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配套蓄水池建设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2016-03-23刘学军顾靖超陆立国王永平周立华武慧芳
刘学军,顾靖超,陆立国,王永平,周立华,雷 筱,朱 洁,武慧芳
(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银川 750021)
近年来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迅猛,截止2014年底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万hm2,其中喷灌2.4万hm2、滴灌8.2万hm2。为保证渠系供水过程与高效节水灌溉用水时间、空间的平衡与匹配,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均建设有调蓄水池,起灌溉水量时空调蓄、沉沙、净化水质作用。部分机井灌区也建设了调蓄水池,起调蓄水量和提高水温的作用。调蓄水池的建设规模与建设征地面积、建设投资、工程供水保证率等密切相关[1]。调蓄水池建设规模过大,征地面积增加、建设投资增大、工程运行维护费提高,造成工程浪费。调蓄水池建设规模过小、在供水保证率较低时,会造成供水与用水不匹配、供水保证率降低,影响供水区的适时灌溉和工程正常运行。因此合理确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调蓄水池的建设规模,成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水资源平衡匹配、时空调节的关键[2-5]。
1 灌区蓄水池建设概况
宁夏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多配套有调蓄水池,现建成的调蓄水池达数百座,建设投资在20~40元/m3,单座调蓄水池容积0.05~380万m3,总容积达4 000万m3以上。最大的红寺堡鲁家窑、盐池杜窑沟、中卫香山、同心县下马关的蓄水池容积分别达到380、330、180、180万m3,多数蓄水池的容积在5~30 万m3。规划到2020年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7万hm2,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万hm2,需新建各类调蓄水池总容积3 400万m3。
根据2015年对部分县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调研,扬黄灌区、引黄自流灌区的周边小型扬水区域, 为了满足一次性灌溉所需水量调蓄,配套调蓄水池规模较大,达到300 m3/hm2。在引黄自流灌区、供水有保证、调蓄水池规模较小,达到75 m3/hm2,主要是利用灌区沟道进行改造,实行边调蓄边灌。在南部山区机井、水库灌区,配套的调蓄水池达到45 m3/hm2左右。各县区建设单位灌溉面积配套的调蓄水池平均容积见表1。
表1 各县区不同灌溉面积配套调蓄水池平均容积 m3/hm2Tab.1 County district irrigation area supportingstorage pond average volume
2 调蓄水池调蓄容积确定方法
(1)调蓄方式。由于灌区渠系供水与高效节水灌溉用水时间上存在着流量、水量不匹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需配套蓄水池调节。现灌区调蓄池调节方式依据供水特征,有边蓄边灌(短暂调蓄沉淀)、次灌水调节、阶段调节和年调节等类型。
(2)调蓄水池调节方式选择。根据用水时段,渠系供水保证程度(流量、水量),选择蓄水池的调节方式。①在用水时段,供水流量、水量有保证、只是泥沙含量较高,选择边蓄边灌调节方式;②在用水时段,供水水量、供水流量不满足用水需求,根据调节时段的长短,选择次灌水调节或阶段调节方式;③满足多种用水目的、渠系非供水期有用水需求,蓄水池调节选择年调节方式。
(3)蓄水池有效调蓄容积确定方法。边蓄边灌调节:主要应用于引、扬黄自流灌区,供水流量、水量有保证,但黄河水泥沙含量较高,需进行短暂的调蓄,使得大部分泥沙能够在沉砂池、调蓄池进行沉淀,调蓄时间满足1~3 d用水量的需求,尽可能减少占用农田面积。
次灌水调节:主要应用在引黄灌区和部分供水有保证的扬黄灌区,但渠系供水与灌水时间不匹配,在1次灌水前,调蓄本次灌水所需水量,满足项目区1次灌溉水量的需要,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根据1次灌溉水量(灌溉面积×灌水定额)确定。
