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的有效结合
2016-03-24彭有信
彭有信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和阅读是作为两个重点部分存在的,能够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提升,而该目标也是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存在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将读、写两个环节有效结合,使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读写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90-01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旨在将课文作为语言载体,结合其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写”的内容,使学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而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思想在于将读写有机的结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新教材的四大板块,即口语交际、写作、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均围绕本单元的“阅读”共性来安排内容。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全面落实整合读写的教育工作,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一、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择教学素材环节
写作素材是需要学生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的。目前,初中生的写作往往不能够体验出生活气息感,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具备将生活的大小事情提炼成写作素材的能力。同时,任课教师要尽可能的使学生的读写范围得到科学的拓展,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合理的开拓,继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新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的思想,强调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提升其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团结合作意识等。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不再受到传统教学听、说、读、写分开训练的局面,通过教学环节的有效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并整体训练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布局写作结构环节
绝大多数学生在写作落笔时往往无从下手,又或者在文章结尾处很容易发现作文已经偏题。笔者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这是由于学生不能深度的思考所致,在这种没有深入研究写作的逻辑顺序情况下,使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那么学生便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写作问题。
为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深入剖析文章结构,对写作内容的合理表达加以指导。例如,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作者朱自清首先将文章主题设为血浓于水的父子深情,在文章写作之处就布局了买橘子这一叙事片段,通过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使感情得到适当的抒发,本文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重点突出,即儿时父亲高大的形象已经随着时光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行动上的缓慢和苍老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的伟大,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通过对《背影》这篇文章的指导,学生能够意识到写作过程中逻辑结构的重要性,学生要理清整体到部分的划分写作思路,避免写作中的重复性叙述,使文章的整体性得以有效彰显。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布局的处理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在初中语文的读写教学中,这些写作能力均需要任课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三、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指导写作细节描写环节
文章的精髓与灵魂的表达在于其细节的把握。写作时,对描写细节的环节进行重视,能够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初中阶段的作文细节描写环节,任课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人物细节的描写,包括动作、神态、心理等。针对于不同的语言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各不相同,其能够有效彰显出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任课教师也要强调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部分。例如,在《孔乙己》授课过程中,通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部分,对孔乙己的外型和语言等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人物的形象得以描述,通过作者的描述,学生能够对孔乙己的性格特征进行一个到位的了解。这也能够凸显出孔乙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通过这种对文中细致描写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悟到语言的魅力,继而使其观察分析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那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借鉴这一写作手法,重视细节的刻画与描写,实现提升其读写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的有效结合势在必行。它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初中语文知识,使初中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此外,读写的有效结合也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素材的选择更加科学,从而实现系统化的初中语文教学。而通过读写的结合可以使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从根本上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优化,并全面提升了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的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4,(6):200-200.
[2]陈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实践的探讨[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