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社会认同与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
2016-03-22邹忠红廖淑凤
邹忠红,郭 为,廖淑凤
(青岛大学 旅游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旅游业研究]
就业歧视、社会认同与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
邹忠红,郭为,廖淑凤
(青岛大学 旅游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旅游非正规就业对于缓解中国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就业歧视、社会认同与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然后,通过一些调查问卷及访谈数据印证发现,就业歧视是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且社会认同的形成强化了这个群体的存在;最后,提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针对政府现有的对旅游非正规就业的做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就业歧视;社会认同;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
引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各种就业问题层出不穷,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部门,就业中总量压力①和结构性矛盾②突出[1]。尤其很多部门企业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使得已有的“就业难”问题加剧严重。
严重的就业压力和择业时的不公平现象——就业歧视的存在,使得很大一部分人不能获得正规的就业机会,而非正规部门在解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体现了出来。我国非正规就业人群数量庞大,非正规就业在就业岗位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过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问题。就业歧视与就业容量有关,我国人口众多,是劳动力大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充分就业容量[2],总体来说,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就业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掌握话语权,就业歧视随之产生[3]。在我国,就业歧视已经是很多行业领域中的普遍现象③。
1958 年国际劳工组织曾对就业歧视做出定义:“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所造成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包含得到职业培训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得到在特殊职业就业的机会以及就业条件。”[3]87就业歧视分为4个方面,即就业进入歧视、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和就业培训歧视[4],具体表现为:某一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在雇佣、职业选择、提升、工资率或工作条件、培训计划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5]5,相比其他人所受优待,他们受到的这种劣等对待,是因为他们的某种确定的特征(比如种族、性别等)而产生的,并且这种特征并不影响他们的市场化劳动生产效率[6]。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关于就业歧视的研究,国内已有较多文献涉及。总的来看,研究主要聚焦于遭受就业歧视的群体所受就业歧视的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政策建议和法律对策方面,而文献中涉及的遭受就业歧视的群体主要包括女性就业群体、农民工、大学生等不同群体[7-10]。然而,对于就业歧视导致的劳动力流向问题、就业歧视与非正规就业的联系却很少有学者研究。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一些人往往因各种不同原因(农民工:户籍、技能、年龄等;大学生:专业、非重点、户籍等;女性:性别原因)而遭受就业歧视,很难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正规就业。面对经济和就业歧视的双重压力,这部分人中有些人就被迫转而进入非正规就业。当然,导致非正规就业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进行归结。从宏观层面上讲,非正规就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结果[11-13]。具体来说,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户籍制度和城乡就业制度、劳动者自身的技能问题等等都是导致就业者进入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原因[13]54。但从就业者的角度看,驱动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原因有收入、机会成本、休闲功能、社会关系网络、工作自由等[14]25。其中,经济压力和正规部门就业的进入困难(一定程度上的就业歧视)不容忽视。当然,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有高低,非正规就业为低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提供一份真实工作,为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重新进入正规就业提供一个中转站[15]334。事实上,非正规就业为中国巨大的失业人口、流动人口、过剩的农村劳动力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在解决剩余劳动力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6]。
第17届国际劳工大会(ICLS,1992.1)曾对非正规就业做了明确定义,“带有相关福利条款(如带薪休假及养老金权益等)的就业为正规工资就业,而其他所有形式的就业(包括自雇者)都是非正规的”。[17]65当然,不同的学者对非正规就业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有两个共同之处,即非正规就业者一般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合同[18]6[19],并且缺乏社会保障[20]4[21]2。在我国的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22]63,包括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如短期工、临时工等)和非正规部门的各种就业。
