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初探
2016-03-21姚文静
姚文静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艺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163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点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40(45)分钟的课堂,是我们教与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效率彰显和提高的最主要场所。如何向课堂40(45)分钟要效率是每个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成了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的教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课程学习的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
(一)基本知识的引导者
教学参考书上规定的关于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的必须掌握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是我们通过课堂必须传授给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对于较难的知识,教师做好点拨。例如,在讲授《藤野先生》一课时,“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对于这一难点,我运用反面思维,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请依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句式:‘如果鲁迅先生不爱国,那么他就不会_________。”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这道题很快就被解决了,答案五花八门:“如果鲁迅先生不爱国,他就不会去日本学医;如果鲁迅先生不爱国,他就不会离开东京,去仙台;如果鲁迅先生不爱国,他就不会结识藤野先生;如果鲁迅先生不爱国,他就不会对藤野先生如此地感激和怀念……”。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这道题化难为易了。
(二)作课程学习的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
只学习教参上规定的基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让他们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要有不同的学习任务。甚至逐步放开,可以让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当然这种放开式的教学模式,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积淀的过程,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它是完全建立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文学作品要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了培养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我们进行了课内延伸和课外拓展。对于课内延伸和课外拓展所需要的连接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课程研究者、开发者和建设者的作用了。对于材料的甄别要以本为本(以课本为本,因为网络上对同一问题的解说有多种意见,有时还会出现真假错乱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答案要纠错兼肯定(必须不违背课本的初衷),力求从多个角度,不同深度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明确而深刻的了解。
二、学生的学
(一)自主式
自主,即自发、主动。如何让学生能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呢?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呢?我们依据心理学上的“期待效应”,当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切和期望,会变得更有自尊和自信,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教师的关心和期望。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有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教师的适度肯定,包括鼓励与期许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校,学生更希望得到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要得到预期的肯定和表扬就必须表现自己,因此,课堂成了他们与教师、同学交流的平台,也成了他们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舞台。所以,谁不喜欢这样的课堂?谁不渴望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谁不希望抓住这样的舞台?可以这样说,课堂效率的提高依赖于自主式学习,而自主式学习又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二)小组合作式
1.分组。科学分组和随机分组相结合。科学分组是根据学生性别、成绩、性格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划分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同时又体现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精神,以达到强扶弱、弱促强,从而带动全体组员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这种分组方式,并且落实组长督促,教师检查的机制,以便切实地使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地动起来,都参与其中,都有所提高。
随机分组是在不同情境下采取“就近”的原则随机地分组。这样的分组既能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被一视同仁的感觉,又可以创造新鲜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偶尔也采用这种分组方法,事实表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这种分组方式。
2.合作交流、展示、竞赛。它与自主式环环相扣,自主获取的知识是否科学、全面,要通过合作交流与展示来验证,以达到纠错和查漏补缺的作用。在这一环节中,发言的学生往往备受瞩目,这样,对于任何一个发言者来说,课上交流与展示既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也增强了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力。
竞赛是合作式学习中的一个较高层次的环节,具体操作时,每组不仅选派代表,还要选派裁判、记分员等进行公平的比赛和公正的裁决。虽然组内的每一个学生不可能同时站在讲台上,但他们内心既有选手的紧张,又有拉拉队的热情,照样全身心地投入。
(三)探究式
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博士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提出任务或问题;2.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获得结果;3.表达和交流。教师应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和所包含的知识,考虑教学应达到的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具有阶梯性的问题,安排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探究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梯度和启发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
总之,要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就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力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吴金艳.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初探[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12).
[2] 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才智,2010(4):130-132.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