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白象似的群山》的极简主义特征

2016-03-21冯发云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极简主义海明威

冯发云

摘 要:“极简主义”在80年代成为美国短篇小说家的创作风格。此风格继承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 “冰山原则”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尝试从语言特征、叙事模式、象征手法和开放式结尾四个方面深入剖析《白象似的群山》的极简主义特征。

关键词:海明威;极简主义;写作风格;《白象似的群山》

极简主义,又称简约派、极简派,这个术语首先见著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界,是对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和建筑造型各艺术领域出现的一种崇尚简约的美学思想的称谓。这种思潮在80年代初影响了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的创作。极简主义短篇小说家主要包括雷蒙.卡佛、玛丽.罗布森、鲍比.安.梅森和托拜厄斯.沃尔夫。哈莱特认为极简主义的文学故事是通过对话和完美的表面细节部分来讲述一个故事,而不是靠叙述者反省的评论和角色来讲故事,其美学意义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一脉相承.(Hallett,1)。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于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意蕴。是故,国外多有学者称“冰山原则”为省略原则或极简主义原则。极简主义的“简”是全面的,包括小说素材之简,叙事结构之简,故事内容之简,人物行为之简和语言文字之简。查尔斯·梅将此类小说的特征归纳为:“一种以省却获取意义的修辞手法;一种通过转喻创造隐喻的语言风格;一种借助描写外部现实表达心理现实的途径。”极简主义作家一般喜好基本词汇,尤其是动词、名词和代词等实意词,叙述直截了当,不带感情色彩,描述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琐碎细节,由细节间的互相作用产生意义。作品的主要特征包括大量的叙述省略、反线性情节、开放式结尾等。作家一般不把故事和盘托出,但善于营造某种能够凸显情感的小氛围,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某个貌似无足轻重的行为或不起眼的小事,让读者通过一隅所见,或通过对单一或简化的描述对象的聚焦式关注,去想象推测。(虞建华,90)鉴于此,笔者试图从极简主义的角度探讨海明威的短篇《白象似的群山》(以下简称《群山》)的美学特征。

《群山》体现了极简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简洁的字句、电报体的句子/对话;“外视角”的叙事模式;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开放式结尾等等。下面就这些特征分别论述。

《群山》没有详尽的人物介绍,没有作者的任何声音或评论,主要以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贯穿始终,没有曲折的情节。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北部的一个火车站。时间不详,猜测应与作品发表(1927年)属同一时期。当天天气极其炎热,一个美国男人同一个女孩在等火车。在40分钟的时间内,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说话。至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此刻姑娘的情绪等等,通篇都没有提到。

1 简约的用词和句式结构

故事原文篇幅不到1500个词、109个段落。在这109个段落中只有13个是描述性段落,其余都是对话段落。纵观《群山》全文,作者绝少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几乎没有修饰性的从句和复合句,而是大量采用名词、动词和代词来使事物原有的属性和特征明显地显露出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渲染之意。最长的篇首段也只有113个词(英语),里面有这样的情景描述:“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岗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关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翟象俊,1995)这里所描写的画面和原来生活中的一样自然,没有任何矫饰的东西,作者仅仅反映事实,没有交代他们从何处来,如何相识。但读者已经感到了生活中消极的一面(白地一片,没有树木,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几句仿佛随随便便写出的文字便为读者勾勒出一幕速写画,定下了整个故事的格调,而该场景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暗示着人物的命运。

海明威式的简洁、精炼的电报体短句在对话段落表现更加明显。现摘取一段:

姑娘注视着桌腿下的地面。

"我知道你不会在乎的,吉格。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

姑娘没有作声。

"我陪你去,而且一直呆在你身边。他们只要注入空气,然后就一切都正常了。"

"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以后咱们就好了,就象从前那样。"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因为使我们烦心的就只有眼下这一件事儿,使我们一直不开心的就只有这一件事儿。"

姑娘看着珠帘子,伸手抓起两串珠子。

"那你以为咱们今后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再没有什么烦恼事了。"

"我知道咱们会幸福的。你不必害怕。我认识许多人,都做过这种手术。"

这些句子都很短,很少用修饰性的词语。两人对话每次大多只用几个词语,省去了谁谁说道,更没有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读者只能借助词语的重复和其他手段探究其深层意义。

2 “外视角”的叙事模式

外视角叙事模式就是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情,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和客观环境,而不呈现人物的内心状态。海明威的外视角主要用于对话,他以一种冷静的笔调呈现两个主要人物的对话推动叙事张力和心理变化。叙述者只描述小说人物的对话,而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则靠读者自己去揣摩。换言之,叙述者传达出来的信息远远少于小说人物所知道的信息。

