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山瑶文明进程中的生存智慧

2016-03-21徐祖明

广西民族研究 2016年1期

【摘 要】过山瑶是对瑶族的又一称谓(或为别称),它浓缩了瑶族先民千百年来漂洋渡海、翻山越岭、过山吃山的历史进程,形象反映了瑶族历史生活画面的社会学意义。瑶族人民在过山吃山的历程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生存智慧,主要包括:以盘瓠神话为发端,创造盘王文化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借用封建王朝名义,创作《过山榜》以维护本民族利益;从北往南迁徙,过山吃山种山以实现民族大转移。盘王精神永远激励着瑶族儿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过山瑶;盘瓠神话;犬图腾;过山榜;盘王精神

【作 者】徐祖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清远,511510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5)06 - 0108 - 008

本文所指称的过山瑶,并非瑶族之一部分,而是整个瑶族。因为,尽管瑶族的自称和他称不胜枚举,但是能够与过山瑶相对等的名称只有平地瑶,而实际上,平地瑶也是过山瑶的分支。[1 ]过山瑶这一称谓,浓缩了瑶族整个民族千百年来漂洋渡海、翻山越岭、过山吃山的历史足迹,富有形象性、普遍性、典型性的社会学意义。在我们看来,过山瑶就是生动反映瑶族历史生活画面的瑶族又一名称。借此,文章所述过山瑶文明进程中的生存智慧,实则是整个瑶族文明进程中的生存智慧。

瑶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但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处于较为弱势地位。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瑶族人民需要处理好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需要经受大自然的各种考验。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变迁中,他们一步步地与南岭山脉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过山吃山”的千古话题。他们顺从并呼应着“过山瑶”之名称,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生存智慧。对此以文化视角概其大端,从三方面给予论述。

一、以盘瓠为始祖,创造盘王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在瑶族人民心目中,盘瓠是他们至尊的始祖。以盘瓠故事为发端,瑶族同胞创造了彪炳千秋、光耀中华的盘王文化。

我们这里所说的盘王文化,是指以盘王形象为中心的文献史籍、祭祀活动、民族认知心理等综合现象。

盘王文化起源于瑶族先民的图腾崇拜,即对动物“犬”的崇拜。有人认为,将瑶族与“犬”(或“狗种”)相联系,是一种历史偏见和歧视。其实,这是将图腾崇拜与后来的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没有区分开来的缘故。[1 ]图腾崇拜,在每一个民族的初民时期都出现过,而瑶族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将图腾崇拜物“犬”塑造成一位神奇的民族英雄“盘王”,将其图腾崇拜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并且弘扬光大、继承发展,成为瑶族子孙后辈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继往开来的一种精神力量。

盘王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矗立在瑶族民众心目之中,成为他们世代永续朝拜歌颂祭奠的圣祖,这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在今天大多数人看来,盘王是对盘瓠的尊称。虽然人们对盘瓠的解说不尽一致,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盘瓠的原型是盘瓠神话中的一条犬,即盘瓠为犬的名字。[2 ]以盘瓠为主角,逐渐演绎出了一个相当完美的故事情节。大体上就是说,盘瓠作为一条受主人恩宠的爱犬(有人称之为龙犬 [1 ]),领主人平王之命,历尽艰辛,机智地咬下敌国高王的头颅。盘瓠获赏娶三公主辛女,辞别君王和朝廷,前往遥远的受封之地会稽山。他们夫妇在那方崇山密林之中,携手并肩,共创家业,生儿育女,繁衍子孙,成为瑶族的始祖。可以说,这是瑶族对以犬为图腾的历史神话的人格化表述。

像其他图腾物被载于史册一样,犬的图腾也被书写于史籍之中。最早对“犬”图腾作出记载的是《逸周书·王会解第五十九》中的《商书·伊尹朝献》:“正西,昆仑、狗国……”[3 ] 951。其“狗国”在《山海经》里有多处记载,其中《山海经·海内北经》有云:“其东有犬封国”,“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杯食。”再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 [4 ] 326-385晋人郭璞注《山海经》认为该故事即为汉代流传的长沙武陵蛮盘瓠神话的早期记录。[5 ] 203-205

