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2016-03-21董文英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潮价值观思想

董文英

摘 要: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温度计”,社会变迁的风向标。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以达到对社会的改造、导向和指引的作用。有的时候这些指引和导向作用是做到了对我国当前的主流思想所起到的导向作用时一致的,但有的时候这些非主流的社会思潮的导向作用却是与我国当前的主流思想所起的作用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思潮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它在当前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用我国主流思想引领它们的发展,使这些非主流思潮起到积极进步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

关键字:新特点;紧迫性;必然性;引领社会思潮

1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地域内反映某一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思想愿望或情感需要,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主导或依据,进行了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社会思潮是一种非主流社会意识现象,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多变性、传播性、排他性等特征。国内社会思潮空前活跃,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当代我国社会思潮除了具有社会思潮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个新特点。

1,复杂多样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西方社会的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入我国。而我国又处在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为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传入提供了机会,许多社会思潮从而在我国社会找到发展的土壤。因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内容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既有经济、政治、哲学,又有文化、宗教、生态、伦理等。当代社会思潮,依据其性质,既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的、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社会思潮,也有逆历史潮流的、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社会思潮。

2,直观现实性

当代在中国发展的社会思潮,大多从对理论的研究转向对现实社会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关注,它们试图从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的新左派。“新左派的突现起因于与新自由主义的论战,所以,在分析国情时,新左派正好与新自由主义相反,普遍提出反对庸俗市场经济理论,提倡人民主权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原则,重视工人和农民利益,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以及对新自由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文化垄断、经济政治独裁和社会虚无主义进行全方位和深入化的整体批判,以弊病丛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语境来看待中国问题,为‘社会主义呼唤。”由此可见,社会思潮的直观现实性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这些社会思潮的发展和影响一旦失控,就可能扰乱我国的社会秩序,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3,鼓动煽情性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大都是能够抓住普通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比如社会部公平现象、民族统一问题、宗教问题、贫富差距、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人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它们对这些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批判反思,给普通群众一个看似很合理的解答或答案,满足他们的心里需求,让群众信以为真,鼓动群众跟着它们的思路走,这样就可以吸收更多的跟随者,能够成为它们的支持者。

2 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我国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积极进步的,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党的社会主义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意识,它的力量是强大的,它的本质也是积极进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它们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紧迫性在于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我国的一元指导进行挑战,造成了人们思想混乱。随着其他社会思潮的出现,影响着人们对指导思想的正确选择,部分人会陷入到欺骗性的思想观念中,这就造成了人们思想混乱,价值取向表现得盲目性、无序性。第二,干扰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歪曲价值,破坏道德风尚。许多民众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倾斜,他们把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再想着为国家、为社会奉献,只想着怎么从国家和社会中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3 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发展

第一,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在国家层面的美好价值取向和追求,所以对于国家的建设,我们应以这样的价值观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其贡献自己的力智慧和力量。对于其他社会思潮所传达的价值观点和思想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坚持自觉的理论创新,不断超越自身,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样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保持和发展自身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将其他社会思潮吸引过来,使它们能够自觉地发展变化自身的理论,积极顺应我国建设国家的理论要求,为我国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集体方面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的。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民族是包容开放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兴旺发达的价值观念,都可以融入民族精神的血脉;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凡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都可以纳入时代精神之中。我们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观点对这些现实问题重新作出正确的积极的认识和判断。

第三,个人层面,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凝练。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敬业,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强有力表现。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从个人层面,我们应该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对于其他社会思潮所传达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应该要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加以纠正,使其思想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吴仁华:《社会思潮十讲——青年师生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

[2]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53—58

[3]刘京生:当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J].人文论坛,2011(29):209—210

[4]吴仁华:《社会思潮十讲——青年师生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1页

猜你喜欢

思潮价值观思想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