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中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心理的写照(之一)——以中国现代游记散文为视角
2016-03-21李一鸣
■李一鸣
历史变迁中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心理的写照(之一)——以中国现代游记散文为视角
■李一鸣
游记散文创作在我国富有悠久传统。作为一种文体,中国游记散文肇始于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为“最早的山水记”[1];成型于魏晋南北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郦道元的《江水·巫峡》、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等众多游记散文,“叙事、写景功能已较完善,景物人事相配合”,“特别引人入胜”[2];成熟于唐宋,游记散文文体得到极大丰富发展,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综合运用,文体形式丰富多样,产生了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游记散文大师;延展至明清,其中,《徐霞客游记》将科学与文学融合为一,成就“古今游记之最”,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3],袁宏道、姚鼐、张岱等人亦都留下经典传世游记之作。历览中国古代游记散文,其突出特征是山水纪游占有相当比重,其根源大概主要是制度的钳制、环境的压抑、文化的浸润导致的古代文人对“山水”与“逍遥”的向往。到了近代,域外游记散文首夺先声。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贫弱中国被迫由封闭走向开放;便利的交通、更新的观念使大批知识分子得以心怀拳拳爱国之情和炽热强国憧憬,远渡重洋,奔波海外,考察政情,寻觅真理,遍访民俗,探求学问,域外游记散文因而兴盛,斌椿的《乘搓游记》、郭嵩焘的《使西纪程》、薛福成的《出使英法日比四国日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及其它》等名篇佳制成批产生。这些游记散文比之古代游记视野更为开阔、内容愈益丰富、形式焕然一新,游记散文作家或考察外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或记录异土地理山川之形势,或描摹他乡文化各形态,以求裨益于国家,服务于民众,宽慰于内心。这一时期众多域外游记散文,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社会发展和文化变革,发挥巨大推动作用,也深刻影响到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的发生发展。
伴随封建制度解体,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启蒙新思潮影响下,“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等传统陈旧观念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遭到冲击,无论出于自愿,还是缘于被迫,迁徙流转、离家去国,成为许多现代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生活常态。时间空间变化带来心间情思的新变。从“五四”前后出国求学学子和海外漂泊者的殷殷之声,到域内战火乱世中跋涉者的流离之音,再至避离尘世游走远山近川行旅者的啸傲放歌,现代游记散文最集中、最突出、最尖锐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心理。与此同时,现代游记散文文体功能、结构、语言符号等发生历史性变革,文体形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其笔触从山水自然扩大到社会、人生、文化百态,呈现出超越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鲜明主体性和深广社会性;与古代游仙、游侠文学相比,它的视野主要关注现实大地和芸芸众生,体现出现实针对性和生活贴近性;冷峻的家国想象、热切的心魂还乡、深陷都市的心理困境、徜徉文化图景的心灵回归、厚重的生命追问、艰难的精神远行,使中国现代游记散文成为栖居大地的审美诗学,由此呈现出复杂的思想、心理、情感特征,获得独具特色的现代性和超越性。
李一鸣在悉尼
李一鸣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合影
一、现代游记散文发端期知识分子精神样貌的呈现
李一鸣在宁夏给青年作家讲课
《赤都心史》
