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年F5000农业科学类论文资助基金研究
2016-03-24窦春蕊马秋明温晓平高继平
■窦春蕊 马秋明 温晓平 高继平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40号信箱 712100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 10003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各级政府先后设立了多种类型的基金项目用于各领域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并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国家财政科技拨款2006年为1688.5亿元,2010年便增加到4114.4亿元[1]。鉴于农业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地位,用于农业科研领域的基金项目数量和资助额度也均大幅提高。在各级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一大批科研成果应运而生,科研人员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屡创新高。据2015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报告:2005—2015年我国作者发表的农业科学类国际论文数量达到33325篇,占世界同学科论文总数的9.40%,被引次数238771次,占世界同学科论文的8.70%,世界排名第2[2];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2383种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科技期刊,共发表以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农学类科研论文20513篇,数量在各学科中排名第 5;被引次数为 128305 次,排名第 2[3]。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更好地向世界推荐我国的优秀科研成果,增强我国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12年推出了“领跑者500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以下简称F5000)。该平台展示的F5000论文从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产生,采用科学计量学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遴选得到或由学科同行推荐而来,旨在提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内精品期刊上。
目前关于基金项目与科研论文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金论文比的分析与讨论和基金项目来源分析[4-8]、基金项目规范标注建议[9-10]、单篇论文受多个基金重复资助现象的分析[11-13]等方面,而关于基金项目级别、数量与论文质量以及基金项目级别与资助学科间关系的分析报道较少,针对各级基金、尤其是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在F5000中的收录情况、被引情况及基金资助数量、资助的重点学科等尚未见相关报道,而对F5000收录的国内顶尖论文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对编辑提高办刊水平及基金管理部门提升工作效果更具指导作用。综上,本研究以2012—2014年入选F5000的农业科学类论文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探讨基金项目级别、数量与论文质量和资助学科间的关系,以期发现基金项目资助的一些规律及存在问题,为基金管理部门的基金评定工作及农业科技期刊编辑组稿、约稿和采取其他多种措施提高办刊水平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筛选方法
本研究所用源数据来自2012—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F5000入选论文资料,其遴选办法及本研究选用数据的进一步筛选方法参见文献[14]。
1.2 数据完善
利用中国知网的在线数据补充每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基金项目名称等信息。在进行基金项目统计时,将其分为国家级、省部级、省部级以下和中外合作4个级别,其中国家级项目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项目主要包括各部委、中国科学(工程)院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设立的各类项目,省部级以下项目主要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属厅(局)以及高校、研究所、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的资助项目,中外合作则包括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间的合作项目。
2 F5000农业科学类论文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2.1 总体概况
入选2012—2014年F5000的农业科学类论文共计829篇,其中得到各级基金资助的共计805篇,基金论文比为97.10%(同期国内期刊平均论文基金比为46% ~56%[3]),未获得资助的论文仅24篇,占2.90%。829篇论文共得到2023项基金的资助,每篇平均受助基金数2.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47项,包括973计划112项、863计划9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8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2项、其他12项;省部级项目773项,包括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13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54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以下简称“948计划”)39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6项、中国科学(工程)院各类项目83项、其他基金468项;省部级以下项目362项;中外合作项目41项。
2.2 各级基金资助论文的分布
由于绝大多数论文都得到多项基金资助,而这些基金又往往属于不同级别,因此在统计时将这类论文重复计数,即某篇论文如果同时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的资助,则在统计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时各计数1篇。由表1可以看出,2007—2009年以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数量最多,其次为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基金项目,最后是中外合作项目;但从2010年起,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论文的数量开始反超国家级基金项目而跃居首位,并且二者差距逐渐拉大,其他级别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位次不变。从表1还可发现,2007—2013年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的变化很小,均在60%左右,而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中外合作项目资助论文和无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一直较低。
由上述分析发现,入选F5000的农业科学类论文主要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的资助,并且得到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在逐步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学术质量在稳步提高,另一方面也与获得国家级大项目支持的论文越来越多地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有密切关系[1]。据报道,2014年国家级基金资助产生的国际论文已达19.7万篇,其中农学类论文的基金论文比例达到95%以上[2]。得到中外合作项目资助的论文一直偏少也与其大量流失到国外期刊有关。2014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6.5万篇,比2013年增长了16.7%,国际合著论文已经占到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4.7%[15]。
表1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类论文各级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统计
