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

2016-03-21李美英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群众社区活动

李美英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对政治经济及其它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力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更好的发挥文化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和功能建设逐步趋于完善,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社区文化,更要加大对社区文化的投入,如何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 面对现实,拓展社区文化阵地

社区文化要想稳步发展,必须在更多的设立与开辟文化活动阵地上下功夫,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在建绿化带、道路等基础上,为社区文化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场所,建立了健身点、图书室、活動室等设立与完善了老年活动中心,满足了众多老年和群众朋友对文化的需求和渴望。但是,若想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首先要建立具有一定面积的专用文化活动活动室,可以容纳近百人的排练与活动,因为每次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场地太小,是不够用的。同时,社区应根据参与活动的人不同的爱好,组建团队,如: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等,定期在社区活动,还可以组织讲堂、培训班,在社区挖掘文化艺术方面的人才,使他们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在社区进行指导、培训,并且请文化馆的艺术老师和专业团体、艺术院校的老师进行辅导、讲课,为社区培养艺术骨干,提高社区文化与群众的艺术素质与素养。

同时,社区应建立一定规模的室外小广场,组织艺术团队和文化骨干进行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如在某些节日、纪念日来临之际,自发组织搞一些文艺演出等活动,还可以和其它社区进行交流,共同举办文化活动,使那些有积极性的人有展示的机会,也可以搞一些家庭厨艺展示、才艺表演,举办书画摄影展等等,这样使群众不仅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有益、健康与时尚的活动中来,同时,也使居民相互间建立起友善和睦的关系。

社区还可以请一些专业团体到社区为大家进行表演,现在艺术惠民大力提倡文化下基层,使社区的群众能欣赏到高雅,高水平的文艺节目,也可以给一些艺术爱好者们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社区也出现了不少的优秀团队和文艺节目,社区还应将这些优秀与有特点的节目推荐给区、市、省里的文化活动中,甚至更大的舞台,这样不单向上级单位提供了优秀的节目,还能极大的肯定和调动基层艺术骨干、文化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合唱团表演的节目,不单常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还经常参与大东区的文艺演出,甚至参加了各种省市的合唱比赛,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尤其是代表大东区在参加全国第十届老年合唱节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而且这些老大妈和老大爷还参加了2009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极大地鼓舞了这些群众对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2 以人为本国,坚持服务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社区文化繁荣的发展和目的是教育人、启发人、诱导人,简言之,就是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和基本素质。基于这一宗旨,对于社区文化来说,首先坚持服务原则尤为重要。

社区文化是向社区居民提供娱乐、信息、文化休闲、教育等多方面服务,以此愉悦社区居民的身心,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整个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区,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什么爱好,他们只是有时间,尤其在社区,还有一部分有家庭困难、缺少家庭关爱的人群,社区可以将这些人组织到社区,培养一些爱好,增强对生活的信心,感受社会的温暖。每年,在社区都会有一些到年龄退休人员,他们很茫然,不知退休后可以干什么,有人想“唱歌”“跳舞”不知去哪里,有人想学点什么,不知哪里可以,社区应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把他们安排到社区活动团队,和大家一起感受快乐。在提倡坚持服务性原则之中应注意明显一条,即文化服务的表现方式是让大家“玩好”,尽最大努力使大家都能在社区内找到适合自己“玩”的方式。因此,社区文化提供的服务应“舒适”,更好的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人们进入社区文化环境,处在一种休闲、愉悦的状态,同时为参与活动的人提供更多的方便,充分考虑儿童、老人、妇女等各种人员的活动特点,除了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等活动项目,也要拓展社区文化的“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形式、多样化、不同规格的服务,对一些有不同的爱好,少数且特别的特长者,积极给予方便,尽最大努力提供服务。

3 注重创新,注重弘扬主旋律

人们注意到,开展文明、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唱响用先进文化思想鼓舞人、教育人的主旋律,不仅是社区文化的一大特点,而且,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激励广大群众,用先进文化思想占领阵地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无论是现在的艺术惠民文艺演出,消夏晚会、书画展览、戏曲欣赏、演讲竞赛以及联欢晚会等,都应冲破已有的传统模式,做到有创新、有建树、有发展、更要有提高。社区文化,既然注重群众参与,就应注重和群众有关的、容易接受的、更简单的方式,群众任何表现方式都可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小学生朗读优秀作文、社区最年长者发表对生活的感言或者以家庭为组合且随意发挥的有趣的表演等,吸引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中来。

然而,创新与探索,应当全方位的注意选择、甄别。在文化活动中,不只注意节目的编排、演出活动的质量,更要关注其思想内涵与指导意义。更应紧跟时代步伐,为实现中国梦,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社区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接受新思想与方向。坚决抵制低俗、不健康、违背社会主义发展的作品节目和活动。

社区文化一般是与教育紧密相联的,一方面要采取得力措施做好切实可行的社区教育,并朝着学习型社会的全面实现,作实质性的努力,另一方面应顾及文化喜闻乐见、群众喜于参与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尽最大可能繁荣与振兴社区文化。通过有意识内容、无意识传播和潜意识渗透,改善和提高社区文化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培养人、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以及鼓舞人,为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提供平台,为文明社区的建设中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

要注重创新上,不只是力图花花点子,喊喊口号,应注意普及和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提高,要使群众成为社区文化中真正的主人,并成为社区文化的享受者和推动者。

弘扬主旋律与坚持美育教育都很重要,如社区文化应把对少年儿童的美育提上重要日程,而根据现状,许多社区文化活动以少年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很少,如此便导致广大少年儿童业余时间无处可去,尤其是在寒暑假期,出现的窘状是,这些孩子们要么家长到处找补课班,要么他们进入网吧等场所,接触到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头脑被不健康思想侵蚀,产生不良倾向。社会有义务帮助每一位公民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善为美、以德为美、以爱国、爱人、爱社会为美的境界。社区作为基层部门,更应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不断培育与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与功能,不断开拓与创造社区文化的新局面、新模式是党和政府中工作的需要,也是启迪与教育群众的举措之一。让社区文化这面旗帜真正亮起来,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历史必然、时代的需要,更是社区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猜你喜欢

群众社区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