1917年至1927年,是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的发端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1917年《新青年》杂志相继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使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哲学、文学思潮潮涌而入,“反帝反封建”、“个性解放”、“民主科学”,成为社会共同呼声,知识分子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文学从观念、内容到形式发生革命性变革。同时,在对外交往方面,中外交流更为频繁,出国人员迅猛增多,现代游记散文呈现春意葳蕤面貌。夏志清指出:“当时较具有吸引力的作家,几乎清一色是留学生”[4]。以这一时期游记散文创作成就斐然、影响力较大的一些作家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周作人、瞿秋白、茅盾、冰心、钱玄同、郭沫若、郁达夫、刘半农、叶圣陶、朱自清、许地山、俞平伯、庐隐、孙伏园、孙福熙、王统照、林语堂、徐志摩、郑振铎、成仿吾、朱光潜、巴金、李健吾、冯至、徐蔚南、王独清等30人为例,其中即有26位曾出国留学或考察,占86.6%。显见,域外经历极大催生现代游记散文的兴盛发展。在国内,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更深入地了解国情,更广泛地接触社会,更紧密地联系民众,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动,这也为现代游记散文创作奠定了丰厚思想基础,创造了良好发生环境和发展条件。
现代游记散文承接近代文学余韵,域外游记率先登场,多是现代知识分子游走苏联、日本等国的社会和心灵记录。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域外游记散文集有瞿秋白的《饿乡游记》(1920-1922年)和《赤都心史》(1921-1922年),冰心的《寄小读者》(1923-1926年),徐志摩的《欧游漫录》(1925),庐隐的《扶桑印影》(1922-1923),孙福熙的《山野掇拾》、《归航》(1925)等;单篇游记散文有胡适的《波士顿游记》,成仿吾的《东京》,王独清的《南欧消息》,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李另初的《游俄国见闻纪实》,鲍契胥的《东京——柏林》等等。这些游记散文在描述异国他乡风物人情过程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古老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思考,展现着对于民族国家的想象。与海外游记散文相比,国内游记散文更为绚丽多彩,胡适的《归国记》,李大钊的《五峰游记》,周作人的《济南道中》,成仿吾的《太湖纪游》,孙伏园的《伏园游记》,王世颖和徐蔚南的《龙山梦痕》,郑振铎的《山中杂记》,郁达夫的《还乡记》与《还乡后记》,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一时期,游记散文文体得以创成。在内容选择方面,包容万物、超越时空,表现着独立个性和率真感情;在形式方面,呈现出无拘无束、自由多元的特征。由于受到古代传统散文和英国随笔影响,游记散文文体趋于成熟,开创现代游记散文的文体新风貌。
在游记散文创作中,呈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独具的精神特征:一是强烈社会忧患意识。作为“王纲解纽”特殊时期,旧制度、旧秩序如枯草朽木,被革命飓风摧拉殆尽;旧思想、旧观念,在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狂飙中,如漂泊浮萍,难以立稳。现代知识分子极大摆脱精神禁锢,思想获得空前解放。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许多现代知识分子面对丑恶社会现实,忧国伤民意识更为浓厚。他们对黑暗现象深恶痛绝,对民族劣根性充满忧患,对西人蔑视之举愤懑不平,对家国前景满怀忧虑,这一切都渗透于众多现代游记散文的字里行间。二是浓重感伤情怀。在一九二0年代社会动荡中,现代游记散文作家陷入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状态,生活颠沛流离,精神十分压抑,感时伤世,难以自已。他们为国家不幸而痛苦,为民众疾苦而怨愤,为个人境遇而悲伤,为无力改变残酷现实而苦闷。悲苦的挣扎和感伤的心曲,交响回旋成现代游记的怨怼哀歌。三是散发传统名士遗风。尽管传统文化遭到冲击,但它始终是一些现代知识分子思想深处的精神寄托,像晚明公安派、竟陵派的名士风范在一部分现代游记散文作家心灵上烙下深深印记[5]。当“五四”落潮时刻,既可逃避现实,又可卓然独立的名士遗风,便在周作人、俞平伯、废名等现代游记散文作家那里得以复活。
二、现代游记散文繁荣期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
李一鸣和铁凝
李一鸣与少数民族作家在一起
1928年至1937年,是中国游记散文的繁荣期。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汪精卫建立武汉国民政府,制造“七·一五”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地方众多派系拥兵自重,各据一方,全国政局极为混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使知识分子陷入水深火热境地。众多作家远避海外,郭沫若、茅盾、邹韬奋、郑振铎、陈学昭、王统照、李健吾、朱自清等作家,或被当局列入暗杀名单,或作品被查禁,为躲避白色恐怖,踏上漂流海外的旅程;另外一些作家亦逃离纷乱世俗社会,寄情于山水自然之间,如郁达夫、钟敬文、俞平伯等;更多作家涌出书斋,汇入逃难流亡人群,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海外旅行记、国内山水游记和战时流亡散记便大量产生。游记散文作品,不仅数量大大增加,结集出版数量之多,亦为此前无法比拟。
