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自我运转”的志愿者协会
2016-03-22
访谈嘉宾:拜耳大中华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 原博雍
志愿者协会是拜耳公司志愿者自我管理的核心组织,以协会年会、各地分会的形式实现“自我运转”,如自主制定年度活动及财务计划等。像拜耳医药保健公司的员工志愿者主动发起的血友病救助项目一样,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让志愿者探索服务项目与自身工作内容的结合,由此也推动拜耳专业优势与品牌影响力的发挥。
《WTO经济导刊》:志愿服务项目的选取和策划,往往遵循一定的标准,比如结合公司的专业优势或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议题,拜耳对此有什么样的考虑?
原博雍:拜耳志愿者协会由社会责任部门主管,更侧重于公益项目。项目选择上,首先是要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持续。可操作性必须考虑到,员工技能上是不出其外、难度不大,容易上手及互动性强的项目,地域上最好是在工作地周边的,便于持续参与。
其次,肯定要与拜耳公益的四大板块(环境保护、公共健康、社区发展、教育)相契合,服务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几个领域与拜耳“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理念相一致,并且大部分都应用到拜耳的业务、资源优势。
《WTO经济导刊》:志愿服务正成为企业开展商业运营、经营管理等之外的又一项共同语言。在你看来,员工参与志愿服务能够为公司创造怎样的价值?
原博雍:拜耳志愿者协会开创性的“自下而上”模式在国内有着明显的优势。拜耳志愿者协会通过挖掘热爱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个性化地根据公司特点、部门构成、业务构成、区域办公室情况,设计了协会的架构和职责分工,“自下而上”建立起来。
协会的管理层都是活动中挖掘出来的普通员工,公司高层只作为指导和资源提供方,甚至活动参与者,并不直接参与到协会的管理和运作中。最终推动拜耳志愿者协会成为拜耳员工自己的平台,实现了自我运转。
同时,为了实现团队的独立运作,拜耳非常重视志愿者团队的能力建设,将培训看作志愿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开设了针对不同层次与需求的志愿者培训课程,还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志愿者协会大会和各地分会的团队建设活动,保证了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与成长。
《WTO经济导刊》:很多成功的志愿服务项目往往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在项目设计以及实践当中,如何实现这种可复制性、推广性?
原博雍:前瞻性、可操作性、创造共享价值是让项目具有可推广性的几个关键点。以“拜耳——农村发展”项目为例,涉及的学校条件改善、人畜饮用水改善、医疗卫生支持、社区发展资金等内容,都是围绕重庆万州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与传统扶贫的单一捐赠模式不同,这个项目所秉持的社区主导和社区发展基金驱动的模式,为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实践支持。项目通过对农户进行农业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和技能,进而发展拜耳自己的产业,这也是创造共享价值模式的核心。
编辑|李长海 changhai.li@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