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实践研究

2016-03-24王文璇

商业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经济新常态实践研究

王文璇

(湖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实践研究

王文璇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创新驱动。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对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是经济转型的要务之一。目前中小企业在质量提升过程中常存在要素成本高,创新能力差,公关能力缺乏,资源整合能力欠佳等问题。运用综合评分法测评质量竞争力指数,从而直观的体现质量竞争力的状态。新常态下,政府还应加大政策扶持,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企业质量水平。中小企业自身应做好制度改革,实行现代化管理制度,积极创新,提升企业质量水平。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实践研究

一、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表示我国将来的经济运行将有别于以前,“常态”表明我国将来的经济状况在一段时间内会维持一种状态。新常态有三个主要特点: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春天”。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更加凸显中小企业的作用,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经营方式多样,将成为产业升级的领头军。新常态下市场情况多变,顾客需求多样化、特色化,生产小型化、专业化是未来的产业特征,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企业管理权统一,内部易于达成一致目标,更能适应多样化市场。我国各级领导、组织部门瞄准中小企业的优势,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带动我国经济升级。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经济新常态也为中小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需要创新升级,当前经济动力疲软、后劲不足,需要培育新的经济“马达”,依靠创新产品,开拓新型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动力。《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也是第一份十年纲领,该战略将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作为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基石,将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我国一项长期任务。要求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即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要求中小企业注重核心业务,提高与大企业协调配套能力,朝精细化生产、管理、服务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质量提升的意义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由表1可知,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有34.3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7.3%,中小企业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决定了它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地位。

表1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型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占全部比重

我国经济要做到产业升级,适应多样化市场,第一要务是提升质量。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释了新常态的九个特征,其中三个特征与质量直接相关,另六个特征也间接与质量有关,想要长久发展我国经济必须迈向质量型经济。质量问题既是经济战略问题,同样涉及用户体验和人身安全。质量提升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积极作用,同时促进外贸发展,应对贸易壁垒,树立中国品牌质优形象。质量提升将有效预防质量事故,提升我国检验检测能力,标准的改进及整合检验检测资源。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对于提高我国整体企业质量有巨大的影响。从图1可知,近两年中小企业整体情况稳定,中小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经济贡献比例来说都对我国经济有重大影响,中小企业可以成为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图

三、中小企业质量现状剖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企业重视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投入增多,对于清洁生产有新的认识,着力改进工艺,淘汰落后产能。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成果斐然,其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大,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比重逐年增大,数据显示,我国70%的发明专利来源于中小企业。2014年9月我国成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该次会议将质量提升提到了全新的高度,着力推动“质量带动发展”,强调了中小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阐述中小企业的现状。据湖北省经信委发布的2015年度《1-8月湖北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湖北省工业运行整体情况势态较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产销衔接正常,高新制造业增长较快,工业升级有序进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湖北省较多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艺水平落后,对清洁生产认识不够。湖北省中小企业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僵化,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畅。在我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当下,是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四、中小企业质量提升障碍研究

1.要素成本增高,无序竞争激烈

湖北省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较为依赖人工成本低廉,而随着人工成本攀升,劳动力缺失,这一优势不复存在,加上能源成本上涨,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状况堪忧,追求效益是企业第一位责任,对质量提升的投入也相应减少。湖北省产业集群中同类型中小企业较多,与大企业配套能力欠缺,中小企业易展开非理性、盲目的竞争,忽视产品质量。我国经济长期高速运行,发展不平衡,经济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市场混乱、价格战使我国经济市场无序竞争。

2.创新能力差,知识产权保护滞后

创新是质量提升的源动力。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较为统一,领导作用明显,企业主对创新的不作为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的创新积极性。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设备、资源的限制,创新能力受限,出不到突破口。有能力创新的中小企业得到的成果,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欠缺,成果被盗,打击中小企业创新信心。

3.公共关系认识不够

新常态下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企业公共关系也是新的考验。湖北省中小企业容易限入公共关系误区,认为公共关系只是危机公关或品牌营销,也有企业认为公共关系是“走后门”,这些理解都比较狭隘。新常态下公共关系应该具备软性特质,它是与市场的兼容力,是与大企业的对接能力,关乎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人员的管理。良好的公共关系对品牌塑造和营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公共关系的基石是产品质量和售后质量。