关于非正规就业的研究,目前文章已经比较多,涉及非正规就业的界定、起源、特征、影响和政策框架等方面[13]57[23-25]以及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工作的收入差异比较[26-28],范围比较广泛。非正规就业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性强、职业技能壁垒低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就业的劳动力海绵和蓄水池,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但非正规就业同时具有不稳定性、工资水平低、工作条件较差的特点,加之其他群体和政府部门的消极态度,使得他们中大部分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并不高[29]。
虽然学者们对非正规就业已经做了诸多研究,但是将非正规就业者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的很少,更没有人涉及这个群体的社会认同情况。而关于社会认同,国内的文献中除了一些社会认同理论梳理的文章,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民工、留守儿童、移民等群体,也鲜有涉及非正规就业群体。
社会认同与集体记忆紧密相关,集体记忆通过制造共识和辐射话语力量有力地推进社会认同[30]63。非正规就业群体成员间有着相似的背景、就业歧视经历、共同的非正规就业经历,容易形成共鸣,对自己所处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容易产生认同。
所谓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31]2。个体总是会通过社会分类将自己归为某一社会群体,并且将其他人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它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31]31。
认同是一种获得社会身份感[32]和减少不确定性[33]的需要。实际上,这种为了获得社会身份感的分类是会随着分类情景变化的,社会身份并不是一种固定的个人特征,具有多重性[34]433,但是个体一旦将自己归为某类群体,会通过了解所归属的类别来发现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从而根据群体规范来界定什么是适当的行为[35]1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个体对所属群体的社会认同一定程度上会加固这个群体的存在。
非正规就业中一种重要而广泛的表现形式即旅游非正规就业。旅游非正规就业是指在旅游政府部门有效控制以外的和旅游相关的活动[15]334。比如,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小贩、人力车司机、没有营业执照的家庭旅馆、无证导游和路边的小吃摊等[36]72。旅游业因其进入性高、流动性强、所需劳动技能水平低、就业歧视相对较小等特点,容易实现非正规就业。并且,在旅游就业中,大量的就业其实都表现为非正规就业[15]334。以旅游非正规就业为例研究非正规就业的相关内容,比较具有代表性。
因此,本文以旅游非正规就业为例,主要目的是阐明就业歧视、非正规就业与社会认同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提出的假设是:就业歧视导致一部分人选择了非正规就业,而就业歧视经历和非正规就业的经历使得他们对这个群体产生了社会认同,进而又强化了非正规就业这个群体。
二、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与就业歧视
歧视是指不公平的对待,而就业歧视顾名思义就是在就业领域遭遇的不公平对待。结合已有文献对就业歧视的解读,这里我们将就业歧视理解为:在就业过程中因职业必需条件以外的其他原因,而对就业者在就业进入、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就业培训方面的给予不公平对待的行为。我国较常发生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疾病歧视、学历和经验歧视几种。在我国就业歧视的产生,除了源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不公平,主要还是因为劳动力市场拥挤造成的,就业机会缺乏而劳动力过剩,使得因为拥挤而形成职业隔离,就业歧视产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解释: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就业行为,称为非正规就业。而旅游非正规就业是指广泛存在于旅游行业中(包括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的非正规的就业形态,它的非正规性主要体现在用工合同和社会保障的缺乏,这是其区别于传统正规就业形式的典型特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可以界定为一些个体的集合体,这些个体把自身认知为同一社会范畴的成员,也就是有关个体把自己界定为同时也被他人界定为一个群体的成员,从而,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就是旅游相关的非正规就业个体的集合。具体来说,旅游非正规就业包括旅游正式部门的非正式就业。如一些旅游企业的小时工、临时工等,和旅游非正式部门就业,如小商小贩、小手工艺者等[29]82。
主观上讲,由于旅游非正规部门的可进入性强、技能要求低、行业基本不存在就业歧视等特点,无疑是就业者们在面对生存需要和正规就业歧视双方面压力的一种不错选择,但要真正客观地理解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与就业歧视之间的关系,要理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要了解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是否曾遭受就业歧视;二是要探究就业歧视是否是旅游非正规就业者从正规劳动力市场流向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显著原因。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分析的数据来源于笔者参与的一份关于旅游非正规就业原因的调查。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青岛旅游景点及其周边的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具体包括景区旅游纪念品售卖者、小吃摊、水果摊、矿泉水兜售者、地图报纸售卖者等。调查分两次进行,2013年10月20日至26日,以及2014年7月24日至31日。此次调研共历时两周,涵盖青岛旅游淡旺季,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取得数据,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剔除无效问卷8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比率为96%。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旅游非正规就业者遭受的就业机会歧视
