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再思考
2016-03-21张新超
张新超
摘 要: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依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教学与目标相脱节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轻视。所以,有必要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再认识。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思考
在中学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存在着对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认识不到位,以及对信息素养内涵思考不够深入的情况,使得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很少涉及到信息素养内涵的深层次与可持续性的培养。教学与目标脱节,一方面容易使学校领导、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产生误区,不能系统地看清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不利于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轻视,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所以,有必要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再认识。
1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为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读、写、算、信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
2 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养深深地植根于信息技术的文化背景中。信息技术不等同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它所包含的范围更广泛,其历史也更悠久,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而信息素养也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作为现代人素质教育中“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养的内涵不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单纯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者,而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接受信息技术的文化所带来的人脑智能和思维模型的变革,发掘学生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灵感和智慧,这在学生的信息素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素养内涵本质上是一种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信息技术的理智的控制,并迁移与后续的学习,使之获得可持续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个体性,与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关。
信息素养可以被详细解析为有机的六个组成部分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创设人际互动的情境,用评价调控来控制这一过程,知识、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渗透其中。
3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信息素养的联系
虽然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的核心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相当程度上是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侧重于这些操作层面的显性知识的传授。而信息素养内涵则是这些操作层面显性知识的灵魂与支柱,是隐性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刻、广泛,能够保持的更久。
学生能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与学生拥有信息素养内涵之间不一定是等同的,两者之间是应变的,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深入程度。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显性知识的传授当然是重要的,但漠视信息素养内涵这一隐性知识的存在和优先性,仅仅关注脱离学生经验和理解的信息技术操作层面的教学方式是缺乏意义的。信息技术目标与内涵两者的辨证关系提示的是,恰当地运用明确的语言及其他符号表征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学习者的理解,使信息技术显性知识的学习植根于默会的理解中,使信息素养内涵这隐性的知识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得以表征,从而可能在交流和共享中拓展理解。
4 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整合
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二是将信息技术的一部分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应用层面的内容己经被融入整合到其他课程中。前者主要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后者是利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他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包含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不容忽视。
我国的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而这种问题具有开放性,即这种问题没有以往那种单一的答案或者所谓的标准答案。问题本身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解决方法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模糊性。解决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来解决问题,以利于解决者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过程,其特点在于消除信息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使之向有序化发展。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今天,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是因为信息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是甄别信息,消除不确定性过程以及为此所采用的目标、方法、策略、资源等抽象内容以及思维方法。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研究性学习,能使从模糊性、不确定性到某种程度的确定性的这一过程更有效的实现。
信息技术课程要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同时,必须避免将目光和注意力仅仅停留在信息技术外在的浅层次的操作层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意识到,需要做什么,如何分析形势,根据需求和分析的形势如何去选择可用的方法,可用的策略,建立新型的思维模式等等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其独特的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本体性内容,例如网络技术,程序算法,人工智能等。正是通过这些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内容的传授,能从深层次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操作软件而且对同类软件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随着信息量的剧增,信息技术的实施——分析需求、建立目标、如何采用性价比最好的方法、策略,如何有效的管理资源等——本身变得越来越复杂,已经成为了学习的对象,以此为基础也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学生接触一个软件,如果只想到怎么操作,那只是肤浅的外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能使学生明白这个软件是做什么的,是为什么需求而设计的,如何设计开发这些软件的大体的工作流程,从而接触并接受工程思维的思想。工程思维是以实现需求为核心,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管理,强调需求下的各个阶段的有机联系,注重于对象的整体框架。这种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以“自我开发为中心的相互间协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与其他课程整合,己经成为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能使学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学习各门学科,在达到各门学科课程本身目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从深层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学生提供多方面提高信息素养的环境、手段,使学生能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进行学习。手段与目标相互交织,既能明确目标,又能使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发生困难,两者相互促进,这本身就是一个递归过程。信息技术深层次的培养与应用层面的运用相互交织,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素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曹永丽.《试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J].成功(教育),2013.02
[2]曹国财.《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