盘瓠传说最早见于应邵《风俗通义》:“高辛之犬盘瓠,对天犬戎,高辛以少女委之,封盘瓠氏。”[6 ]437后宋人罗泌《路史·发挥二》有云:“应劭书遂以高辛氏之犬名曰盘瓠,妻帝之女,乃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妇是为南蛮。”(邓群 、盘福东在《瑶族文明发展历程》一书里说,查应劭《风俗通义》没有这一内容,但邓、盘两位作者又以此说为据展开他们的叙述。[5 ] 203-205其实,按照龙海清先生的研究,“《风俗通义》包括目录原为32卷,到北宋时亡掉22卷,今仅存10卷,所以才未见有盘瓠神话的内容”。[7 ] 437 )后来,郭璞在《玄中记》里、干宝在《晋纪》里也都有相关记述。

范晔的《后汉书·南蛮传》对此记载为,盘瓠得高辛女负走入南山,“经三年,生六男六女。盘瓠死后,自相夫妻……”由于范晔的叙述为集大成者,又是正史,所以对后世影响较为深广。

正是在这类文献的基础上,围绕着犬名盘瓠的种种神奇故事,瑶族人民创造出了一种盘王文化。其中,《过山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将在下文专述),依次还有唱《盘王歌》,跳盘王舞,还盘王愿,建盘王庙,祭盘王节,种种纪念、缅怀、歌颂盘王的形式,相继面世,而且一直都活跃在瑶族人民各种生活场景之中,它们从不同侧面突出盘王的形象和地位。自古至今,瑶族民众的生活习俗、衣服饰物、文艺娱乐,无不表达出他们对盘瓠先祖的隆重祭奠和无限缅怀之情。盘王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繁荣,一方面是其自身与时俱进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另一方面是滋润熏陶着瑶族儿女,从内心到外表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盘王形象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牢牢地扎根于瑶族民众的灵魂深处,盘王文化日益深刻地转化成推动瑶族人民克难制胜、开拓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以盘瓠为始祖,把盘王文化作为瑶族文化的起源之母,是符合瑶族民众生活历程和心理需求的。换句话说,盘王故事已然奠定了瑶族同胞的生活起点,瑶族人民就是在继承和发展盘瓠生活图景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沿着盘瓠留下的历史足迹不断跋涉攀登。在瑶族民众有口皆碑的盘瓠故事里,人们看到,大敌当前,国王征召无应,盘瓠毛遂自荐,无需兵士器械,不带辎重粮草,只身潜水渡海,智取敌国高王首级回报。这里,作为一只龙犬的盘瓠,敢于担当,不辱使命,英勇机智,最终凯旋的高大美好形象栩栩如生。嗣后,盘瓠既不居功自傲,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只求国王践约,愿与公主完婚,即使偏居一隅,也欣然前往,而且立地生根,安居乐业,繁衍后代,兴旺发达。整个故事就是对一位不仅是光耀瑶族史册、而且是震撼中华大地的民族英雄事迹的生动写照。这对于每一位瑶族成员,都是无比荣幸的祖上功德,何谈侮辱与歧视?盘瓠的经历,昭示着瑶族人民漫漫岁月中跋山涉水的艰难脚步和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他们世世代代翻山越岭、漂洋渡海、过山吃山的生活,都浓缩在盘瓠的传奇故事之中。他们对明天的憧憬,全扎根于盘瓠建立的历史功绩簿之上。

推究起来,盘瓠故事,是瑶族同胞对自身生活的讲述;盘王形象,是瑶族人民共同树立的英雄典型。它完全超越了原始图腾“犬”的历史范畴,超越了一个少数民族的追求意境。它是将后人的生活借助于神话故事来表达,用追寻先祖的方式勉励后人不断前行的脚步。所以,盘王文化系列中的种种纪念活动,都是在推崇盘王形象、强化盘王精神的同时,更好地凝聚瑶族人民的意志,歌颂瑶族儿女当下创造的现实生活,激发他们开拓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盘王文化的实质也是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盘王文化能够薪火相传,不仅是她集中反映了瑶族内部全体瑶胞的心理诉求和精神向往,而且更是她完全置身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土壤之中,顺应了外部环境即整个国家的历史需求和发展趋势,并使得这内外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盘王文化,相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而言,它是部分,有其特殊性,但是它又是构成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价值。在盘瓠故事里,盘瓠效忠朝廷国王,以其特有的方式也是优势:犬的外形迷惑敌国君王,即以它的智慧和胆识报效国家。它的主动报国请缨及其大智大勇的表现,加之其他方面的精神品质,譬如,不居功,不贪慕虚荣,勇于开拓创新,致力于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繁衍后代,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主流意识。由此,以盘瓠为原型,以神话故事为基本素材,以尽忠报国、无私无畏、开拓创造为精神内核的盘王文化,就在中华文化大背景的烘托和映照下,得以蓬蓬勃勃地传承下来,成为瑶族人民千秋万代高擎坚挺的一面精神大旗,也成为中华文化长廊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绚丽风景。