此次调查中涉及了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在之前的求职经历中遭受就业歧视的调查。有几个问项可以直观地反映大多数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在从事非正规就业之前曾受到过就业歧视。调查中的问项,“我年龄大了,企业不愿意雇佣我”“我的学历比较低,企业不愿意雇佣我”“我的知识和技能落后了,企业不愿意雇佣我”,反映了他们曾遭受就业机会歧视,具体来说,3个问项分别对应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和经验歧视(见图1)。我们的数据显示,有过年龄歧视的非正规就业者占被调查者的50%(见图1.A),遭受过学历歧视的受访者有64.6%(见图1.B),另69.8%的被调查者曾受到经验歧视(见图1.C)。虽然图1.A中受访者人数分布较均匀,但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136位受访者中曾受到过年龄歧视的就有96人。虽然数据显示有年龄歧视经历的受访者只占总调查人数的一半,但显然在高年龄层中遭受年龄歧视的比例要远大于此数。而图图1.B、图1.C中则可以看出柱状图的分布呈明显右偏,遭受过相应就业歧视的受访者占被调查者的多数。
除了就业机会歧视,数据也反映出旅游非正规就业者曾遭受到一定的就业进入歧视。问卷中的问项,“我不知道哪里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不知道通过哪些途径来找工作”“我现在这份工作进入门槛比较低”(见图2)。数据显示,有过前两种问题的非正规就业者占被访者的近半比例(46.9%)(如图2.A、图2.B所示),他们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的成本更大,搜寻就业信息更加困难。可以推测,非正规就业者中不少人曾遭受了就业进入歧视。另外,92.7%的超高比例的受访者表示,现在这份工作的进入门槛低是他们从事旅游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原因,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他们在寻求正式工作时或许受到了就业进入歧视。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2 旅游非正规就业者遭受的就业进入歧视
虽然此调查反映的关于就业歧视的内容不甚全面,但以此可以看出,调查中大多数旅游非正规就业者曾经遭受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就业歧视。
关于就业歧视是否是就业者流向旅游非正规就业的显著原因,现有的数据无法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验证。但是,上面的调查无疑显示就业歧视是就业者流向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群体经历与社会认同
许多的非正规就业是源于他们生存的需要以及在正规劳动市场上就业机会的缺乏,同时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身份含义也不可忽视[24]237。认同就是一种获得身份感和减少不确定性的需要。认同理论起源于弗洛伊德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亨利·泰弗尔将认同理论发展成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是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的集合,成员通过这种群体成员身份获得自我的概念,并确定了自己在社会中的特定位置。社会认同理论最初用于分析产生群体歧视的社会因素,以及个体对歧视的认知过程。
社会认同强调的是个人首先通过范畴化将自己归属到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在群体成员身份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认同[37]。而这种在成员身份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认同依靠的就是集体记忆或者说是群体经历。社会认同与集体记忆紧密相关,集体记忆通过制造共识和辐射话语力量有力地推进社会认同,只有当个体记忆是一种关涉集体活动的记忆时才能被真正理解和持续存在。
为解读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共同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社会认同的影响,我们借用郭为、秦宇和王丽的访谈数据(见表1和表2)。表1中的第二栏反映了访谈对象的性别、年龄、户籍、教育水平和职业。其中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大部分都在30岁以上,主要为景点中的游客提供相关服务。
表1 代表性受访者的编号、人物特征和时间
资料来源:郭为、秦宇和王丽(2012)。
注:A、H、W、Z分别代表奥帆中心、海滨栈道、五四广场和栈桥。数字代表受访者编号。
表2 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共同经历及其含义
资料来源:郭为、秦宇和王丽(2012)。
注:A、H、W、Z分别代表奥帆中心、海滨栈道、五四广场和栈桥,数字代表受访者编号。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旅游非正规就业者最显著的共同经历有三点:第一,无法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第二,家庭或生活压力比较大。第三,他们进入非正规部门的机会成本都比较低。
事实上,多数旅游非正规就业或多或少违反了一些制度规定。比如小摊贩、手工艺者等景区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因无照经营或影响市容等原因受到城管的管制,为了躲避管制和罚款,他们一般选择抱团合作。他们在从事旅游非正规就业时的群体内休戚相关的状态以及在择业时相似的就业歧视经历,都归属于这个群体的群体经历(群体内大部分成员共有的相似经历)。
在我们进行的调研中,这些非正规就业者往往群聚在某一个景点区域,他们之间相互照料,共同应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在市场上,虽然相互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但从观察中看,这种竞争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他们之间经常相互照料对方的小孩,在进货时共享货源信息以及代为进货,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非正规就业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这个群体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比如,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他们即使没什么生意,也愿意待在市场上,因为可以和熟悉的人说话,容易打发时间)。非正规就业的这些社会特性强化了个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外,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人都具有较强的戒备心理,不轻易接纳外部人员(对访谈者的录音笔和摄像机非常敏感,一旦发现,拒绝回答任何问题),成员很容易抱团在一起,对“外来者”产生抵制。
