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03-21白蓉
白蓉
摘 要:性别角色可分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四种类型。本文通过问卷法收集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了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基本分布情况,探讨了大学生性别、生源地、家庭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及民族等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影响因素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校级中青年科研项目《大学生性别角色与性别态度的关系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贝姆反对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属于一个连续体对立面的观点,并提出,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是相对独立的,并且可以并存,因此,贝姆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男性化和女性化用来描述符合传统意义的男性或女性特质的人格特质;双性化则是兼具男性和女性特质的综合性人格特质。双性化个体的适应性、灵活性及可塑性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
我国关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研究主要集中在:(1)修订BRSI量表;(2)测试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多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双性化、未分化类型所占比例高于另外两种类型;(3)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4)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结构等相关因素分析。
本研究将调查地点选择在西北地区的一所民族院校,将民族、父母受教育水平等变量引入调查中,为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影响因素提供可能的解释方向。
1 对象与研究工具
1.1 对象
以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各学院班级名单整群随机抽样,课堂组织全班同学填写问卷。共派发700份问卷,回收660份,问卷回收率94%,其中有效问卷631份,有效率96%。
1.2 研究工具
采用贝姆性别角色类型量表进行测量。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I,根据被试自陈是否具有社会赞许的男性和女性刻板性格特征来分别评鉴其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它由20道男性性度测题和20道女性性度测题及20道中性掩饰题组成。
将形容词描述的与自身情况相对比,7—1分表示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按符合程度酌情给分。之后再分别计算出每位被试在BSRI男性化分量表和女性化分量表的得分,双性化是指两项得分≧4;男性化是指仅男性化量表得分≧4,女性化指仅女性化量表得分≧4,若两项得分均<4为未分化。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被测大学生个人信息情况分布
男性308人,女性322人,未填写1人;大一186人,大二163人,大三151人,大四131人;高考文科学生340人,高考理科学生282人,信息缺失9人;生源地为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人数217人,农业户口学生人数377,信息缺失37人;曾经或正在恋爱的学生人数438人,占总人数的69.4%;非独生子女459人,占总人数的72.7%;父亲的教育水平以初中和高中/职中为主,分别有225人和193人;母亲的教育水平方面,普遍较低,以小学学历为主,有220人,占总体的34.9%。
作为一所民族院校,本次调查对象中56.4%为非汉族。从穆斯林民族来看,回族占18.9%,119人;维吾尔族14人、哈萨克族6人、东乡族3人、撒拉族1人。非穆斯林民族以汉族为主,所占比例43.6%,藏族5.7%,蒙古族2.1%。
2.2 被测总体分布
被测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比例由高到低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双性化类型所占比例较以往研究大大增多,而未分化比例大幅度减少。双性化490人,女性化80人,男性化34人,未分化27人。
2.3 性别、年级、专业影响分析
两性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与调查总体一致。男女性别角色类型无显著差异(χ2 =0.311,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无显著差异(χ2 =10.059,P>0.01);高考文理科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无显著差异(χ2 =5.408,P>0.01)。
2.4 户籍影响分析
生源地为农业及非农业户籍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χ2 =43.098,P<0.01)。非农业户籍大学生双性化比例更高(82%)、男性化比例较低(3.2%),未分化比例较低(1.9%),而农业户籍大学生男性化和未分化比例相应更高,分别为6.4%和5.8%。
2.5 恋爱情况与是否独生子女影响分析
曾经或正在恋爱的大学生与从未有过恋爱经历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χ2 =100.802,P<0.01),2.5%的有恋爱经历大学生属于未分化类型,这一比例明显比未有过恋爱经历大学生的未分化比例(8.6%)低。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χ2 =167.203,P<0.01),独生子女女性化比例相对较高,而非独生子女男性化比例相对较高。
2.6 民族因素影响分析
穆斯林民族与非穆斯林民族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χ2 =186.248,P<0.01),非穆斯林民族大学生未分化比例高于穆斯林民族大学生,而穆斯林民族大学生女性化比例高于非穆斯林民族大学生。
2.7 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分析
考虑到被测大学生父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极少,只将父母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职高)的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进行分析,发现:母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χ2 =175.840,P<0.01);父亲学历不同的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χ2 =387.110,P<0.01)。隨着父母学历的增高,双性化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多,未分化比例逐渐减少。
2.8 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分析
将家庭经济条件高于当地中等水平、相当于当地中等水平、低于当地中等水平的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χ2 =467.029,P<0.01)。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未分化的大学生比例越低(3.5%),双性化大学生比例越高(86%);家庭经济条件越差,未分化的大学生比例越高,女性化大学生比例也相应增高。
3 讨论
3.1 双性化比例最高,未分化比例最低
78%的被测大学生均为双性化,只有4%的大学生为未分化。这一数据较以往研究大大提升。现阶段大学生性别角色更趋于理想化模型,兩性均不局限于社会刻板性别模式中,在个性发展中更多地打破了传统的性别模板,同时兼具社会赞许的男性或女性特质,更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及自我成长。
未分化常被认为是较差的人格模式,未分化者通常多疑心、不信任别人、忧虑抑郁、沮丧悲观、紧张固执、畏缩胆怯、缺乏责任感;个体表现为自信程度偏低,缺乏安全感,从理论上讲,其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未分化者对自我的认知往往不高,自我意识较弱。现阶段未分化者比例大幅下降,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及家庭对子女的重视程度提升,个体自我发展的空间及意识均在提高,个性越来越独立、鲜明。
3.2 个人因素分析
独生子女女性化比例相对较高,而非独生子女男性化比例相对较高。在本次调查的深度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受关注度往往较高、常处于被保护状态,由此导致其依赖性和敏感性均较强,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质;家庭的教养方式应更注意培养独生子女独立、坚强等男性化特质,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恋爱经历有助于个体了解两性的异同,使其有机会近距离、深入了解自身及对方的思想、行为模式,并在相互接触、磨合过程中相互影响,既发挥自身性别优势,又能吸收对方性别角色中的有利因素,更容易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而避免未分化性别角色。
英国学者G·H·詹森曾说,伊斯兰教不仅仅是宗教,“它是一个包括世俗的,总体的,一元的生活方式;它是一套信念与崇拜方式;它是一种文化和文明;它是一种经济制度和一种经营方法;它是一种政体和一种统治手段;它是一种特殊社会和治家方式;它对继承和离婚、服侍与礼仪、饮食和个体卫生,都做出了规定。”宗教文化对个体性别角色类型的产生也有影响。它让个体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更少迷茫,因此穆斯林民族大学生未分化比例较低。
3.3 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所在地、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会影响个体性别角色类型的形成。大学生来自非农业户口、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双性化比例较高,未分化比例较低;与此相反,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大学生,未分化比例较高,男性化比例也相应较高。这有可能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子女的同辈群体、手足系统有关。在本次调查的深度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未分化者均曾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没有父母的照顾,还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妹,同龄朋友很少,逐渐形成了沉默寡言、自卑内向的性格特质。
参考文献
[1]Spence,J T.Gender Ident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cepts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ty,In Mahe B A,Maher W B(Exls).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Personality Research,1985
[2]参见Bem, S.L.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
[3]参见钱铭怡,张光建等.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心理学报,2000,32
[4]参见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白然科学版),2004,40
[5]参见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综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
[6]参见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5,5
[7]参见刘电芝,余婕婷.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势与关键期.中国学校卫生,2011,8
[8]参加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9]参见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10]G·H·詹森著.高小泽译.战斗的伊斯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