《巴黎的鳞爪》
《车厢社会》
海外游记散文作品十分富赡。代表性游记散文集有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1931),郑振铎的《欧行日记》(1934),王统照的《欧游散记》(1937),朱自清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4),李健吾的《意大利游简》(1936),邹韬奋的《萍踪忆语》(1937),散文名篇有凌叔华的《登富士山》(1928年),陈学昭的《忆巴黎》(1929),庐隐的《异国秋思》(1930),戴望舒的《在一个边境小站上—西班牙旅行记之三》,周作人的《访日本新村记》,倪贻德的《佛国巡礼》等。
国内山水游记散文异常繁盛。较有特色的游记散文集有郁达夫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沈从文的《湘西》、《湘行散记》,钟敬文的《西湖漫拾》、《湖上散记》,孙伏园、曾仲鸣、孙福熙合著的《三湖游记》等,单篇游记散文有胡适的《庐山游记》,郁达夫的《感伤的行旅》、《钓台的春昼》,许地山的《上景山》,徐志摩的《北戴河海滨的幻想》,梁遇春的《途中》,林语堂的《春日游杭记》,丰子恺的《半篇莫干山游记》,庐隐的《秋光中的西湖》,凌叔华的《衡湘四日游记》等等。
国内漂泊流亡记和还乡记日见繁复。茅盾的《故乡杂记》等,真实表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破败,表达了复杂的心理感受。冰心的《平绥沿线旅行记》,展露的是令人忧愤的社会背景。蹇先艾的《车窗外》,目光所及的是“沿途车站上的人类”。丰子恺的《车厢社会》,描绘的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现象。郑振铎的《西行书简》,刻画出一幅真实的西北社会图景。郭沫若的《游记第一集》和《游记第二集》,叶紫的《南行杂记》,鲁彦的《旅人的心》等游记散文,以旅途见闻形式,揭露敌伪屠杀人民的罪行,充满对愚昧黑暗社会义愤填膺的揭露、鞭挞与控诉。
亚洲作为全球个人护理产品及化妆品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且正在保持高速增长的一种状态。因此,全球化妆品的行业趋势对亚洲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塑料微珠禁令风的兴起,给新兴的亚洲市场带来蝴蝶效应一般的效果,也开始关注塑料微珠对生态的影响及对人体可能带来的危害。部分国家开始采取措施,以呼应全球市场对于禁止使用塑料微珠的这一时代需求。
这一时期,游记散文的新特点表达了现代知识分子微妙的心理转向。一是,在创作取材上呈现新的取向。域外游记散文对欧美各国的纪游成为主体,大都疏离政治社会现象,主要着眼于对文化艺术方面的介绍和叙写;国内游记散文中,山水游记散文数量和质量都有长足发展,这些山水游记散文无论是在文章体制、语言体式上,还是个体风格上,都臻于成熟完善,对整个现代游记散文乃至当代游记散文创作,都产生深远影响;漂泊流亡记和还乡记不断增多,寄寓了作家或悲愤、或孤独、或同情、或憧憬的深广的思想情感内涵。二是,在创作体例上系列性游记散文不断涌现。如陈学昭有“旅法通信”、“法行杂简”、“东归小志”和“西行日记”等系列作品;小默(刘思慕)的《欧游漫忆》,收录13篇系列游记散文;郁达夫的《杭州小历纪程》包含了“诸暨五泄”、“诸暨苎萝村”、“金华北山”、“兰溪横山”、“兰溪洞源”、“龙游小南海”5篇系列游记散文,《浙东景物纪略》则汇集“方岩纪静”、“烂柯纪梦”、“仙霞纪险”、“冰川纪秀”等系列游记散文;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则由30多篇船行沅水所见所闻所思的系列游记散文汇集而成。三是,创作手法上实现多样艺术手段的灵活运用和成熟表达。有的将其它文类手法运用于游记散文创作,不断强化艺术表现效果。如沈从文将小说笔法运用于游记散文创作,文本故事奇幻、人物形象鲜明,特别引人入胜;郁达夫将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一些手法,诸如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和故事穿插等,引入游记散文创作,他还特别擅长运用书信体、日记体等体式进行游记散文创作,扩大了游记散文的艺术容量,增强了游记散文叙事抒情的内在张力;徐志摩将意识流、印象记等多种结构方式广泛运用游记散文创作,摒弃古文旧制,开辟了现代游记散文新篇;谢冰莹的《在火线上》等游记散文采取“速写式”笔法,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反映社会问题;胡适的《庐山游记》(1928)以日记体记述他的游踪,在叙写名胜古迹时,常常把考据笔法渗入作品,带来一种理识之趣,不断强化艺术表现效果。游记散文在艺术上达到高超境地,无论是在文章体制上、语言体式上,还是个体风格上,都臻于成熟完善,产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享誉文坛的游记散文,对整个现代游记散文乃至当代游记散文创作,都产生深远影响。
《庐山游记》
《湘行散记》