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这些共同经历,甚至群体内成员的共同特征,都会使成员之间产生共鸣,对群体产生归属感,继而产生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就是社会群体将自我的内涵赋予个体、个体归属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38]。这一过程就是自我范畴化的过程,即自我分类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的过程与群体(个体)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在进行自我分类时会自动寻求与自己特征相近、经历相似的他人,将自己与之归为一类。由此,认定自己是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中的一员。而这一自我分类的过程便是对群体认同的一个过程,当个体主动地把自己归为某一群体成员,接受群体的内涵和观念,并积极地将他人进行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的区分,就形成了社会认同。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这种社会认同往往是注重归属感的,群体社会认同一旦形成,相比利益联系的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进而,就会强化旅游非正规就业这个群体的存在。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数据分析发现,就业歧视与旅游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认同有着重要关系。从就业者的角度看,正规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歧视是导致劳动者进入旅游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原因,并且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共同的非正规就业经历以及之前的就业歧视经历使得他们容易将自己归入一类——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接受群体的内涵和观念,形成社会认同,从而强化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存在。
本文尝试做了如下关系模型(见图3):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3 就业歧视、社会认同与旅游非正规就业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岗位的增长远不及人口数量的增长,就业总量压力巨大;同时,伴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结构性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结构性矛盾问题严重。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灵活、机动的就业方式,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在解决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等就业问题上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依据本文分析,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存在是具有稳定性的。因此,政府要重视非正规就业。
政府针对非正规就业也已经施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施行一些政策法规规范就业者的劳动合同及保障,以期实现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化的转变;开设了一些类似“农民工人才市场”等职业介绍场所;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培训;以及政府执法人员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强制管制。其中一些做法在小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规模太小,不足以惠及大部分的非正规就业者;而有些措施则引起了执法者与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强烈冲突。总之,现行措施效果甚微。
依据本文分析,笔者认为,非正规就业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且这个群体的存在有着自己的稳定性。鉴于此,以及非正规就业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积极作用,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要禁止、限制它,而是接受和引导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1.希望通过法规政策引导非正规就业走向正规化的做法有待商榷,非正规就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优点,应该接受非正规就业的存在,并引导大众消除对这个群体的误解和歧视,减少这个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摩擦和冲突;2.专设一些地方,给非正规就业者开展业务,以避免乱设摊点影响市容;3.非正规就业人员所能享受的职业培训及就业服务仍然缺乏,应该扩大培训的范围和规模,并加大宣传,惠及更多的非正规就业者,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4.对于非正规就业者,工商、卫生、税务、城管等部门各自管理,政令不一、管理混乱,应该设立统一的管理部门,引导他们更好发展。
注释:
①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37 053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数量为92 148万人。并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 400万人,但目前每年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 200万个左右。
②劳动者能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就业需求和供给上的不适应,导致了一方面用人单位存在“招工难”,难以找到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岗位减少,求职人员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③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108/163021254460.shtml
参考文献:
[1]http://guoqing.china.com.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hina in 2013-2014[EB/OL]. (2014-01-08). http://guoqing.china.com.cn/2014-01/08/content_31129073_2.htm. [中国国情网. 2013-2014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EB/OL]. (2014-01-08).http://guoqing.china.com.cn/2014-01/08/content_31129073_2.htm. ]
[2]Lu Y. Why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argeting three groups[N]. Worker daily,2014-01-12(2). [卢越. 就业歧视为何瞄准三大群体[N]. 工人日报,2014-01-12(2).]
