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中心论”的实践探讨
2016-03-21胡永泉
胡永泉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 101100)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中心论”的实践探讨
胡永泉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 101100)
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猜想、假设,提供资料让学生自己验证猜想、假设,由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地理科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学情境;猜想;假设;证据
学生、教师、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三个核心要素,摆正三者的关系,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从“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到“学生中心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探讨和争议的过程。“学生中心论”主要思想是:课堂教育的权利应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自我发现、自我挖掘的过程,即学习是运用自己的经验探索自己的未知世界、发现真理的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约翰·杜威和卡尔·R ·罗杰斯。从笔者所在区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看,“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仍然有一定市场。虽然课堂从“粉笔、黑板、板擦”变成了“鼠标、屏幕、遥控器”,从“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多言堂”,从“学生的一听到底”变成了“阅读、观察、讨论、交流”,从“单纯的分析教材”到引入了“鲜活的地理事实”……但是,在部分高中地理课堂上,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思维走,而不是教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教学内容仍然以教材为主,较少关注学生的生活、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热情没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代表学生地理思维的活跃,大量信息的呈现并不代表学生智慧的有效生成,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并不能代表对问题的真正理解,学生记住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等知识并不代表心里对知识的认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是课堂教学惯性的作用,很长时间内我国的地理教学受“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影响深刻,这些教学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师,改变起来比较困难。其二是没有深入掌握学生思维特点和思维规律,学生对于出现在眼前的陌生知识是怎么想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是什么?教师并不是十分清楚。其三是教学评价的作用,我们各个层次教学评价多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测,学生只要记住相关知识,基本可以应付各种考试。对于学习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训练,是不好考核和评价的,它的效益不是短时间能够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对探索学习过程的改革不是很积极。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R·罗杰斯说:“知识无法直接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识、技能,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智慧,而且能够在生活、生产中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把自己置身于课堂学习的中心位置,主动去学习。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有效学习机会,不能剥夺学生学习的机会,更不能替学生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人们学习、探索的原始的持久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产生强大的求知欲,才能主动地、乐此不疲地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尊重、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更要有意识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高中学生知识面较广、阅历较丰富、思维活跃。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创设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好奇心的满足,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案例:
西双版纳是我国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这里降水丰富,植物茂密、种类繁多。但近些年,由于一种热带经济植物的大量种植,使得种植地区气候变干,气温升高,植物多样性变少,河流水量减少,多年的瀑布消失。种植该热带经济作物地区变成热带雨林中的“绿色沙漠”。请同学们思考:这种经济植物最可能是什么?它的种植为什么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高中学生对西双版纳是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的种植使得雨林变成了绿色沙漠,这足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大牧场放牧业农业地域类型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时可以提出这样的案例:
有这样一个国家,在19世纪初没有冷冻设备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牛屠宰后,牛皮出口,牛肉多的吃不了扔掉;现在这个国家牛的头数比人口数多,牛奶价格比矿泉水低;这个国家人均消费牛肉最高年份达到100公斤;世界很多国家的餐桌上有这个国家的牛肉。请同学们思考:这个国家的农业具有什么特点?是哪个国家?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需要什么条件?
这个案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学生推理出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
二、启发学生提出猜想、假设
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对眼前的困惑、疑难问题结合原有的经验、知识,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大胆的推理、想象,对问题解决提出猜想、假设。这既是对旧知识、经验的巩固过程,更是运用旧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是要充分信任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敢于、乐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学习氛围。其二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去思考、推理、判断、想象。其三是对学生提出的猜想、假设等结果,教师要追问为什么学生是这么想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在学生知道了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后,分析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时,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引导学生:
师: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等特点。据此,同学们想一想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应该有哪些?
生1:大面积的草场。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这里畜牧业生产规模大,牛是大型牲畜,很能吃,必须有充足的食料。
师:从草场的角度说,除了面积大,还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生2:草的质量应该很高,营养丰富。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牛只有吃得好,长得才能快,满足商品生产的需求。
师:这里的草场还有什么优势呢?大家能不能结合我国内蒙古草原的特点,从放牧旺季的时间上,说明这里的草场还可能具备什么优势?
生3:放牧时间长,四季草类茂盛。
师:如果这里的草场冬季也牧草青绿,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生3:冬季气候温暖。
师:为什么呢?
生3:只有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草才能生长。
……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对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提出了种种猜想或假设,这些猜想或假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的。这些猜想或假设,一旦得到证据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学生自己生成的,学生很容易理解、记住并加以运用。
三、为学生提供咨询
学生提出的猜想或假设,必须要得到检验、证明,才能得出有价值的、正确的或错误的结论。这种检验、证明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等证据验证猜想、假设的技能,更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对自己负责任的人生态度。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准备丰富的资料,以备学生咨询。
学习人口迁移的内容时,学生清楚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后,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两个案例:
案例1:山东人自古以来就有闯关东的行为。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即现在的东北地区。据史料记载,从清朝初期(1644年)到新中国建国时(1949年),在300多年的历史中,山东闯关东的人数多达2000多万,即有2000多万山东人迁移到东北地区生活居住。
案例2:我国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很多早年迁往东北居住的山东人开始返回山东,而且一些东北当地人也往山东迁移。从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看,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东北迁往山东的人数约达70万。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两个案例,推测案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对于案例1有的学生说是自然因素,有的说是经济因素。案例2有的学生说是经济因素,有的说政策因素。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继续提供了两个案例:
案例3:据史料记载,从清朝初期到新中国建立时的300多年时间里,山东发生旱灾233次,涝灾245次,黄河、运河的水灾127次。几乎年年有灾害,广大农民民不聊生,逃荒要饭的人随处可见。而当时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森林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当地广泛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谚语。
案例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山东农民实行了多种经营,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而历史上从山东迁往东北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生活较为艰苦。在城市,由于东北经济结构较单一,以传统的重工业生产为主。由于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导致生产萎缩,职工下岗形势严峻。而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全省社会就业人数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学生运用案例3和案例4去检验或修正自己提出的猜想、假设,最终基本可以得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改革开放后东北往山东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这些结论是学生自己经历了提出猜想、假设到运用资料验证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科学有效的方法训练,如果学生的猜想、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也是一个自我肯定的学习过程,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应该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的经验、知识、思维特性为出发点,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从讲解者变成咨询者,从权威者变成服务者,从指导者变成促进者,做到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1] 约翰·杜威.我们怎么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卡尔·R·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杨胜慧.山东—东北人口流动[J/OL].http//www. docin.com/p-690964502.html,2013-08-18.
(责任编校:左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