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陂灌溉工程及其价值分析

2016-03-23谭徐明李云鹏万金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北京100038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年9期
关键词:孙叔敖口门

周 波,谭徐明,李云鹏,万金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北京 100038)

芍陂是我国淮河南岸的一处古老的陂塘型蓄水工程,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年代,由当时楚国令尹孙叔敖创建,至今已经发挥了2 600余年的功效。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芍陂的灌溉功能成为推动淮南地区农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保障,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1 芍陂创建

关于芍陂的创建者,历来研究上有一定争议。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孙叔敖在楚庄王时期(前598-前591年)所修,二是楚大夫子思在楚顷襄王(前298-前263年)所修。本文经过考证,认为芍陂是由孙叔敖创建于春秋中期。孙叔敖建芍陂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汉书·循吏传》:“楚令尹孙叔敖作芍陂,灌田万顷。”其后多有权威的书籍记载,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也曾提到:“陂水上承淠水于五门亭南陂周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王景传》中说“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而关于芍陂是由楚大夫子思所造的说法,其来源于《后汉书·志·郡国四》中“扬州·九江郡·当涂县”条下刘昭的注文:“《皇览》曰:‘楚大夫子思冢在县(当涂,今怀远)东乡,西去县四十里。子思造芍陂。’”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够科学,理由如下:其一,楚大夫子思,于先秦古籍无考,仅见于《皇览》,而《皇览》为专记先代冢墓之书,其史料价值,远不及《汉书》和《水经注》。其二,芍陂工程泽被后世,其始建者理应受到后世纪念,然而孙公祠至少在北魏时期已经建造,至今并未见子思祠遗址或者相关文献记载。其三,后代关于芍陂记载的史书,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寿州志》、夏尚忠《芍陂纪事》都没有提及子思造芍陂其事。因此,综上所述,在没有新的史料发现之前,芍陂应该认定为由春秋中期楚庄王令尹孙叔敖所创建。

春秋楚庄王时期(前613-前591年),楚国在诸侯争霸中逐渐强大,芍陂的创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代的必然产物,也与楚国开疆拓土以及楚庄王的争雄称霸战略密不可分。芍陂所在的淮南地区,在楚穆王统治时期(前625-前614年)已被纳入楚国势力范围之内,这里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吴越两国相邻界,是楚国北上南下的军事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为巩固在江淮地区的统治地位,防御吴、越两国侵犯,实现沿淮而下吞并徐夷,并进而北上与齐、晋争夺陈、宋等国的军事扩张战略,楚国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满足争霸战争对粮食的需求。因此,如何使淮南这一战略要地尽快变为楚国稳固的后方粮仓,就成了楚庄王谋求争霸大业的当务之急。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是要有大型灌溉工程作为基础支撑。公元前602-前593年间,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他积极辅佐楚庄王发展生产、整顿内政,集中权力、改革军事,组织人民在楚国境内兴水利,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灌溉条件,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为楚庄王称雄列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芍陂是其主持修建的最重要水利工程。

作为一项陂塘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和当地水源条件,选址科学、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完美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建造理念。芍陂所在的淮南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且降水量分布不均匀,芍陂未修筑之前,这里夏秋雨季极易因暴雨引发洪涝灾害,雨季过后又经常发生大面积旱灾。孙叔敖顺应自然法则,因势利导,将东面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以及西南面龙穴山的山溪水汇集起来,选定淠河之东、瓦埠湖之西、贤古墩之北、古安丰县城南一大片地带,利用地势落差围埂筑塘,蓄水积而为湖用于农业灌溉,达到了变水患为水利的效果。为保障充足的灌溉水源,他还在陂塘西南开凿子午渠,引淠水入塘。因芍陂的地理位置南高北低,陂塘的西、北、东三面还分别开凿5个闸门,以控制水量作灌溉、泄洪之用,“水涨则开门以疏水,水消则闭门以蓄之” 。由此,芍陂“轮广一百余里,灌田数万余顷”,开始了2 600多年的灌溉历史。

2 芍陂灌溉工程体系

关于芍陂灌溉工程的具体情况,最早的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写到“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的记录,提到了最初五座水门的基本情况。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编修的《寿州志》,记载了芍陂三十六门的具体名称和流经地点。清代夏尚忠《芍陂纪事》曾记载芍陂“引六安百余里之水,自贤姑墩入塘,极北至安丰县,折而东至老庙集,折而南至阜口,又南合于墩,周围凡一百余里,此孙公当日之全塘也。”可见芍陂在当时具体的地理位置,南至贤姑墩,北至安丰县,东至老庙集。