[3]Feng H,Yang GH.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J]. Population & economy,2013(2):86-91. [冯虹,杨桂宏. 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就业歧视辨析[J]. 人口与经济,2013(2):86-91.]
[4]Xu YL,Wang ZB,Guo B. Economic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migrant rural workers[J]. 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2007(1):38-43. [徐玉龙,王志彬,郭斌.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 财贸研究,2007(1):38-43.]
[5]Zhou WW. Study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China[D]. Wuhan: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 [周伟伟. 我国就业歧视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4.]
[6]Alexis M. A theory of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with interdependent utilit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63(2):296-302.
[7]Zhao YB. Anti-sexism in job-hunting:An economics analysis[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05,7(1):70-74. [赵友宝.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7(1):70-74. ]
[8]Yu YJ. Analysis an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easant workers'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J]. Commercial Times,2010(25):10-12.[于雁洁. 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 商业时代,2010(25):10-12.]
[9]Ge YH,Zeng XQ. Business group and R&D investment: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11(6):45-56,92. [葛玉好,曾湘泉. 市场歧视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1(6):45-56,92.]
[10]Wang XF. Study on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J].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2012(6):18-22. [王杏飞.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探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6):18-22.]
[11]Li 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nformal employment in China[J]. Business Economy,2005(11):60-61. [李娜. 探析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J]. 商业经济,2005(11):60-61.]
[12]Hu AG,Yang YX. Employment patterns change: From the formal to the non normality:The analysis of the informal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J]. Management World,2001(2):69-78. [胡鞍钢,杨韵新.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2001(2):69-78.]
[13]Huang Q, Yuan X. Employment in informal-sector:Effect and countermeasures[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2,28(2):52-58. [黄乾,原新. 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J]. 财经研究,2002,28(2):52-58.]
[14]Xu K. A study on the causes of non entrepreneurial self employ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D]. Qingdao:Qingdao University,2015. [许珂. 基于就业者角度的旅游非创业性自我就业原因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15. ]
[15]Guo W,Qin Y. Labor flow of informal employment in tourism:Who entered and who quit[J]. China Tourism Review, 2013:80-94. [郭为,秦宇. 旅游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流动:谁进入,谁退出:以青岛和烟台的旅游非正规部门调查为例[J]. 中国旅游评论,2013:80-94.]
[16]Li Q,Tang Z. Urban migrant workers and informal employment in urban[J]. Sociological Research, 2002(6):13-25. [李强,唐壮. 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 社会学研究,2002(6):13-25.]
[17]Li JC,Liu B,Xu AT.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n the study of informal sector,informal employment and informal economy[J]. China Economic Statistics Quarterly,2013(1):58-75. [李金昌,刘波,徐蔼婷. 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经济统计学(季刊),2013(1):58-75.]
[18]Henley A,Arabsheibani GR,Carneiro FG. On defining and measurement the informal sector[R]. IZA Discussion Pape,2006(2473):1-48.
[19]Amued-Dorantess C. Determinants and poverty implications of informal sector work in Chile[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2):347-368.
[20]Gasparini L,Tornarolli L. Labor informalit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Patterns and trends from household survey microdata[R]. CEDLAS Working Paper,2007.
[21]Bosh M,Maloney W. Gross worker flows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l labor markets.The Mexican experience 1987-2002[R]. CEP Discussion Paper No. 753,2006.