阶段调节:主要应用于扬水灌区,渠系供水流量和水量在某个时段不能满足适时供水需求,需错峰蓄水、进行时段调节(如调节2次、3次灌溉需水量),蓄水池的有效容积根据项目区时段灌溉次数、灌水定额、控制灌溉面积确定。
年调节:主要应用于灌区周边新开发灌区、满足多种用水目的,供水流量和时段均不能满足作物适时灌溉需要,需通过错峰蓄水和老灌区灌溉间歇期蓄水,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需通过供水过程线、用水过程线调节计算确定。
(4)蓄水池有效容积计算。
①边蓄边灌调节蓄水池有效容积。调蓄水池的尺寸除了要满足正常运行及安全要求,同时应满足黄河水澄清所需的最小尺寸,调蓄水池起沉砂池作用。调蓄池的进水流量为Q,进入调蓄池水流的流速为:
Vx=2Q/(B1+B2)h0
(1)
式中:Vx为调蓄池水流平均流速,m/s;Q为调蓄池的进水流量,m3/s;B1为调蓄池底宽度,m;B2为调蓄池水面宽度,m;h0为调蓄池水深,m。
灌溉调蓄池的水流多为水平流动,池中水流的水平流速越大,则能沉淀的泥沙相应减少,池中平均水平流速一般应控制在0.5~2.0 cm/s。
泥沙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称为水力沉速,颗粒愈粗水力沉速ω愈大,其沉降速度为:
ω=(ρs-ρgD2)/18ρv
(2)
式中:ω为泥沙自由沉降速度,m/s;g为重力加速度;ρs为泥沙密度,g/cm3;ρ为水的密度,g/cm3;D为拟沉降泥沙的粒径,mm;v为液体运动黏性系数。
泥沙颗粒在沉沙池中的沉降运动十分复杂,很难进行严格的泥沙沉降理论计算。现采用半经验性法,沉沙池长度为:
L=Vxh0/[ω-(Vx/η)]
(3)
式中:Vx是沉沙池中的水流平均速度;η为与水深有关的系数,见表2。
表2 不同水深系数η值Tab.2 Different water depth coefficient η values
在确定了沉砂池长度L、沉砂池水深h0、沉砂池水面宽度B1、底宽B2后,即可确定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
②次灌水调节蓄水池有效容积。次灌水调节蓄水池的容积依据工程控制灌溉面积、作物类型、次最大灌水定额确定:
(4)
式中:W有效为满足1次灌溉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m3;Ai为工程灌溉控制区域第i类作物的面积,hm2;Mi为第i类作物生育期最大灌水定额,m3/hm2。η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率,高效节水灌溉取0.90~0.95。
③阶段调节蓄水池有效容积。蓄水池的有效容积根据灌溉控制区域灌溉面积、作物类型、调节时段灌溉次数、灌水定额确定:
(5)
式中:W有效为满足阶段调节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m3;Mij为第i类作物、调节时段第j次的灌水定额,m3/hm2;i=1~n(灌溉区有n种作物),j=1~m(调节阶段计划m次灌水)。
④年调节蓄水池有有效容积计算。年调节蓄水池多兼有数种用途,如为作物灌溉供水,为城市、农村生活供水等。在有效调节容积计算中,根据供水渠道供水时间、供水过程线以及调蓄水池供水区用水过程线,考虑蓄水池的蒸发、渗漏损失,从每年的供水开始日(多为4月1日)进行起调,在来年的(3月31日)截止,根据供水流量过程、用水过程流量计算调节容积,要求调节截止日期(3月31日)蓄水池内的存水达到零。调节过程中的供水渠道最大流量、用水过程最大流量、最大的累计容积分别为向调蓄水池供水泵站的设计流量、调蓄水池向受水区供水泵站设计流量和蓄水池的调节容积。调节容积计算公式:
(6)
∑Wi+1=Wi+1+∑Wi
(7)
W调节=max ∑Wi+1
(8)
式中:Wi为第i调节时段渠系供水与调蓄水池受水区用水、蓄水池蒸发、渗漏的差值,即第i时段调蓄的余缺水量,m3;Qi为第i调节时段渠系供水流量,m3/s;Ti为第i调节时段时间,s;Wij为第i调节时段,第j种作物灌溉需水量,m3,j=1~n(供水区有n种作物灌溉);Vij为第i调节时段第j类型的需水量,如城镇供水、农村人饮供水,m3,j=1~m(供水区除灌溉以外还有m种类型的需水);Ei为第i调节时段蓄水池水面蒸发量,m3;Fi为第i调节时段蓄水池渗漏量,m3;∑Wi为第i调节时段,蓄水池累计调蓄的余缺水量,m3;W调节为蓄水池累计调蓄余缺水量的最大值,m3。
3 蓄水池总容积确定
