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文山市汉语方言语音方面特点分析

2016-03-21谢进花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山方言语音

摘 要:作为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的一支,文山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仍有细微差别,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开化镇方言为例,从语音方面分析了文山方言的特点。

关键词:文山;方言;语音

1 文山概况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居住着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等11种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现文山州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会使用汉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都用汉语进行。因此,文山州汉语方言成为全州11种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

从宏观上看,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以开化镇为代表的文山市方言与普通话大体一致,属云南方言的一个分支,语音体系、词汇、语法、修辞等各方面与普通话非常接近,除了具备云南方言的一些总体特色外,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将以文山市开化镇为例,分析文山市方言(下文简称文山方言)语音方面的特点。

2 文山方言语音的特点

(一)声调

从调类方面看,文山市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并无二致,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但调值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没有轻声。具体分析如下:

1、阴平。汉语普通话阴平调值为55,是一个高平调,文山方言的阴平调为中升调,调值是35,如“妈、衣、痴”。

2、阳平。汉语普通话阳平调值为35,是一个中升调,文山方言的阳平调为高降调,调值是52,如“麻、移、池”。

3、上声。汉语普通话上声调值为313,是一个降升调,文山方言的上声调为中平调,调值是33,这是包括蒙自、建水、个旧、开远等在内的滇南地区方言的一大特色,如“马、以、耻”。

4、去声。汉语普通话去声调值为52,是一个高降调,文山方言的去声为中降调,调值为31,如“骂、义、翅”。另外,文山方言去声如果单独念或末尾拖延时,都有末尾上升的情况,有时上升为313的情况。

汉语普通话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今平声归为阴平、阳平两种调类,入声没有了,古入声字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当中,而在文山方言中却绝大多数归入阳平。

文山方言没有轻声,普通话中读轻声的字,文山方言中一部分读阴平,一部分不变调。如“嘴巴、消息、意思、我们”等普通话里本字读阴平调的在文山方言中不变调,均读阴平调,“石头、看看、云彩”等变调为阴平调,“合同、枕头、孙子、时候”等不变调。

(二)声母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文山方言共有20个辅音声母:

b p m f d t n l

k k x t? t? ?

ts ts s z

v N

其中大部分与普通话是相互对应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现简析如下:

1、zh[t§] 、ch[t§]、sh[§ ] 、r[?]和z[ts]、c[ts]、 s[s]、 [z]

文山方言无舌尖后声母[t§] 、[t§]、[§ ] 、[?],一般对应读为舌尖前音[ts]、[ts]、 [s]、 [z],如:“找、早”均读为[tsAu];“吵、草”均读为[ts Au];“少、扫”均读为[sAu];“绕”[?Au]读为[zAu],“人”[??n]读为[z??n]。

除此之外,文山方言中有时会有z[ts]、c[ts]、 s[s]无规律错读现象,如将触电的“触”读为zu[tsu],民族的“族”读为cu[tsu],纯洁的“纯”读为sun[su?n]等,但此类误读的现象较少。

2、g[k] 、k[k]、h[x]和j[t?]、q[t?]、x[?]

文山方言里的g[k] 、k[k]、h[x]和j[t?]、q[t?]、x[?]的发音与普通话的一致,其对应的字也与普通话基本一样,但存在少数相混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1)把普通话的j[t?]声母读作g[k]声母,如:“解”读作[kai],“建”读作[kai];

(2)把普通话的q[t?]声母读作k[k]声母,如:“敲”读作[kA ],“去”读作[k?];

(3)把普通话的x[?]声母读作h[x]声母,如:“蟹”读作[xQi],“鞋”读作[xQi]

出现这种错读现象的原因是古今音的演变,我国古代没有j[t?]、q[t?]、x[?]声母,今天j[t?]、q[t?]、x[?]对应的字,古代读作g[k] 、k[k]、h[x]。在古今演变的过程中,一部分古音被保留下来,也就造成了文山方言此类混读的现象,这也是地处边疆的文山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语言联系的一个明证。

3、h[x ]和f[f]

文山方言中声母h[x ]和f[f]的发音与普通话一致,对应的字也基本一样,但少部分会将h[x ]读作f[f],如:壶、狐、虎等h[x ]与u[u]相拼的字,文山方言中读作[fu]。

4、[N]声母

文山方言中有舌面后浊鼻音声母[N],普通话中ai[ai]、an[an]、ang[AN]、ao[Au]、o[o]、ou[?u]韵母独立自成音节时,文山方言在音节中多了[N]声母,如:“哀”读[NQi]、“安”读[Na?n]、“肮”读[NA?¤]、“熬”读[NAu]、“我”读[No]、“藕”读[N?u]等。

5、[v]声母

文山方言有唇齿浊擦音声母[v],但运用极少,在声母韵母的拼合上v只与韵母u相拼,出现在普通话u[u]韵母独立自成的音节中,如:

乌、污、呜、巫、钨等读作[vu35];

无、吴、蜈、物、勿等读作[vu52];

伍、午、武、舞、捂等读作[vu33];

务、雾、恶、误、戊等读作[vu31]。

6、[n]声母

文山方言中有部分人会在一些[i]族零声母的字前加上[n]声母,形成误读,如“业”读[n ]、“疑”[n ]、“冶”读[nE],这种情况并不多,可能是受[N]声母的影响而加上的[n]声母,但现在年轻一代受普通话的影响已大部分不这样读。

