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供应链的路径

2016-03-22赵丽芳

WTO经济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玫琳凯均衡点中德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建设和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才能帮助企业建立新型有效的伙伴关系,打造可持续、负责任的供应链,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第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举行期间,德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Ecosense)、中德贸易可持续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中德CSR项目)、《WTO经济导刊》联合主办的“责任、可持续和成功的供应链国际研讨会”以及由欧洲对外贸易协会(FTA)-商界社会责任倡议(BSCI)、中德CSR项目联合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支持的第十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都以供应链为核心议题,探讨可持续供应链建设路径。

理念先行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作为商业模式来思考。可持续性必须成为公司最基本的基因,否则,在实践中执行这一理念将会很难。”如大众汽车集团供应链经理Julia Schwarzkopf所说,没有在战略层面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实践中执行相关CSR政策时将是“不可持续的”,甚至会很难贯彻。

理念先行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企业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大众汽车,公司有一些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包括商业的伦理道德、人权、工作状况、环境标准,而这些指导原则是针对全部供应商和整个行业的。

合作是基石

“很多社会问题,单靠企业是不能解决的。所以需要商业协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帮助我们克服这些困难。”德国奥托集团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白玛琳说。在讨论中,诸多嘉宾持有和白玛琳相同或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合作必不可少。

其中,企业和供应商的合作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企业来说,要去帮助供应商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分包商也要意识到所采取的行动应该用一种负责任的方法去开展。也就是说,从供应链的上游到下游,所有合作伙伴要有一个共同的社会责任目标。”欧洲对外贸易协会商界社会责任倡议(BSCI)利益相关方关系经理Sabine Van Depoele说,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应通力合作,共同进步,在供应链中创造可持续的级联效应,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巴斯夫在中国推进的1+3项目无疑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一面旗帜。这个2006年的项目,已经开展了三轮,拥有27个成员。让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关志华感到鼓舞的是,“我们第二轮的合作伙伴也已经开始在自己的供应链上推行可持续标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Ecosense执行总监Thomas Koenen对于供应链透明度的理解,“供应链一定要有很高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这不是可以有的一种做法,而是必须有的一种做法,”Koenen表示,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是相互依赖的,不能由大企业指令小企业做什么,双方必须找到谅解和共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

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之间,还需政府、行业协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支持。中德CSR项目就一直与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合作,解决相关社会问题。例如,中德CSR项目跟德国零售公司合作,来提高中国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为此,项目专门培训了相关的咨询公司,“让他们能够给当地提供更好的培训,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10%,社保覆盖率从10%提高到100%。”中德CSR项目主任鲁德福说。

培训、鼓励重于审核

对供应商进行审核是供应链管理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但重复的审核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消耗。“我们有很多供应商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应对客户的审核,这种方法是不可持续的。”飞利浦全球供应商可持续发展总监张治海说。为减少这一“消耗”,飞利浦加大了培训力度,每年为中国的200家供应商组织约十次培训。飞利浦希望通过培训而不是审核将信息传递到供应商的工厂和实践中,希望通过培圳让供应商自己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

在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时,企业还可以将CSR绩效的提升与其业务挂钩。林德集团亚洲策略采购总监王闰曦表示,林德集团制定了供应商行为规范,涵盖了诸多方面。其中,在实践中,林德集团规定,会优先采购CSR绩效比较好的供应商的产品,以鼓励供应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创新是活力

在供应链建设中,创新也是一个频繁被提及的词汇。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制造副总裁殷涛介绍的创新案例,就极具代表性。2007年,位于美国达拉斯的玫琳凯总部启用环保可降解生物材料作为填充物材料。受此启发,玫琳凯中国也在中国积极寻找类似供应商。经过半年搜寻,走访了20家供应商后,玫琳凯最终与国内唯一一家生产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随后,玫琳凯中国和该企业经过一年的摸索,对填充物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最终生产出适合化妆品包装的环保填充物,并推广到全国。而此次创新也带来了双赢的效果,“这家公司跟我们合作后,成本下降,公司业务得到扩大。”殷涛说。

均衡不可或缺

在可持续的供应链建设中,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考虑均衡的问题,均衡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均衡,还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均衡。

“要建立可持续的供应链,需要寻找三个均衡点。”商务部世贸司一等秘书苗燕民说。首先,单个企业要考虑均衡,即企业决定要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短期的成本往往是要增加的。因此,企业需要在短期的生存和长期的竞争力之间找到均衡点。

第二个均衡点是同一产业链内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均衡。苗燕民介绍说,目前,有些行业内,供应链倒挂情形严重,“供应链下游企业承担责任多,却获益少。而上游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负担责任少,获利却很多。”苗燕民说,这样的产业链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稳定的。因此,在供应链内要提倡利润共享,责任分担。

而产业链和产业链之间,也就是同一行业之内,也要找一个均衡点,也就是共性和差异的均衡点。他表示,“作为产业链的成功标准来说,同一标准是需要存在的。但是如果你在北京吃的烤鸭也是汉堡的味道,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就会失去。因此需要在产业链之间找一个均衡点,这也是中国成语里说的和而不同。”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玫琳凯均衡点中德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玫琳凯“粉”有力量
玫琳凯 持续创新
三级供应链投资模型的评价管理
玫琳凯 为生命奔跑
玫琳凯 最美不过是自然
均衡点移动的直观图示及其例析
不确定条件下n人非合作博弈均衡点集的通有稳定性
花开的声音 身心的交响——“2014中德合唱大师班”培训有感
二战中德对英海上封锁的思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