二、打着朝廷旗号,创作《过山榜》,维护本民族利益

瑶族文化中,更具体地说,就是盘王文化中,有两件重要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和《盘王歌》,而后者是前者的衍生品。实际上,《过山榜》在盘王文化中,更具有原始性和奠基性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过山榜》有20多种名称 [8 ] 6-26。《过山榜》是俗称,一般正称为《评皇券牒》。我们这里称说《过山榜》,主要是因为这一名称与本文论述切合,又通俗形象。[9 ] 1-24

这里就自然地牵涉到《过山榜》的出处问题,这是迄今未有定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对其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对于众多说法,有人归为两类,但又存在着两种“两类”归纳法。第一种“两类”是“朝廷颁发说”和“瑶人自订说”。[10 ]第二种“两类”:一是封建王朝发给瑶民的文书,其中又分为由隋代、唐代贞观年间、南宋、明初四个不同时代发出;二是明代瑶酋发给瑶民的券牒。但持论者独取“《过山榜》是南宋封建王朝实行羁縻政策的产物”[11 ]。

我们赞同“瑶人自订说”。我们认为,像《诗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样,《过山榜》也是瑶族人民自己创造的作品,具体的文字有可能是瑶族知识分子(譬如“师爷”等)、也可能是瑶族上层人物(譬如在封建社会官府里任职的瑶族官吏)他们撰写,但归根结底应是瑶族人民共同创作出来的成果。因为可以完全肯定的是,《过山榜》涉及的具体内容都是瑶族人民创造的实践生活,同时瑶族知识分子也是瑶族人民中的成员。

我们先从《过山榜》的外部情况看。黄钰先生辑注的《评皇券牒集编》是迄今收集《过山榜》文书最全的文集,如张声震先生在该书《序》里所说:“《评皇券牒集编》一书,共汇集了一百零一篇券牒文献,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同类书材料最多的一本。”[12 ] 3-4而这“一百零一篇”都是收集于瑶族同胞的家藏之中,即私藏品,并非政府(官府)的公藏物。由此再溯源,照“封建王朝发放”之说,最早是在隋代,自隋至明清,既无官府保存《过山榜》文书的记载,也无实物材料,又无官方史籍记录《过山榜》文字,哪怕是类似的文字。是人们没有发现,还是实际上就没有?起码可以说,至今还没有外部材料直接证明《过山榜》是哪一朝代发给瑶民的文书。封建王朝在历史上,对东夷、北狄、西羌、南蛮实行过多种多样的绥靖、安抚政策,但还没有给其他少数民族发放过“榜文”之类的文书,要说是朝廷发给了瑶族这么一种 “过山榜”,原因何在,理由不明;与汉高祖颁发的“丹书铁契”毫无相同或相似之处。史料中更没有对这份榜文产生过什么实际效果的记载,也没有对它进行验证检查之类的记录或书写。也就是说,只有一纸公文,而没有运行,它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记载的文字材料。