宁夏建设的灌溉调蓄水池均为开敞式蓄水池,存在一定的蒸发、渗漏损失,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大,必须考虑淤积容积;在蓄水过程中,也存在降雨补给,部分年调节蓄水池由于容积较大,多建设在局部洼地,还有一定的降雨径流汇入,同时蓄水池建设时,还要考虑一定的超高、风浪造成的爬坡。
W总=W有效+W淤积+W蒸发+W渗漏+W径流
(9)
式中:W有效为蓄水池调蓄灌溉及其他供水的容积,m3;W淤积为蓄水池清淤间隔期的泥沙淤积量,m3;W蒸发为蓄水池调节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3;W渗漏为蓄水池调节时段的渗漏量,m3;W径流为蓄水池调节时段最大一次径流汇入量,m3。
(1)蓄水池泥沙淤积量W淤积。由于黄河水泥沙含量较高,一般在0.5~3.0 kg/m3,在蓄水池调蓄期间,95%以上的泥沙都会沉淀、淤积在蓄水池底部。在蓄水池的设计中,对小于1万m3的蓄水池淤积年限1 a,即1 a清淤1次;1~5万m3淤积年限2 a,5~10万m3淤积年限3 a,10~20万m3淤积年限5 a,>20万m3淤积年限5~10 a。
W淤积=0.001n∑WiCsi/γ沙
(10)
式中:W淤积为1 a内各调节时段淤积泥沙的体积,m3;Wi为1a内第i时段进入调蓄水池的水量,m3;Csi为第i时段进入调节蓄水池水中泥沙含量,kg/m3;γ沙为淤积泥沙密度,取淤积泥沙密度1.4 t/m3;n为设计清淤年限,a。
在调蓄池设计中不考虑清淤时,其淤积容积按淤积年限内泥沙总淤积量计算。2009-2011年黄河下河沿监测站泥沙含量监测结果见表3。
表3 黄河水逐月平均含沙量值(下河沿站) kg/m3Tab.3 The Yellow River water monthly averag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value (Xiaheyan station)
(2)蓄水池调蓄阶段水面蒸发量W蒸发。水面蒸发按照每月水面蒸发损失减去当月降雨量计算。水面蒸发损失量按照蓄水池月平均水面面积与当月平均蒸发强度(mm/d)计算确定,也可粗略按蓄水容积的6%~8%估算。
(11)
式中:Si为调节时段第i月蓄水池平均水面面积,m2;Ei为调节时段第i月蓄水池平均蒸发强度,mm/d;Ti为调节时段第i月天数,d。
宁夏扬黄灌区红寺堡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280 mm(E601)、同心县蒸发量1 350 mm(E60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计算大型蓄水池水面蒸发量时需对E601蒸发皿的蒸发量进行折算。宁夏扬黄灌区各月大型蓄水池水面蒸发量见表4。
表4 宁夏扬黄灌区大型蓄水池逐月水面蒸发量Tab.4 Large reservoir irrigation area in Ningxia monthly water surface evaporation
(3)蓄水池调蓄阶段渗漏量W渗漏。蓄水池渗漏损失主要包括池体、池基渗漏,调蓄水池的渗漏损失因防渗材料的不同差异较大,可按照实测资料进行计算。现宁夏建设的蓄水池多采用200 g/0.5 mm/200 g复合土工膜进行池底、边坡防渗,正常情况下渗漏量很小。考虑施工质量等因素,通常按照蓄水池水面面积乘日渗漏量2 mm进行估算。
(4)蓄水池调蓄阶段一次性进入蓄水池的最大径流量W径流。部分大型蓄水池建设在地势低洼区域,存在径流入池现象。根据蓄水池建设具体情况、控制流域范围、设计洪水频率进行洪水调控演算,确定一次入池洪水量。
4 调蓄池设计
调蓄水池布局:根据水源类型、特点及水源与灌溉控制区的位置关系,调蓄池可布置于灌区内或灌区边缘、泵站压力管道出口处等。调蓄池布置应尽量利用天然地形条件,如天然沟壑、局部洼地等,尽量少占耕地,遵循节约耕地、节俭投资和安全方便的原则。调蓄池进、出水口的位置应尽量布置于短边两侧,以尽量增大流程,提高调蓄池的沉淀、澄清效果。
调蓄池形式:调蓄规模大于5万m3,采用沉淀与调蓄一体布置;调蓄规模小于5万m3,宜分开布置沉淀池与调蓄池。调蓄沉淀池一般采用长方形水池,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地基处理要求合理确定水深[6],一般为4~9 m,无明显地质问题取较大值。对调蓄规模小于10万m3的调蓄沉淀池,长度不小于100 m;对调蓄规模大于10万m3的调蓄沉淀池,长度不小于200 m。
超高:容积10万m3以下为0.8m,10~20万m3为1.0 m,20~50万m3为1.2 m,50万m3以上为1.5 m。
边坡系数: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边坡稳定计算基础上,可采用合理边坡值。采用卵膜结构的内边坡,边坡系数一般取1∶4~1∶6;采用板膜结构的内坡,边坡系数一般取1∶2.5~1∶3。
