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与创新
——访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

2016-03-20

大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教育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明确要求,即“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那么,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近些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群体不断变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增多等趋势,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怎样的挑战?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上应当如何改革与创新?围绕上述问题,本期“高端访谈”对中南大学高文兵书记进行了专访。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 高文兵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实践这一理念则体现为对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尤其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它包括三方面内涵,即以人的现代化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以人的社会化为本的教育目的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

“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挑战集中表现为高等教育知识体系更新的裂变化、高等教育实现形式和途径更加多元化、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手段日趋多样化、及时化。学生知识获取的需求与高等教学模式局限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95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学生更加追求独立与自主。高校往往过多强调大学生群体的全面性、一致性,忽略了对大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忽视了对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大学》: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随着学生规模扩大和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您认为,近些年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高文兵书记(以下简称高书记):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最为核心的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些年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就我的观察而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实践这一理念则体现为对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尤其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前段时间,中南大学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学生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访谈,从中发现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主动出击,发现、厘清、解决这些矛盾,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大学》:您如何理解“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高书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它包括三方面内涵,即以人的现代化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以人的社会化为本的教育目的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人的现代化既是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又是其内在的组成部分。发展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不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因此必须坚持以人的社会化为本的教育目的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管理、服务的过程具体体现为坚持育人以学生为本、坚持办学以教学为本、坚持服务以学生成才为本等方面。

《大学》:您几年前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论述过“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影响。现在,校园中应该已经是以“95后”大学生为主体,他们表现出哪些新的特征?

高书记:的确如此。当前“95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个性更加突出,思维更加独立、开放和敏捷,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更愿意表达和展示自我,更加喜欢和渴望灵活开放、形式新颖、互动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

“95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学生更加追求独立与自主。但是,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育往往过多强调大学生群体的全面性、一致性,制定了精细化的培养方案,却忽略对大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忽视了对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可以说,许多高校还没能及时适应学生群体的这种变化。

《大学》:也就是说目前,大学生个性成长的需求和共性教育泛化之间存在矛盾。您认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高书记:我认为,第一,对大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不够。高校所提供的各类教育管理服务着眼于学生的共性教育,仅仅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普遍化需求,但对大学生个性需求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容易忽略隐性个性需求。这就导致自我意识强烈的“95后”大学生缺乏存在感,对学校和学校培养模式缺乏认同感。

第二,对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把握不准。由于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等不同,大学生个性需求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多样性和层次化的特点,不同的个体有学习、交际、健康、娱乐、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在需求多样性的背后,需求的层次化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如,在同一班级中,面对毕业后出国、读研、工作等目标各异的学生采用同一种培养方式,不能够区别对待,因需施教。

第三,对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满足不了。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个性需求的满足,但很多高校都简单地认为培养大学生个性的方式就是多开几门选修课、增设几个素质拓展学分、多组织几次课堂教学实践等,学生显性的个性发展就更容易满足,那么,本来就不容易被关注的隐性个性发展需求就更难得到满足了。

《大学》:除了学生需求因素外,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教学模式是否也带来了冲击与影响?

高书记:是的,“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挑战。集中表现为高等教育知识体系更新的裂变化、高等教育实现形式和途径更加多元化、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手段日趋多样化、及时化。但是,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学生知识获取的需求与高等教学模式局限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

首先,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的滞后性。 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案,不应囿于原有利益格局和固定模式套路,只有敢于和善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培养方案具有普遍性和专业性,为保持稳定,往往是多年一更新。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最前沿、最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在培养理念和方案上体现;社会发展潮流,也没有融入学生的思维,如当前强调的“互联网+”模式在社会上已经倍受推崇,而在学校中却还停留在技术的训练上,没有在思维上进行相关锻炼。

其次,高校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缺乏吸引力。如何创新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上,部分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不足,有的教师教学课件老化,应付了事,课堂讲授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有的教师授课方法死板,形式僵化,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有的教师以方言授课,态度敷衍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学”,“低头族”较多,“临时抱佛脚”现象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投入。

最后,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没有形成有效互动。如何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紧密结合是教育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是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在很多方面得到了重视和推动。但是这种紧密联系缺乏延续性、系统性,在知识的运用上,没有一一对应,更没有实践检验和凝练提升。学生反映,对于某些没有实践体会的知识,忘记得很快,没有强烈的获得感,更谈不上融会贯通。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但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与高等教育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利用不够,供需不匹配。高等教育仍然缺乏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联动效应发挥不足。

《大学》:当高校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您认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矛盾是什么?

