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森堡:亦小亦美的袖珍王国

2016-03-23徐志福

文史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卢森堡

徐志福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欧洲小国卢森堡展厅留住了参观者的脚步。那图片、造型展示的青翠高山、茂密的森林、神秘的古堡、优美的峡谷确乎与展区提示“亦小亦美”相符,说它是“袖珍王国”也不为过。因为这些年来,它被世界旅游者普遍赞誉为“天然公园”,“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虽小,还是世界的“钢铁王国”。

从困境中奋发崛起

下午从巴黎出发,车往东面行驶,地势渐高,进入丘陵地带。植被茂密,深蓝、浅绿、深褐的树林在阳光下光芒四射。时值5月,在丘陵间的田野里,一片片散发出清香的粉红、金黄色果园花圃从眼前掠过;不时,又有泛着涟漪的湖泊在阳光下明灭不定,一晃而过,真是好光景度年如日。不到5小时,卢森堡就呈现眼前,其边界就是首都的郊区。

卢森堡位于西欧内陆,地势北高南低,东邻德国,南接法国,西北与比利时接壤,从地图上看像一座立交桥,一桥通三国。卢森堡与法国一起进入欧洲历史:公元前50年,这里是高卢人的住地,11世纪才形成国家,14世纪升为公爵领地,19世纪(1868年)制宪,确立为中立国,19世纪末期(1890年)才有了自己的大公(阿道夫),1945年加入联合国,逐步有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这个国土只有2500平方公里,人口49万(一半是德国、法国人)的小国的艰难发展史,代表了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的命运。几个世纪以来,受尽列强凌辱的卢森堡人没有趴下,而是知耻近乎勇,在危难困境中奋发崛起。首先是发展经济。国家小,丘陵多,资源匮乏,如何发展?从16世纪开始,卢森堡开始发展冶炼业。从周边国家进口原料,炼成钢铁、钢材,而后又卖给周边的德国、法国等邻国。二战时这些国家制造武器的钢材就是卢国提供的。冶炼业从小到大,历经4个世纪,已成拳头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钢产量年达650万吨,人均160吨,年生产总值361亿欧元,人均7.9万欧元,居全球首位,获得“钢铁王国”的称号。

一个国家有了经济实力才有话语权。卢森堡19世纪中叶确立为中立国,这给它四出协调联络带来了方便,也逐步提升了它的地位,得与大国平等交往。下面两件事说明小国也能办大事:现在拥有25个成员国的“欧盟”,人口达5亿多。其最早雏形就是卢森堡等小国的联合体。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是夹在两大国中的三个小国,原是连在一起的尼德兰王国,后分开,但命运与共。二战后欧洲经济萧条,卢森堡率先与比利时、荷兰于1951年结成《欧洲钢铁共同体条约》,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相继参加,这就是“欧共体”的前身。到1993年它更名“欧盟”,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这就结束了列强纷争、你争我夺的局面。欧盟有自己的议会,“欧盟”主席由所有成员国轮流担任,半年轮换一次。小小卢森堡获得了与大国一样享有的一切平等权利。卢森堡在外交上的组织协调能力还体现在著名的“申根”协议的倡导上。1985年以前,到欧洲旅游最大的不便就是办签证麻烦。每到一个国家就得办一次签证,耗时费力,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卢森堡率先动议,获得比利时、荷兰赞同,拟签署一个可统一签证的协议。于是,三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开会,制定统一签证的一些具体条件,共同遵守。只要一国签证,三国畅通无阻,从而形成著名的“申根协定”。随之德国、意大利也参加进来。法国先前有顾虑,随后也加入此协议。推行几年后,其以显著的效益吸引来其他欧盟国家纷纷参加。我们此次的欧洲九国之旅持的就是“申根”护照,一路走来,每进一国门一刷卡,仅两秒即通过,甚是快捷。

但随着时间推移,“申根”签证也出现一些纰漏。近期,恐怖分子在比利时租了一辆车,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巴黎,持枪杀人后逃逸。这事引发了对“申根”协定的质疑。但我想,“协定”规定签证有严格程序,关键是执行者是否严格执行。比如,始发站的安检就必须严格把关,任何疏忽都会酿成大错。总之,小国卢森堡通过自己在外交上的灵活机动,积极努力,搞好了与大国的关系,协调促成了欧盟的组合,赢得了尊严,形成了与大国一致的平等地位。首都卢森堡人口只有8万,本地居民只占一半,另外是德、法和其他国家的人,大部分是银行雇员。卢森堡新城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和基金管理中心之一,注册的外国银行有156家,雇员就有3.6万人。欧盟、联合国一些机构也设在这里。广播电视业是卢森堡仅次于钢铁、金融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不到50万人口的国家,却有20家电视集团、23个电视台,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把电视台设在卢森堡。图的是什么?图的是安全。因为卢森堡被视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全国武装力量有2100人,其中只有500名警察,可见该国的安全系数何等的高!