再从《过山榜》的内部情况看。第一,“榜文”的立论依据难以令人信服。任何一个高高在上的封建王朝,仅凭一个神话故事,龙犬为平王立功,就庇荫瑶族子孙万代,显得没有说服力,甚至较为荒唐。第二,榜文中给予瑶民优惠政策过重和优惠条款过多过细。譬如,优惠政策中规定:“天下一切山林田地,付与王瑶子孙耕管为业,营身活命,蠲免国税夫役。”[8 ]1-10这是何等厚重浩大的恩赐,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和官府会如此慷慨大方、眷顾善待瑶族人民。有的“券牒”中准赐的优惠条款多达20余种 [8 ] 1-10;有的“券牒”对一些具体数字规定得特别仔细:“离山三尺,戽水不上之地,山田山地俱系瑶人所管”,“如有豪恶以势强夺瑶人妻女为婚者,罚蚊子鲊三瓮,开通铜钱[三]百贯,无节竹三百根,糠粒金绳三百丈,金鸡屎三斗”[13 ] 9-12,等等。这些规定过分具体详尽,就失却其真实性。第三,“一百零一篇”榜文没有多少篇是完全一致的,有些内容还差别很大,繁简详略不一,且文字中错讹较多。不管它们是如何誊抄流传保存的,出现这些情形就说明所谓“王朝发放”与“瑶酋发给”的不可靠性。第四,篇幅冗长。作为通关过卡的公文,官府不会颁发如此冗长文字的文书,把守关卡者也不会查验如此费力费时的文书。第五,内容庞杂。有的“榜文”详叙盘王功绩、辗转迁徙、民风习俗,皇朝敕封盘瑶12姓氏、蠲免赋税、开山自种等。作为公文,理应简洁明了,不会详述这么琐碎繁杂的内容。第六,文书上没有王朝或官府印玺。即使有些券牒中启用了印模,如方形印模有乌龟图画、圆形印模有马蹄等,[8 ]6-26但这种印模并非官府印玺,所以它根本不能证明榜文出自朝廷或官府。没有印玺的文字,就有可能被认为是赝品或伪造,难以产生实际效用。第七,格式不统一。作为王朝或官府文书,应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即使在民间,那些“师爷”都精通文书格式,表述也是得体练达,何况是代表一朝一府的官样文书呢?第八,不知原件或原貌究竟为何。据黄钰先生介绍,现存的券牒都为传抄件,他没有提到发现原件。[7 ]这也间接证明《过山榜》不可能是朝廷颁发。

根据以上情况来看,现存的《过山榜》不像一份正式的朝廷或官府文书,不可能是出自哪个封建王朝,即使瑶酋也不可能正式颁发这种文书给瑶民。它只在瑶族内部,甚至只在民间、瑶族普通百姓家中辗转流传,没有在社会上层中出现或传播,也没有在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中间被发现。因此,只能解释为是瑶族民众自己所为,属“瑶人自订”,而且经历了不同时代、不同人士根据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而增删修改,以至于流传的版本面目各异,内容表达、文字书写的情形参差不齐。那么由此推论,参与编写以及不断增删的瑶民或执笔人,就应该是不同时代具有人民性的进步知识分子,其中包括瑶族历代师爷、瑶酋和在官府任职的瑶族官吏。因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具有撰写能力,同时他们了解朝廷官府上层意志,又非常熟悉瑶民底层生活,能够站在瑶族整体利益的立场上,根据社会情势,合情合理地反映广大瑶民愿望,书写出深受瑶民赞同、欢迎的《过山榜》文书。这里要强调的是,先有瑶族同胞的生活,然后才有撰写的内容,才有书写者的集思广益和创作表达。所以,归根结底,《过山榜》的创作者是瑶族人民,而不是其他。

把《过山榜》的创作权归还给瑶族人民,就是要说明瑶族同胞特殊的生存智慧。首先,创作者熟谙汉瑶两种文化背景,他们借助王权官府名义,创作出具有当时社会最高权威的公文,作为他们的护身符。这是借势助威壮胆。在一般人眼里,朝廷官府握有至高无上的权柄,获得了朝廷“颁发的文书”,就是获得了尚方宝剑,就能通关过卡,所向披靡,一往无前。这里面就包含着明确的国家朝廷观念、强烈的民族民主民生意识,就显示出打着官府旗号保护本族利益的民本情怀。其次,他们善于利用神话故事,为维护本民族现实利益据理立论,榜文中所有的条款都是以盘瓠为平王杀敌立功为基础的。当然这种“基础”,在外人那里,譬如,汉人如何看待,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在瑶族同胞心目中,那是足够引以为自豪的。《过山榜》的问世以及不断地丰富完善,对外,它有宣传之功效,有争取本民族权益的作用;即使不是官府所出,但长期流传,自然会让当权者们获悉知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制定相关的政策,尤其是那些能够以民为本的朝廷命官,如李来章等,他们就能从《过山榜》中体察民情,采纳民意,制定出有利于瑶民的政策措施。对内,它有教化育人的功能。通过《过山榜》的广泛流传,就能够晓谕广大瑶胞,使他们坚信:我们的祖先盘王曾经为平王立过大功,获得过朝廷重奖,我们都是盘王后代,完全有资格享受祖上遗留的这份荣耀,有理由获得朝廷官府的特别关照和优待。同时,我们是英雄功臣的子孙,更有责任维护祖先的英名和业绩,踏着先辈的足迹,不断地奋勇争先,创造更加辉煌的战果,以自己的双手和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我们无愧于以先祖盘瓠为代表的列祖列宗,我们能够使自己的民族——瑶族毫不逊色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民族。同时,它能有效增强民族自信心。譬如,瑶胞无数代人所经历的南征北战、漂洋渡海、过山吃山的生活,就是他们老祖宗开辟出来的一条艰难而又神奇道路的延伸和扩展。试想,盘瓠当年不是为平王英勇出征,几天几夜渡海过河,立下巨大功劳的吗?后来不又是带着三公主,远涉重洋,前往会稽山,在那里创家立业,繁衍了12姓氏的子孙后代吗?这种自然的联系对比,就类似于我们经常所做的革命教育: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9 ]。其教育和激励作用是明显而有效的。

