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室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6-03-22刘丽萍
刘丽萍
摘 要:农村图书室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向农村的延伸,对整个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农村的文化交流中心、知识传递的平台;可以激发农民民主参与意识、提升农民民主参与素质;是农民群众赖以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和健康成长。目前农村图书室现状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藏书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工作人员整体业务不精、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少保障。解决的主要策略是加强制度管理,增强服务模式创新;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农村图书室长久运行机制;落实好宣传工作,为广大农民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关键词:农村图书室; 农村文化; 现状; 策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
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目标,离不开农村图书馆室的建立和发展。农村图书室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向农村的延伸,对整个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村图书室的含义和作用
1.1 农村图书室的概念和范围
农村图书室,有的也叫农村图书馆,是建立在农村地理区域内,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投资举办,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学习、娱乐等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基层图书馆(室)。可以说,农村图书室(馆)是公共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是整个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具有所有公共图书馆应有的特质和属性,具有保存文化财产、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开展社会教育的功能。
在我国,县级以下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室)都属于农村图书馆(室)范畴,包括乡镇图书馆(室)、文化站、村级图书馆(室)及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信息、文化机构(如乡村信息中心、乡村图书馆等)。
1.2 农村图书室的作用
1.2.1 农村图书室是农村的文化交流中心,是知识传递的平台
图书馆历来被人们称为信息中心,农村图书室是乡村范围内的信息传递、知识传播比较适合的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有助于培养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等。
1.2.2 农村图书室可以激发农民民主参与意识、提升农民民主参与素质
农村图书室是一个思想交流和创新的场所,图书馆公开、公平、共享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农民的各种思想、观念在这里交流,为农民接受文化知识和民主知识提供了可能。
1.2.3 农村图书室是农民群众赖以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基地
建设农村图书室,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需要,有助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相互交融。
1.2.4 农村图书室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和健康成长
由于目前农村现状是老人、孩子多青壮年人少,因此,农村图书馆(室)面对的读者很大一部分是当地留守儿童,因此,农村图书室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让孩子们充分地利用图书室,也是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期盼,更是农村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可以专门设立儿童阅览区域,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各类适合且健康有益的书籍,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从书本中了解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并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农村图书室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加快我国农村奔小康,继而逐步实现现代化。
2 农村图书室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图书室条件有了一些改善。例如:农村图书室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认可和村民的欢迎,基本的图书馆业务逐步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图书室工作人员水平有所提高等等,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2.1 农村图书室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农村图书室的总体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基本文化的需要,已经建成的农村图书室位置不合理,面积过小、设施不全,不利于阅览。据相关调查显示,有部分农村图书室与阅览室混为一间;桌椅、书柜等基础设施配备不全,没有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
在农村图书室的管理上,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造成了图书流失,在设备上容易出现挪用情况。现行的农村文化事业管理是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但是很多地方无编制、无人员,在建设和管理运作上不统一,缺乏系统保障运行机制,管理手段也相对落后,使得农村图书室的存在浮于形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农村图书室藏书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有些地区几乎不在图书室上投入,图书大多是闲置或者捐赠的书刊,书籍陈旧且质量差,实用性不强,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一些学术著作道理深奥,有些书内容艰深晦涩,有些地域性太强,和农民息息相关的有价值的书刊资料为数甚少,降低了农村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实用性。
2.3 农村图书室工作人员整体业务不精,素质不高
目前,从总体水平看,农村图书室工作人员呈现队伍老龄化和不稳定性趋势,从业人员学历偏低,专业不对口。由于经费待遇过低,无明确编制,农村图书室招聘不到图书馆方面的专业人才或者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有志于图书馆事业的中青年人才,这就使得人才质量难以保障。对于图书馆专业知识欠缺,导致为农民服务的水平不高,因此很难向更高标准迈进。
2.4 农村图书室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少保障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图书室功能的实现。目前大部分乡镇已经把农村图书室建设经费列入同级专项财政预算,纳入财政统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执行不到位,甚至挪用经费,导致了图书室运行不畅和更新滞后。
3 农村图书室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制度管理,增强服务模式创新
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是科学管理农村图书室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也是维持农村图书室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从以下方面制定制度:一是借阅制度:保证借阅、流通等服务;二是赔偿制度:避免图书损坏和丢失;三是管理制度:使图书馆的管理规范化。在各项制度有所保障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模式创新,有助于农村图书室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图书室的创新发展服务,都离不开馆藏资源建设。农村图书室的服务创新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读者需求,实现从服务方式到服务内容的创新,并使方式服务于内容。可以通过举办演讲、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广阅读,发展农村文化。
3.2 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
农村图书室建设发展薄弱,主要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该能具备专业业务知识,具有勤恳、奉献的精神和热爱的工作态度,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根据现状,可以通过外出学习、岗位培训、聘请专家等多种形式进行。“图书馆员在培训中将掌握的专业管理知识与服务技能,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工作中得到认同,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保持工作的稳定性。”
农村图书室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员素质,还要保障工作人员的待遇,才能吸引和留下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尽量解决编制问题,
招聘文化层次高些,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人员。为农村图书管理员提供晋升渠道,吸引骨干力量到农村文化事业中来,使农村群众能享受到高品质文化服务。每年定期组织农村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指导。
3.3 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农村图书室长久运行机制
农村图书室长期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使得图书资源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影响图书室的社会效益和职能发挥,因此在馆藏资源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农村图书室的创设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关键效用,借助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扶持,将有效的保障农村图书室的创设。因此,要加大投资力度,保障图书和设备的配置,使农村图书室满足现代农民群众的需要。合理利用限的经费,采购满足地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书籍,增加一些老人和儿童书籍。
3.4 落实好宣传工作,为广大农民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图书宣传和阅读宣传工作,使农村基层民众产生阅读兴趣,可以结合本地农作物特点、地理地貌情况、以及农机使用情况等,据此展开宣传,具体的宣传方式可以采取资料发放、广播宣传、书籍展示等模式。也可以进行普法宣传和健康知识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提知识和素质。
现在中国农村有一群特殊的儿童群体,就是国家和社会极力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因此,在农村图书室要给留守儿童多一分文化关怀,引导他们走一条正确的、有发展前景的道路。在乡村,留守儿童中60%以上与他们上了年纪的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缺乏爱和教育。农村图书室的建立将会给这些留守儿童一个发展的机会,给他们开阔一片不一样的天地,教导他们学习知识、学会做人,明辨是非。
(责任编辑 李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