芍陂在历史上是一座引、蓄、灌、排较为完整的陂塘灌溉工程,反映出古代蓄水工程因地制宜的规划智能,通过工程合理布局,在增加蓄水量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耕地,达成了区域人水关系的协调。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我国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经典范例。芍陂主要由引水渠、陂堤、灌溉口门、泄洪闸坝、灌溉渠道等组成,目前基本保留着19世纪工程格局和运行方式。

(1)引水渠道。芍陂的引水渠道,全部是自然河道,主要引水渠道是山源河和淠源河(图1)。山源河古称涧水,源于江淮分水岭小华山以东,龙穴山以西的一线山坡地,由南向北, 汇集细流于大桥畈,北至双桥集(古名朱灰革)至两河口汇淠源河水,再北流经众兴集、双门铺至瓦店庙入芍陂。从源头至两河口名为山源河,全长36 km。两河口以下旧称塘河,长32 km。1958年,淠史杭灌区工程兴建后,改变了山源河旧有河道,现在山源河为淠东干渠上的一段河道,至两河口与淠东干渠相汇,仍至瓦庙店流入芍陂。塘河历代经过整修,目前也是淠东干渠的一段。

图1 清代芍陂图(据清光绪《寿州志》改绘)

淠源河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孙叔敖为确保芍陂的水源,在芍陂的西南面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这就是淠源河。淠源河极易淤积,历史上多次有记载淠源河疏通的记载。东汉王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刘馥和邓艾、南朝刘义欣先后都疏通过这条引水渠道。宋明道中期(约1033年)安丰张旨曾疏浚淠河三十里,并疏泄支流,注入芍陂。南宋时期,淠源河因为屡经战火而湮废。明代户部尚书邝埜,从蒙城、霍山征调2万民工,对淠源河等引水渠道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明清以后,地主豪强经常在引水渠道筑坝断源,芍陂遭到巨大破坏,虽然历经多次维修,但是占垦现象日益严峻,到清末民初,淠源河严重淤积,失去引水作用。

民国24年5月(1935),导淮委员会编制了《安丰塘灌溉工程计划书》,确定按照灌溉1.33万hm2的要求疏浚淠源河。民国25年3月(1936年),导淮委员会成立了整理安丰塘工程事务所,主办淠源河疏浚工程,第二年8月竣工。民国35年(1946年),安徽水利工程处经过查勘后,建议将民国25年疏浚淠源河后在鲍兴集兴建的进水口,改在靠近六安城的右岸下龙爪处,并建防洪闸,后工程也未能实施。1949年,淠源河已经淤塞。1953年,寿县人民政府组织6 000人工,疏浚渠道18 km,恢复了淠源河的引水功能,1958年,淠史杭灌区开始兴建,1962年,淠东干渠建成通水,取代淠源河成为安丰塘引水渠道。从此,淠源河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2)陂堤。陂堤是芍陂的主体工程,芍陂初建时,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筑堤蓄水成陂塘,因此元代以前南部无堤,只有西部、北部有堤。明朝中期为阻止垦占开有界沟。现有史籍仅有塘周长和塘径的考察,没有塘堤长度和断面的记载。由于史籍诸多,各朝代记载的塘周长也大有悬殊,一般认为北魏《水经·肥水注》里提到的“陂周百二十许里”较为权威。民国24年(1935年),导淮委员会勘测安丰塘测得塘堤长25.889 km,1958年,淠史杭灌区兴建时,对原塘堤进行了修建和培修,并在塘南部筑有新堤,塘堤总长25 km。

(3)灌溉口门。最初孙叔敖创建芍陂时,只有五个门,但是关于这五个门一直没有详细的记载,到《水经·肥水注》里才提到“陂有五门,吐纳川流” ,“西北为香门陂”。根据描述,这五个口门一是五门亭南的进水口,是如溪水和涧水相汇后通过此门入陂处,估计在此进水口设有泄洪设施,多余的水量可泄入沘水。因为如无工程控制蓄泄,则不需要设置口门。二是位于东北角的井门,沟通芍陂与肥水,“更相通注”。三是位于塘北孙叔敖祠下的芍陂渎口门,泄陂水入芍陂渎,渎向北流,分为二水,东去一支为黎浆水入肥水,北去一支经寿春城,供寿春用水,再注于肥水。四是位于塘西北的羊头溪水口门,泄陂水人羊头溪,北注于肥水。五是位于西北角的香门,积而为香门陂。五座口门中,五门亭口门是芍陂的主要进水口门,其余四门为灌溉口门,井门与羊头溪水口门兼有泄洪功能。

