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行记

2016-03-23梁军汇图网

中国西部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黄河

文梁军 图汇图网

西北行记

文梁军 图汇图网

柴达木盆地

去年,我第一次到西北,最远抵达柴达木盆地的边缘,虽未曾深入其腹地,但所见景象已令我难忘。今年,我们再次前往大西北,历时十六天,行程5000公里,跨越四个省(区)。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湖泊、无垠的沙漠、神秘的石窟、精美的壁画、绚烂的丹霞、边关的岁月、古老的文化……撼人心魄的大西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我们记忆深处。

圣洁壮美的阿尼玛卿雪山

七月下旬,我们一家三口从马尔康出发,开始大西北之旅。车子经阿坝县出川,进入青海境内,在青藏高原连绵不断的群山之中奔驰,每隔二三十公里就盘旋跃上新的高度。一路上,正在建设花久高速公路的久治县、拥有大型虫草交易市场的达日县相继掠过。车过黄河大桥,往左开上了一条僻静的县道,逆清澈的黄河而行,沿途道路平坦,海拔仍在缓慢上升。在经过一处山冈时,窗外的雨点变成了飘落的雪花,大地白茫茫一片,七月飞雪就在眼前!我停下车,温度显示零度,车外寒气逼人。在盛夏时节欣赏到一幅冰清玉洁的画面,不免会让人产生时空交错的感觉。

阿尼玛卿雪山

继续前行,忽然,几座巍然耸立、直插云霄的巨大山峰从车窗右边扑面而来。啊!阿尼玛卿雪山!对于雪山我已司空见惯,本不稀奇,但是,当我第一眼看见并确定这就是阿尼玛卿雪山时,竟一时愕然。三座雪峰银光烁烁、晶莹剔透,远远望去,犹如浮在云天之上的水晶雕塑,在云雾中显得巨大而神秘。我得承认,生活在阿坝高原的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雪山。

阿尼玛卿雪山是昆仑山的东部支脉,最高峰海拔6282米,周围有17座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被藏族人民视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圣者前去虔诚朝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玛卿”的藏语意思就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有雄伟壮观的意思。山上冰雪覆盖,终年不化,孕育了大面积的冰川。其中位于东北坡的哈龙冰川长7.7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垂直高差达1800米,是黄河流域最长最大的冰川。我赶紧将车开下一条便道,以不同的角度拍下了这让我震撼无比的壮丽雪山。

忘忧天堂——冬给措纳湖

这一路上,很多风景令我震撼,摄人心魄。很快,又迎来了一处。车子经过海拔4300米的花石峡,驶上已经建好的花石峡至香日德高速公路。不久,前方一片大湖映入眼帘,这是冬给措纳湖,又名托索湖、黑海。冬给措纳湖位于玛多县,在布青山、布尔汗布达山间断陷盆地内,面积达232平方公里,是柴达木河的源流之一。此时天已完全放晴,微风吹来,湖面波光粼粼、海鸥翩飞、浪花拍岸,恍如仙境。在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交汇之处竟藏着这样一个水质清澈的淡水大湖,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恩赐和神奇。

我们将车开到湖边,尽情地拍照游玩,将碧蓝的天空、浩瀚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灵动的海鸥统统收入镜中。欢呼的人们不停地变换着姿势,将身影留在这片让人可以忘记一切烦恼的碧水蓝天之中。冬给措纳湖,我心中的天堂!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依恋不舍几次回头,我们离开了这片圣湖,继续驱车朝西北方向前行。渐渐地,熟悉的青藏高原景色被戈壁黄土取代,我们已经进入了柴达木盆地。绿色逐渐稀少,河道几近干涸,太阳炙烤大地。经过地处柴达木东部边缘的西北粮仓香日德时,我们得到一个好消息——从香日德到德令哈的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我们不必再走翻越牦牛山的省道了。

冬给措纳湖

天高云淡,戈壁茫茫,我们驶上这条穿越柴达木腹地的高速公路,一路畅行。知道这条新路的人很少,路上几乎没什么车,简直就是我们的专用公路。一路上荒滩、沙丘、雅丹、骆驼,还有远处的蒙古包,一一掠过,让我们大饱眼福。突然,我发现前方道路上似乎有一片障碍,减速慢行抵达后才发现,由于昨晚的大风将黄沙吹上了路面,这里形成了一长段四五十公分高的小型沙丘。考验SUV动力的时候到了,挂一档,慢慢轰油门,车子在吼叫中越过了松软的沙丘。很长一段路程之后,前方出现了绿洲和城市,德令哈,我们来了!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早已离开这个世界的诗人海子,在28年前写下了这首今天亦不为年轻人所熟悉的诗句,但德令哈却因此记住了诗人曾经的情感和眷顾。因为一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从此这个柴达木荒凉戈壁中的城市拥有了诗人的气质和灵气。

