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你守望
2016-03-21霍晓刚
霍晓刚
2016年2月17日,正月初十,一场大雪将灵武市白土岗乡装扮得银装素裹。灵武市白土岗乡泾灵新村的村民们依旧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
过年这些天,60多岁的村民杨发贵每天都和老伴早早忙完家务事,午饭后拿着小板凳准时到村里的“喜洋洋秦剧团”活动中心去看戏。和村里的许多人一样,看戏成了他们逢年过节最主要的娱乐活动。
移民搬到哪,秦腔唱到哪
泾灵新村是一个移民村,现有村民1000多户4000多人,是近些年从固原山区泾源县7个乡镇19个行政村移民搬迁而来。
固原地区深受秦风汉韵濡染,文化积淀深厚,各种文化形式交相辉映,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且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秦腔”,尤其受到这里汉族群众的喜爱。发源于秦川大地的“秦腔”不仅传唱着尘封久远的历史故事,还是大西北人在恶劣环境中生生不息的生活写照。蹉跎的岁月中,人们用“吼”秦腔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用“吼”秦腔诉说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思念。“少了油盐酱醋吃饭能凑合,没了秦腔生活没法过”,这是当地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千年的传承与积淀,秦腔已经深深地融入当地百姓的血脉之中,难以割舍。
对于泾灵新村的汉族群众来说,他们迁移到哪里,秦腔就唱到哪里,只要有秦腔,生活就有生机、有盼头。
搭好戏台子,秦腔开场喽
“喜洋洋秦剧团”活动中心设在泾灵新村汉族聚居区的一片空地上,一间30多平米的小平房既是“喜洋洋秦剧团”和戏迷们的活动场所,又是放置剧团服装道具的库房。走进屋子,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道具、戏服和漂亮的头饰,墙上也挂满了各式工艺精美的扇子和挂坠。几名穿着戏服的演员正在紧张地涂脂抹粉化着戏妆,几名化好妆等着上场的演员围坐在火炉旁或抽着烟谈天说地,或拿着戏本默记着台词。
紧挨着活动中心门口,村民们临时用工地上的脚手架搭建起了一个戏台,戏台设施虽然有些简陋,但戏台被装饰得色彩艳丽,布景道具一应俱全。戏台前的空地已经围坐了好多人,杨发贵老两口赶紧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从大衣口袋里掏出瓜子一边嗑着一边等着好戏上演。
齐心建剧团,留住秦腔韵
58岁的张生荣是“喜洋洋秦剧团”的团长,见到他时,他正忙着跑前跑后地安排台上台下的事情。张生荣是泾源县六盘山镇人,2012年移民搬迁到了灵武市泾灵新村。张生荣从小就是个“秦腔迷”,从20岁左右开始就一边务农一边跟着乡里的秦腔戏班唱戏,也许是常年与戏曲打交道的缘故,这位西北汉子身上还隐隐透露出几分文化人的儒雅。
说起组建“喜洋洋秦剧团”的初衷,张生荣告诉记者,老家一带自古就有听戏唱戏的传统,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唱那么几句,当地的秦戏班和唱得好的“名角”非常受人尊重。如今,喜欢秦腔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和张生荣一样痴迷于秦腔的人在当地还大有人在。
自从搬迁到灵武市泾灵新村以后,很多人一年到头在外面忙着搞副业、干工程、跑运输,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日子渐渐富起来了,但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后来村里几个老戏迷坐在一起商量,干脆把本村的戏迷们召集起来搭建一个自娱自乐的戏班,同时商议推举张生荣为秦剧团团长。
消息一传出,村里的戏迷们都积极响应,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有钱的捐钱,短时间内“喜洋洋秦剧团”就发展到了40多人,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30多岁。灵武市市政府对此也非常关注,灵武市统战部、移民办、文化旅游广电局等部门以及所在乡镇、村政府出资出力,不仅为秦剧团配齐了服装、道具、音响等设备,还请专业老师来村里为他们指导。
如今,“喜洋洋秦剧团”不仅逢年过节在本村演出,还经常应邀参加外县乡文化交流、庙会等活动,不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继承和发扬本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张生荣说:“我们忙的时候是农民,闲的时候是演员。为了秦腔,为了乡亲,我们可以无偿奉献。”
自学兼苦练,只因爱秦腔
泾灵新村文化大院的负责人杜国俊告诉记者,“喜洋洋秦剧团”的成员许多都是现学现唱,演戏功底欠缺,有些人刚进剧团时甚至连戏中的故事情节都不太懂。为了演好戏,剧团的成员一有时间就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还专门买来秦腔光盘,照着字幕反反复复地听、学、记;除此之外,还照着老剧本一词一句完整地抄下来随时带在身上,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背。村民们说,他们的父辈们都是这样学戏的。
67岁的王建章是“喜洋洋秦剧团”的台柱子,身材魁梧的他和张生荣有着相同的经历。学戏唱戏已经50多年的王建章在剧团里主要担任“须生”角色。问起他学戏的经历时,只见他举起双手,将挂在脸上的胡须轻轻一抖,如唱戏一般拉长语调:“一生无其他爱好,只爱秦戏,无名师指点,自学成才!”寥寥几句,铿锵有力,逗得全场人都哈哈大笑。
功夫不负有心人。剧团通过不懈努力,戏越唱越好,越演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如《辕门斩子》《铡美案》《薛平贵与王宝钏》《五典坡》《秦香莲》《苏武牧羊》等剧目都演得游刃有余,越来越专业。
台上与台下,秦腔尽风流
按照老家传统习俗,每年春节从正月初三开始要演四天四夜的戏,每天中午一场,晚上一场,八场戏8个本子,每一场戏平均演三到四个小时。张生荣说,为此,秦剧团提前排练了50多天。
天色渐暗,戏台上灯火通明,台下人头涌动。唱戏前先要进行迎神、烧香仪式,当地人称之为“上犒”,又称“拜天官”。在一串清脆的鞭炮声中,台上锣鼓、唢呐齐鸣,只见几个身着戏袍、手持长锏的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台前,两位老者手持一柱香和纸虔诚地跪在戏台下,台上另一位长者手持拂尘振振有词。之后,装扮成“天官”的人在两员“大将”的护拥下来到台前,高声唱到“吾在九重坐天官,长在灵霄宝殿前。 世人若知阴功满,天官赐福降临凡……”言毕,又见一位手托金盘和扇子的演员向台下观众“撒钱”,边撒边唱道:“一撒风调雨顺,二撒国泰民安,三撒得金积玉,四撒四季发财,五撒五谷丰登……”整个仪式既热闹又庄重。
仪式结束,戏正式上演。随着台上扁鼓、二胡、扬琴、三弦等乐器响起,桃腮粉面、披红挂绿的须生、正旦、花脸、青衣、老生陆续登场,演员们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透着淡定与专注……
演员唱得认真,观众看得入神,完全忘记了初春的寒冷。高亢豪放的唱腔,时而朴实粗犷、时而细腻柔情,将人们带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