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16-03-2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小强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 雯 崔小强
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 雯 崔小强
研究生教育领域无论在教育层次还是在教育内容上要比本科教育更深入。一些人认为研究生的综合素养高于本科学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导致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忽视,甚至很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内容中没有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为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近年来,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自杀率和犯案率增高,促使我们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起高度的重视。积极心理学是一种能够推动研究生心理健康正向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注重研究生的自我心理调节,使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和价值观,强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研究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是主要研究人内在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每个人都具有正向的、积极的美德,这些因素往往会被外界负面环境所遮盖,从而促使人滋生不好的念头。积极心理学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挖掘人所具有的天性中的积极潜能,从而推动人以更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目前,积极心理学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人的主观积极情绪的体验研究、个人层次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以及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系统研究等三个层面。
从人的主观积极情绪的体验研究看,其所探究的包括满足、希望、乐观等积极情绪,强调人要能满意地对待过往所发生的事情,幸福而充满乐观地看待现有的生活以及充满希望地面对将来。个人层次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就是对一些自身具有乐观、好奇、宽容等积极因素的人进行研究,找到这些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以便于积极心理学找到更好的帮助存在消极心理的人改善其心理的途径。群体层次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是对人周围所存在的环境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外界群体环境的力量激发人潜在的积极性心理。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目前,我国社会对研究生的学历成分报以高度认可,很多人认为研究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在心理素质方面也比本科学生更强一些,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范畴内没有设置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其实是社会上比较普遍的认识误区。
客观来讲,研究生在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比普通本科学生水平较高,但是研究生本身只代表高学历,高学历并不意味着就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更何况即便是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并不意味着这种状态不会发生病变。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定要有心理疾病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人们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基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人们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清楚的认知,找到能够有效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途径,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乏,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虽然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点,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服务于本科学生。一方面受制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一些研究生自身不接受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或者不愿意接受相关治疗。另一方面,学校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很多时候都忽略了研究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迟迟得不到落实。
2.教育内容僵化,有效性低
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上看,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一些教师没有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和讲解,这对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缓解收效甚低。心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即便是具有同一种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于其内在情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也不一致。教师单纯地以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不能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反而会使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主流学科画上等号,产生厌恶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适得其反。
从宏观角度来说,研究生作为具有高素质、高理论技能的人才,他们都能够接触到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内容。如果这些理论内容能真正地对研究生起到作用,研究生就不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事实证明,这些单一的理论知识不能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对研究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其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正确方式。
目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心理成长等与社会环境相关的方面。多数研究生因为要进行学术研究,很多时候不能与外界有良好沟通,所有的情绪都拥堵在内心,最终形成心理问题。我国高校没有设立针对研究生这方面心理问题的课程,进一步导致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的设置存在明显缺失。但是,还有一些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有较为足够的重视。这些高校中,虽然部分设有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大多处于零散状态,缺乏系统性。很多高校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交给一些比较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这种断断续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导致研究生出现自我怀疑等负面现象。
无论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都要有良好的系统性,要以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为基准,结合研究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性辅导,以此真正地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三、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积极心理学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足够重视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应用不仅是要树立研究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要促进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各大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纵观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研究生心理问题。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心理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学校和相关部门加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积极心理学强调学生树立良好的、积极的、乐观的心理意识,从而推动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这个过程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标准,以此推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到应有的效果和价值。因此,积极心理学不仅对研究生的实际心理问题产生作用,而且会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和各大高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2.积极心理学确定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对研究生心理学健康教育来说,其不应该是以研究生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而是应以树立研究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不断发展积极人格品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中,“无病状态”实际上也是另一种“有病状态”。真正的“无病状态”应是研究生的心理体验是积极且丰富的,研究生要对所面对的一切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借助积极心理学,我们应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定为三个方向。
首先要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情绪。这个过程中,高校要让研究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一些负面情绪产生良好的抗性。其次,要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研究生的社会交流障碍问题等,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相应的心理学技术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回归到第一个方向上,树立学生的积极心态,从而避免心理问题的二次发生。最后,针对一些相对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高校要加大心理治疗的介入程度。目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过分侧重于第二和第三个方向,往往对第一个简单的方向存在明显忽视,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育误区。因为无论是第二个方面还是第三个方面最终都要回归到第一个方向。相较于外力介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讲,研究生的自我心理疏导和自我心理教育更有效,也更能适应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介入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异于亡羊补牢。
很多时候心理问题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之处,当心理问题爆发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问题已经形成,甚至到了非常恶化的程度,即便是介入治疗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只有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树立研究生积极、坚强、乐观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细节中的心理问题,才不会导致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恶化到需要介入治疗的地步,这是根治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核心途径。
四、结束语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依靠相关部门的管理、学校的教育,还应得到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积极心理学倡导要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让研究生能自我意识到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这样能实现双重的教育效果,能促进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
[3]陈 菲.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八个误区[J].前沿,2014
[4]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5]罗斐悦,宋官东.我国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
[6]李 伟.浅析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
[7]熊 会.当代研究生心理问题探索[J].社会心理科学,2015
[8]李丽荣,李世珍.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云梦学刊,2014
[9]沈 玉,陈 阳.研究生心理问题透视[J].观察与思考,2011
ISSN2095-6711/Z01-2016-1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