2.3 不同数量基金资助论文的分布
入选F5000的农业科学类论文与基金资助数量间有何关系,是否资助基金数量越多入选的几率就越高,为此,特对受不同数量基金资助论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由表2结果可知,除 2011年外,2007—2013年发表论文中以获得2项基金资助的最多,6年总计也是以2项基金资助的论文最多,占829篇入选论文的31.72%,获1项和3项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相当,分别占入选论文总数的23.76%和22.56%,获得1~3项基金资助的论文总共占到78.05%。 接下来依次为获得4、5、0、6、7项基金资助的论文,获得8、9、10项基金资助的论文各有1篇。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受到6项及以上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本身就不多,因此入选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也说明,获得1~3项基金资助就可以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并非获得资助的基金数量越多越好。
表2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类论文受不同数量基金资助情况统计
2.4 论文被引频次与受助基金级别的关系
一般而言,基金项目的级别越高,得到的资助力度相对也会越大,越有条件开展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也就越容易产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钟旭[16]的研究表明,基金论文无论是即年被引率还是即年指标,都显著高于非基金论文。陈芳[17]对5种动物医学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4的论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各级别基金论文被引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基金论文,非基金论文最低。但对于入选F5000的农业科学类论文,由2007—2013年的统计结果(表3)可知,国家级与省部级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接近,分别为58.58和55.33,前者并未比后者显示出明显优势,但二者均明显高于省部级以下基金论文的46.39。
表3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类论文受助基金级别与被引频次的关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基金资助的24篇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达70.13,略高于中外合作基金论文的67.00,且二者明显高于国家级、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基金论文。中外合作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一般是由于这类论文多采用了一些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手段,也可能与其更易在合作者间传播交流有关;无基金资助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则可能与其研究方向比较独特有关。
2.5 论文被引频次与受助基金数量的关系
由表2可知,获得7~10项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太少,因此在分析基金数量与被引频次的关系时不予考虑,只对获得0~6项基金资助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随着基金数量从0增加到6,平均篇均被引频次从70.13逐渐降低到41.37,其中获得1~5项基金资助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相差不大,而获得6项基金资助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则远远低于其他数量基金资助论文。这表明论文质量并不会因为资助基金数量的增多而有所提高,反倒呈下降趋势,这与王纬超等[12]对SCI收录的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及地学学科的46种中国期刊2009—2011年发表基金论文的统计结果不同,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资助基金数量从0增加到6,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随之增加,但超过6后下降。因此有关基金数量与被引频次间的关系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探讨。
2.6 顶级论文被引频次与各级受助基金及其数量的关系
按5%的比例筛选2007—2013年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论文,称之为顶级论文。6年共筛选到顶级论文42篇,其被引频次及各级基金资助数量见表5。
表4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类论文受助基金数量与篇均被引频次的关系
表5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类顶级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各级资助基金数量
由表5可知,这42篇顶级论文共得到98项基金的资助,其中有1篇论文是中外合作,篇均受助基金数2.33项,略小于所有入选论文的2.44项。42项国家级项目中包括973计划4项、863计划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42项省部级项目中包括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4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4项、948计划8项、中国科学(工程)院各类项目4项、其他基金22项。从表5还可知,有一篇发表于2008年的论文被引频次高达924,该论文仅受到1项948计划的资助。
由表6可以看出,无基金资助和受到中外合作基金资助的论文各有1篇,其被引频次分别为316和373,在42篇顶级论文中分列第4和第2位,值得关注;国家级、省部级、省部级以下基金资助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逐渐降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也较多,分别有25和28篇,说明得到国家和省部重点科研计划支持更容易产出高学术水准的顶级论文。
表7结果显示,42篇顶级论文中大多获得1~3项基金的资助。获1项基金资助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遥遥领先,高达244.70,远超获2~4项基金资助的论文,其中获2~3项基金资助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又明显高于获4项基金的论文;获得5项基金资助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也很高,但由于论文数偏少,反映的结果可能失真,故不考虑。
表6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类顶级论文受资助基金级别与被引频次的关系
表7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类顶级论文受资助基金数量与被引频次的关系
2.7 农业科学各学科论文与受助基金级别的关系
由表8可知,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主要资助的学科均为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园艺、林业、畜牧兽医和水产渔业,省部级以下基金主要资助的学科是水产渔业、园艺和林业,中外合作基金主要资助的学科是植物保护和农业基础科学。同时发现,农业工程、农学(农艺学)和植物保护学科入选F5000的论文数量偏少,分别仅有13、21和41篇。
表8 F5000中2007-2013年发表的农业科学各学科论文受不同级别基金资助的比例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各级基金资助的重点学科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园艺、林业、畜牧兽医和水产渔业,这些学科有的属于基础研究领域,有的则关乎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但其中竟然未包括植物保护、农学(农艺学)和农业工程这些重要领域,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出现这种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各级基金对上述学科的资助少,二是这些学科产出的高水平论文少,三是高水平论文大量流向国外期刊。据笔者了解,植物保护学科一直是各级基金的主要资助方向,而且优秀论文产出量很大;杨新泉等[18]也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农学学科的主要资助范围是农学基础、作物学、作物营养学、植物保护学和园艺学等,其中对植物保护学的资助比例保持在25%左右,远高于农学基础和作物营养学,略高于园艺学,仅低于作物学;刘丽英等[19]研究表明,2003—2012年农业工程领域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现象严重,论文外流数量由2003年的38篇增加到2012年的721篇,外流比例由1.71%上升到15.12%。由此推断,优秀稿件大量外流很可能是植物保护、农学(农艺学)和农业工程学科论文入选F5000数量偏少的主因。
