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刚柔并济:掌握严爱交融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2016-03-21王芳梅葛金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3期
关键词:严师师爱交融

王芳梅 葛金国

常听人说,“严师出高徒”,又说“爱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近年来,与此相关的各种极端的校园事件,也频频爆于媒体。那么,什么是“严”和“爱”?“严”与“爱”谁先谁后?二者的关系到底如何?这显然令不少班主任内心纠结,是一个考验我们智慧的问题。

“严”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过往,人们把“严”的涵义狭隘化了。其实,“严”不仅指对学生方面的严格要求,即是指在班级管理上不放松,不迁就;也包括对教师方面的要求,即是指班主任能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出表率。对于是不是充当“严师”,我们做班主任的,实际上“别无选择”——因为,大家都知道,没有严格要求,就搞不好班级工作!而不提出严格要求,我们只能“引咎辞职”!

当然,“严”不能专横霸道,更不是吹毛求疵。“严格要求”不仅要出于真诚关爱,还要让学生理解并转化成自己的内在发展需要。否则,学生就可能熟视无睹,而再好的教育期望也只能落空,还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如在班级管理中,常有某些事,诸如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不注意环境卫生等,令人头痛。不少班主任,一遇到这样的情形,就“气不打一处来”。其实,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威吓”只能解一时之急,真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长计议(除非特殊情形,不宜“热处理”;否则,会因怒气冲冲而失去理性)。对犯错学生,也不能一味批评和惩罚,应尽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事实上,那些频爆于媒体的中小学生离家出走、自残甚至自杀现象,就与教师或家长的严而不当有关。

“师爱”的涵义,不仅是指教师要关爱保护学生,还包括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比较而言,前者是“消极”的爱,代表底线的要求;后者是“积极”的爱,代表较高的追求。聪明的班主任知道,要将教育意图隐藏,要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获益。真挚的师爱,了解学生的长短,欣赏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的进步……从而得到学生的信赖、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也有了威信,进而激发学生努力进步。这反过来,也便于班主任及时把握学生进而管好班级。正所谓“一举多得”,良性循环。

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上,严格要求与关爱尊重,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 关爱尊重学生,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感情是师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只有关爱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能力,才能提出中肯的严格要求。反之,没有关爱尊重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这意味着,关爱尊重学生,就必然提出严格要求, 教师在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甚至以前,应该更尊重、信任和爱护他们。这样,各种要求伴随师爱而被学生愉快接受。这说明,“严格要求”要出于关爱尊重,否则,就会严得无理、无格——而那,不是“严”,而是“管”, 这不是“严格”而是“控制”。也就说,“严师”,首先必须是良师,而能不能“出高徒”,首先要看是不是充满师爱,能不能成为“益友”。

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是关爱尊重的重要内容。常言道,“严是爱,放是害”,但是,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并不等于偏狭的苛求;“严”中要有情、有爱,要“严”而有度、有法。只有在关爱尊重基础上提出的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自觉履行要求,并逐渐形成意志品质。缺乏严格要求的爱,容易导致学生行为放任。这意味着,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这说明,任何“爱”,都要符合严格要求,内涵着教育规范,否则,就会爱得无度,爱得放任。而那,就不是“爱”,而是“害”;不是“信任”,而是不负责任。正因为如此,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我们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

可见,纠结在不少班主任头脑中的有关谁先、谁后的问题是不必要的——“严”和“爱”不是、也没有什么谁先、谁后的问题。回应这一“纠结”的正确答案是,把握“严”与“爱”的丰富内容,在班级管理中,保持“严”与“爱”的平衡,使之有机交融,保证“两手都要硬”:“严”中要有理、讲理,严不失之于苛求;“爱”中要有度、适度,爱不失之于纵容,努力实现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刚柔并济”。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努力学习,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出表率。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随时对学生提供真诚帮助:对能力强的,主要是激励他们对自己完成要求充满信心,并再接再厉;对能力差的,除了充满热情,多鼓励,还应有及时指导——必要的时候“扶上马”再“送一程”。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把握“严”与“爱”的交融和平衡,努力体悟并实践严而有格、爱而得体、信而有度的班主任工作艺术,在班级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严师师爱交融
真美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本期话题:你还敢当严师吗?
以师爱诠释教育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独特优雅
为“严师”正名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
灯下漫笔说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