可以看出,尽管许多知识分子面对现实,不忘使命,刻画了悲惨的现实社会图景,深刻揭示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充满对黑暗社会膺的鞭挞与控诉。但也有相当多的现代知识分子疏离社会、逃避现实,沉浸于纯粹的艺术创造之中,表达了自己追求隐逸、拥抱逍遥的文化选择。
三、现代游记散文转折期知识分子的精神转化
《郁达夫南游记》
1937年至1949年是中国现代游记散文的转折期。这一时期神州大地回荡的主潮是对帝国主义欺凌和掠夺的反抗,“救亡图存”成为包括现代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心底最强音。1937年,日军在北京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历经8年艰苦抗战,1945年,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广大知识分子在战乱中或流离失所、漂泊海外,承受内心熬煎;或驻足沦陷区,备尝生活艰辛和精神折磨;或投笔从戎,奔走前线,参与抗战,喷射烈火激情和惊雷愤慨;或进入解放区,感受明朗天空带来的喜悦。游记散文面貌亦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山水游记散文这一文脉大大减弱,而旅行记、访问记、流亡记等其他游记方式获得空前发展。
这个阶段出现大量流亡记、旅行记等游记散文。如朱自清的《回来杂记》,柯灵的《流民图》,靳以的《旅中杂记》,蹇先艾的《行军散记》,叶圣陶的《旅中杂记》,夏衍的《归来琐记》,白朗的《西行散记》,郁达夫的《郁达夫南游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等。茅盾的《见闻杂记》、《归途杂拾》,以批判性社会分析手法揭露大后方社会的畸形生活;巴金的《旅途通讯》,以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控诉社会的黑暗;靳以的《人世百图》,以真切情感勾划出世间万相;丰子恺的“避难五记”,满带战争硝烟和旅途风尘,家国情怀贯注全文。这一时期的游记散文,大多疏离单纯对山水风光的歌咏,重在展示人民的生存状况,传达了悲怆苍凉的情感和生生不息的抗争意志。延安文艺时期,则出现了大量随军散记形式的游记散文。陆定一的《老山界》,肖华的《南渡乌江》,李立的《渡金沙江》、《过雪山记》等游记散文作品重在追忆长征生活;而丁玲的《三日杂记》,肖华的《前线一日》,蒋牧良的《龙山》,范长江的《万里关山》,草明的《沙漠之夜》,沙汀的《随军散记》等,则以纪实笔法歌颂抗战生活。解放区也出现一批游记散文作品,如杨朔的《征尘》、《西线散记》,刘白羽的《漂河口杂记》,孙犁的《新安游记》等等,或描写战场风云,或表达对新生活到来的欢心喜悦,对未来的浓浓期许,展示出别样风采。
这一时期,游记散文体现出知识分子下在历史条件变化下新的思想转化。一是,呼应时代,审美精神出现整体转变。群体意识得到加强,社会功能凸显,作者对政治的强烈关注和依附色彩加浓,而个性意识随之淡化,审美价值趋向明显削弱。二是,紧贴现实,“战争”类游记散文创作获得生长发展。身处8年抗日战争和3年国内战争的特殊时期,许多作家描写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环境下人民和个体流亡于城市乡村,辗转于前方后方,奔走于人生旅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游记散文愈益增多。这些游记散文或直接或间接与民族民主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洋溢着浓重的战争气息,传达了生生不息的抗争意志,表现了或悲怆苍凉、或义愤填膺、或欣迎胜利、或揭露抨击的多重情感。作者的民族意识、民主意识、阶级意识、革命意识、爱国意识、英雄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得到张扬光大[6],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人民解放的精神诉求融为一体。三是,反映生活,特殊形态游记散文应运而生。出现大量流亡记、旅寓记、采访记、随军记、战地访问记、战地见闻记、战地日记等新的文体形态,这些游记文体随着时代产生,打着深深的时代印记,丰富发展了游记散文体式。
总之,中国现代游记散文在承继传统游记中丰富和超越,在借鉴西方游记中发展与提升,表现了现代中国人在历史变迁和重大社会变革中看世界的心灵图景,展示了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诗学特征和文体追求,涵容了深广而复杂的美学思想。(未完待续)
注释:
[1]周振甫:《周振甫文集》第九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537页。
[2]沈从文:《谈“写游记”》,《旅行家》1957年7月号。
[3]钱谦益:《徐霞客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香港友联公司1979年版。
[5]参见范培松:《中国散文史(20世纪)》,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参见朱德发主编:《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山东友谊书社1990年版。
《中国散文史》
《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
天 窗 亮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