巍巍古城堡,幽幽大峡谷

进入卢森堡边境,也就到了卢森堡市的郊区。当旅行车在旧城宪法广场停下时,一看表,从巴黎到此,才5个多小时。但见天空明净如洗,开始西下的太阳散发出火焰般赤红霞光。广场中心有一约60米高的方尖塔,塔顶站着的金色女神在霞光中更显得神圣美丽。据说此碑是1923年修的,塔下红白蓝的卢森堡国旗迎风飘扬。广场四周浓密的树林上端露出几座深灰色古堡。古堡尖顶直指蓝天,仿佛提醒游人:被称为“千堡之国”的卢森堡到了。

卢森堡地处欧洲西部大国包夹的中心地带,被称为北方的“直布罗陀”。千百年来,欧洲战乱频仍,你争我夺,形成拉锯。无论是英法百年战争、普法战争、拿破仑东征,以及后来的一战、二战,卢森堡都是战略要冲,是列强争夺的对象。修建城堡,自然成了国家守土保疆的防御战略。据说,卢森堡迄今保持完好的古堡就有千余座,其中大部分是中世纪留下的。最著名的卢森堡古堡始建于1641年。古堡下有13公里长的地道,都是从坚硬岩石中开凿而成。其中防御通道建立在不同的层面上,向下延伸40米,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除了屯兵外,地道内设有面包房、屠宰场、厨房、仓库等设施。当敌人在卢森堡城地面交战时,居民们纷纷钻进大地道里避难,以寻求暂时的平安。联合国于1994年将此古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透明湛蓝的天空上,淡淡地轻轻地飘着几片白云,似有若无。西边一片金黄的霞光。一架从西边起飞的喷气客机像箭头一样射向天空,后面拖着一条银白色的直线。这现代银燕与千年古堡交相辉映,历史与现代和谐对接,再加上广场旁著名的卢森堡大峡谷,峡谷上的巨大石拱桥,构成享誉世界的立体古城卢森堡的壮丽景观。

卢森堡森林覆盖率占全国土地三分之一,再加上绿色田园、园林、花圃,其绿化程度占全国七成以上,故有“欧洲绿色心脏”和“天然公园”之称。从卢森堡大峡谷里参观归来,方知此言不虚。宪法广场的右侧,就是大峡谷的入口。西下的太阳,照在峡谷的树梢上。透过缝隙往下望,黝黯的峡谷两侧古树参天,迷茫而深邃莫测的谷底泛着星点微光,仔细一看,那是谷底草坪公园旁的路灯。峡壁陡峭,山路蜿蜒。我们沿着狭窄的盘山石路往下走,但见悬崖绝壁间的台阶虽窄,但层层递进。每个台阶的岩石缝中,千姿百态的大树被青藤缠绕,郁郁葱葱,至少有10来米高。下一个台阶的树梢顶着上一个台阶的树根,层层衔接,排列有序,蔚为壮观。茂密的古树下杂树丛生,奇花异草长满山坡。在布满青苔、杂草的崖石间,不时显露出古老暗堡、壁垒、炮台和秘密通道。在树荫掩映的灰暗处,偶尔传来声声鸦鹊的鸣叫,令人感到寒气森森,仿佛那古战场刀光剑影间的格斗厮杀就在眼前。卢森堡被称为北方的直布罗陀,姑且不说一战二战,就是千年来的其他历次欧战,这里都是军事要冲;特别是德法间的多年战争,这里都是必争的通道,故卢森堡被称为“欧洲战场”。那时没有桥,要通过峡谷就得此下彼上或彼下此上,那些暗藏的军事设施的杀伤力自可想象。阴暗的古老石路把我们带进历史深处。这里,那里,谷底,山上,演绎过多少激烈的战争惨剧: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后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我明白了,刚才在宪法广场上瞻仰的英雄纪念碑也许就是为在这里死难的战士修建的。据说,一次战争就死了三千人,也许他们就长眠在大峡谷里。如今战争的硝烟散尽,这里成了世界著名的观光景点。大峡谷的沧桑史,就是一部欧战的简史。越往下走,气温越低,淡淡的雾霭从茂密的丛林古堡间弥漫开来,约莫20分钟后,华灯初上的谷底公园呈现眼前。公园绿草如茵,花圃繁花似锦,山脚流水潺潺。谷底有百米宽,红砂铺路,延伸到山谷深处。一辆观光车从谷底东面开往西面大桥那边,来自各国的游客向草坪旁锻炼的老人致意。空气清新湿润,有花草的芳香。我们顺着平坦的红砂路往前面的大桥走去。

