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全员安全质量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的实践与创新

2016-03-21张敏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防范安全事故

张敏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但现实中安全事故还是频发。因此普及安全知识,树立事故防范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促进企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们在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保障企业生产持续的各项工作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管理规范性文件和制度,但是在施工中,还存在大量的违章、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还有很多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因此,普及安全知识,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树立事故防范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人只有有了安全意识 ,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 ,才能保证安全。对施工企业来说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抓住提高安全意识主要环节,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每位员工真正把“安全为天”的思想牢记在心,把“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意识到“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民生”,让每一名员工从执行制度开始,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形成行为规范,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过意识的能动性来指导施工安全工作,做到可以在现场施工中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达到事故防范能力的提升。

1 加强企业员工安全道德意识

安全道德是企业和员工的一个重要素质因素,实行企业内部的安全道德管理,使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行为始终处于道德动机的驱动之下,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让员工不只是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也看成是精神的需求,看成是获得价值的主要手段。加强对所从事项目本身安全风险的认识:项目和分厂的管理,对其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安全隐患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心里有底,避免因认识不到位而导致安全工作无从下手。

2 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活动

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宣传,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安全文化宣传力度,把安全文化的宣传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教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全体员工普遍了解安全知识,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的大环境。安全文化的实质就是员工的安全行为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由“强制执行”到“自觉遵守”,使员工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到最后的“我用安全”的转变,进而实现员工安全意识质的飞跃。

3 加强公司人员安全及各种技术、管理的培训和教育

我们可以采取诱导的方式,通过一些安全事例和安全事故警示片等,从对危险源的认识开始,让施工人员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让他们从机械的执行规章制度,认识到执行这此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从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极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动态教育培训机制,让每一位员工判断自己岗位存在的风险,使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受到一次洗礼首先是抓好新入工地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良好的三级安全教育会在新进员工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时刻想到安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提高安全意识,搞好施工安全,本身也是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员的职责。其次,做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项目部各级应按职责分工对项目从业人员分类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安全培训教育台账及三级安全教育卡,工序转换、转岗及新工序施工前必须再教育。以工程项目为依托,以项目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农民工为重点,以职工业校、农民工夜校和网络教育为主阵地,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项目精细化管理、作业层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4 完善安全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就必须依靠完善的安全激励机制的作用

员工的行为能否按操作规程做,关键在奖惩制度制定落实的如何,如果奖惩制度能够切实地将安全与收入、绩效、晋级挂钩,就能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5 完善安全责任制。制度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安全责任制就是进一步明确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岗位责任。安全规章制度是法定的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有奖优罚劣的功能。制度是人制定的,但又塑造人,使人适应制度。从而达到规范人安全行为的目的。施工项目可采取与各部门、岗位及工班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工序安全责任到人制度。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落实第一责任,要有安全意识,要有管安全的方法、手段,要对施工现场的风险点在哪里,危险点在哪里,易出事点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还要掌握本项目所有的资源,合理调配资源、安排合适的人带着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或隐患进行专门监控,并做好复检工作。注重关键环节及细节的管理,要有应对及预防措施,避免由于对关键环节和细节的疏忽,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管理程序,建立层级管控及层级责任追究机制,并监督执行。

6 安全检查常态化

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的重要途径,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项目经理带队每月一次综合大检查,安全总监或安质部长每周组织例行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并督促整改并保存记录。实行领导带班制:项目经理带队或指定一名负责人对当日本合同段内施工作业区进行巡视检查,了解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重点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事故多发易发的施工环节或部位。

7 安全工作要落实到位

有了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工作光在嘴上说,不如落在手上,端正态度,说到做到,想到做到,严格把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具体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去。以风险防范为切入点,责任落实为落脚点,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础防线。

8 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并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好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拍照或录像。其次应立即向项目领导报告,确认问题的影响程度及原因,研究制定整改处置方案并组织评审,最后按审批通过的方案进行整改处置。

现在,在大多数的员工中,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对不安全的危害有充分的認识,从事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时刻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落实完善安全措施。但有些员工,在工作上仍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做这样那样的措施太麻烦,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现违章,久而久之就难免会发生各类事故;业务素质是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否全面正确地掌握其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员工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业务素质不高、知识掌握不全面,就很可能出现各种违反规程的偶然性违章及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而且一旦发生了危害就很大,人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得不到保障。

我们要克服“职工干惯了、干部看惯了、大家习惯了”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提高,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安全顺利运行。

猜你喜欢

防范安全事故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