作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德令哈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也是青海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地。进入市区的大道开阔大气,路边的工人正在安装石油输油管道,一条巨龙铺向远方。车子在市区缓缓行驶,海子纪念馆和海子诗歌碑林就在路边,一尊海子年轻时期的塑像静静矗立,仿佛还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城边,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芦苇荡漾,垂钓的人们端坐水边,悠然自得。突然,一对大雁低空比翼齐飞掠过我们前方的车顶,我赶紧拍下了这一珍贵的美景。

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宝库——敦煌

别了德令哈,我们向着正西方向进发。车行驶在戈壁大漠中,望不到边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伴我们一路前行,通往新疆的高压输电铁塔排成三列直到远方,蔚为壮观,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茫茫大漠荒野,漫漫戈壁黄沙,大西北的广袤、苍凉与壮阔,只有置身其中亲眼所见才能体会。我们以时速100公里的速度在空旷的大地上奔驰,与青藏铁路交汇而过。两个小时后,车辆开始从海拔3000米的柴达木盆地下行进入当金山区,也离开青海进入了甘肃境内。109国道在这里的坡度很大,我们连续下坡四五十公里,下到坡底就到了甘肃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不大,街道空旷,我们没有停留继续前行。此时的海拔已陡然降至1200米,车窗外阳光灼热,四周景色与先前已然不同,转过一个弯,几座大型沙丘突然呈现在眼前,我们离沙漠已经很近了。当天,在经历了700公里的长途行车后,终于到达了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宝库——敦煌。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宗教文化艺术史上留下了绚丽的篇章。二十多年前,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令我至今难忘,那个神秘的西夏王朝和大漠孤城从那以后便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到达时已是晚上八点多,天空依然通透明亮,直到八点半过后太阳才落入地平线,在整个城市上空留下了漫天的晚霞。夜晚的敦煌市区繁华热闹,党河风情线一侧灯火璀璨,夜市里更是人声鼎沸,各种西北特色小吃一家挨着一家,天南地北的游客在这里停下脚步,享受着放松的心情,我们很快淹没在人群之中……

第二天,我们来到城南七公里处的著名景点——鸣沙山·月牙泉。此时,沙漠中的太阳已经开始发威,景区内游客不太多。在走过一段长长的木质栈道,越过一大片细软的沙地后,传说中的月牙泉出现在我们面前。在两座巨大沙丘之间,一弯形似月牙的泉水碧如翡翠,茂密的芦苇护在泉边,四周被流沙环抱。“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的鸣沙山·月牙泉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和沧桑,成为人们心中的梦境之地。

黄昏时分,鸣沙山随着落日的西斜呈现出与白天不同的颜色,沙丘在光与影的组合下令人如梦似幻,月牙泉也显得更加平静。此时进入景区的游人骤然增多,排队骑骆驼的人流绵延一两公里,鸣沙山下驼铃声声、驼队络绎,让人仿佛回到了久远的年代。天渐渐暗下来,我们随着人流慢慢攀登沙丘。登顶时,夜幕已完全降临,沙丘上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在兴奋地谈天说地,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与远处市区的灯火遥相呼应。沙山、泉水、城市、星光,构成了一幅我以前从未见过的绝美图画。在这远离城市的沙漠里,我们静静地坐在沙地上感受这绝美,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止。忽然,人群一阵惊呼,沙山下的月牙泉亮灯了,点点蓝色灯光把整个月牙泉的轮廓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来,旁边的亭阁也流光溢彩,与月牙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我们沉浸在敦煌沙漠的夜色中,久久不愿离去,这个沙漠之夜让人难以忘怀。