同理,《过山榜》里还有大量其他内容,如对瑶族社会生活、乡规民俗、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规范约定,这也是借助朝廷官府的名义,使之更具权威性和制约性。有些内容涉及对内对外两个方面,譬如:土地、税赋、婚嫁,那就是对内对外都有制约性。有的只是对内,或主要出发点是对内,譬如,12姓氏。有些条约可以起到调解纠纷、处理矛盾的作用,有些可以增强族姓凝聚力、维护家族安定团结。所有这些内容,都借助官府榜文形式发布,其中所倾注的良苦用心,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聪明智慧。

我们还要说明一点,那就是以《过山榜》为代表的盘王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譬如《过山榜》,一是虽然它的版本不一,削弱了它的权威性,但同时也说明它的自由灵活性,它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变动的。二是它的内容丰富,可以视为瑶族发展历程中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除了对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和思想道德意识全方位的总结概括之外,还有很多是借鉴了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文化的先进内容。譬如,盘瓠神话中的叙事模式:英雄解难——驸马国婿——封爵赐地——回归自然,这是典型的汉文化叙事模式,表现出明显的瑶汉历史文化的交融。[14 ]三是它的12姓氏,就是一个开放的家族体系。一个家庭的子女,竟有12个姓,12个姓氏在不同版本中又不完全相同。实际上,这是过山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养子习俗的具体反映 [15 ]。过山瑶的养子习俗,也充分证明他们家族子嗣方面的开放性。它的婚姻规定中,虽不允许汉男娶瑶女,但瑶女可招汉男入赘,瑶男可娶汉女,等等,不一而足。

《过山榜》的开放性还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从《过山榜》对盘瓠的大量描写中,不管是那一份《过山榜》,对盘瓠作为“犬”的身份都是言之凿凿,毫无掩饰和忌讳的地方,这是一种思想解放的表现。这部被瑶族同胞视为无比珍贵的文献资料,其本身就回答了人们争论不休的盘瓠是否为“犬”的问题。譬如,榜文中,当盘瓠衔回高王头颅时,平王在如何奖赏问题上犯难,既不愿招赘,又不好封官晋爵,其原因就在于盘瓠是犬而非人。整个盘瓠故事,就是建立在盘瓠是犬而非人的起点之上,否则盘瓠故事就没有存在和衍生的可能。有些榜文中将盘瓠称为“龙犬”,有人就以此“龙”字做文章,并强调“龙犬”与“畜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是主观意愿,“龙犬”就不是“犬”了?称之为“龙犬”是对盘瓠的美化,“使盘瓠的人文气息更浓”[10 ]。因为“龙”字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包括瑶族,对龙图腾的崇拜心理以及对龙的钟爱喜好情结。龙图腾与犬图腾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龙犬”与“畜犬”也没有根本性区别。[8 ] 6-26其实,在《过山榜》创造者乃至传承者他们那里,都是认同盘瓠为犬的神话故事的。创造者和接受者都怀有开放的心态,盘瓠与三公主成婚的情节,就是赞美三公主的正义、直率,不以盘瓠是犬为芥蒂,毅然与盘瓠缔结良缘。后面还有笼蒸7天7夜的情节,都没有回避盘瓠为犬的事实。这些都体现了《过山榜》的开放性。

