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新闻传播方式探讨媒介与公共健康
2016-03-21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李 超
基于现代新闻传播方式探讨媒介与公共健康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李超
摘 要:目前,媒体成为鼓励民众接受医疗的主要宣传平台。媒体通过引导民众的医疗意识,使民众接受现代医疗手段,传媒与民众健康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利用媒体传播信息不仅速度快,而且覆盖面广,对公众的健康意识影响大。特别是一些医疗单位利用媒体的新闻传播平台传播健康信息,会对公众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传媒对人体健康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就要建立媒介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媒介传播健康新闻能够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促进人类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现代新闻的传播方式,探讨媒介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新闻传播 传播媒介 传播方式 公共卫生 健康传播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保健知识越来越关注。但是与此同时,人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对疾病的常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疾病征兆的判断和相关诊疗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广播新闻媒体、电视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等获得有关健康信息的内容。新闻媒体在民众心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所发布的新闻信息在民众中具有很高的信赖度。当新闻媒介传播一些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健康信息时,媒体会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健康知识的可靠途径。现代人充分利用媒介查找疾病信息的过程中,还会增加其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认知。以新闻传播形式公布医疗卫生信息,可以提高公共健康意识,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
一、利用新闻传播提升公共健康的研究现状
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之一是新闻媒介。新闻媒介通过新闻采访的方式获得医疗保健信息,经过材料整理后在新闻媒介上传播。运用新闻传播方式发布健康信息,符合当前的媒体发展以及社会环境。
1.美国对利用媒介进行医疗健康知识传播的研究现状
利用媒介进行医疗健康知识的传播,美国起步较早。其对信息传播进行明确划分,即医学领域内的传播和医学领域外的传播系统。医学领域内的传播以社群内进行医疗信息传播为主,这些信息出自专业人士,他们是医疗领域的研究学者,是医生或是医学作家等。他们会将自己关于医疗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撰写为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医学领域外的传播系统较为广泛,不局限于专业,主要是媒体平台,包括网络、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发表的医药保健知识具有普适性。它通过媒体传播使医疗卫生界与社会公众建立沟通。
医疗卫生信息的传播还包括新闻传播方式,就是运用新闻媒体开展卫生教育。经过学术研究界的努力,有效的卫生教育模式已经构建起来。著名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就是Beckeri所建立的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这一健康信念模式经过多方研究和实践,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就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将卫生教育模式纳入医疗健康信息新闻传播领域中,打破传统的传播局限,使信息传播的力度更强,有助于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
2.中国对利用媒介进行医疗健康知识传播的研究现状
经济生活的宽裕使人们更为注重自身健康,希望采取各种保健措施预防疾病,让自己有健康的身体,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健康信息除采用人际传播为主要渠道外,媒介传播健康信息成为个人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媒介新闻报道的健康知识在民众中的可信度较高。
新闻报道健康知识的内容相对灵活,包括疾病文化、疾病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内容,民众可以根据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有选择地接受新闻信息。从医疗卫生的角度看,医生要将医疗健康信息快速传播出去就需要医疗新闻传播形式,这就使新闻成为传播公共健康的媒介。公共新闻媒体传播的公共健康知识多为对常见疾病的介绍,包括预防、治疗等。它还会传播一些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教育知识,这些知识对公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普遍意义。
虽然健康信息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以新闻传播方式而建立起来的医疗卫生健康宣传模式已经构成,并向大众媒体覆盖。媒介力量可以推动公共健康的发展,对整个医疗卫生领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医疗健康新闻的发展过程
关于医疗健康新闻的发展,美国Western Virginia大学的健康信息研究专家Simpkins Brenner教授进行了系统化研究。Simpkins Brenner认为,传统的“健康信息”主要是关于疾病的生物层面研究的医疗健康信息和在生理层面研究的医疗健康信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医疗健康的研究内容发生转变,研究重心转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维护。发生这种转变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的健康意识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而是要采取疾病预防措施,通过保健的方式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抗疾病的方法有所转变,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由此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健康维护与其获得的成效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焦点。关于医疗卫生的新闻信息传播,研究专家将传播的内容划分为两大类别,即医疗健康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医疗科学知识的传播。医疗健康新闻涉及的内容丰富,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医药领域的科研成果、疾病的发现及流行特征、医药实践、医学教育途径、医学奖项等。