4.科技中介组织资源整合能力欠佳

科技中介组织是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产业化服务的科技组织系统,是适应经济变化而设立的,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科技中介组织重要职能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推动质量基础工作落实到位,这些工作对于资源稀少的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有实质性的帮助。然而我国很多科技中介组织属于政府下放组织,运营政府项目,市场意识薄弱,对中小企业帮助有限。科技中介组织的性质对于员工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具备专业技能,有咨询经验,目前这种高素质人才较为欠缺。

五、中小企业质量提升评估

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并不能表现中小企业质量提升的状况,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质量竞争力指数了解自身的质量状况。质量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与质量相关的因素,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建立的,能够直观的体现质量竞争力的状态。

本文以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标体系为例描述评价方法,并建立了三级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测评方法有多种,各有优劣,本文建议使用综合评分法,该种方法简单明了,分析结果可信度高,在质量竞争力评价模型中被广泛使用。综合评分法第一步确立评价指标;第二步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第三步将原始观测值转换成标准值,减少量纲带来的影响;第四步使用线性加权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表2 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标体系

六、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建议

中小企业质量提升需要稳扎稳打,不能一蹴而就。我国经济历史条件决定了经济转型升级将经历一段时期,加上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中小企业需要稳固立场,坚定地进行产业升级。

1.提升创新能力,转型生产小型化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内在动力。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首要的,可通过网络、生产学习等方式让企业家认识创新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实施企业创新;其次培养企业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氛围。政府在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也应提供有效支持。宣传立法,围绕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减免税收,针对中小企业创新成果予以奖励。牵线搭桥,为中小企业与高校研发对接。

我国制造业面临国际巨大压力,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回家,进行产业升级,生产小型化、专业化是产业趋势,顾客订制化生产普及化,顾客最基础的要求依旧是质量。

2.规范市场竞争,依托政府政策

地方政府应切实落实《反下正当竞争法》,依据法律制裁无序竞争以及任何扰乱市场的竞争,积极开展“公平交易执法年”、“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活动”等活动,破除地方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地方政府可牵头高校及科研院所,制订行业最低标准为产品设立最低标准。企业应自觉规范企业行为,抵制依靠低质量、低价格占领市场。政府已为中小企业设立多种优惠政策与服务,中小企业可利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尽早获取优惠信息,促进企业发展。

3.加强公共关系,培育高效科技中介组织

公共关系建立在现代管理体系之上,中小企业发展公共关系,首要需要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公共关系对外树立品牌形象,建立与大企业合作关系,市场调研、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获取融资机会,开拓国际市场。公共关系对内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与运营模式,推动企业内外部信息化进程,精简沟通流程。中小企业创新同样依赖公共关系,依靠公共关系采集的信息设定企业创新目标,创新路径。新常态下,公共关系衍生出新的特点,中小企业公关管理需与时俱进。

科技中介组织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平台,市场化运营才能与时俱进,满足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科技中介组织人才素质培养应持续进行,形成梯队。科技中介组织有天然的政府资源,在整合社会资源上应当充当领头羊。

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生力军,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协调我国经济平衡发展。新常态下,政府应做好中小企业扶持工作,整合社会资源,运用网络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中小企业自身做好制度改革,实行现代化管理制度,积极创新,提升企业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苏秦.人民网评:以积极心态迎接中国经济“新常态”[EB/OL].人民网.http: // opinion. people. com. cn / n / 2014 / 08 11 / c1003-25441622.html.

[2]罗清萍.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公共关系应有的战略地位[J].商业经济,2015(2):101-103

[3]李子彬.经济新常态为中小企业带来转型升级机遇[N].中国改革报,2014-11-11

[4]刘静.“新常态”背景下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2014(11):74-75

[5]顾浩浩.试述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思路[J].区域经济,2015(15):105-106

[责任编辑:刘玉梅]

[作者简介]王文璇(1991),女,湖北潜江人,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质量竞争与提升。

[收稿日期]2016-02-17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经济新常态实践研究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