池底防渗结构:①复合土工膜+土料结构。具体规格为200 g/0.5 mm/200 g复合土工膜+厚60~80 cm土料结构。土料可以为全土料,也可采用土石混合物。②复合土工膜+预制混凝土板(或现浇)混凝土板结构。具体规格为200 g/0.5 mm/200 g复合土工膜及以上规格的二布一膜+6~8 cm厚预制混凝土板或厚12~16 cm现浇混凝土板。复合土工膜的幅宽为6~8 m。对大型、重要的蓄水池取偏上标准[7]。
内坡面防渗结构:①复合土工膜+砂砾石+预制混凝土板(或现浇)结构,由200 g/0.5 mm/200 g复合土工膜+ 20~30 cm砂砾石+5~8 cm预制混凝土板或12 cm现浇混凝土板组成。②复合土工膜+卵砾石结构,由200 g/0.5 mm/200 g复合土工膜+30~40 cm卵砾石组成。③复合土工膜+土料结构,由200 g/0.5 mm/200 g复合土工膜+40 cm土料结构组成。对于小型(小于5万m3蓄水池)、短期应用的蓄水池,可采用直接铺膜的方式,膜厚一般为0.5 mm,膜下为压实壤土。
管护道路:蓄水池管护路面一般宽为3~4 m,铺设12 cm厚的沙砾石。防护栏一般采用高速公路简易防护网。
5 典型工程应用实例
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已建成调蓄水池200余座,调蓄总容积大4 000万m3以上。已建成的典型工程调蓄水池规模确定见表5。
表5给出了不同调节方式蓄水池调蓄容积确定的应用实 例。边蓄边灌调节、次调节、阶段调节蓄水池规模相对较小,年调节、特别是多用途的大型调蓄水池,如红寺堡鲁家窑调蓄工程,考虑30a淤积、蒸发、一次洪水入池等,增加调蓄容积较大。对淤积年限的确定,应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在保证供水可靠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调蓄水池容积、降低工程投资。
表5 调蓄水池规模确定典型工程实例Tab.5 The storage pool to determine the scale of typical engineering examples
6 结 语
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与工程的供水对象(灌溉、生活、工业)、控制灌溉面积、水源条件、供水规模、调节周期、调蓄方式密切相关,应该根据供水水源条件、工程建设供水对象,遵循调蓄方式确定原则,合理确定蓄水池的调节方式,选择采用边蓄边灌调节、次调节、阶段调节、年调节,通过满足供、用水过程平衡调配,确定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综合考虑蒸发、渗漏、淤积年限、径流入池等,合理确定调蓄水池的总规模。蓄水池规模的确定,对降低工程投资、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供水可靠性,提高工程运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
[1] 刘 荣.同心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2012,(9):66-68.
[2] 李 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调蓄水池设计[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12):40-42.
[3] 高 琴, 薛 梅, 张在刚.浅谈节水灌溉项目水源工程-河床渗渠、调蓄水池的设计要点[J]. 内蒙古水利,2014,(5):31-32.
[4] 赖建华.蓄水池在高山缺水地区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0,(3):37-38.
[5] 尹正杰, 王小林,胡铁松,等.灌区田间灌溉蓄水工程的规模优选[J].农业工程学报,2006,(1):53-56.
[6] 余侃柱.调蓄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特性及处理措施[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6):58-61.
[7] 薛塞光,刘 佳.宁夏中部干旱带调蓄水池设计与应用[J].人民黄河,2010,(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