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城车夫的挣扎

2016-03-21刘德帅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抗争矛盾

刘德帅

摘 要:民国时期,人力车开始传入重庆,人力车夫作为新型的职业群体出现在重庆的大小马路上,重庆人力车夫的出现到逐渐被淘汰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中间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研究人力车夫的生存抗争问题对人力车夫转型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针对人力车夫的生存抗争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人力车夫;矛盾;抗争;取缔

1929年,重庆城区第一条马路中区干道竣工,重庆人力车夫开始出现马路之上,到抗战前重庆城区基本形成城区公路交通网,重庆城有车行134家,黄包车2478辆,从业车夫7000多人,另有私人自用黄包车72辆。抗战期间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重庆城,市区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强,给人力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重庆城人力车行发展到292家,车4714辆,车夫12000多人。抗战结束,郊区和城区的公交事业快速发展,国民政府认识到人力车夫在生存管理问题上带来的压力,遂决定取缔人力车,人力车夫开始陆续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本文主要对人力车夫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的矛盾点进行分析。

1 与传统运输业的竞争

重庆建市,近代手工商业经济增长,军阀混战大批难民涌入重庆,这为人力车夫群体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人力车夫作为新的运输群体与市内棒棒、滑竿、轿夫等传统运输行业一直竞争不断,从就业人员来看同属于难苦民众出身,眼界都存在狭隘性,趋利意识明显。从经营模式上来看,人力车夫雇佣行的规范,但和传统滑竿,轿夫,担夫以血缘和地缘的方式集聚成伙的个体存在差别不大,他们都存在散乱性和自发性,没有太多规则约束,抢客户,乱价,偷奸耍滑等现象严重。从多方面来看,新兴的人力车夫与传统的运输业存在的利益之争,实属必然。但是由于人力车夫相对具有轻巧灵便,运输量大,速度快等特点在与传统的运输业竞争上存在优势,这是人力车能够很快流行起来的重要原因。

2 同行业内部的纷争

重庆人力车夫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纷争,同车车夫之间,不同车夫之间,车夫与工头之间,车夫与车行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利益之争。据记载1935年重庆共有车夫两千多辆,人力车夫约六千余人,相当于每辆车就有三人同拉。每个人力车夫身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家庭张口吃饭,三人同拉一辆车往往在时间段,拉客分配上存在一定争端。协商不一致,轻则谩骂,重则大打出手。抗战时期,重庆市内人口增多,货运码头繁忙,往往在朝天门,瓷器口等贸易码头聚集着大量的车夫,他们因抢客拉运发生争执斗殴不在少数。人力车夫生存艰难与各方面压榨有关,突出的是人力车夫与车夫工头之间经常性的爆发矛盾,工头经常向车夫进行搜刮,对人力车夫进行抽成,索取杂费、临时费、嫁娶费等名目繁多,引诱人力车夫去烟馆吸烟,茶馆请客,赌场骗赌然后下放高利贷索取利滚利,把人力车夫的经济利益控制在手中。民国时期的重庆经常爆发人力车夫与工头的纷争,人力车夫通过罢工抗议等手段进行反抗。在租金问题上,人力车夫经常和人力车行发生纷争不断,如1938年人力车夫因人力车行将每日租金由三角增至六角引发全体人力车夫罢工的纷争。又如重庆当局为保障车夫的基本生活增加福利车,降低车租引起人力车行的不满,故意刁难人力车夫,不租车给人力车夫,导致交通运行困难等纷争。[1]人力车夫与同行业的纷争中艰难前行。

3 与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矛盾

重庆第一条马路中区干道建立后,动力车辆几乎和人力车夫同时出现在马路上,但人力车公共无论是速度和载货量都无法与之相比,动力车资更加廉价,受市民的青睐。为了生存,人力车夫采取了阻止汽车营运的行动,据记载,人力车夫有的采取罢工游行,有的采取来空车阻碍交通,有的干脆采取极端手段砸毁扰乱动力汽车的出行,有的向当局抗议要求取消公共汽车营运,提高票价,减少营运路段等。据1936年《外论通信稿》记载重庆人力车发生罢工风潮,原因是人力车和重庆汽车公司营业发生竞争,因为汽车公司添加新车站,减低票价,人力车营业受到影响,车行和车夫通过打砸损毁汽车公司车辆。当局后虽采取多种协调措施,但收效甚微,人力车夫经常發生和汽车司机斗殴现象,如重庆1946年重庆605路公交车与人力车夫抢客,撞翻人力车夫陈绍武,发生纷争上报到警察局。[2]人力车夫和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越来越显现,人力车既不属于传统运输工具,又没有近代动力机器的优势,人力车夫的生存面临严峻的压力,也是人力车夫最后逐渐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4 与当局的对抗

人力车夫和当局的关系是微妙的,一方面人力车的营运利于重庆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要符合当局者的利益,一方面当局的种种管理措施会对人力车夫具有反作用。人力车夫与当局的对抗主要表现为:

反抗暴力执法。重庆人力车夫的构成群体一般为贫困的流民,他们对规则的熟识程度存在一定理解差异,管理者往往采取暴力执法,警察对人力车夫进行随意的敲诈威胁,罚款、殴打、关押,将其打出重伤,数日无法拉车,严重者甚至死亡。人力车夫拉车的过程中与客人发生争执,报警救助,出警人员不问青红皂白,对人力车夫进行谩骂痛打。

反取缔斗争。人力车夫的存在对缓解交通压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力车夫队物愈加庞大,日常生活管理愈加困难。据《劳工戒烟所工作月报》统计,戒烟所内戒烟人数最多的人力车夫。人力车夫夜不归宿,吸毒,作奸犯科等造成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政府当局综合考虑,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下令“禁止使用人力黄包车”,规定每5个月为一期,每期取缔650辆,三年禁绝。[5]人力车夫同行业工会就生计和生存问题,常常举行反取缔人力车的罢工,引发不少暴力冲突。虽然当局先后采取措施安置人力车夫以后生计,但是收效甚微,人力车夫处境堪忧。

5 结语

民国时期,重庆是相当混乱的,人力车夫作为弱势群体能在军阀混战和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生存实属不易。人力车夫的存在,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随着重庆郊区和城区公交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车夫将面临更多的生存竞争压力,人力车夫要想生存下去转型才是选择出路。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志》出版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2

[2]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室.《重庆大事记》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出版日期:1989.07

[3]《四川月报》1938年.第12卷第5/6期

[4]《国际劳工通讯》1938年.第5卷 第6期 297-298页

[5]《国际劳工通讯》.1936年.第十期.55-56页

[6] 严昌洪.《马路上的对抗-民国时期人力车夫管理问题透视》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37卷第二期

[7]《外论通信稿》.1936年第1597期 .2-3页

[8] 重庆市档案.档号:0053-0005-00008-0000-042-000

[9]《劳工戒烟所工作月报》.1935年第一期.107-108页

[10]《重庆政协报》.老重庆的“出租车”.2013年10月9日

猜你喜欢

抗争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病毒与偏见: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争之路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