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感

2016-03-21张铁梅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元论历史观尼采

摘 要:查拉图斯特拉是尼采幻想出来的拯救人类的最高力量—“强力意志”的代表,是“永恒轮回”中产生的“第一个超人”。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展示了发展的思维方式,辨证的一元论观点,超人理论,对立统一体的圆周运动。其中所包含的一元论的思想和辨证发展的历史观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强力意志”太过主观,太过绝对。他的“超人”也永远只能是自己头脑中抽象的虚幻影子。他重塑的一些价值观,都有太大的主观冲动,不适合作为衡量整个世界的尺度。

关键词:尼采;超人;一元论;历史观;主观;尺度

尼采,我只看过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他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他的观点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上帝已死”,他是充分的相信人自我的力量的,其一生也都在和自己做着艰苦的斗争。尼采在他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站在一元论的立场上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发展的辩证的历史观。展示了发展的思维方式,辨证的一元论观点,超人理论,对立统一体的圆周运动。

1 查拉图斯特拉是谁?

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是尼采幻想出来的人物,是他的代言人、铺道者。查拉图斯特拉30岁那年,离开家乡和家乡的呢个湖泊,到一座山上去“安享他的智慧与孤寂”。10年后的一个早晨,当他伴随着朝霞起身后,突然信念一转,迎着太阳找去并对太阳说:“啊,你,伟大的星球啊!假若你没有被你照耀的人们,你的幸福何在呢!”[1](P3)于是,他走下山去,下降到人间,向世界宣布一个消息:上帝已死!

实际上,他就是尼采心中的新上帝。是尼采心目中普照大地、拯救人类的最高力量——强力意志的代表。在查拉图斯特拉看来,阳光作为一种强力意志,创造了整个世界的生命;人类为了生存,又以其意志创造了世界的运转,因此,整个世界是由一种意志驱动的。是由一种意志驱动的。查拉图斯特拉向世人说:“哪里有生命,哪里便有意志,但不是生存意志,而是—正如我教导你们的—强力意志!”他下到人间,就是要把他这一思想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好让人们认识到自我及自我认识的存在,运用这种巨大的生命原动力,创造出一个新的物种—超人。

那么,什么是超人?查拉图斯特拉告诉人们:“超人是尘世的精义”、“超人就是这闪电,就是这疯狂!”[1]这种人舍弃了一切社会附加的道德、伦理等观念,有着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有很强的战斗性和冒险性,高贵而孤独,总是站在众人之上运筹着整个世界,创造着真理。可以说,不受限制地发扬强力惫志,是超人形象最基本的特征。当然,在众多的人中,只有少数勇敢者、创造者、强力意志充沛者,才能攀援那高悬于深谷之上的绳索而抵达彼岸,成为超人,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将从绳上堕下,落人深渊。“超人”是人进化的必然结果,而此种进化又是一种回归,所以,人类及其整个历史是“永恒轮回”的,这也是尼采从查拉图斯特拉身上领悟到的一个成为他重要哲学观点的论断。超人即是这种永恒轮回的产物。查拉图斯特拉就是世界永恒轮回第二轮中的人类—第一个超人(超越还停留在第一轮回中的已钝化的人),所以,他永远不会真的死去—“现在我死,消逝得无影无踪,瞬间化为乌有,灵魂、肉体一并死去。然而,我被缠绕在其中的因果纽带是轮回的。它将再造我!我是属于永恒轮回之因果律的。”[2]

普通人如何才能变成超人?查拉图斯特拉告诉人们这个过程需要三种变形:“精神变成骆驼,骆驼变成狮子,狮子变成孩子。—”[3]骆驼是人的虔敬、服从和学习;狮子是破坏、批判,尝试对价值重新评估;孩子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肯定、创造和对命运之爱。经历这三次变形.人就一层层脱壳为本我的超人了。

显然,尼采在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布上帝已死的同时,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神话。在这个新神话中,“超人”替代了已经死去的上帝;查拉图斯特拉—即尼采的化身替代了耶稣,向世人传道布教。就连记述查拉图斯特拉言行的这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是仿照记述耶酥言行的《圣经》的体裁写成的。

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说了些什么呢?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是一部哲学巨著,它始终如一地关注着人世生存,这是它唯一的焦点。人生是艰辛和残酷的,而尼采鼓励人们过一种勇士的生活:正视现实,抛弃幻想,无所畏惧。真实尼采思想的基本点,我认为它是有益的,催人奋进的。

剖析尼采哲学思想--人与超人:

“超人”是尼采的一个梦。不过,这个梦的诞生却不是没有缘由的。 他对现代人失望了。哪怕是现代人中的最优秀者,在他对现代人失望了。哪怕是现代人中的最优秀者,在他看来也不够伟大。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最后一部,我们看到高贵的人们陆续来到查拉图斯特拉的洞府,查拉图斯特拉一时感到欣慰,但很快就失望了。这是一些不满现状的人,然而缺乏理想,看不见黎明的曙光。他们是失败者,没有学会舞蹈着超越自己。查拉图斯特拉说 “我期待着更高大、更强健、更优胜、更快乐的人们, 期待身心严整的人们: 欢笑的狮子必将到来!”这“欢笑的狮子”就是超人。“我还没有见到伟大的人”——对人的现状的失望,使尼采梦想超人诞生。

“超人”又不尽是梦,而是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类型的一个象征。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人也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尼采念念不忘的问题是:“人如何被超越?”他“期许自己要完成的最后一件事是‘改善人 ”。那么,人究竟如何被超越和改善呢?尼采把希望寄托在人的一种新的高级类型的产生及其成功上面。在他看来,这是决定人的命运和前景的关键所在。