月牙泉

在敦煌,同样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洞窟内一千年多前的佛像和壁画栩栩如生、精美无比,那些围绕在佛陀周围的近百尊小塑像,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竟然无一雷同,就连脚下铺设于西夏时代的地砖工艺也是如此的精湛!这个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果然名不虚传。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至此,我们结束一路向西的步伐,踏上东归的行程。车行至瓜州分路,往左是星星峡,前往新疆,我们向右进入了河西走廊。这是通往新疆和中亚乃至欧洲的大通道,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这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和国道并列而行,是当之无愧的交通大动脉。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后,抵达嘉峪关。这是一座整洁干净,绿化得很好的小城市,祁连山的雪水滋润了这座小城,街道两旁高大茂密的杨柳遮天蔽日。城西五公里便是河西咽喉要塞——嘉峪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嘉峪关,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爬上一段小坡,嘉峪关就展现在眼前。关楼巍峨雄伟,险峻天成,在蓝天的映衬下越发显得气势磅礴。进得城门拾级而上,站在城楼眺望远处,只见瀚海苍茫,绵延千里的祁连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闪耀着银光。“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这是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写下的诗句。此时大西北的风阵阵吹来,呼啸的风声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边关征战、人吼马嘶的历史岁月。

河西走廊上还有很多著名景点。被誉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丹霞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灿若明霞、美轮美奂、蔚为壮观、令人惊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离开甘肃,进入宁夏境内。车在中卫下高速,转过几个弯道后,黄河出现在前方。这是我们此行第二次与黄河相遇,此时的黄河已经不再是青藏高原上的涓涓清流,而是流经兰州后一路向北的滔滔黄河水。我们站在一处观景平台上,只见黄河自南向北逶迤而来,经过此处又流向北方。河面开阔平静,两岸村庄、土地依黄河延伸舒展,村庄里树木葱茏,这里就是沙坡头。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市区最西端,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是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具有雄奇的西北风光,西北铁路大动脉包兰铁路从景区中间穿过。沙坡头最初的治理、保护和开发就是为了保障这条铁路的畅通和安全。沙漠边缘白天烈日炎炎,一到晚上却凉风习习降温很快,全然没有那种闷热感。

沙坡头

第二天一早,我们直奔景区。沙漠区的沙与敦煌鸣沙山的沙不同,呈现出金黄色,更具视觉冲击力。骑骆驼行走在沙漠之中、乘坐越野车在沙海里冲浪、自己驾驶沙地摩托尽享风驰电掣的刺激,游客们在这蓝天白云和浩瀚的金色沙漠中,欢呼着、嬉闹着、跳跃着,尽情享受与沙漠的亲密接触。穿过包兰铁路地下通道,我们从沙漠区来到黄河区。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有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有代表黄河文化的古老水车,还有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千多年前,诗人王维正是在这里写下了这千古名句。滑沙、乘溜索跨越黄河、登上快艇冲浪在母亲河上……整整一天,我们在沙漠中行走游玩,把放飞的心情和愉快的笑声留在了金色的腾格里沙漠中。

北来南客添乡思,仿佛江南水国乡

沙坡头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也是宁夏平原的起始点。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银川平原。渐渐地,山已从两边退去,映入眼帘的是无垠的大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湿地分布其间,让人恍惚间以为身处江南。滔滔黄河横贯其间,路边土地肥沃,水稻地和玉米地交替出现,“天上来”的黄河水造就了宁夏平原的富庶。自古就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鱼米之乡”美誉的银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漫游在银川市区,惊叹于其湖泊之多。这是一座拥有数十个湖泊的城市,大大小小“七十二连湖”星罗棋布,湖边水草茂密,湖上水鸟飞舞,呈现出一派江南风光,生机盎然。我们站在一处面积很大的水域旁,只见城在湖边、湖在城中、水天一色,简直难以想象这是身处大西北之地。“万顷清波映夕阳,晚风时骤漾晴光。”“北来南客添乡思,仿佛江南水国乡。”谁说大西北就只有荒凉?大自然对银川的馈赠是多么地慷慨!正在修建的工人告诉我这里是阅海公园,这处水域比杭州西湖大一倍。刚好我去年去过杭州西湖,将两湖作个比较,杭州西湖周边是看不透的树木花草,而眼前这湖边是成片的芦苇,一个婉约多姿,一个磅礴大气,江南和西北水乡各有千秋。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银川市郊的贺兰山,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的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韦蟾题下“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向世人展示出贺兰山下美丽富庶如江南般的景致。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旅游资源丰富。贺兰口岩画景区风景秀美、景观奇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引起强烈反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贺兰山下的沙湖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沙湖地处距银川市西北56公里的西大滩,20余平方公里沙漠与40余平方公里水域毗邻,是中国王牌旅游景点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也是观鸟者的圣地。

阅海湖

贺兰山

沙湖景区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贺兰山下的另一处景点——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市西北郊区空旷荒野上,被誉为“中国一绝”“东方好莱坞”。这也是我们此次西北之行的最后一站。

