊强国转变。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5.

[2]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5[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5,12.

[3] 盖双双,刘雪立,张诗乐,等.我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现状及国际地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03-110.

[4] 姚志昌,骆振福,靳晓艳,等.新起点·新任务·新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的分析与展望[J].编辑学报,2014,26(4):342-346.

[5] 张宏翔,任红梅,黄思斯,等.以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促进中国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22-327.

[6] 孙颉.基于F5000论文的农林院校的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2016(3):47-50.

[7] 张改侠,魏乐军,孙晓红,等.《地球科学》高被引频次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地球科学,2014,35(6):776-782.

[8] 温晓平,屈李纯,马秋明,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11):225-234.

[9] 倪明,闫雷,陆瑶,等.基于WoS和CSCD的肿瘤类高被引文章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311-1318.

[10] 陈汐敏,丁贵鹏,接雅俐,等.国际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产出状况分析及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79-1084.

[11] 丁佐奇,王明华.基于ESI的植物动物研究领域热点论文分析及对编辑组稿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84-1390.

[12] 李洁,雷波,曹艳,等.我国2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74-78.

[13] 温晓平.入选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的21种农业类大学学报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的统计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8(1):51-56.

[14] 莫京,任胜利.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138-141.

[15] 温晓平,马秋明,窦春蕊.中国顶尖科技期刊的学科分布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7(1):116-121.

[16] 孔红梅,段靖,郭雨齐,等.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87-190.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综述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