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化的多介质语言及其意义探究
2016-03-24鹿晶
【摘要】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认为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在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语言形式趋于多介质化,语言介质多元化成为语义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多媒体网络背景下的多介质语言形式对教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语言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符号的掌握,借助网络的多介质语言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完整更透彻地掌握语言符号。
【关键词】符号 多介质语言 网络 意义 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介质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B04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17-02
符号学研究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符号及实现这些符号的不同介质及其形式和意义。近年来,符号语言学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而在多介质语言语义表达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相关研究较少。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语言形式愈发趋于多介质化。本文拟以网络为平台,研究多介质语言符号的形式及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一、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阐明:“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他认为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集合”。语言是由许多符号构成的,语言中每个符号都有一个对许多解释者共同的指表,语言可由解释者的成员产生,并对产生者也对其他解释者有共同的指表。语言符号是多情境的符号,且语言符号必定相互联结构成一个系统。索绪尔是从符号学的视角来阐释语言的,也就是说他的语言理论具有符号学的性质。
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时代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信号、交通标志、图画、视频等等都是符号,语言当然也是符号。无论是哪一种符号,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表义”功能。比如当人们在十字路口看到绿灯时,我们能想到的不是灯光本身的颜色,而是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即“可以前进”。可见,符号是具有表义功能的,它的意义是它自身以外的东西,这就是符号性。但是语言符号不同于其他符号,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其他符号和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和象似的关系。而语言符号则是一种规约符号,符号的声音序列和它所代表的概念之间不存在逻辑的、自然的或象似的联系,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表明了语言的符号性。人们可以通过能指和所指任意结合的关系对意义进行自由的选择。所以任意性原则实质指的是语言现象的社会规约性、惯例性,强调任意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发掘支配语言的底层系统和惯例体系。
系统观是索绪尔语言观的基础。上文提到,索绪尔认为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这个定义区分了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能指”是音响形象,也就是符号的物质载体;“所指”是概念,也就是符号的意义。“能指”和“所指”对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符号。因此,二者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同一个语言符号的两面。所有的语言符号都是有“能指”和“所指”构成的。他认为语言符号包含的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并且是由联想这条纽带连接在人们的脑子里。语言符号所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上文提到的概念和音响形象。这种音响形象不是物质的声音、不是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种音响的心理印记。索绪尔所阐述的符号理论是现代符号学的重要来源,他的符号语言学思想产生了跨学科的巨大影响,且在语言交际领域的作用日益彰显。
二、多介质语言的形式
符号的基本功能是表征,是向大家传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不同的符号表征不同的意义。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它的使命是传播信息。语言介质的每一次变迁都是传播的需要。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随着网络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电子媒介的飞速崛起,语言形式趋于多介质化。传统的文字阐释功能和其表现功能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因此,超越单一文字介质的多介质语言应运而生。多介质的语言形式表达了多元的含义,因而需要多角度的感知。
人们在网络时代交流的间接性弱化了符号的抽象性,使符号的可视性和形象性得到了增强。网络交流中,人们更多地使用图形符号来传递信息。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图形可以更为直观地进入人们的视觉系统,进入人们的认知活动前景,从而对人的现实活动与经验产生影响。与图形符号相比,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常常因为与接受者本人的生活经验有差距或无关而造成认知活动的延迟。而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利用键盘符号创造出为广大网民所普遍接受的共用表情符号。这套共用的表情符号系统强化了语言符号的传递效果,使交流更加快捷顺畅。在网络传播中,人们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相互依赖,视觉和听觉都是为了接收同一个信息。为了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在视觉层面的基础上,人们必须依靠听觉来辅助解读同一条信息,因为单纯依靠视觉,信息的接受者可能不会顺利解码。
在多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数字化时代,语言符号的外在环境变得极为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多介质语言综合了文字、音频(声音)、视频(图像)以及非语音介质(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它通过具像符号,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直接的感知媒介。这种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电子介质语言形式是一种具体的符号介质,拥有视像的直观性,更为直接地诉诸人们的感官,使能指的画面符号作为所指的对象情境获得了直观的完全相似。综合的多介质语言在最大限度内调动人们的视听感官,使语言在传播中增加了许多辅助手段,使得人们可以克服语言符号在传播中对信息的简化。传统的文字文本转向了图像文本、图像与文字并存的文本、声音文本或者文字图像声音并存的文本。各种电视剧、电影改编成的文学作品和少儿卡通读物,各种读物中图像影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在少儿读物中,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加直接的感官刺激,又增加了声音介质。
此外,除了上文所阐述的有声语言符号,多介质语言还综合了非有声语言符号,这样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众所周知,语言符号是以声音为物质载体的,它是以交际为目的的特殊符号。那么与语言符号相对应的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且能直接触动人的感官的符号系统。信息的传递要依靠有声语言符号和非有声语言符号的共同作用才能顺利进行。
三、基于网络的多介质语言意义的应用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多介质语言丰富了语义的表达形式,突破了传统的语言介质形式,丰富了现代语言学理论。同时,这种综合性语言形式也对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心理学认为,多种形式的语言符号同时刺激学生大脑,左右大脑同时活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运作,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单一介质的语言符号多为抽象性的,而多介质语言符号的综合性大大降低了其抽象性,提升了其形象性,因此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英国文学中会涉及到Robert Burns的诗《Auld Lang Syne》,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歌,后来又被谱成了乐曲,流传甚广。学生仅仅面对书上的文字描述也许会毫无触感,如果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电子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改写后的歌曲,学生们会更加深刻体地会诗人的心境。电影《魂断蓝桥》还曾经把这首改写后的歌曲作为电影插曲,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如果老师能利用网络下载一段带有这首插曲的电影视频,学生一定会对这首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利用多介质语言的直观教学,直接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提高信息容量的同时,缩短了学生对信息的解码过程,加强了学生的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多介质语言符号在教学中所表达的意义,是在某种特定的教学环境中的特定含义,如果脱离了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多介质语言符号传达的信息就可能发生改变。因此,教师在使用多介质语言符号时需要正确分析教学环境,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畅通性。同时,教师要明确多介质语言符号使用的对象,要选择使用对象能够接受的语言介质辅助教学,让学生易于接受,在合适的情境下,利用多介质语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拓宽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要合理搭配不同语言介质符号,合理搭配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经常和语言符号一起使用,语言符号会更具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非语言符号可以弥补语言符号的局限性,增强语言符号的实际使用效果。综合性的多介质语言的应用比单一介质语言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起到强调和辅助的作用,从而表达一个更完整、更全面、更深入的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多介质化丰富了语义表达的形式,是多媒体网络时代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多介质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势必会极大地冲击学生的各种感官。合理使用多介质语言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因此语言多介质化对语言学理论及英语教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车佳恒. 从网络语言的传播看语言文化的多元化[J].文化学刊.2009, (4):116-119.
[2]李燕.形成性评估体系建构对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化“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案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71-173.
[3]李燕,王华,付丽.基础英语课程测评体系及教学原则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157-158.
[4]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谭芷芳.外语教学的符号视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7):219-221.
[7]王铭玉.符号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张绍杰.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鹿晶(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