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凤舟竞渡与水神祭祀
2016-03-23李义芳
李义芳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洪湖凤舟竞渡与水神祭祀
李义芳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洪湖凤舟竞渡是对洪湖地区频发水灾的一种反映,是祭祀水神的仪式,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人安康的祭礼。
凤舟竞渡;起源;水神祭祀
关于洪湖凤舟的起源,目前学界多从鸟舟、凤崇拜、女性崇拜和端午习俗等视角入手。*参见田兆元:《鸟舟竞渡》,载《光明日报》2015年6月22日第008版;卢洋:《人文视域下洪湖凤舟活动的起源与发展》,载《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朱林飞:《陈风“凤舟”腾洪湖》,载《湖北旅游》2012年第3期;李启斌、赵玉春:《承载着荆风楚俗的荆州端午节》,载《文化月刊》2014年5月;张正明:《广元凤舟的历史擅变与人文价值——一项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人类学解读》,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这些论者的论述都有一定的道理。笔者在对洪湖乘风村的凤舟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查阅《洪湖县志》和相关文献后,认为乘风村凤舟竞渡是对洪湖地区自然环境变迁的一种反映,是祭祀水神的仪式,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人安康的祭礼。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洪湖凤舟竞渡的起源
划龙舟是中国各地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洪湖乘风村却与众不同,在端午节划凤舟。据《洪湖县志》记载,端午节全境举行龙舟比赛,“唯新堤是龙、凤舟比赛,东岸划龙舟,西岸划凤舟。”[1](P541)乘风村因此被誉为“凤舟之乡”。为什么这里要划凤舟?划凤舟从何时开始?带着疑问,我们做了一次田野调查。*2016年3月12-13日我们一行9人前往乘风村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凤灯之祸”这个有关洪湖凤舟竞渡起源的传说。
关于凤舟竞渡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源于凤灯之祸的传说。传说凤舟出现之前,新堤每年春节都要玩龙灯和凤灯。政府为了加强管理,专门设置采街官来安排玩灯顺序。慈禧太后准备“归政”那年,要求“凤灯在前,龙灯在后”以显示自己的权威。但新堤采街官未按慈禧旨意行事,结果采街官被斩首示众。[2](P106)这事在《洪湖县志》中也有记载:“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庆祝慈禧‘归政’,光绪正式‘亲政’,新堤举办灯会,龙灯在前,凤灯在后。慈禧得知,下令关押沔阳知州陈佑勤,*经考证,陈佑勤应为陆佑(祐)勤之误。据光绪朱批和《申报》记载,当时沔阳知州是陆祐勤或陆佑勤。杀州同张幼弟。”[1](P7)此事震惊朝野。在当年端午节来临之际,新任沔阳知州为避凤灯之祸,命人打造凤舟,端午节时内荆河西岸划凤舟,东岸划龙舟,由此沿袭成俗。这个传说表明乘风村的凤舟是地方官为了躲避凤灯之祸而产生的,是慈禧暴政的产物。
二、洪湖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
我们认为,这个传说反映的是有关洪湖凤舟竞渡起源的偶然原因,从根本上看,洪湖凤舟的起源与当地频繁的自然灾害有关。历史上,洪湖自然灾害频发,这可从田野调查中得知的有关凤舟另一个传说得到印证。传说很久以前乘风村的祖先在划完凤舟返回时突然遭遇大风天气,舟上36人全部遇难,凤舟沉没了。村民为了祭祀遇难的祖先,在湖边修建了庙宇来祭祀(该庙现已圮)。该传说有当地许多与此相关的地名为证,如沉凤口(乘风村曾用名)、沉舟河(北尚河的一条支流,也称陈沟子)、交锣河(据说是船在沉之前不会游泳的打锣人把锣交给会游泳的人的地方)、鼓沟子(据说是船上的鼓漂流到的地方)、凤船洲(据说是当年凤舟沉没的地方,这里凸现泥土,长出芦苇,并逐年向湖中延伸,滩头面向岸边,滩尾面向湖中,形似一只凤舟。后人称之为“凤船洲”或“凤凰岛”)。地名是区域文化的一种反映,沉淀了当地重大事件的遥远记忆。该传说留给后人的是心灵的伤痛和对自然灾害的恐惧。洪湖新堤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降雨多,且年内分配不均,洪涝渍灾害频发。为防洪和排涝,人们修筑长堤和垸田。明中叶以来,虽然“湖广熟,天下足”已在全国流传,但繁荣表象的背后实则掩藏了环境问题。江河堤防和垸田的修筑干扰了河湖水系的自然演变,改变了泥沙的淤积状况,以前呈面状散漫地在湖中平均落淤的泥沙,则呈线状淤积在主河床之中。于是,江河频频溃口,垸田则积水难消。至清代,此种情况相当严重。据《洪湖县志》记载,仅光绪朝34年间,洪湖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22次。“1881年(光绪七年)五月,雷雨大风,事后在大湖打捞尸首达130具之多。”[1](P82~84)在古代,每当发生水灾时,一个应对方法便是掘堤放水,淹没下游村庄,因而纠纷不断。如清光绪元年至五年(1875—1879),每年内荆河北垸农民强掘子贝渊堤,向洪湖消泄渍水。子贝渊堤附近村民当然坚决不让掘堤,于是双方发生械斗,仅光绪五年的子贝渊掘堵之斗,双方死伤就达千人。双方上诉到巡抚,数年无法结案。
