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质疑”中成长

2016-03-23戴金花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质疑观察反思

戴金花

[摘 要]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而成的,当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不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加深入的发现,得到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质疑 动力 观察 反思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76

“学贵有疑”,当学生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问题,并致力于问题的研究时,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强劲的,思维是发散的,由此引发的探究活动也是真实的、富有层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同时善于研究别人的疑问,在质疑的推动下获得数学学习上的快速成长。

一、勤于观察,从不同侧面来看问题

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由于大脑中的数学积淀不同,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不同,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见解。循着不同学生的思路探索下去,收获将会超越知识本身,学生会因为“不同的声音”而获得额外的收获。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练习”时,教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利用一张长42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纸来做三角形小旗,已知小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6厘米,问这张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做成多少面小旗?大部分学生先根据所学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出小旗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再求出长方形纸的面积为1050平方厘米,然后列出算式1050÷18=58(面)……12(平方厘米),最后根据问题中的“最多”两字,用去尾法求出最多可以做58面小旗。这时有学生提出质疑,并利用实物展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正好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因此只要计算这张长方形纸能够剪出的正方形的个数,再乘2就可以求出做成小旗的面数。即沿着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剪出最多的正方形,长为42÷6=7(个),宽为25÷6=4(个)……1(厘米),去余数后相乘可得正方形的个数为7×4=28(个),所以小旗的面数为28×2=56(面)。经验算,发现剩余面积为42平方厘米,远远大于三角形小旗的面积,但是由于形状的限制,这部分面积是无法剪出一面小旗的。

案例中,学生用缜密的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视角,对程式化的计算结果产生了质疑,并能着眼于“余下的面积该是什么样的”发出了疑问。这样的发现推动学生“再出发”,在成功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对这一类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累积了必要的活动经验。

二、善于反思,丰富方法的层次性

“学而不思则罔”,在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汇聚学生的智慧,用不断的反思来深化认识,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教学“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有这样一组问题:

0.9+0.99=

0.9+0.99+0.999=

0.9+0.99+0.999+0.9999=

0.9+0.99+0.999+…+0.99999999999=

学生用计算器得到前面几题的结果后,发现了和的规律:有几个加数,和的整数部分就用几减1,小数部分最后一位是9,其他位数都是8,并且8的个数与整数部分的数值相同。这样的发现足以支撑学生直接写出下面问题的答案,可是教学就应当到此为止吗?教师留给学生一些反思的时间。最终,有学生发现了不同的思路:将每一个加数都看成近似1,而每个加数与1的差距正好是不同数位上的一个计数单位,这样就可以将原来的加法算式转化为减法算式,比如有5个加数,就用5-0.11111。这样的计算方法更能体现数学思维,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数学方法经验。

三、勇于实践,现实数学认知的跨越

当学生对问题产生了质疑,并且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教师可以暂时“卖个关子”,允许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后继续探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发掘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认知上的跨越。

如教学“小数的近似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拓展题: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为4.5,则原来的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学生经过推敲之后发现,要想近似数为4.5,则原来的两位小数可能是四点四几,也可能是四点五几。如果是前者,百分位上的数必须满足“五入”,如果是后者,百分位上的数则要满足“四舍”。但是在4.50算不算其中一种答案的问题上,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4.50就等于4.5,不能用约等于连接起来,因此应当不算;而有的学生认为0小于5,因此4.50应该是四舍五入后得到4.5的一种情形。当学生争执不下时,教师不要立刻揭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课后再去推敲,查阅资料或者寻求帮助,等下一节课再来交流这个问题。当然学生在课后没有闲着,想了各种办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再次交流的时候,学生的意见已经统一了:4.50和4.5的大小相同,但计数单位不同,因此可以将4.5看做4.50的近似数。

总之,质疑推动下的数学学习凸显出学生真实的想法,同时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让学生的学习更真实,更有活力,也更深入有效。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质疑观察反思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