尼采的这一思想在他早期即已萌发。他在1874年写道,“在动植物界中,凡进步都只靠着更高级的个别范型,这种范型为数稀少,却很坚强、复杂而有生产能力。”应用到社会目的上来,便是:“人类应该不断地勤劳地产生特立独行的伟大人物,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工作可做了。”[4]或许可以把这看作超人说的胚芽,不过我们要注意,超人说正式提出之时,也就是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强调的是:“还从来不曾有过一个超人。我看过最伟大的人和最渺小的人的裸体:——他们彼此还太相象。真的,我发现连最伟大的人也——太人性了。”

所以,超人不是指已有的伟人,它始终还是尚未产生的一种人的类型的象征。尼采提出超人说,用意是给人的生存提供一个目标,一种意义。“人的生存令人感到莫名的恐惧,始终还没有意义”[5]。尼采不回避人生的苦难,而是赤裸裸地揭示它。纵笔所之,甚至显得有些残忍,用尼采自己的话说,“查拉图斯特拉通常比作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更加真实。” 血泪和苦难,往往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人们因不堪重负而皈依宗教。但无神论者尼采对此却不宽容,他怒吼道:“上帝死了!”如:“人生是多灾难的,而且常常是无意义的;一个丑角可以成为他的致命伤……我看到一个无边的悲哀降临到人间,最优秀的人也疲倦于自己的工作。一个学说流行着,一个信仰陪伴着它:‘一切是空,一切相同,一切完了!……” “真的,朋友们,我在人群里走着,像在人类肢体碎片与肢体里一样。”“一切寻求都是徒然,不会有任何幸福岛!” “你们是半开的门,门旁有掘墓人等着。”

3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哲学魅力及不足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诗一样的语言,阐释着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催人奋进的人生哲学,——其中所包含的一元论的思想和辨证发展的历史观是值得肯定的。尼采在《查拉图斯特如是说》中所提出的超人理论和永恒轮回的思想就是出类拔萃的例证。

首先、他鼓励人们抛弃那虚无缥缈的上帝,勇敢地面对人生实践人生真正的意义:“那粉碎了崇拜之意志,而往无上帝之沙漠去的人,才是求真者。 抛去了奴隶的快乐,自拔于上帝与一切崇拜;伟大的,孤独的,不知畏惧而使人生畏,这是求真者之意志。 求真者,自由思想者,常常是沙漠的主人似的,居住在沙漠里。”

其次、他高度肯定人世生存的意义: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诗体小说是尼采的代表作,他紧紧围绕着对人世生存的意义的探寻而展开。那绚丽优美的诗句,像高空的彩虹,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照亮了现实与人生。“人类为着自存,给万物以价值。——他们创造了万物之意义,一个人类的意义。” [6]他树立“超人”为目标,鼓励人类向前发展: “人应当自强不息。“人类是应当被超越的! … 我来教你们什么是超人”。

尼采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崇拜英雄,呼唤强有力的超人出世,认为普通人是粗制滥造的产品,主张由“高等人”统治世界。在个性受到压抑甚至被泯灭的时代,读尼采是极有意义的,因为他极大地张扬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假如社会的大多数人都能自励自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实即使是在没有性压迫的时代,读尼采也同样有意义,因为改良人口素质始终是人类进步所必需的。尼采的“超人哲学”作为一种英雄主义学说,无疑有其颇为可取的一面。几乎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因为在知识、智慧和胆略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时空下,一个英雄或杰出人物常常胜过千军万马。

首先,他的“强力惫志”太过主观,太过绝对,世界上的一切不可能全为强力意志所驭动,就像查拉图斯特拉虽有高于众生的意志,却始终无法改变众生。

其次,他的“超人”也永远只能是自己头脑中抽象的虚幻的影子,人并不是过渡到超人的桥梁.人必然会受到除自身意志外诸多社会条件的影响,即不可能丢掉“自我”和“超我”,除非社会不存在了。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以及同私有制联系的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人才能真正支配世界。这又是和尼采的专制论、私有制论相反的,世界的发展也逐步证明着前者的正确和后者的错误。

再次,他重塑的一些价值观,都有太大的主观冲动,不适合作为衡量整个世界的尺度。比如颇倒善恶、仇视女性、鼓励战争,这都是对人类生存及和平的裹读。假如过度信赖这些观点,很容易把人类社会变成一个疯狂的、血腥的社会。

不管怎样众说纷纭,尼采仍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和艺术家,他有积极的、自成一家的哲学观点和流畅优美、耐人寻味的文字。如今的世界,各种理论风行,偶像崇拜已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甚至连邪教都能一呼百应——现代社会的症结,就在于物质的发达已使很多人因智性活动的减少或因思想程式化而逐渐失去了个人的思考力、判断力,失去了个人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年代相比,尼采是一个思想者,他的思想也促使人们去思想。

参考文献

[1] 德,尼朱、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足说[M].漓江出版社,2000,1.61

[2] 德,尼朱、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足说[M].漓江出版社,2000,1.28

[3] 德,尼朱、黄明嘉译,查拉图斯特拉如足说[M].漓江出版社,2000,1.20

作者简介

张铁梅(1972—),女,蒙古族,内蒙古科右中旗人,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一元论历史观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一元论与多元论
国际法向国内法的“变形规则”是“基础规范”吗——对凯尔森“一元论”的检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浅谈对中医一元论的认识
习近平的历史观
深思慎取意 细说与君听——《游褒禅山记》主题一元论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