处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新媒介作为医疗健康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对各种健康信息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追溯医疗健康新闻的发展历史,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健康信息就已经在当时的各种媒体上普及,医药新闻也在其范围内,医疗卫生新闻以医疗科学内容为主。当时,天花和疟疾在美国一些地区肆虐,医学界开始针对这两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布在专业杂志上,一些大众媒体也做了相应报道。此时的医药新闻科学性极强,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科学新闻将相关报道传递给民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媒介在传播医药科学信息的时候还发挥着卫生教育的功能。此时的医药新闻会发布在报纸媒体上,相关报道对民众具有提示作用,能够引导民众为自身的健康需要采取各种疾病预防措施。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普及性,提高了民众的健康意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美国的医药新闻中融入“决策”性,即医药新闻替民众做出健康决策,起到指导性教育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单纯的医疗卫生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新闻性。于是,新闻记者会亲身涉足相关领域,挖掘医疗卫生信息,对采访对象进行引导性提问,这将医疗卫生纳入到社会范畴,使美国的医药新闻具有评论色彩。
三、医疗健康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困难
1.医疗健康新闻报道的内容专业性更强
医疗健康新闻的报道与普通新闻报道存在相同之处,即都要经过采访进行信息收集,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整理撰写成新闻报道后传递给民众。具体而言,医疗健康新闻的报道专业性较强,这是它与普通新闻报道存在的不同之处。
医疗健康新闻的医学知识较系统,如果让民众能够理解就要以简明的语言解释,将信息直接报道出来。但是,将医学用语以通俗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是非常难的,一方面新闻记者要对相关术语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新闻记者要具有较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因此,素质良好的医疗卫生新闻记者在运用通俗语撰写新闻报道时,要从趣味的角度出发,让民众乐于接受这些新闻信息。体现趣味性的医疗卫生信息会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也会令人感觉到不严肃。
此外,医疗健康新闻的报道会受到截稿日期、版面篇幅等要求的限制,其发布的新闻能够维护真实性,但是在论述上存在不符合科学原则的现象。
2.医学科学领域对新闻的界定是指可预见性的研究结果
医学科学领域对新闻的界定与新闻领域对新闻的界定有所不同。新闻领域的新闻是发布最新消息,而医学科学领域则不同,其所谓的“新闻”是有待证明却可以预见结果的医学研究。那么,关于医学科学领域的新闻报道,要保证所报道的新闻质量,就需要新闻记者对医学科学有所了解,特别是医学前沿要有一定的研究,才能够在报道中维护医学的专业性,且能够用通俗的语言将新闻内容表达到位。
3.医学科学领域对新闻的正确性有一定的要求
医学科学要求医学文章的正确性是指医学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以及实验验证的结果是正确的,而且是可以证实的,能够经得起重复检验的。但是将医学科学研究纳入新闻领域,维护医学新闻信息的正确性,就要将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客观地报道出来。一些研究学者看到新闻报道后提出质疑,新闻记者可以通过采访的方式获取资料,并整理为新闻内容,进行连续报道。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最大的困难是采访对象不愿意配合。医疗界健康记者要能够刊登一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新闻来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闻记者在对相关医学知识有所了解的同时,还要懂得与参访对象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通过采访获得采访对象的合作,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四、医疗健康新闻记者的采访对象
医疗健康新闻记者的采访对象就是新闻信息的来源,新闻记者往往会从三方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选择。其一,消息的提供者具有较高的合作性,就会成为新闻记者的采访对象。其二,权威发言是新闻记者关注的,特别是具有较高专业话语权的人,其发言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会成为新闻记者的采访对象。其三,能够提供新闻信息且能够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可靠的人,会成为新闻记者的采访对象。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医疗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医疗科技成果应用于医疗领域中,促进了中国医疗水平整体性的提升。新媒体时代,传媒作为新闻信息载体,其发挥的宣传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传媒成为医疗宣传的主要工具,对公众健康具有一定影响力。
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无论是新闻记者还是民众都会给予医药健康新闻高度关注。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互动会产生高质量的新闻。高质量的新闻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民众所关心的。新闻媒体对医药健康的议题表示认同,才能够对相关新闻进行有效报道,这些新闻信息才会对民众健康具有指导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民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但是民众难以看懂专业医疗健康知识。新闻媒体是专业医疗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新闻媒体将专业的医疗健康知识用通俗的新闻语言表达出来,需要新闻记者了解医疗健康知识,选择恰当的采访对象,恰当地表达获得的新闻信息。新闻报道会对民众的健康意识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加,会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健康的氛围,达到公共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碧红.从媒介工具化到媒介社会化——微博的个体表达与社会影响[J].学术研究,2012.06
[2]【丹】延 森著,刘 群译.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郭小平.环境传播:话语变迁、风险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4] 时立荣. C·赖特·1米尔斯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1.03
[5]郭晓科,孙静惟.健康传播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基本理论、常用方法和效果评估[J].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2011.02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