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发展生本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提升儿童学习水平——江西省定南县第一小学“生本教育”实践成果汇报

2016-03-23龙晓春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先学习惯

◎龙晓春



学校发展生本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提升儿童学习水平——江西省定南县第一小学“生本教育”实践成果汇报

◎龙晓春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学生在校的美好时光,百分之九十是在课堂度过的,因此课堂要成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丰富知识,完善人格的学习场。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简单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爱学,确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积极引进“生本教育”,再次走上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深入研讨,悟“生本教育”精髓,为开展生本教育奠理论之基

自从学校引进生本教育后,相继派出了100多位教师亲赴广州学习,领悟“生本教育”理念——“高度尊重学生,一切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教学中,常说“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可曾想过没有主体,哪来主导?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是从“不知到知、会、行、精”螺旋上升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弱变强,其间,教师由“教到帮、伴、放、不教”,体现 “不教而教”,教师的主导地位由强变弱,从一个“服务者、仆人”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激励者、牧者”,直至“不现自我”,随着教师角色地位的华丽转身,成就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观念的转变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实验教师通过与平行普通班教师“同上一节课、普通班生本尝试课、生本教育研讨课”等方式,对比、反思了师本与生本在“预习与先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考试与评研、练习课与知识整理课”等方面的差异后,更深刻地认识到:“先学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常规化”是落实生本教育的两块基石。而“先学”的设置除了遵循“低入、简单、根本、开放”原则外,还要体现“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及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是融为一体的,先学作业是实现“好教转化为好学”的载体,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期准备。落实先学和小组学习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大胆实践,立“生本教育”习惯,为落实生本教育找得法之路

那么学校要落实生本教育,从哪做起呢?我们老师从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从培养生本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学入手。

第一阶段:细化生本学习习惯内容,深入指导,让学生会学。

学校开展了 “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培养,好习惯伴我行”教育活动,教师根据评选好习惯之星,好习惯示范班的标准,细化了一系列的生本学习习惯,并加以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学。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融“听、说、读、写、补充、交流、反驳、评价”等于一体的课堂发言习惯;先学作业习惯等。内容的细化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让教师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了方向和方法,学生也在教师的深入指导中逐渐地学会学习。

第二阶段:开展多彩生本学习活动,展示自我,让学生乐学 。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受益终身,学校将生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寓于丰富的生本学科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释放自我。“讲故事比赛、赛诗会、课前三分钟阅读展示、读书交流活动、读书卡和书签制作比赛、读写绘、 快乐18点及21点数学游戏、玩‘赛车’比赛、口算过关赛”等系列学科活动,不仅让学生会学,还乐学,学生的生本学习习惯在此阶段得以强化。

第三阶段:制定生本多元评价激励,体验成功,让学生爱学。

学校针对生本学习习惯内容,每周评选“读书大王、口算大王、优秀小组长、合作之星、发言之星、创新明星、一周之星”等;每月评选“好习惯之星”;每学期评选“校园小明星”,通过“校讯通、发喜报、发奖状、开表彰会、举行先进抽奖、结对子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发表获奖感言、家长写寄语”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激励评价活动,如:学生争卡换星的“六星少年”评比、“学生积分成长银行”竞争活动、“亲子心愿卡”等。生本学习活动与评价、激励多管齐下,促进生本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爱学。

凝心聚力,结“生本教育”同盟,为推进生本教育借他山之石

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但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终身教师,他必定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份重要力量,是教师的教育同盟。为了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生机勃勃的学习乐土,推进生本教育,学校凝心聚力,结“生本教育”同盟,借他山之石攻玉。

第一攻略:细致工作,赢得信任。

发喜报。教师根据生本学习习惯相关内容,巧立名目制定各种评价激励措施,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热情激励,教师将孩子获奖信息以喜报方式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校讯通,架起家校互动快捷平台。

致家长的信、家访、问卷调查……

这些工作细节无不体现教师的辛勤和智慧,家长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任、不支持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呢?

第二攻略:巧借“东风”,借力打力。

“亲其师,信其道。”学校发挥家长骨干作用,构建家长委员会,借力打力。教师依托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办了学校、教师不能或不敢办的事,比如:筹资购书构建书香班级、推进大阅读大表达办起了班级周报、组织了“寻访客家文化、红色教育之旅、当地名人胜景访谈”等系列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力地推进了生本教育,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第三攻略:亲历课堂,见证成长。

学校每学期举行 “家长开放日、家校互动沙龙”,让家长走进学校,开展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走进课堂,目睹孩子精彩的小组汇报,开心的学科活动……

感受生本学习中孩子的快乐成长,见证孩子的进步。课堂成了展示自我的的学堂,真正地“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以生为本,激扬生命。

分享收获,品“生本教育”魅力,为深化生本教育汲不竭动力

当我们真正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全面依靠学生时,我们收获了许多惊喜。

以生为本,学生爱学乐学,精彩无限。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展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背诵积累活动,迄2012年8月统计为止,课题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诵读积累数量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学生有了大阅读、广积累,自然有了表达的欲望,写的日记,编的故事精彩纷呈,充满了童真童趣,为了有一个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老师顺应孩子需要,建立了 “一小生本博客”或者班级的QQ群,让孩子在在博客、论坛上记录成长的足迹,学校汇编了学生文集——《爱读书研究报告集》《小脚丫》《小荷》;中年级开始办起每周一期的“班级周报”—— 《成长的足迹》《童心桥》。生本实验班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读书征文、讲故事、才艺特长等竞赛活动获奖达216人次;学生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已有30多篇,仅第一届生本实验班——四(1)班、四(2)学生文章发表就达25篇。学校的生本教育有效落实了大阅读、大思考、大表达,学生因生本而精彩。

以生为本,教师乐教善教,收获成功。生本教育改变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面貌,教师因生本而幸福。很多教师自然而然地就把“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完全依靠学生”等生本教育理念,以及“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读和做、缓说破”“小组合作学习”等生本的具体做法带进课堂,教师们品味到了生本教育的魅力。

实验教师首次参加全国生本教育优质课竞赛获佳绩:刘美蓉老师获语文组特等奖、黄小芳老师获数学组一等奖、温鹭燕老师获英语组二等奖。

龙晓春副校长受生本教育总课题组邀请,代表学校生本教育研究团队去多所实验学校进行生本教育的上课指导和讲座培训。

以生为本,学校乘势发展,蓬蓬勃勃。学校开展生本教育后,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在《现代教育论丛》杂志刊登了学校生本教育开展成果。不仅成功承办了“全国小学低年段生本教育研讨会”全国各地教师、生本教育专家、教育局领导亲临现场,对学校的生本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仅2011年9月至12月就有来自深圳罗湖区和赣州市章贡区及宁都英才学校、和平小学、崇义、南康、安远东江源等各地的兄弟学校教师共计300多人次纷至沓来,前来参观、交流。学校因生本而更加蓬勃发展。

学校的生本教育子课题《“以读引读,以读引写”有效策略的研究》《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为江西省省级课题,并均顺利结题。

学校正乘着生本教育的东风,再次蓄势跨跃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先学习惯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