[22]Zhang Y. Informal employment:Concepts and value reconsideration[J]. 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2010(4):62-68.[张彦. 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及价值考量[J]. 南京社会科学,2010(4):62-68.]
[23]Yamada G. Urban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self-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ory and evidence[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6,44(2):289-314.
[24]Snyder KA. Routes to the informal economy in New York's east village:Crisis,economics,and identity[J].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4,47(2):215-240.
[25]Yan HB,Chen JL,Meng Y.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formal employment department: Theory,empirical analysis and policy framework[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23(8):81-89. [闫海波,陈敬良,孟媛. 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形成机理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框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81-89.]
[26]Bhattacharya PC. Informal sector,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Modelling,2011(28):820-830.
[27]Chang JX,Wang DF. Wage differential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employment of China's uban[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2010(9):94-106. [常进雄,王丹枫. 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94-106.]
[28]Xue JQ,Gao WS. Informal employment in urban China:Its size,features and earning disparity[J].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2012(6):59-69. [薛进军,高文书.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特征和收入差距[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6):59-69.]
[29]Guo W, Qin Y,Wang L. On the group features of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satisfaction: Taking the survey of tourism informal departments in Qingdao and Yantai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2012,27(7):81-90. [郭为,秦宇,王丽. 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群体特征与行业满意度:以青岛和烟台的旅游非正规部门调查为例[J]. 旅游学刊,2012,27(7):81-90.]
[30]Xue YL. Ceremony: Collective memory and social identity[J].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27(2):63-71. [薛亚利. 庆典:集体记忆和社会认同[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63-71.]
[31]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J]. Annual Reviews,1982(33):1-39.
[32]Guo XH,Xing CG. Analysis of social identity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high school educated youth floating population:Taking the survey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J].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2009(6):103-108. [郭星华,邢朝国. 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中州学刊,2009(6):103-108.]
[33]Hogg MA. Subjective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rough self-categorization:A motivational theory of social identity processes[J].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11(1): 223-255.
[34]Xin SF,Xin ZQ. 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Theories,methods and advances[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20(3):433-442. [辛素飞,辛自强.社会身份复杂性的研究:理论、方法与进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11,20(3):433-442. ]
[35]Lei KC. Research on social identity of urban new immigrants[D]. Shanghai:Shanghai Univercity,2008. [雷开春. 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8.]
[36]Su J,Lu L. Informal sector:A domain that cannot be ignored[J]. Tourism Tribune, 2009,24(1):71-76. [苏静,陆林. 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J]. 旅游学刊,2009,24(1):71-76.]
[37]Meng HL. Social identity of urban migrant worker group[J].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5,19(3):81-84. [孟红莉. 对农民工群体社会认同的探讨[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3):81-84.]
[38]Ma J. How to carry out social identity :A social identity theory[J]. Gansu Theory Research,2014(1):78-81. [马进. 社会认同是怎样进行的:一种社会认同理论[J]. 甘肃理论学刊,2014(1):78-81.]
[责任编辑:吕观盛]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ocial Identity and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Groups
ZOU Zhonghong,GUO Wei,LIAO Shufeng
(QingdaoUniversity,Qingdao266071,China)
Abstract: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alleviating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hina, so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group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First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we fi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mong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ocial identity and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Then, with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e discover that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formation of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groups, and social identity reinforces the existence of this group; Finally, we presents the relation model about the thre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contrapose some existing practice of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ocial identity;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groups
[中图分类号]F59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16)01-0055-08
[作者简介]邹忠红(1991-),女,山东莱芜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经济与政策;郭为(1969-),男,湖北天门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经济、区域经济;廖淑凤(1990-),女,福建泉州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经济与政策。
[收稿日期]2015-06-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旅游产业融合中的就业模式变迁研究”(15BGL111)
[引用格式]Zou ZH,Guo W,Liao SF.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ocial identity and tourism informal employment groups [J].Tourism Forum,2016,9(1):55-62.[邹忠红,郭为,廖淑凤.就业歧视、社会认同与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J].旅游论坛,2016,9(1):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