这就是大峡谷著名的阿道夫大桥,用的是1890年卢森堡第一任大公的名字命名。桥高64米,长84米,是欧洲第一座最大的石拱桥。大石桥造型奇特,中间有一大半圆形拱门,两侧各有稍高的小拱门,小拱门上又有四道由高到低的小小拱门,两边对称,颇为壮观。桥面很宽,可容6辆小车并行通过,两边都有人行道。

从下往上仰望,悬崖峭壁一桥飞挂,如虹如霓。脚底参天大树紧贴桥腹,衬托出大拱桥的壮阔雄伟,令人震撼。

大桥建于1900年,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战争洗礼,迄今仍巍然屹立,其承载功能不减当年,难怪联合国把大峡谷同大桥一起评为世界遗产。两侧桥头及临近的山崖树丛间,暗堡、壁垒、暗道遗址仍可找到。遥想当年,有多少士兵为保卫大桥的畅通而献出了生命,又有多少侵略者为夺取大桥而葬身峡谷。战争就意味着死亡,敌我双方概莫能外。那谷底花圃草坪也许就建在战死者的白骨堆上。盛开的花儿、潺潺的流水似乎在告诉游人和平的重要性。

原路返回,山间石路被薄雾弥漫,黑影幢幢,更显神秘阴森,增添了几多刺激。爬上峡谷来到广场,豁然开朗。广场上的景物、游人正沐浴在柔美瑰丽的霞光中。

夜幕掩映下的情趣古城

卢森堡地势比巴黎高,黑得晚,7点左右,橙红色的晚霞正美得迷人,令人心醉。从广场到古城,十来分钟就可到达,远远就看见旧城标志——卢森堡圣母教堂的尖顶沐浴在金黄的霞光中。车停在旧城中心——阿尔梅广场上,我们成了卢森堡夜幕中的角色。公元3世纪就在这里修城堡,11世纪形成卢森堡这个国家,旧城一直是它的首都,算来,应该有千年历史了。卢森堡新城无旧房,旧城无新楼,古城仍原汁原味地保持完好。旧城建筑最高不过4层,风格各异,受法、德等邻国影响最深。其中中世纪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如尖顶、桃核形窗户、拱顶圆柱最多。卢森堡旧城被称为古堡城市,修建初期就以防御功能为第一要素,曾经建有三道护城墙、数十座坚固城堡,13公里长的地道以及一些壁垒工事。暗堡则藏匿在民房中间。下午7时许,夕阳的余晖映射在斑驳淡黄的建筑物上,流光溢彩中呈现一副苍然老态,像一位耄耋老人向游人诉说着古城的沧桑。古街古巷从广场辐射开去,街街连接、巷巷相通。在广场圣母教堂北面就是旧城最高最华丽的建筑——卢森堡大公宫殿,是历代卢森堡最高统治者大公的居所。此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高4层,有数个尖塔装饰。听说其内部装饰极为考究,主会厅、大公的居所和宴会厅更是金碧辉煌,极尽奢华。里面珍藏着卢森堡最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宫殿建于16世纪,卢森堡1890年才有自己的第一任大公。这就说明,此前的大公都是占领者任命的外国人。一战爆发,卢森堡被德国占领,大公被拘禁;二战爆发,德国又入侵,大公流亡英国,大公宫殿成了侵略者住所。小小卢森堡受尽列强的凌辱,深知国家独立富强的可贵,这为后来的崛起打下思想基础。古老美丽的宫殿依旧矗立在那里,它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屈辱、尊严、光荣和繁荣,也演绎过王子、骑士、公主的悲喜剧。

回到阿尔梅广场,但见台上十几人的乐队奏起了欢快的华尔兹乐曲。乐队指挥向观众敬礼,用手暗示广场游客跳舞。当《好一朵茉莉花》响起后,在场的中国游客明白了主人的友好用意,双双对对地旋转起来,在这异国他乡,踩着中国乐曲的节拍,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当一曲一曲的《步步高》《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奏完后,乐队指挥与乐队成员全体起立,向观众深深鞠躬致敬,台下一片掌声和欢呼声。这是对热情友好的卢森堡人最诚挚的答谢。后来打听,这是卢森堡政府为居民专设的福利措施之一,多年来每晚一直坚持至今。在广场左侧步行街一家两层餐厅门里门外,摆了一排排长形餐桌,一些穿着虽旧却很整洁的人围坐两侧,服务人员正为他们端送饭菜。导游告诉我,这是卢森堡又一项福利措施:为困难户或流浪者提供免费晚餐,天天如此。