7、零声母

如前所述,普通话一部分零声母的音节在文山方言中加了声母[v]、 [N]或者[n],所以文山方言的零声母大部分是普通话的[i]族零声母音节。

(三)韵母

普通话有39个韵母,文山方言韵母共有31个。文山方言中的韵母与普通话的差异较大,方言语音中要么是缺少普通话的某些韵母,要么是即便有相应韵母,但发音往往是不到位的,发音与普通话相比,字不正、腔不圆。文山方言韵母无撮口呼韵母,几乎没有后鼻音韵母,有鼻化韵母,分得清an、ang,一些特点归类如下:

1、无撮口呼韵母

普通话中撮口呼韵母的字在文山方言中大部分都归入齐齿呼,出现“移、鱼”、“夜、月”、“银、云”、“延、园”、莫别的现象。一般说来,文山方言的[i]类韵母和普通话的[y]类韵母是一一对应的,ü[y]一般读作[i],其他撮口呼类韵母üe[yE]、üan[yEn]、ün[yn]一般分别读作[ie]、[iQ?]、[i?n]。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现象:

(1)将[y]读作合口呼[u]的情况,主要有两种:极少部分的[y]读作[u],如“绿”、“驴”都读为[lu31];极少部分的[y]读作[uei],如“铝”、“吕”都读为[luei33]。

(2)将[y]读作[iu]的情况:普通话中与j[t?]、q[t?]、x[?]相拼的ü[y],极少部分在文山方言中读作[iu],如“局、曲、蓄”分别读作[t?iu][ t?iu] [?iu]。ü[y]独立自成音节时,极少部分在文山方言中读作[iu],如“育、浴、狱”都读作[iu]。

(3)将üe[yE]读作[io]的情况:普通话中的一部分和n[n]、l[l]、j[t?]、q[t?]、x[?]相拼的üe[yE]韵,在文山方言中读作[io],一部分üe[yE]韵独立成音节的字,也读作[io],如“约、虐、雀、学”分别读作[io52][nio52][t?io52][t?io52][?io52]。 [io]是文山方言的一个地区性韵母,值得注意的是,文山方言中[io]韵的字,一般都读阳平调。

(4)除以上列举的几类现象外,有一些是极少见的,如普通话中üe[yE]韵的“跃”读作[iA ],“血、雪”读作[?i]。

2、无后鼻音韵母eng[?N]、ing[iN]

普通话中eng[?N]、ing[iN]在文山方言中对应读作[??n]、[in]韵,且有不同程度的鼻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是一一对应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情况:

(1)普通话中eng[?N]韵与声母f[f]、m[m]相拼时,在文山方言中将eng[?N]读作[oN],如“风、奉、梦”;

(2)普通话中eng[?N]与声母b[p]、p[p]相拼时,在文山方言中大部分将eng[?N]读作[uN],如“绷、崩、蚌”读作[puN],“碰、捧、鹏”读作[p uN];个别字读为[a?N],如“泵”读作[pa?N];

(3)普通话中的ueng[u?N]在文山方言中读作[oN],如“翁、嗡、瓮”读作[uoN]。

3、[?]韵

文山方言中没有开口呼韵母e[F],该韵文山方言一般读作[?],只有一部分读作其他音,普通话中与g、k、h相拼的e[F],读作[o],如“哥、渴、河、乐”的文山方音分别是[ko]、[ko]、[xo]、[lo]。还有一类特殊现象,“呢”[nF]在文山方言中读作[niQ?],此类现象极少。

4、[Qi]、[ei]韵

普通话中的ai[ai]在文山方言中一般读作[Qi],ei[ei]在文山方言中一般也读作[ei]。一部分韵母ai[ai]、ei[ei]在文山方言中读作[?]韵,如普通话中ai[ai] 韵的“拍、麦”在文山方言中分别读作[p ?]、[m?], ei[ei]韵的“黑、给”分别读作[x?]、[k?]。一部分ei[ei]韵和n、l相拼时在[ei]前加上一个介音[u],读作[uei],如“雷、内、贼”分别读作[luei]、[nuei]、[tsuei]。

5、ie[iE]、i[i]不分

文山方言中的大部分带ie[iE]韵的字,都读作[i],如“爷、爹、谢、且、姐、贴”等分别读作[i]、[ti]、[?i]、[t?i]、[t?i]、[ti]。

(四)部分特殊的拼合现象

在文山方言中,有一部分比较特殊的合音词,将普通话中两个音节的词合为一个音节,因汉语中无具体的字代替,在这里用普通话中发音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合音词,如:

“怎么”读作[tsoN31],“哪样”读作[niA?N35],“人家”读作[niA35],“各人”读作[koN35],“不要”读作[piao31],“没有”读作[pi?u35]等等。

文山方言的语音特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研究的东西,本文只选择了突出的特点进行大概的介绍。文山话作为西南次方言的分支之一,与该方言区的代表方言如成都话、昆明话等不存在太大差异,只是具体的声韵调及拼合方面存在差别。

参考文献

[1]赵承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汉语方言与普通话[M].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5

[2]中共文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等编. 文山县志简本[M]. 2005

[3]王渝光,王兴中. 语言学概论 [M].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谢进花(1985—),女,云南省文山市人,文山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山方言语音
诗与象
诗与学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