魏正始年间,邓艾曾经在芍陂北堤开过大香水门,疑为后来三十六门的大香门之一。隋朝赵轨于公元590年左右,增开了“三十六门”。这三十六门的详细情况,在隋代很少有记述,宋代《寿州风俗记》中有芍陂“窦堤为三十六门,均出与入,各有后先”的简要记载,到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寿州志》中才有三十六门的具体名称和灌溉范围,其中的井字门、大香门可能是《水经·肥水注》中的“井门、香陂门”的延续。清康熙年间,寿州州佐颜伯珣将36门改为28门,到清代光绪年间,原36门已有10座废弃。民国25年(1936年),经过整修,将28座口门增至29座。民国33年(1944年),安徽省水利工程处查勘发现,29座口门大部分损坏,近于失效状态。1955年,寿县对安丰塘工程进行修复和扩建,将18座口门翻修后合并为14座,对另10座口门填土夯实,对内部剥蚀用水泥砂浆抹缝,接长洞身,加做翼墙护坦。1955年,24座口门修建完成,1958年,又调整为20座,现在口门为21座。

(4)泄洪闸坝。到明代开始,芍陂开始有减水闸的记载,这与明代开始越来越疯狂的地主土豪占陂为田有关系,雨季水旺时,地主土豪怕水淹了自家田地,便随意盗决陂堤。建置减水闸,就是为了防止盗决的举措。《芍陂纪事》中明代金铣《明按院魏公重修芍陂记》中提到“隋赵轨更开三十六门,今则有减水闸四座。”这篇碑记写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此中并无闸名和兴建年代。嘉靖《寿州志》也有“杀水闸四”的记录。乾隆《寿州志》中清代颜伯珣《重修安丰塘碑记》曾提到“皂口闸、文运闸、凤凰闸、龙王庙,凡四闸”的具体名称。光绪《寿州志》时曾经提到:“旧四闸,今惟凤凰闸、皂口闸存,其文运闸、龙王庙闸并废。”

文运闸和龙王庙闸。最早见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颜伯珣修治芍陂的碑记中,兴建年代不详。清雍正九年(1731年)以后,再无记载,闸废何时不详。据《芍陂纪事》记载,文运闸为芍陂减水闸,在塘北戈家店北巷内,出水道为文运河。文运河承芍陂泄水东流汇皂口河入东淝河达于淮河。闸废之后,文运河淤,逐渐被开垦,得田4.4 hm2,成为孙公祠办祭祀的资金。

凤凰闸。凤凰石闸在芍陂的西北部,距离众兴滚水坝大约五十余里,“以泄塘身过旺之水”,这是对芍陂中流之水的控制,此水由酒流桥入淠河,北流至正阳关入淮河。兴建年代无考。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寿县知州郑基等修治凤凰皂口二闸,“修凤凰闸,深六丈二尺,削中而外射,中广三丈三尺,外四丈二尺,梁其上,以便行者。”自明成化十九年至清朝末年,代有修治。民国时期无人修治,日渐毁坏。1952年,寿县人民政府进行整修,恢复了工程效能。1954年,翼墙、护坦等遭受洪水破坏,修复工程量大,加之汛期淮河水位高,正阳涵关闭,凤凰闸泄水不能入淮河,致闸下2 667 hm2农田受涝成灾,故于汛后废弃。

皂口闸。凤凰闸往北二里,再往东十余里折而往南五里,即芍陂东北老庙集南3 km处,是皂口石闸,以泄全塘盛旺之水,这是芍陂的末流,泄水出闸东北流,经和尚桥至绵阳湖折而东,至东陡涧河入东淝河北流入淮河。其前身为皂口河进水口,闸为溢流堰型式,“水平则蓄之,满则泄之”。兴建年代无考。明嘉清二十七年(1548年)修治。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均进行过维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郑公重修芍陂闸坝记》中记载:“皂口闸广四丈,趾齐水而迤下。溢则流,否则止。两壁隆起如坵,高寻一尺”。清嘉庆七年(1802年),皂口闸渐坏,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皂口闸护坦。清光绪八年(1882年),官府拨款维修。1952年,寿县人民政府组织沿塘人民,对皂口闸等工程进行整修,恢复了工程效能。1954年以后,皂口闸的闸基和闸身遭到洪水破坏。此后皂口闸废。