高书记:我认为,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与高等教育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一方面,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学校基础设施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文体活动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截至 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我们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现实窘境,突出表现在优质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利用不够,供需不匹配。当前,大学生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愈发显著,他们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对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课堂上有大量的“低头族”,“翘课”现象也不少,另一方面学生不惜花费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元,纷纷涌向校外培训机构。在学校里,同样的课程,有的老师“门庭若市”,有的老师“门可罗雀”。这就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大学》:您认为,通过社会资源的注入,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局限?

高书记:从长远来看,应该说是可以的。但是目前这个阶段,高等教育仍然缺乏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联动效应发挥不足。在现有的社会资源中,企业等行业组织虽然对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获得现实的利益回报或政策优惠,使得他们对大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难以进行真正有效的投入和支持,因而更多地充当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配角”,而不是“主角”。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社会资源获取的广度和深度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个社会支持办学的氛围有待加强。如何调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为人才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是未来应当思考的问题。

《大学》:那么,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与大学生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可以如何破解?

高书记: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加大投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加大投入,才能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水平,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高等教育还应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办学,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动员民间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民间资金和技术优势,与高校的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应当完善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建立健全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平台的激励政策,真正激发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此外,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建立如慕课、爱学习等的教育共享平台,鼓励学生学习高质量的互联网课程,积极探索互联网课程学分认可评价机制,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第二,在整合优质资源的同时,形成全员育人合力。首先,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协调互动,凝聚三方合力,使三者目标一致、功能互补、教育同步,实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与协作性,共同打造人才培养的“教育同心环”。其次,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高校必须树立起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与用人单位的协同,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最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由此,才能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功能及作用。

●大学生价值塑造的需求和学校思想引领乏力之间存在矛盾。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义,在于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培养对象的分析、研究,找准学生们的学习发展需求,不断地满足这些需求,是今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出发点、落脚点。

《大学》: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和多样,是否给高校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书记:是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各高校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增强,有效引领了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但同时,大学生价值塑造的需求和学校思想引领乏力之间存在矛盾。

《大学》: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引领和塑造学生价值观方面显得有些乏力呢?

高书记: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传统观念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党的十大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坚持教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片面提升轻全面发展、重利益驱动轻思想驱动轻思想引导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模式,将本该重视价值塑造的课程变成了知识点的考核,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和价值引领。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注重平等相待和双向交流,向往新鲜事物。而当前的思想教育方法较为封闭、形式单调,习惯于“我讲你听”式的说教,生硬呆板,“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育较少。在微时代,外部环境对高校网络阵地冲击较大,网络话语权竞争激烈,多数学生常常聚集在自己的“朋友圈”,教育引导学生跟进难,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需更大力度地传唱好声音、传颂好故事、传播正能量。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少、针对性弱。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关注点更多在思想引导、价值引领,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人处事、人际交往、发展规划实现问题的关注引导相对较少。同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法”多、“办法”少,缺乏落细、落小、落实的载体。教育过程也缺乏双向互动,教育者对教育的效果无法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影响了教育的时效性。

《大学》:高校如何在强化价值引导的同时又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呢?

高书记:我认为,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二要建立学生的教育权益表达和保障机制,形成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机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三要重视个性发展的价值塑造,搭建易于接受的有效载体,采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促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大学》:“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您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上应当如何改革和创新?

高书记: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关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关系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的实现。刘延东副总理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我认为,当前形势下,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具体而言,一是建立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改变以往教学内容划分过细、专业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二是推动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和更新,引导学生关注前沿,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材质量。三是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启发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增强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义,在于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培养对象的分析、研究,找准学生们的学习发展需求,不断地满足这些需求,是今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出发点、落脚点。

《大学》: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猜你喜欢

大学生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