3 结语
对2012—2014年F5000收录的农业科学类论文及从中筛选的顶级论文与受助基金级别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入选F5000的农业科学类论文和顶级论文大多数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的资助,并且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被引频次也很高。因此,编辑在约稿时应提前关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中外合作项目资助的研究课题,时时跟踪课题进展,主动出击约稿;在来稿初审时也应多留意这类稿件,但同时对未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也不可歧视,因为其中不乏质量上乘者。有的期刊私下规定不收无基金资助的论文或者对这类论文另眼低看,都是不可取的,还是应以稿件选题、研究深度、写作质量等为重,不能歧视这类无基金资助的论文,不要让高质量的论文被自己的偏见所扼杀。对F5000农业科学类论文和顶级论文与受助基金数量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以获得1~3项基金资助的论文为主。这说明从产出高水平论文的角度分析,并非资助项目越多论文质量就越优,因此编辑在组稿和来稿初审时要注意纠正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同时从科研投入与高水平论文产出数量方面考虑,基金管理部门则一定要注意共享信息,避免重复资助现象的出现,以便让科研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
对F5000农业科学类论文及各学科论文受助基金级别进行深入剖析后发现,得到国家级大项目以及各级基金重点资助的学科,其重要研究成果大多数发表在了国外期刊上,本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大量优秀稿件严重外流这一尴尬事实,即便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严格评选出的精品科技期刊也未能幸免。由此推断,国内的一流稿件大多投到了国外期刊,只有一小部分一流稿件和绝大多数的二、三流稿件投给国内期刊。在这种形势下,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优质稿件回流,应该成为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和编辑界人士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此,首先要呼吁有关部门在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和奖励政策中不要盲目迷信国外期刊,而应看重论文的内在品质;其次,政府应从人力、财力上对国内学术界公认的知名期刊进行大力扶持;同时,编辑部自身也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从组约稿、审稿、稿件编辑加工、栏目设置、期刊发行途径、重点论文推介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以尽快打造出我国的世界名刊和权威数据库。
在本次进行基金项目统计时发现,各期刊对基金项目的规范著录普遍不够重视,相同的基金项目会出现多种表示形式,甚至有的只给出一个课题名称,给基金统计分析带来很大困扰。关于这一问题早有学者进行过分析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9,13,20],但却一直未引起编辑同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此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对基金项目的规范著录制定相应标准,并作为期刊核检和评刊的审查指标之一。
本研究仅对2012—2014年F5000农业科学类论文的受助基金级别和数量进行了分析,而未与同期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未入选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比较,对入选和未入选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基金级别及数量的关系也没有进行对比分析,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1] 俞征鹿,马峥,郭红,等.中国科技计划项目论文产出和影响力分析[J].情报杂志,2013,32(4):1-5,15.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R].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2015.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相关指标[R].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2015.
[4] 孙丽莉.浅析基金资助项目对高校学报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3):265-266.
[5] 金鑫.《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9—2013年载文情况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5,37(3):263-267.
[6] 张琼,王芳,程平,等.《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刊登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9): 64-68.
[7] 邝文国,蔺玮,马永祥,等.《江苏农业科学》2004—2006年载文与作者统计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0):146-149.
[8] 赵立华,赵爱群,鞠善宏.《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005年基金资助论文统计与分析[J].现代情报,2006(11):135-137,140.
[9] 郭建顺,张学东,沈晓峰,等.科技期刊论文基金项目表达形式的规范化[J].编辑学报,2006,18(6):422-423.
[10] 徐超富,阳丽霞,张曙光.论科技论文基金项目的著录及其规范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263-264.
[11] 祝贞学,何承志.科技期刊论文基金项目的无效著录及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9(1):30-31.
[12] 王纬超,潘云涛.我国科学基金资助论文情况统计分析及其重复资助问题研究:以SCI收录的我国理科期刊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3):247-250.
[13] 赵丽莹,杨波,张荣丽,等.关于科技论文多项基金标注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29-731.
[14] 温晓平,马秋明,窦春蕊.2012—2014年F5000农业科学类论文的学科分布与被引次数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8):825-830.
[1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新闻稿[R].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2015.
[16] 钟旭.科学基金论文与非科学基金论文短期影响力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10(4):222-225.
[17] 陈芳.动物医学类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及其对编辑选题组稿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818-821.
[18] 杨新泉,肖应辉,罗晶.园艺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J].园艺学报,2008,35(3):455-460.
[19] 刘丽英,魏秀菊,王柳,等.2003—2012年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状况定量分析:以农业工程领域论文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78-484.
[20] 温晓平,王国辉,窦春蕊,等.关于科技论文基金项目标注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6,20(6):353-35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