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责任担当思想探析
2016-03-23孟宝芬陈春燕
孟宝芬,陈春燕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习近平责任担当思想探析
孟宝芬,陈春燕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习近平的责任担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渊源。习近平的责任担当思想与实现“中国梦”相连、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连。主要包括职责担当、为民担当、改革担当、政治担当和国际担当,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责任认识的新水平和责任担当的新境界。
责任担当;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习近平责任担当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首先,习近平的责任担当思想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而提出的。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个国家只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同心同力应对全球性问题,才能使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切实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1]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舞台上一贯坚持做负责任的大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把谋求本国国家利益同世界人民利益相统一作为落脚点,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主动,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主动开放的姿态,立足中国实际践行国际责任。
其次,习近平责任担当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同志将责任担当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强调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思考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努力,因为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族干部群众人人履责,共担重任。当前,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方面,解决阻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尽职尽责、勇担重任。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责任担当缺失、责任担当能力不强、责任保障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能否突破责任担当的困境已经关系到党和民族事业的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重视培育责任观和建立科学的责任保障机制,才能扎实地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才能始终带领全体人民走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习近平责任担当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习近平责任担当思想的厚重土壤。习近平同志善于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本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都体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积淀。追根溯源,习近平的责任担当思想就来源于中华大地上的中国文化。强调责任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注重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传统文化根据人们的社会角色,规定要对民族和国家、父母和长辈、家庭和配偶、朋友以及自身的发展承担责任。古人先贤的嘉言懿行生动揭示了责任担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党的历史即是一部责任担当的历史。有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还始终在历史的危机中不负重托,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大踏步走上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责任担当在共产党人中代代相传、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早在1945年的延安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了对人民负责的人民责任观。邓小平也曾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执了政,党的责任就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2]江泽民多次强调要履行好“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胡锦涛也反复强调“领导就是责任,权利就是责任”。关于责任担当在当前背景下的意义、内容本质、保障机制等问题,习近平进行了深入思考,还把责任担当融入到了治国理政的执政思路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下,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接过历史接力棒的责任担当。
三、习近平责任担当思想的内容
(一)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
习近平提出的检验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具体标准之一就是“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工作极端负责,体现了党的干部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习近平还强调指出:“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3]这标志着将责任担当提升到了党章宪法的新高度。他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宪法党章,增强责任意识;各个单位和个人开展活动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行为、勇担责任。习近平主席把“敢于担当”做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干部做出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重要指示。他还把能否恪尽职守做为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强调“为官避世平生耻”,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要义不容辞地扛起肩上的责任。履行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除了要勇于担当,还要求善于担当。领导干部要在夯实理论基础上下功夫,“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来。领导干部要在增强能力素质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所谓办事管用就是要有科学的决策能力、依法执政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领导艺术和领导才能等做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重视责任的落实,在分析有些地方、单位和部门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后,他认为主要是责任没落实造成的。他大力强调责任落实机制的重要地位,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加快完善全方位、立体式的责任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领导干部问责制”等。
(二)全心全意的为民担当
习近平同志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宣布:“我们的责任,就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4]他还把自己的执政理念与共产党的宗旨高度融合,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同志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就是全心全意的为民担当。为民担当是“亲民”,亲民就是主动到群众去,这是总书记所倡导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亲”是关心爱护群众,认识到与群众的血肉关系;“近”是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真正亲近群众后便有了“情”,即对人民群众热情,对人民群众用真情,对人民群众深怀感恩之情。为民担当是“爱民”,“爱民”不是一句口号,是坚持站在普通百姓和党的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投入关爱人民的实践。“爱民”还与提高党性修养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性与人民性相辅相成,把爱民的责任担当付诸于行动,党性修养也进而得到提高。为民担当是“惠民”,是把工作导向定位在以人民为中心、把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本领和人民群众切实得到的实惠作为工作目标。他强调,如果人民得到了实惠、生活得到了改善、权益得到了保障,那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为民担当是“敬民”,是对人民“心存敬畏”,要时刻不忘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立党的根本,执政的基础,力量的源泉。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肩上的责任,把行使权力与为人民服务相统一,做到权为民所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手中的权力使用得公正、合法、廉洁。
(三)攻坚克难的改革担当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国内大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担负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责任。革命战争年代的大无畏精神体现在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而今天的大无畏精神体现在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善于担当。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越向纵深方向发展,面临的矛盾就越多、难度就越大,“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5]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全面推进改革的时代使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硬骨头敢啃,险滩敢涉,藩篱敢破;勇于跳出循规蹈矩的旧思维,勇于自我革新,敢于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分析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和局部、未来和当下的关系,着力破除阻碍改革的重大障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向健康稳定的势头发展。习近平同志还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着重强调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持久性,他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这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不断深化改革的勇气和信念。习近平同志还身体力行担当“总设计师”,亲自掌舵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方向,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网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这两项最具挑战性的职务,如此的责任担当激励了各族干部群众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胆识,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首例。习近平同志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接力奋斗的改革担当精神,必将引领和示范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四)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要增强党性原则,保持高度的政治定力,矢志不渝地担负起政治担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从加强作风建设,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刻揭示了当代共产党人高度重视锤炼党性修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政治担当的时代内涵。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党员领导干部不可避免地面对多元思想的冲击、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金钱美色的诱惑等,所以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时一定要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症。”[7]他突出强调,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他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用“三严三实”严格要求自己。“三严三实”是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担当提出的新要求。党员干部为人从政以“三严三实”为根本,干事创业以“三严三实”为准则,这为领导干部加强修养、改进作风、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必须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共产党人要对党忠诚,时刻不忘自己是党的人,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职位越高的领导,越要恪尽职守工作,踏踏实实地为党和人民谋利益。共产党人要“个人干净”,就必须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清清白白做人做事、坦坦荡荡任职为官。共产党人要“敢于担当”,必须认识到身上的责任重于泰山,遇到困难和问题不退缩,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忠诚是从政的灵魂,干净是立身的根本,担当是成事的前提。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
(五)崇尚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担当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世界人民表明立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不称霸、永不扩张。在去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充分表达了中国崇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担当。在2015年多个重要国际平台上,习近平都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代表了中国对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望,也是全球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标。在巴基斯坦,他强调要不断充实中巴两国命运共同体内涵,促进形成亚洲命运共同体;在印尼,他强调要大力弘扬并不断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谋利益;在第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上他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8]一直以来,中国既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不断推进多边外交,为国际体系建设和全球治理改革贡献力量;既真诚友善地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也不断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既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正确的义利观,最大限度地追求各方利益统一,也随时准备对灾难国家施以援助之手。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之间唇齿相依,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建立伙伴关系,营造安全稳定的世界格局。习近平主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并为之采取的行动,激起了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人民的共识,赢得了广泛赞扬。中国政府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上的所作所为有助于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而且能不断拓展,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承担起的新的担当。
[1] 习近平.当起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N].光明日报,2015-09-13.
[2]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5]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N].人民日报,2014-02-09.
[6]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1.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4-09-29.
D26
A
孟宝芬(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陈春燕(1971-),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