众兴滚水坝(见图2)。众兴滚水坝位于众兴集南0.5 km处,距离贤姑墩五里,以削减上流南河骤来洪水,泄水西流至迎河集入淠河北流入淮河。清雍正九年(1731年),知州饶荷禧带领环塘人民在芍陂南部新仓决口处修建众兴滚坝,工未竣被洪水冲决而停建5 a,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并竣工。《芍陂纪事》载“坝广四丈,高寻一尺,两壁隆起,中址迤下,溢则流,否则止”,为石灰浆砌条石结构。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环塘人民按亩捐款补修滚坝。嘉庆七年(1802年),滚水坝倾塌,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按亩征集民工进行大修。施工中熔米汁灌缝,次叠以砖,砖上覆以条石,条石以铁碇联结,隙缝密实,次年4月工竣,规模如旧。民国23年(1934年),安徽省水利工程处勘测,众兴滚水坝12 m,1931年最高洪水位时,坝顶水头1.34 m,流量62 m3/s。1952年寿县人民政府对滚水坝进行整修。1954年滚水坝翼墙被洪水冲毁,汛后用混凝土及浆砌条石整修冲毁部位,结构型式未变。1958年12月,因在淠东干渠上建杨仙节制闸,由杨西分干渠分洪入淠河,众兴滚水坝废弃。

图2 清代芍陂水门图(此图引自清代夏尚忠《芍陂纪事》)

(5)灌溉渠道。古时芍陂灌区内的渠道,史载记载简约。三国邓艾屯田期间,曾有“北临淮甸,南尽芍陂,淤者疏之,滞者导之”、“堰山谷之水,旁为小陂五十余所”的记载,形成了以芍陂为首,通过放水口门下的渠道,与灌区内塘堰相联结的工程格局(见图2)。隋代开三十六门,放水口门以下渠道总长为390 km,最长的渠道多达30 km。嘉靖年间,36门灌溉渠道累计总长为391.5 km,其中最长者达30余km,最短者为3.5 km;乾隆年间28门,灌溉渠道总长委142 km,其中最长者仅7.5 km,最短者为2 km。民国33年(1944年)夏,安徽省水利工程处提出调整涵门,加宽并增开放水沟渠,退还陂占垦的塘堰复为蓄水之所的意见,但因当时处于抗日战争而未能实施。1949-1988年,经过40 a建设,安丰塘灌区各级渠道总长达651.7 km,在各级渠道兴建的配套建筑物共855座,形成了较为完整科学的灌溉和排水体系。

3 芍陂灌溉工程的文化遗存

芍陂之所以在历史上绵延不断,成为我国历史上水利工程体系可持续利用的典范,除了工程本身的科学规划以外,还有很多文化遗存传承至今,包括管理制度、祭祀庙宇、水神祭祀、碑刻等,它们见证了芍陂的历史,与工程本身共同构成了灌区特有的文化景观。

(1)管理制度。芍陂水利管理采用官方和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芍陂管理的相关岁修制度、用水管理、经费管理等规章制度逐步完善,有的延续保留至今,是灌溉工程可持续管理的典范。公元前2世纪,政府在这里设管理陂塘机构。考古挖掘出了东汉时期都水官的铁权,象征着地方政府行使芍陂管理的权威。当时著名的水利家王景治理芍陂,制定了岁修制度,并立碑公告。三国时期芍陂已经有了稳定的岁修制度。邓艾时在芍陂屯田,岁修由屯军进行。到西晋太康后期,每年要动用数万人进行岁修。清代康熙年间,对芍陂进行了连续7年的修治,为稳定塘制奠定了基础,民间管理组织逐渐形成,塘规民约日趋完善。

(2)孙公祠及水神崇拜。芍陂的祭祀地点主要在孙公祠,孙公祠主要为纪念创建者孙叔敖而创建,至少已经存在1 400余年。清代以前少有孙公祠的详细记录,清代嘉庆年间夏尚忠在《芍陂纪事》中提到,孙公祠在明清两代有七次比较明确的修葺记载,这里每年春秋二季的季月仲丁日,都要在孙公祠举行祭祀仪式,由州司马行礼。祭祀的人物主要包括芍陂治水有功的官员、衿士和义民,正殿奉芍陂创建者楚令尹孙叔敖,感恩其千秋万代的功绩;东配明代寿州知州黄克缵,为纪念其驱逐占垦奸民的勇气和耿直;西配清代寿州知州颜伯珣,纪念其历时七年对芍陂兢兢业业的修治。东西庑还配祭汉代至清代治陂有功之48人,并以祭文仪注附在后面“木主”之后。在这个仪式上世代相传的用水制度被强调,管水的官员与用水户得到沟通,传承着芍陂特有的管理文化。