著名作家张贤亮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浸透着历史人文和生活气息的小说名篇,还在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倾其毕生心血创办了这座西部影视城,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深刻诠释了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巨大能量。1961年,尚在农场劳改的张贤亮发现了镇北堡。1993年,他在废弃的两座古代城堡遗址上开发成立了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并使其在短短的时间里成长为中国西部最具规模、知名度最高的影视城及旅游圣地。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先后拍摄了《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黄河绝恋》《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一批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影片,创造了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奇迹。走进景区大门,古朴、原始、粗犷、荒凉的西北历史景观扑面而来,张贤亮题写的“文化是第二生产力”的牌匾高悬在大门的正中央,所有景观按照历史原貌修旧如旧。游人行走在老银川的历史画卷中,谁会想到一座被遗弃于西部荒漠的古代破败古堡,却会在数百年后的今天闪烁出这么耀眼的光芒,这里是文化旅游相融共生、旅游文化互为支撑发展的典范。

在张贤亮纪念馆,我仔细观看了他的生平介绍,特别是对他在2015年元旦来临之时给影视城全体员工所写的一封信记忆尤为深刻。他在身患肺癌晚期的时候将病情公开告诉大家并坦然面对,信中更多地是对影视城的不舍和对员工的嘱托。张贤亮有着不平凡的出生和二十二年苦难的经历,他的人生是从四十三岁开始的,他从不写那些虚伪、矫情的东西,其作品有着很大的自传性。斯人虽已去,雁过终留声。我对这位著名作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深深的敬意。

大西北是雄浑壮阔的!大西北是厚重沧桑的!如有可能,每个人此生都应该去一次大西北,看看那里的辽阔蓝天和苍茫大地,感受厚重的人文历史,细细品味丝绸之路上曾经的过往、今天的生活和明天的希望!

(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①墙色8号

②墙色9号

③墙色10号

④墙色7号

题目:酷图《拆迁的墙》

文/菊子

简介:这是一组让人为之眼睛一亮、心头一震的酷视觉艺术作品。它们全部来自酷视觉艺术家张建先生抓拍的《拆迁的墙》主题系列摄影作品。

整组作品色彩丰富,或是明亮的黄,如太阳光芒四射,温暖、耀眼,仿佛让人永处于日不落的烂漫里;或是如海洋般的蓝,从近岸的浅蓝、离岸的湛蓝至海之心的深蓝……

细细欣赏之,内心就会生发一种向上的能量,荡漾一种愉悦的情绪。美,不仅是形式上的巧构、色彩上的精致、画面上的悦目,还有内涵里的动人。张建先生的这组《拆迁的墙》将这些美的元素都囊括其中。因此,当它们带着世代烟火的痕迹,即将被推倒为新城市建设让路时,艺术家将它们的过往岁月和凝固时光挽留进了镜头,它们也就在镜头里获得了永生。

张建先生擅长用镜头实现从纪实到抽象。这组作品是他创作特色的很好传达。抽象不是一种任意妄为,它是在对具象充分认识掌握的基础上所作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纯。

这组作品正是这样一种呈现。它们或以点线或以色块的形式将老墙里人间烟火世代传承的美妙一一呈现,散发出经久不息的迷人魅力。(菊子,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艺术评论撰稿人)

相机型号:尼康D600 ISO500

墙色8号 光圈:F16 曝光:1/320(两次曝光)

墙色9号 光圈:F16 曝光:1/320(两次曝光)

墙色10号 光圈:F13 曝光:1/500(两次曝光)

墙色7号 光圈:F11 曝光:1/500(两次曝光)

作者姓名:张建

题目:秋日祁连

简介:在祁连山的中段有一个同名的县城祁连县,人称东方瑞士。夏天这里青稞翠绿菜花金黄,犹如彩色图板;到了秋天,一捆捆青稞垛映衬在红岩丹霞间,弥漫出成熟和温暖的香气。

相机型号:尼康D600

光圈:F11

曝光:1/160

ISO:100

作者姓名:九岳

作者简介:大学本科学历,户外活动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居陕西西安市。擅长各类户外活动和风光摄影,倾心于自然纯朴原始的美,常以“九岳视界”之名在当地及全国户外及旅游网站发表游记。游记文字清新,朴实无华;摄影作品构图精美,视角独特,大气壮观,网络上有“陕西户外摄影第一人”之称。摄影作品曾被多家报纸杂志选用。

Vision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黄河
《东渡黄河》
悠悠黄河口,浓浓黄河情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去看最大黄河象
黄河
《黄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