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假会计原始凭证的司法识别分析

2016-03-21孔琦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概况方法

孔琦

摘 要:在发生或完成经济业务时可获取、填制原始凭证,要求会计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真实性。但现实经济活动中,因不法分子自身利益往往存在虚假会计原始凭证问题,以此对其不合理支出、违法行为加以掩盖。司法办案人员为发现、查账经济犯罪行为,需准确识别虚假会计原始凭证。为此,本文主要对会计原始凭证的概况、虚假会计原始凭证产生的原因及司法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虚假会计原始凭证;司法识别;概况;原因;方法

1 会计原始凭证的概况

会计原始凭证也被叫做单据,是产生或完成经济业务后获取及填制的,以此对产生或完成经济业务的情况进行记录与证明的文字凭据。其不仅能够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加以记录,还能对经济责任进行明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与重要依据。作为会计资料内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无法证明发生或完成经济业务情况的单证,如工作令号、购销合同等,不能作为会计原始凭证,也不能以此为证据进行记账。根据其来源,可将会计原始凭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外来会计原始凭证。是指与外单位产生经济活动后,由外单位获取的凭证。如交通工具票据、银行收付款单据等。

第二,自制会计原始凭证。是指发生、完成经济业务时,以该单位内部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的凭证填制。如收料单、成本计算单等。在填制时,要求填写的经济业务数据、内容具有真实性,并与国家相关规定相符,避免伪造、虚假现象的产生。同时要求其手续完整,不能存有遗漏。在业务办理人员、部门审核后,才能报销。

2 虚假会计原始凭证产生的原因

作为一个单位经济业务发生充分反映、记录的书面证明,会计原始凭证是财务人员付款与记账凭证编制的原始依据。加强稽查审计会计原始凭证,对财经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廉政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现象,通过司法识别虚假会计原始凭证,可将其产生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经济业务发生的记录情况不符合具体经济活动事项,如办公用品购置报销开支不符合具体办公需求,却以办公用品等缘由报销,以此套取现金用于其他开支。

2、虚假自制原始资料编制和虚假报销发票结合,如虚假工程结算自制资料自制资料证明编制与虚假发票同时报销,以获取现金套取的目标。

3、报账项目内容与常理不符,如电脑耗材批量购买不到政府单位、企业指定采购供应点购买,却到距离远、价格高的购买点购买,其购买数量还远远多出单位、企业所需量。

4、报销发票具体大金额、多数量现象,可无法提供说明性有关印证资料,如会议费报销、宴请发票无法出具有关通知、签到薄、来客公函接待审批手续等。

5、发票填写内容不完整,往往存有空栏现象,如数量栏、单价栏。

3 虚假会计原始凭证司法识别

加强财务管理,是满足单位管理的必要条件,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备前提,是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观条件。在识别虚假会计原始凭证过程中,司法识别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会计原始凭证是否真实。通过该方式,可达到防范经济犯罪、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实现成本降低及资金利用率有效提升的目的,同时,该管理措施,还可从根本上反腐倡廉、遏制腐败。

1、直观审查法

利用原始凭证特点、内容与书写实际情况观察对虚假原始凭证加以识别,其直观审查法识别内容如下:首先,原始凭证填写内容。观察原始凭证报销联时间、数额等填写是否完整;观察物品名称是否正确、合理。如名称填写栏为生产用品、办公用品等,却不能提供具体清单明细,则极易产生虚假会计原始凭证问题。物品名称审查时,需对其符合不符合用票部门经销范围加以确定,如水泥为家电维修部开具发票的名称,则存有虚假现象。其次,审查原始凭证书写状况。审查单据名称、日期、物品、数额的字迹、笔体、笔画情况,查看其是否存有修改、加工现象。

2、核对法

核对法是对照分析2种或其以上资料、数据对虚假原始凭证识别的方式。会计原始凭证核对中,司法识别人员需严格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与司法规定,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加以确定。在核对过程中,主要对会计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与正确性加以核对,其识别方法内容如下:

(1)核对凭证与凭证。核对原始凭证内有关票据。如核对发票各联次。一个票据各联次需同时填写、开具,内容、书写状况一致,利用核对各联次可及时发现发票多开、套开问题;核对有关联票据。核对发票和入库单间的情况,发票可对采购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入库单则需对此类材料入库详细记录。利用核对以上2个原始凭证,可及时找出“空入库”问题。

(2)核对凭证与实际数额。以核对工资单和劳务合同为例分析,根据工资单上员工数量,对单位、企业与其是否有劳动合同签订进行全面检查。以核对出库单与购销合同为例分析,对材料“空出库”问题加以识别,也可对比分析工程合同内具体内容,如材料类型、型号、数量等对材料有无加以确定。

3、调查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如何确定会计原始凭证的真伪,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能否提升。调查法作为会计原始凭证识别的最常见方法,在会计原始凭证是否为虚假凭证的判断中极为重要。其中实地调查法、电话咨询法与委托调查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以此提升识别效果,确保单位经济效益。

(1)实地调查法。选取重点调查的方式对存有疑点的原始凭证进行调查。实地调查法应用中,可到案发单位或与其有关单位进行调查取证,利用暗访方式对单位员工雇佣关系、工资实际情况等进行了解、调查,以此对工资单真实性加以识别。利用实地调查法对单位具体生产、销售能力与经营状况等加以了解,并与税务部门登记的发票领取、购买、核实、报销情况相结合,对其收入隐瞒情况进行调查识别,并对具体来源分析,如套开发票、私购发票等。还可通过税务机关对单位增值税纳交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单位生产销售具体情况相结合,对其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虚开进行识别。

(2)电话咨询法。可通过税务机关对发票真伪进行详细咨询,如涉案单位领购发票的具体情况,其是否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等。也可通过工商部门对开票单位真伪进行咨询,如涉案单位经营范围、办公地点等。

(3)委托调查法。经济犯罪案件具有广泛涉案范围,基于此,如案件调查取证与外地单位相关,需对经济性因素、人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为降低办案经费,需委托当地司法部门协助调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财会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会计原始凭证作为确保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如何避免虚假会计原始凭证现象的大量出现,对企业、单位管理人员极为重要。司法识别作为判断会计原始凭证的重要手段,在防范经济犯罪、遏制公款挪用等案件办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司法识别人员必须根据会计原始凭证具体类型、产生的原因等,合理选择识别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司法识别功能展现出来,才能提高经济犯罪破案率,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飞.贪污案件中司法会计鉴定应用研究——基于裁判文书网2014年的样本分析[J].财会通讯.2015(28)

[2]叶永福.浅谈司法会计在侦破经济案件中的作用[J].商情(财经研究).2008(03)

[3]乔宏,林志宏.如何甄别虚假会计信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4]赵园.虚假会计原始凭证的司法识别[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5]韩梅.试谈贪污(侵占)案件中的会计舞弊方式与审查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32)

猜你喜欢

概况方法
学习方法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可能是方法不对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