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作出增派留学生决策之始末

2016-03-21李燕科周雷鸣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增派邓小平留学生

李燕科 周雷鸣

摘 要: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立足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严重落后的现实和教育科技战线人才极度匮乏的状况,并结合他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准确把握,最终提出了增派留学生的决策。这一决策结束了我国留学教育长期以来停滞不前的状态,拉开了改革开放后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序幕。

关键字:邓小平;增派留学生;国内形势;国际局势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之际,邓小平曾委托前高等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进行调查研究。4、5月间,蒋南翔向邓小平先后提交了有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指出两校存在着思想混乱、路线不清、教职工队伍亟待整顿等问题。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召集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教育部长刘西尧、清华大学校长刘达和蒋南翔座谈。在听取了刘达关于清华大学的情况汇报后,邓小平由清华建筑系谈起,从建筑谈到建筑的现代化,进而提出要利用国际上的有利形势实现四个现代化。在谈到清华大学的学生、教师及思想问题时,邓小平话锋一转,提到“我赞成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派出去主要学习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随后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从而结束了中国教育事业长期以来的停滞状态。

邓小平提出这一决策,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严重落后的现实和教育科技战线人才匮乏的状况提出的。1977年5月24日,在同王震、邓力群谈话时,邓小平就曾提到过,我国和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相差着二十年的论断。此后,邓小平还指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搞好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又离不开教育。同时,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等观念,邓小平强调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属劳动,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并要求在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在1977年7月召开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负责主持教育工作。不久,他在同长沙工学院临时委员会副书记张文峰、高勇谈话时,提出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可以把花钱买来的外国技术资料编到教材中,也可以派留学生出去学习,还可请外国专家来教,这是邓小平复出后第一次谈外派留学生。

1978年2月26日,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华国锋做《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报告,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的革命性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随后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为知识分子卸下了精神枷锁和思想包袱,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增派留学生这一决策的提出,也离不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正确判断,尤其是对中美关系准确把握。1975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日中记者会友好访华团时,就曾指出尽管天下大乱,但国际形势却是大好。美国作为一流的教育科技强国,自然是增派留学生的首选。自尼克松1972年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破冰,但受国际和国内政治的影响,两国交流合作只停留在口头上。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的北京之行为此提供了契机,他的此次访华,不仅成为“中美建交的先声”,更在中国留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卡特回忆(1978年5月20日)凌晨三时,正在北京访问的布热津斯基打电话给他,就邓小平提出要派遣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的提议征求他的意见,卡特当即表示“我们可以接受10万中国学生”。

在邓小平提出增派留学生的第二天,方毅在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周林及校长周培源谈话时,及时传达了这一重要指示,并就1978年派出三千人及1979年派出一万人的计划,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教育部也马上行动起来,部长刘西尧迅速向党组传达了邓小平的谈话精神,要求加快步伐、抓紧落实,并安排外事局具体负责起草选拔和选派留学生方案。经过不到20天的时间,教育部于1978年7月11日向邓小平、方毅报送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确定了选派计划。接着8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选拔的出国留学生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生,专业主要为理工科相关专业。

与此同时,中美双方就派遣留学事宜展开会谈。1978年7月,方毅副总理在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科技代表团期间,与美方商谈了双方互派留学生的问题。不久,他收到了卡特的科技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发出的访美邀请。中国方面最终决定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培源率团出访,具体商榷派遣留学生事宜。经过近半个月的谈判,双方达成了11项口头谅解,达成“在1978年至1979学年美方接受中方500至700名留学生、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中方接受美方60名留学生、访问学者” 的共识,还鼓励两国学者、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直接的沟通交流。不久之后的1978年12月26日晚,第一批中国留学生登机启程,经巴基斯坦、法国,于美国当地时间27日清晨抵达华盛顿,翻开了中国留学事业的新篇章。

此后,中国陆续与英国、埃及、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达成了互派留学生的协议。中国教育再次迈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步伐,中国的留学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温宪《美中合作既是机遇也是责任》,《环球时报》2013年11月12日《访谈实录》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科技年谱(1975-1994)[M] ;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

5.程希著. 当代中国留学生研究[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12.

6.周艳,朱勤效主编. 新闻简报中国 科教 1950-198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05. 第185页。

猜你喜欢

增派邓小平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红色读物
面临分邦,印增派警力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