(3)碑刻。芍陂2 600多年的发展历史,遗留下来丰富的碑刻,这些碑文记载,是研究芍陂历史、区域发展史及中国水利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芍陂的源流变迁,修治规模、内容、方法和治理后的效益,以及主治者的劳绩。从不同角度,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芍陂的兴衰梗概。芍陂关于碑文的记载,最早应是东汉王景修治芍陂后所立的“铭石刻誓,令民知场禁”碑,因年代久远,惜已失传。现存最早的碑记,是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按院魏公重修芍陂记》。成化至清末,遗存下来的碑文较多,大多保存在孙叔敖祠内,现存有19方碑刻。

4 价值分析

芍陂创建2 600年来,作为重要的灌溉工程类水利遗产,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水利功效。芍陂的价值应从科学技术、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全面认知。

4.1 科技价值

首先,选址科学、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芍陂巧妙地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和当地水源条件布置陂塘,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建造理念。芍陂选择肥水、淠水中间的一块凹地做陂址,科学而合理:一方面只需截断原有沟涧筑坝,在低处修堤,灌溉排水可利用老的河沟并适当加修,施工比较方便,并可大大节省工程量。更主要的是上游可引淠水、涧水,水量充足,下游泄水入肥、淠达淮,容泄区宽广,陂塘利用天然凹地蓄水容量大。

芍陂工程体系完备。芍陂由塘堤、口门、引水渠和排水沟等工程设施组成,可潴蓄水、调节水和引排水,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闸坝水门蓄泄兼顾。芍陂最初的5座水门以致到后来36座水门的布局,都与芍陂的地形有关,利用地形的倾斜,便于排灌。

4.2 文化价值

芍陂之所以历时两千余载、数经兴废而不湮废,不仅在于芍陂灌溉工程体系的科学性,更在于管理制度的合理、周密性。芍陂自西汉以来就开始由官办、官管,到清代形成了在政府主持下、民间力量多方参与的管理系统。从西汉的陂官到东汉的都水官,再到官府扶持下的董事、塘长、门夫组成的陂塘管理机构,体现了芍陂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健全,从用水制度、岁修制度到劳动力征集、经费管理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芍陂还有重要的水神崇拜建筑孙公祠,并且有固定的祭祀仪式。孙公祠碑厅内外墙上,嵌有近年自祠之内集中起来的碑刻19方,有历史上重修安丰塘碑记、禁止侵塘为田的积水界石记、安丰塘图、孙叔敖石刻线像及其传略、重修孙公祠碑记等。此外,遗存下来的有关芍陂的诗词、书籍、砖雕、拓片以及出土的文物,都是研究芍陂乃至中国水利史的珍贵资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

4.3 景观价值

芍陂作为陂塘水利工程,除了灌溉作用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和景观价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寿州知州周光邻的《芍陂楚相祠》中这样描述芍陂的景象:“楚相祠堂柏荫清,芍陂晴藻碧烟横。欲知遗泽流长处,三十六门秋水声。廉吏可为终可为,衣冠今古式威仪。野人欲采塘花献,刚及西风稻熟时。”芍陂还曾有古代八景之说:“五里迷雾、老庙木塔、沙涧荷露、洪丼晚霞、凤凰观日出、皂口看夕阳、石马望古塘、利泽赏明月”,都是在芍陂的一些特定地方能欣赏到的不可多见的优美景观。芍陂这种利用自然地形构筑陂塘实现灌溉和蓄泄作用,并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具有重要的生态景观价值,这是许多现当代的水利工程是不可比拟的。

由此,芍陂灌溉工程遗产的价值体现在3个方面(图3),既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工程体系完备,闸坝水门蓄泄兼顾,还具备深厚的文化价值,水管理制度及文物、工程纪事碑及档案、诗词、拓片、艺文都反映了芍陂2 600余年的发展脉络以及历史文化特征,此外,芍陂的兴衰沿革还塑造了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景观,这也是其重要的价值所在。

图3 芍陂灌溉工程遗产价值评价图

[1] 谭徐明.水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类型与价值阐释[J].中国水利,2012,(21):1-4.

[2] 陈怀荃.楚在江淮地区的发展和孙叔敖开芍陂[C]∥芍陂水利史论文集,1986:118.

[3] 陶立明.清末民国时期芍陂治理中的水利规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14.

[4] 李 松.明清时期芍陂的占垦问题与社会应对[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 723.

猜你喜欢

孙叔敖口门
向家坝升船机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力波动特性原型观测*
行洪区口门宽度变化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孙叔敖勇斗两头蛇
孙叔敖砸蛇
孙叔敖勇斗两头蛇
基于一维圣维南方程输水河道非恒定流模拟与沿线口门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孙叔敖识宝
某车型塑料加油口门与侧围外板实车光顺问题的解决方案
孙叔敖的三方
泰州引江河口门区淤积成因及防淤减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