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与实践
——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
2016-03-20戴国清
戴国清
(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与实践
——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
戴国清
(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经济发展带动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招生院校逐年增加,使得地方院校的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本文从找准定位,确立服务对象,了解地方体育市场供需关系,厘清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从课程体系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调整以及主干课程的确定等方面进行重构,根据地域性特点进行重点建构。
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政府对于体育的关注点,也由举国体制向全民健身转移,社会体育专业也应运而生且招生院校逐年递增。截止到2015年为止,全国有249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共有1983所,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校占12.55%,和体育教育专业等传统体育专业相比较,开设比例还是较高的,足以说明社会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较大的。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各个高校在传统体育专业日渐饱和的状态下,无论具备了多少课程资源,都争先恐后的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资源、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目前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面临的诸多问题,社会体育专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地方高校,在整体实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与名牌院校争夺一席之地,一定要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深入研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又要和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相接轨,同时,又能够满足地方需求,因此,如何重新构建设置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找准定位确立服务对象
目前,地方高校大多数都是新建的本科院校,所以,办学的定位要以本地特点和需求为前提,为地方建设和社会服务,为地方着重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要树立本科意识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打好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加强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教学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有新的提高,教学基本建设上有新的发展,教学管理上有新面貌,着力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1]。
大庆师范学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主办的一所多学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地处于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市有五区四县290.45万人口,随着市政建设,城市居住相对过去越来越集中,新建居民区逐步扩大,社区体育设施也不断建设完善,人们的社区体育活动不断增加。另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下属的厂矿单位遍布于大庆市,近年来,企业对职工的业余文体活动越来越重视。因此,大庆师范学院的服务定位应该是以服务地方企业、服务油田为两大重点。
2 了解地方体育市场供需情况
近年来,在迅猛发展的经济推动下,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发展迅速,因此,也拉动了相关的体育经济、体育产业。我国的体育产业链市场已初具规模,而且其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大庆市是黑龙江省所辖的地级市,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地级城市第11位,中国城市财力50强,新二线城市。大庆市更是中国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所在地;是一座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工业城市。工业产值达到东北第二位,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是经济实力较为强大的新兴城市。
但是,这样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体育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却是相对滞后。2012年2月,大庆市政府决定将体育、旅游两块产业进一步整合成立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其带领下,大庆市的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集团依法对大庆国有经营性文化设施、体育场馆、旅游景点实施运营管理,承担着大庆文化、体育、旅游的资产优化配置、资源拓展开发、品牌建设打造,以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功能,是大庆文体旅三产业综合发展,走向品牌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主要营运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遵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构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规律、主业突出、业态多元、结构合理、运作规范、品牌鲜明的文体旅产业体系,带动了相关产业成为大庆市接续产业的重要支柱。
随着大庆市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体育馆、速度滑冰馆、游泳馆等大型体育场馆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例如2015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也相继落户大庆市。市民观赏体育赛事的机会增多,欣赏水平也逐步提高,全民健身运动也被拉动。近年来,大庆市的健身会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力得健身俱乐部、倍力健身会馆、海格力斯健身会馆、动感健身俱乐部、动岚健身会所、韦德威士健身会所、天意健身私教工作室、爱渡健身会馆、合创健身会所等等大大小小的几十家健身会所,反映出大庆市体育健身市场的蓬勃发展前景。
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是大庆市高校中仅有的一所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由于没有相同专业的竞争,相对而言就业更有优势,再加之体育健身市场的日益繁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乐观。
3 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重构建设基本思路
3.1 通识教育和学分制相结合
大庆师范学院2004年升本,2010年学校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培育单位。2014年明确做出转型发展的战略决定,并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确保了“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落地有声[2]。
根据目标定位,推行“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广适应、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及学分制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分制的改革,筑起文理平合,改变窄口径专业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而学分制将成为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教学实施的公共性结合起来的一项制度[3]。例如:大庆师范学院的通识选修课有22门,主要是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与学科交融面向全校开设。学生在校期间须修读至少8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其中文科类(含艺术)学生应选至少4学分自然科学课程,理科类(含体育、教师教育学院)学生应选至少4学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所有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修读1学分艺术素养课程。