三、洪湖凤舟竞渡是祭祀水神的仪式
在古代,每当发生水灾时的另一个应对方法就是祭祀水神,祈求神灵护佑。龙凤舟竞渡即是祭祀水神的仪式。恩格斯说:“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民族或部落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3](P63)当地有这样一首歌谣:“洪湖原属沔阳州,十年九水粮无收,每年五月划凤舟,六畜兴旺五谷硕。”表明洪湖历史上因为经常遭遇水灾导致农业颗粒无收,于是每年五月举行凤舟竞渡,祈求“六畜兴旺五谷硕”。
生活在水边的居民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水神信仰,试图借助神力来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作为荆州腹地的洪湖一直深受楚国的祭祀水神风俗的影响。东周时期楚国主要祭祀本国的江、汉、雎、漳四水神。《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交战前,楚国子玉梦见河神要他将“琼弁玉缨”献给河神,子玉“弗致”,结果楚师大败。《说苑》卷第一载,楚昭王有疾,“卜河为祟,大夫请祭。王曰:江汉沮漳,楚之望。”此外,楚人还祭祀“江”、“大水”、“大川”、“汉女”、“湘君”及“湘夫人”、“大波”、“淮河”、“曲池”等水神,北方常见的“河伯”、“玄冥”、“罔两”和“水上”、“溺人”等厉鬼,亦偶享祭祀。[4]唐代以后,水神信仰更趋多元化,“在中国大地上几乎每一条江河,都有在这条江河上显灵的江河神。”[5](P35)洪湖无论是玩龙凤灯还是划龙凤舟都体现的是对楚国水神信仰的继承。洪湖凤舟竞渡是祭祀水神的仪式。
在楚文化中,凤是能够引魂升天的神灵。如屈原《离骚》(九)中有“吾令凤鸟飞腾兮”、“鸾皇为余先戒兮”句;《远游》中有“前飞廉以启路”句,其中鸾、飞廉皆为凤。“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八一引《古今注》(今本无):“楚魂鸟一曰亡魂,或云楚怀王与秦昭王会于武关,为秦所执,囚咸阳不得归,卒死于秦,后于寒食月夜,入见于楚,化而为鸟,名楚魂。”[6]怀王客死他乡,但灵魂却化作一只鸟回归故里。鸟在这里具有明显的宗教内涵。在楚人崇拜的动物中,龙、虎、鹿都是祥瑞的象征,但若与凤在一起却总是屈居下位。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出土的一张锦瑟上有一幅“灵巫戏蛇图”,巫师头戴凤首鹊尾帽子,两臂平伸,双手各执一条蛟龙。另一幅巫师作法图,巫师仰首直身,长衣宽袖,手持法器,站立在蟠曲的蟒蛇上,蛇身又向前探出,缠绕住一条龙,迫使龙昂首挺立在巫师面前。信阳长台关2号楚墓出土虎座鸟架鼓,由两只卧虎为底座,两只立凤昂首引吭,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以红绳悬挂一面大鼓。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虎座凤鸟悬鼓,由双虎、双鸟、一鼓组成。双虎背向,昂首踞伏。两只凤鸟长颈昂首,立于虎背之上。鼓悬于双鸟之间,系于鸟冠之上。同墓还出土虎座飞鸟,虎昂首踞伏,背上立一仰首展翅飞鸟,鸟背上插双鹿角。战国中期的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彩绘木雕座屏,屏面由27个镂空透雕的动物组成,场面情景表现的是凤为保护梅花鹿而与恶蛇搏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的一件绣罗禅衣上,图案为一凤胜二龙一虎。所以,洪湖凤舟竞渡就是要借助楚国凤神来引导对水神的祭祀。
祭祀水神要通过一些仪式来祷告神灵。洪湖人为了使凤舟圣洁有灵气,打造凤舟要取材百村,由口碑好的仁义长者带木工去周边村落相材,被相中的村庄会认为吉祥临门而欣然捐材。洪湖人举行龙凤舟竞渡之前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每年凤舟下水前村民要请道士举行隆重的超度亡灵和祈求上苍的仪式。道士在凤头前摆猪头、活鸡,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焚香祭拜,用鸡血点凤头,在凤冠上画桃符,给凤舟“开光”。鸡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符号。《周易纬通卦验》云:“鸡,阳鸟也”,《类聚》卷九十一引《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荆楚岁时记》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魏时,人问议郎董勋云:“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纹索松柏,杀鸡著门户,逐疫,礼软?”勋答曰:“礼。十二月索室逐疫,衅门户,斫鸡。”[7](P5)说明以“帖画鸡户上”、“斫鸡”辟邪、祛病、防疫的迎新年习俗早已有之。“《国朝经书》自有南岳符咒,依法行之则来。《祛疑》又曰:用活鸡血书符咒,字皆从反,大与经书不同。”[8](P278)这里虽然说的是明代“呼鼠召鹤”之术,但表明古代民间即有用鸡血书符咒施法术的习俗。据说雄鸡鸡冠是其雄性性征的标志,鸡冠血是“鸡之精华所聚”、“阳中之阳”,因而“能僻邪”。在荆楚大地端午时节毒气上升,人多疾病,“五月,俗称恶月,多禁。”“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于是人们通过一定的仪式来禳灾,和“采艾”、“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一样,杀鸡祭凤也是辟邪禳灾仪式之一。