他乡遇亲人

下午8时许,夕阳才收起它最后一抹余晖。我们走进步行街的小巷深处,去一家华人餐馆用餐。小巷地面是青石板铺就,谁也说不清它是建于何时以及所经历的过往。历经岁月的打磨,青石板泛着微光,散发出久远的历史气息。千百年来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以自己的生命去细数岁月的年轮,经历这个国家所蒙受的苦难与复兴。岁月匆匆,寒来暑往,其间不知有多少人从这里过往,留下过脚印,也许还有侵略者的铁蹄。摸着小巷两边的残垣断壁,我们仿佛走进了阳光的背影,触摸到这个古城、这个国家沧桑的历史。

在小巷拐弯处有一座二层楼的古建筑,近前一看,两个大红灯笼的门楣上的两个金色中文字“华声”首先进入眼帘,这就是我们的用餐地点。此次九国之旅,每到一处,一日三顿都在当地华人餐馆用餐。这些华人餐馆大都冠以中国地名,如浙江、湖北、杭州、温州、潮州、西安,或名山名,如黄山、泰山、华山等。餐馆则以温州人开的最多。据说温州人最擅长做小生意,最能吃苦耐劳,生存能力特别强,被称为中国的吉卜赛。他们有的子承父业做餐饮买卖;有的是儿女在当地工作,从祖国去的亲人闲着无事开起了餐馆。因为资金有限,大部分餐馆开在背街小巷中,有时下了车要走很远才能进餐。餐馆内部的装点都带有中国文化色彩。先说供奉人物,有供奉财神爷的,下面写上几条如“财源滚滚”“财随人意”之类的中国字;有的供奉关公,下面写“忠义”“诚信”“团结”这样的字;有供奉孔子的,写上几条孔子语录;有的写上《礼记》里的格言警句,诸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自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等;有的还在中文字下注上英文,有简单解释,让外国人看得懂。我们走近“华声”餐馆,一幅熟悉的对联贴在门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发三江”,横批为“大家发财”,以示对顾客祝愿。

进门一看,厅内早已宾朋满座,几乎全是旅行团的华人。柜台上两支电子蜡烛上方是一尊慈祥、丰满、美丽的观音菩萨像,下面写了一段中文顺口溜(标题是《观音菩萨箴言》),很有趣:

食客们,听我说,保健康,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按时睡,按时起,天天锻炼保身体。父是天,母是地,孝敬父母要牢记。夫妻爱,子女孝,家和比啥都重要。行点善,积点德,多做善事多积德。官再大,钱再多,阎王照样土里拖。轻得失,淡名利,人生就是一场戏。戏演完,该谢幕,善始善终人羡慕。过去的,一场梦;未来的,靠不住,只有现在才管用。

文字旁注有英文。文字通俗浅显,算不得高雅文化,但也概括了礼仪之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要素。

登上餐厅二楼,被称为中国“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四幅长条画屏醒目地挂在墙的正中,画的空白处配有诗词。写梅的是:和尽春风苦难深,残躯病骨瘦冰心。历经万苦千年后,唯剩幽香放上林。雪落高枝映蕾菲,警洁美,卓然岂摧眉。写兰花的是:红尘不意逐浮名,故向深山涧谷生。且与石泉埋骨去,管它世上雨和晴。净雅灵淑韵不凡,深山涧,风姿更翩翩。写竹的是:无言无语晚风中,淡泊一生甘始终。莫道风流难与共,千古高风有谁同。刺向云霄拒荡浮,根节固,虚心最杰出。写菊花的是:众芳冷眼拒浮华,傲骨生无怎我遐。待菊却惆秋又到,唯留天地一枝花。谢尽百花绽野兴,春夏云,霜打志焉屈。

诗词通过拟人化手法突出“四君子”不同的高雅品性,体现了中国人的节操风骨。餐厅内还有其他书画,就不一一枚举了。事后从导游口中得知,“华声”是一家华人夫妻店。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对夫妻从湖南长沙抵此,是退休后投靠儿子的中国移民。儿子在英国驻卢森堡新城的金融机构工作。这对夫妻出国前,男的是位中学语文老师,女的在宣传部门工作,到当地后因为闲着无事便开了这家餐馆,取店名“华声”。据店主说,这是既要为中华文化发声,又要让从祖国来的同胞有“宾至如归”之感。

异国他乡,能沐浴在浓浓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吃着鲜美的中国菜,见到满屋的中国面孔,心里热乎乎的,确乎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夜宿卢森堡郊区宾馆,打开电视,清晰的央视国际频道里李红主持的“海峡两岸”正在热播。毫无疑问,中国已经走向了世界。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卢森堡
Luxembourg卢森堡
中国船级社与卢森堡海事主管机关签署法定授权协议
缺警察,卢森堡打算招外国人
卢森堡的骄傲 查理·高卢Charly Gaul
卢森堡多家图书馆推出电子书租赁服务
世界与中国:《罗莎·卢森堡全集》出版的现状与展望
戚彧陶瓷作品个展卢森堡举行
迎世博:海宝带你游世博(六)荷兰馆和卢森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