总起来看,《过山榜》借助王朝官府之名,以集中反映全体瑶胞的共同心愿为旨归。其中的内容、故事情节融入了瑶族人民的现实生活,条约规定都是瑶族人民面临的具体问题和直接的利益需求。这份被视作传家宝的珍品,充分证明了瑶族人民主动依附朝廷以寻求保护,强烈要求提高社会地位,维护本身合理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虽然理想化色彩较为浓厚,但教育、团结、鼓舞瑶族人民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

三、从北向南迁徙,过山吃山种山,实现民族大转移

“过山瑶”名副其实。其名称凝聚着瑶族人民千百年来西冲东突、漂洋渡海、过山吃山的艰难脚步,同时也烛照出瑶族先辈走南闯北、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转移的进取精神和大智大勇。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瑶族迁徙的历史充分地说明他们这个游耕民族,其迁徙范围之广泛、迁徙人数之众多、迁徙时间之漫长,都是极其罕见的。他们是全民族的大转移,从北往南的大进发;小部分群体还从国内迁徙到国外。他们的迁徙经历了多少代封建王朝更迭,直至20世纪80年代,所以,有些人戏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民族 [15 ]。

对于瑶族的迁徙历史及其过山吃山的游耕,人们一般认为是封建社会阶级压迫和政治偏见以及军事镇压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是瑶族在被动地接受社会不利环境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16 ] [17 ]1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属于外因,还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属于内因,那就是瑶族作为一个整体,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他们主动地离开原生地,寻找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这也应该是瑶族作为一个游耕民族的特有生存谋略。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当年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人认为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围追堵截下的大逃跑、大溃退,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工农红军主动北上的战略大转移呢?事实证明,正是这一战略大转移,建立了巩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实基础。

回顾历史,瑶族迁徙的总体方向是从北往南,这是瑶族的智慧选择。正如《瑶族文明发展历程》所说:“迁‘三危的瑶先民,种树、建筑、牲畜、耕作,井井有条,人口一天一天地繁衍,他们把握自己,随着自然的进化,渐渐聪明起来,选择向气候适宜的南方沃土发展。”[5 ]203-205这里所论,不仅是针对“迁‘三危的瑶先民”,而且完全适用于后来瑶族整个民族历朝历代的迁徙行程。南方不仅有广袤无垠的肥土沃地,有风调雨顺的适宜气候,还有遮天蔽日的深山密林、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流,幅员辽阔,人烟稀少,尤其是这里山高皇帝远,是封建势力、反动统治较为薄弱的地方,历尽苦难、饱受欺压的瑶族人民一步步地迁徙过来,就获得了较好的安身立命、长足发展的一方天地。当然,云贵高原、南岭山脉、粤桂走廊,并非世外桃源,但比较而言,这里的天时地利及人事更有利于游耕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瑶族后来被他称为“过山瑶”,不管这一称谓里是含有贬义还是褒义,就这个民族 “过山吃山”的迁徙来看,都是一种富有胆识的创新之举。

自然法则认为“适者生存”,我们可否反过来,能够生存的就是“适者”呢?善于适应社会环境、遵循自然规律的民族,就是充满智慧、富于进取的民族。退一步说,瑶族在封建社会的权势暴力威逼面前,选择不断地往南迁徙,即使是“逃避”“躲进”崇山峻岭,只要是保存了族群、族种,那就是睿智的生存哲学。在自然环境有悖于生存的情况下,选择“过山吃山”的游耕方式,让山为人谋利、物听我支配,使得生命得以延续,人间烟火绵延不息,即使是路途充满荆棘坎坷,也是勇往直前地翻山越岭、蹚水过河,这就是勇敢的智慧之举。

过山瑶“过山吃山”的生存状态与他们“漂洋渡海”的历史足迹是一脉相承的。原来的所谓“洋海”主要指的是洞庭湖、湘水、沅水、资水等,但进入到以后的历史时期,就涉及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了,那就是一部分瑶族人民在“过山吃山”之后,继续向南迁徙、向外拓展,走出了国门,飘过了海洋,走向了世界。他们先是转移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后来又迁移到美欧等地。当然,这部迁徙史实际上是一部充满艰险与辛酸的血泪史。但是,他们终究能够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能够与国外民族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在获得他们自身理想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他国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一份贡献,而且还反馈回来,支援祖国建设,援助故乡瑶族同胞的生产生活。他们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时代先锋,成为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和平使者。瑶族侨胞们坚定而成功的海外足迹进一步说明瑶族人民具有非凡的开拓进取、开放融合的生存智慧。