凤舟被抬下水后,要在舟中间竖起“斗”,“斗”上插一束柳枝,这样竞渡才可以开始。据当地人讲,插柳枝是为了表示对神的敬畏。柳以其独特的气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符号化的重要意象。北方匈奴、鲜卑等民族很早就有树柳枝祭天地鬼神的习俗。《史记·匈奴列传》曰:“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史记正义》云:颜师古注曰:“蹛者,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此其遗法。”说明北方鲜卑、匈奴等游牧民族举行秋祭时有插柳枝的习俗。《齐民要术》曰:“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9](P69)可见柳枝和桃枝一样可以辟邪。《五代史·后周序》里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杨柳插门”的记载,宋人贾似道诗曰“寒食家家插柳枝。” 宋人周密《乾淳岁时记》也说:“清明前三日,家家插柳。”这里虽然说的是寒食节插柳,但可说明柳具有宗教意象。满洲人认为柳枝是能带来福禄寿喜的吉祥之物。满人在“求福祀神”活动中,“司俎官偕奉宸苑官赴西苑斫取柳条全株,高九尺,围径三寸。届期赴坤宁宫廊下,树柳枝于石,悬净纸、戒绸。”司祝诵神歌祷辞曰:“聚九家之彩线,树柳枝以牵绳。举扬神箭,以祈福佑,以致敬诚。”[10](P68)他们希望柳枝能给本族带来福祉,新生婴儿健康成长,保佑人丁兴旺。洪湖作为满清王朝的重要治所,沿袭了崇柳习俗。龙凤舟竞渡前均要插柳,祈求神灵护佑。凤舟上岸时,凤头回望还巢,这时家家户户须烧香放炮,名曰“收水”。由此可见,洪湖凤舟竞渡是水神祭祀的表现形式,是对洪湖水灾频发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民俗宗教仪式。日本著名人类学家渡边欣雄指出:“所谓民俗宗教,乃是沿着人们的生活脉络来编成,并被利用于生活之中的宗教。它服务于生活总体的目的,这种宗教的构成要素即使来源于正规的宗教,也是被摄取到了人们的生活体系之中。……其信条根据生活禁忌、传说、神话等上述共同体所共有的规范、观念而形成并得到维持。”[11](P3)在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水平和能力有限的时候,便希望借助神力来克服它。
总之,洪湖凤舟竞渡即是对灾害频发外部环境的反映,是祭祀水神的仪式,体现了洪湖人的信念和期盼,对建设和谐乡村有积极作用。
[1]洪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洪湖县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魏光国.楚人崇凤和洪湖的凤灯凤船[A].洪湖文史第6辑[C].政协湖北省洪湖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
[3]恩格斯.致马克思[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杨华.楚地水神研究[J].江汉论坛,2007(8).
[5]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
[6]袁珂编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7]宗懔.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8]朗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书店,2001.
[9]贾思勰,等.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0]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日)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M].周星,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周家洪E-mail:zhoujiahong2004@163.com
2016-05-02
湖北省教育厅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13zd015)
李义芳(1967—),女,湖北潜江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荆楚文化研究。
G127
A
1673-1395 (2016)08-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