3.2 重视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课程重新建构要以培养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实践能力为准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体育产业工作属于第三产业,具有极强的服务性和高端性。目前,中国正从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转向以服务和研发为基础的产业,面临的困境是缺乏大量合格的毕业生,而不是缺乏岗位。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认为“中国大批量的毕业生中没有几个能够在服务输出产业中顺利工作,毕业生所受教育无法获得在企业工作所需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技能。大学所采取的一种理论性的,以书本为主的,以事实为基础和向老师学的教学方法日趋落伍[3]。在中国160万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只有约16万人拥有在跨国企业所必备的实践技能和语言能力,每年毕业生中也只有十分之一的毕业生具有在跨国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教育改革不断进行,但并没有培养出出色的科学家,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数量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缺乏,使创造性成果的出现无从谈起,因此,今后的教育重心应偏向于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4 重构合理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要保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科学、合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结构是一个关键问题。以“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拓宽课程资源、调整知识结构、强化人文素质、提高适应能力”为依据,以“整体优化、因材施教、学习分成、方向分流、增强适应性、办出持色”为原则来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结构,要体现“少而精的基础课、广而浅的专业课、多而泛的选修课、新而实的实践课”的特点。开设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分为主干课程,一般必修课程(分为专业共同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专业共同必修课是社会体育各个专业方向都必修的课程,方向必修课是学生根据所选专业分别必修的课程,不是本专业方向的必修课可不上,这种划分主要是考虑个方向知识技能结构区别较大,如运动技能指导方向的术科内容将明显超过营销与管理方向术科的内容。调查发现,虽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方向很多,但有逐渐向体育产业营销与管理方向和健身技能指导方向集中发展的大趋势。
4.1 地方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形成特色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各具特征,对于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地方高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根据当地特点进行设置。例如:黑龙江省地处我国北方属高寒地区,冰雪资源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像处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的黑河学院,他们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备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冰雪运动、冰雪训练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性人才。又比如:浙江地区由于民营经济发达,民间经商氛围浓厚,该地区生源有经商兴趣,所以体育市场营销等课程是这类院校的特色。例如,河北体院将高尔夫运动设为主要课程,培养高尔夫运动及管理人才,中国地质大学可依据该校登山攀岩上的优势,争取在培养我国户外运动人才方面有所建树。而综合性院校华南师大、复旦大学的体育MBA将在培养高级社会体育人才方面有优势等。
像大庆师范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重点突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行业,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支撑。课程形式要多样化、结构弹性化。体育学院没有学科交叉优势,但占有运动技能培养优势,可在培养学生健身技能指导能力方面有所侧重。
4.2 实践课程教学的地位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课程重构时要把专业实践课放在重要位置,提出“时间上贯穿,空间上拓展,课程中渗透”的全方位实践理念。实践课程能为职业能力提供服务,为内化知识提供服务。要大大提高实践课的学分比例,并在每一学期穿插一项社会实习内容。甚至可以和实习基地联合办学,课堂直接设在健身中心,让学生真实体会。例如:大庆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健身私人教练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就是聘请健身中心的教练直接在健身房上课,让学生亲身体会,教学效果显著。在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管理学等主干专业课中强调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明确将实践成绩记入这类课程的总评成绩中,从而全方面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在具体实施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中,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重要问题,这要求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主动出击,多方努力,才能把实习基地建设好,取得多方共赢的结果。
4.3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问题
根据《课程方案》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为6.77:3.23。选修课又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总比例均为6.77:1.95:1.28。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性质与体育教育专业性质有根本性区别,因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选修的内容和时数比例将明显超过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各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选修课比例大约在20%左右。日本筑波大学体育专业选修课占68%、仙台大学体育系选修课占70.2%、中京大学体育选修课占50%,以此为参照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分别为60%和40%为宜。
4.4 关于主干课程的确定
主干课程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它的确立要尽可能适用于不同的专业方向。目前,我国各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围绕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三大学科,以“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五门课程为基础,各校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干课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重新构建应围绕“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四大学科,选择九门主干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与体育社会学和社会体育学主要内容重复,因此,合并为体育社会学一门主干课程(适当包含体育学概论内容)。健身概论、中华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三门课程,内容重复严重,合并为实用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各学校目前均未重视财务分析这门课,事实上从事市场经营工作一定要懂财务并了解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故财务分析(含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应为主干课,选择体育市场调查与分析作为主干课也出自上述意见。
总之,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新构建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地域性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要向李克强总理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出重要批示中强调的那样,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在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不拘一格的把人才培养的土壤加深加厚,打牢基础走出新路。
[1]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及高等学校的发展特色[EB/OL].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9/14/content_5659476.htm.
[2] 徐克明.巩固调整融合提高—大庆师范学院转型发展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5-08-07(4).
[3] 陈永军.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98-1400.
[责任编辑:崔海瑛]
戴国清(1963-),男,黑龙江龙江人,副教授,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方面的研究。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DSGB2014129);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项目(JY1416)。
G807.4
A
2095-0063(2016)06-0108-04
2016-05-22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