曾经有人认为,过山瑶是“过一山吃一山,吃光一山又一山”,对森林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是对瑶族人民及其实际生活状况不完全了解的片面看法,甚至是错误观点。过山吃山,是瑶族同胞无数代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探索出来的一种创举。这是人与自然结合而产生的特有方式。这里的人,是在崇山峻岭中具有顽强生存能力的人,这里的自然特指能够提供人们生产条件的无边无际的山区。恰好瑶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培养了与山林打交道的本领和性格(盘瓠神话里的会稽山繁荣昌盛景象就是对此形象化的注脚),后来迁徙到南方,这里正是千山万林、峰峦叠嶂。他们在这里放缓脚步,图生存、求发展,除了应对各种社会矛盾外,最重要的就是处理人与山的关系。他们深知要靠山吃山的道理,虽然此处山连岭,林成荫,在一定的时间内,他们可以一山又一山地辗转迁徙,但绝不能一山又一山地挖光刨尽。恰恰相反,他们根据山区的地力条件、林木的生长周期,有时间性地选择开山种山吃山过山。他们过此山到彼山,是让此山土壤与林木休养生息,以恢复地力与活力。当彼山地力弱化、供应不足、林木生长受阻,再部分或全体族群迁移到他山。他们迁徙到任何一处山地,不仅是吃山伐木,而且还在养山植林。他们在长期“过山吃山”的游耕过程中,不断地改进种植技术、品种、方式,使所过山地都能够更好更长久地为瑶胞所耕种和利用。[18 ]

毫无疑问,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南国万山千壑,以致刻上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历史功绩:戍边垦荒,开疆拓土,探寻新地域,建设幸福家园!瑶族人民迁徙到岭南后,虽然曾经长期是“过山吃山”,但这里的宽广天地任凭他们游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也就逐渐地定居下来,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他们开辟了无以数计的山林土地,拓展了可耕种面积,使得荒山披绿装,瘠野变沃土。他们将北方种植技术与南方自然条件相结合,改进了南方土著既往的种植技术方法,改良了山区林地土壤土质条件,促进了南方农业生产,为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的广东以及南国其他开放富裕之地,成为内陆“孔雀南飞”的向往所在,其中就包含着瑶族人民辛勤劳动和开拓创新的丰硕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也证明瑶族人民由北向南迁徙的方向选择是符合历史趋势的。

现而今,《过山榜》已作为历史文化精品被珍藏,“过山瑶”的称谓也多见诸学术研究领域,成为一道闪烁历史光环的迷人风景,但是,盘瓠神话故事仍在瑶族民间广泛传颂,纪念缅怀盘王的各种活动仍在瑶族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坚信,融合《过山榜》内核的盘王文化、包涵“过山瑶”生存智慧的盘王精神,将永远激励着瑶族人民在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新征途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杨仁里. 读瑶族经典为盘护正名[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6).

[2] 蓝阳春. 论盘瓠、盘王非盘古—盘古神话来源研究之九[J]. 广西民族研究,2007(4).

[3]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 逸周书汇校集注[M]. 黄怀信,修订;李学勤,审定.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 王斐. 山海经译注[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5] 邓群,盘福东. 瑶族文明发展历程[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6] 应劭. 风俗通义全译[M]. 赵泓,译注.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7] 龙海清. 关于盘古神话探源若干问题之我见[J]. 理论与创作,2011(1).

[8] 黄钰. 评皇券牒集编[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9] 李本高. 瑶族《评皇券牒》研究[M]. 长沙:岳麓书社,1995.

[10] 钟年. 从《评皇券牒》看瑶人的边际心态[J]. 民族艺术,1998(4).

[11] 李本高. 瑶族《过山榜》的由来[J]. 广西民族研究,1992(4).

[12] 张声震. 序[M]//评皇券牒集编.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13] 《过山榜》编写组. 瑶族《过山榜》选编[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4] 彭兆荣. 《评皇券牒》的母题结构[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15] 黄方平. 过山瑶养子习俗析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16] 张有隽. 吃了一山过一山:过山瑶的游耕策略[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7] 赵廷广. 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8] 吴声军,李晓明. 南岭过山瑶传统生计方式探析[J]. 贺州学院学报,2011(2).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