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2016-03-21洪彬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洪彬

摘 要:數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而现实中数学教学却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为此,数学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数学是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必须的,也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认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探索强调的是认识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现实的情境“做数学”,实际上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同样也是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这些方面体现出其重要的效果。

1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不断更新,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虽然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把潜能转换成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多数的知识学习都是在教室黑板上完成,学生的个体学习常被忽略,对学生的学习来说缺少创造性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制约,也就逐渐萎缩了。

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不再是照着教材照本宣科,对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进行重组,善于改变旧的东西适应新的需要,这样对学生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学生也会尝试改变,更能将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简单呈现,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力,而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公式上,最后学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景:李大爷的花园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他想种花,请同学帮忙算算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李大爷好去买肥料。学生通过对手中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卡片分割、剪拼、猜想、讨论,最后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结论和数学家的结论是完全一样的,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现在的课堂多数都是老师讲授,学生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更宽松、师生关系更和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基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探索、交流,在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2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并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在当今科技时代,数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有利工具。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处处都要用到数学。然而,现实教学中却存在着数学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课上,老师更多的是讲公式,然后用公式解决问题,如果长时间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来学数学,而不知道怎样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试问,学习数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数学教师应在生活中发现并提炼数学问题,收集学生喜欢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比如商场促销搞活动,让学生到银行存钱等等,将这些实际问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从中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用。

其次,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自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商店售货员,模仿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购物活动,经过这样的实践经历,学生有了充分的生活经验,对人民币的认识也会更深刻,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起了关键作用。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数学能力、数学素质就很难培养。但是在许多学生心中,数学就是通过做练习,得出结论,数学课就是由一些运算符号、定义、公式组成,离开数学课,数学仿佛就不存在了,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长期留给学生的印象。在新课标中,教材出现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材内容,但是仅仅靠这个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更多的需要教师对教材的重组,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数学,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

第一,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引入让学生眼前一亮,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就在学生的身边。相对于枯燥的内容和单纯的用公式就可解决的应用题,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好奇,从而对数学感兴趣。例如,在教学方向时,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上去感受四个方位;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工具亲自动手测量,通过步行来感受厘米、米、千米等不同的长度单位。

第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到很有成就感。例如,教师在学习用数对表示座位这个知识点时,通过在电影院里找位置这一生活情景引入,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且处处都会用到,这比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什么叫数对,怎么表示数对让学生更能接受,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学习,会使他们有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总之,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要做到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数学模型则是数学知识的浓缩与概括,小学数学中概念、法则、性质等等,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印迹。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在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之上进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刘伟.《“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刍议》[J].科教导刊(下旬),2015.09

[2]李森林.《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