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2016-03-23莉,周

中国药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注射剂药师抗菌

张 莉,周 鸣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学室,江苏 南京 210011)

4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张 莉,周 鸣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学室,江苏 南京 210011)

目的 分析南京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至2014年416例有效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不良反应类别、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6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占43.27%;静脉滴注给药最多,占84.61%;抗菌药物最多,占53.3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见,占43.94%。结论 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需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抗感染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等。在实际的临床用药中,ADR发生率高达5%~20%,每年世界死亡的人群中约有1/3和药物有关[1]。为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现回顾性分析南京某三甲医院2013年至2014年收集的416例ADR报告,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至2014年医师、药师和护士填写的ADR报告,经临床药师分析评价,筛选出416例填写规范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临床416例ADR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型、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进行记录并分析。采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标准[2](包括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和无法评价)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患者年龄与性别

416例ADR报告中,男184例(44.23%),女232例(55.77%)。ADR年龄分布广泛(1~90岁),60岁以上最多。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分布及构成比[例(%)]

2.2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见表2。

表2 发生ADR的不同给药途径例数和构成比[例(%)]

2.3 药品情况

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引起ADR的例数最多,其次是中药制剂,见表3。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中,头孢菌素类所致ADR例数最多,见表4。

联合用药:单药 ADR 328例(78.84%),2药联用76例(18.26%),3药联用12例(2.90%)。

2.4 ADR情况

累及靶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最常见的为皮肤及其附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瘙痒、皮肤红肿等。见表5。

报告人职业:药师报告228例,占54.81%;医生报告52例,占12.50%;护士报告136例,占32.69%。

表3 ADR涉及药品种类及构成比[例(%)]

类型、因果评价:严重的ADR 4例(0.96%),见表6。ADR因果关系评价为很可能372例(89.42%),肯定36例(8.65%),可能8例(1.93%)。

3 讨论

3.1 关注重点人群

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状况及对药物较敏感有关[3]。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发生率最高,考虑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代谢减慢,对ADR的敏感性增加以及对药物引起损伤的恢复能力降低;并且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也较多,使得ADR的发生率增加[4]。对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合理用药的宣传,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表4 抗微生物药物的ADR和构成比

表5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和临床表现

表6 严重ADR病例分布

3.2 不同给药途径对ADR的影响

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ADR达84.61%,与静脉给药使得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有关。溶剂选择、药物浓度、输液配置时间、滴速等都可能成为引起ADR的因素[5],因此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药物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置液放置时间过长等现象。口服给药途径引起的ADR较少,主要由于口服给药起效较慢,且受到首过效应的影响达峰慢,血药浓度相对较低。因此口服给药途径发生ADR的症状以及强度也相对较弱,往往需较长时间才能显现。为减少ADR的发生,应严格规范静脉给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应坚持“能外用就不口服,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滴注”的原则,尽量减少静脉给药的机会和次数,从而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3.3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与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系统,这是由于皮肤及其附件的反应往往先于其他症状出现,易于观察,常常被患者或医护人员首先发现。无表现症状或症状较轻的ADR,也要引起关注,因为其往往可能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不易察觉,如对于服用肝、肾毒性大或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ADR,从而减轻对患者的损害[6]。

3.4 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

416例ADR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引起ADR较多的抗菌药物前3位分别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7],但临床无指征、超剂量使用等现象严重,引起ADR的病例数也日趋增多。头孢菌素类最常见的ADR为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及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而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ADR较少见,偶尔可见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无指征用药,防止重复用药和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3.5 慎用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ADR发生率为19.51%,仅次于抗微生物药物,其中又以中药注射剂居多。因此加强对本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及ADR监测是以后监测工作的重点。中药制剂有效成分较复杂,且多为大分子物质,其中的抗原、抗体极易引起过敏反应;中药材本身的质量还会受到产地、加工、洗涤、炮制、贮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质量的统一性。许多中药制剂药品说明书中对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使用仅有简单的描述或没有描述,故医务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原则》。另外,中药注射剂所致ADR大多有并用药品,序贯用药时输液器中会有药液的混合,可能发生配伍变化从而易引起ADR[8]。因此,中药注射剂应尽量单独使用,或更换输液前冲管。

3.6 加强ADR监测

该院ADR上报主要来源是药师,原因主要是临床医师与护士对ADR监测的自发呈报监测系统认识不够,主动性不高,导致某些漏报和报告率偏低。临床医师和护士在医疗工作的第一线,能在第一时间接触患者,便于详细描述ADR的临床表现,有利于ADR因果关系评价,有助于提高ADR报表的质量。药师上报的ADR报告多数来自于咨询窗口。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往往会到咨询窗口进行咨询,药师获得ADR报告的机会也增加,可更广泛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我院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做好ADR监测工作,不仅可提高药品监督管理水平,还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为医院药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9]。

[1]李 颖,汪永忠,夏伦祝,等.2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6):323-326.

[2]黄庆翠,陈 琳.医院2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16):96-98.

[3]姜 玲,沈爱宗,杜德才,等.99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描述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7,10(7):684-687.

[4]荆常锋,刘心萍.我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8):72-74.

[5]吴 敏.2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8):267-269.

[6]李 罄,辛华雯,吴笑春,等.我院1989-2007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监测报告[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2): 98-100.

[7]谢少玲,贾灿景,刘永刚.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浅析[J].中国药师,2007,10(7):706-708.

[8]郑洪涛.6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00-101.

[9]卢大平,王亚明,尹开忠,等.《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分析及其利用[J].中国药业,2012,21(22):7-8.

Analysis of 416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Zhang Li,Zhou M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China 210011)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occurred in the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4,and to offe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rational drug use and make the drug use more rationally.M ethods 416 effective ADR case reports collected in the hospital by doctors and pharmacis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respect of patients′age and sex,route of administration,category of drug,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ADR.Results Among 416 ADR cases, aged over 60 years accounted for 43.27%;84.61% were induced by intravenous dripping injection;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R were lesions of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in 53.33%;43.94% were induced by anti-infective drugs.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ADR monitoring and ensure safe medica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rational drug use;anti-infective drug

R969.3;R954

A

1006-4931(2016)01-0090-03

2015-07-18)

猜你喜欢

注射剂药师抗菌
药师“归一”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