小说从头至尾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对话,围绕“手术”这个词展开。当男方首先提出手术时,姑娘拒绝“合作”,只是“注视着桌腿下的地面”,“没作声”,等到男方喋喋不休再次提起手术时,她感到永远也无法使他理解的痛处,只好用“那就请你,请你,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千万求你,不要再说了,好吗?”来请求停止这一话题。一个常用的动词“请”被重复了七次,不但不使文章枯燥乏味,反倒更添情趣,充分表达了姑娘此时的心境。稍顿,男人依然固执重提手术的话题,最后女孩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到这里,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男人就去放旅行包、等列车进站。他回来时问女孩:你觉得好些了吗?女孩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小说就这样戛然而止。叙述者如摄像机一般,客观地记录下了他们之间的争执,他不知道人物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什么手术。但是根据文字暗示,读者可以猜测是流产之类的手术。然而,男人为什么逼迫女人去流产?女人为什么不愿意去流产?最后,女人究竟去了没有?叙述者不知道,读者也不知道,只有人物心里明白,小说的结局最终是个谜,造成了懸念。

这种叙事视角使得这篇小说的语言显出客观、冷静和从容的特点。有学者认为,虽然这部作品没有提及流产手术,但是那种无奈、失落、困惑的情绪渗透在字里行间。甚至认为,不解决是否保留腹中胎儿这一问题,不但会毁了女孩的现在,而且还会影响她的未来。

通过极简的情节线条和叙事语言与体验的极大丰富之间的张力展现了极简主义小说的非凡艺术魅力。小说给读者一种表面化的印象,似乎不关注文本的深层意义。然而,叙事极简并不代表意义极简,相反凸显深刻的象征意义。

3 象征手法的运用

海明威善于使用象征手法,使具体的文本服务于抽象的情感,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学的可感性和可思性。《群山》原文虽不足1500字,作者却几乎处处都应用象征的手法。

如前文引述开篇的三句话,即极富象征意义的地理环境描绘。句句有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象征着男女主人公各自内心汹涌澎湃的思潮;“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象征着女主人公夹在中间,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也暗示着男女主人公的未来,虽然现在相伴最终却无法走到一起,永远是两条无法相交的平行线;“闷热的阴影”象征着他们内心同样的焦躁不安;“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暗示着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分隔着彼此,无法走进对方的内心深处。再如风吹动珠帘的象征意义。微风吹动珠帘:对吉格来说,虽然是热风,但带来些许凉意,使她增添了活力,这时远处的群山显得“非常美妙”饮料也是“凉丝丝的”(而先前那杯“简直就象苦艾酒一样!”)。但对那个美国人来说这风非常简单自然,只是空气的自然流动,正好缓解燥热。所以当“热风把珠帘吹得拂到了桌子”他马上说:“我知道你不会在乎的,吉格。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见女孩没吱声,他又说“我陪你去,而且一直呆在你身边。他们只要注入空气,然后就一切都正常了。”吉格没有马上回答,是因为风吹珠帘正好反应她的双重心境:甜蜜的过往和苦涩的当下。就像珠帘用西班牙文印的“AnisdelToro”(茴香酒)一样:尝起来苦甜参半。至于“白象样的群山“究竟何意,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普遍的看法是:小说题目使用了“白象”一词,这在英文中有“沉重的负担”之意,象征着怀孕尽管是男女爱情的结晶,也许是“美好”的,但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有人认为“白象”象征女孩的心境、象征男人、象征怀孕女孩的乳房、象征两人关系等等。这种分歧反应了《群山》的深厚内蕴。

4 零结尾---《群山》开放式的结尾

在美国当代以“极简主义”为叙事特色的短篇小说中,作者一般不对“故事”给出一个尘埃落定的答案(唐伟胜,2009)。《群山》也是以是如此。小说在情节上只呈现给读者一个无首尾的“片断”、一个“情境。”如前文所述,在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时,男人就去放旅行包、等列车进站。他回来时问女孩:你觉得好些了吗?女孩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小说就这样突然中止。故事像结束又不像结束,把茫然的读者悬在半空。女人究竟去手术了没有?叙述者不知道,读者也不知道,只有人物心里明白,小说的结局最終是个谜。这种极简主义风格使得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透过作品外在表象洞察作家深邃的思想。

总之,《群山》充分体现了素材简、叙事结构简、故事内容简、人物行为简和语言文字简等特征。虽然在这篇小说中,故事仅仅客观地记录了两人的争执,没有任何对场景以外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人物似乎完全与外界隔离。背景信息的缺失就像群山本身一样,需要读者进行深层阐释。但是这种简洁明了的叙事,以及具有相当跳跃的对话,却使读者透过象征和各种意象“清晰地”看到了那伤心绝望而又佯装若无其事的姑娘及冷酷自私却有故作温存的男子这两个鲜活的年轻人的形象。

参考文献

[1]Hallett,C.W.MinimalismandtheShortStory:RaymondCarver,AmyHempel,andMaryRobison.Lewiston:EdwinMellenPress,1999.

[2]虞建华.“西方文论关键词:极简主义”.外国文学[J],2012年(4):p90

[3]翟象俊译.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文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唐伟胜李君.“极简主义”的叙述困境及其解决:《洗澡》与《一件好事儿》比较.当代外国文学,2010(1):143

猜你喜欢

极简主义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重温海明威
论极简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