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课程设置和环境创设
——以“四季•民俗民风”主题美术教育活动为例

2016-03-20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实验幼儿园陈桃梅

当代学前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创设

■ 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实验幼儿园 肖 莎 陈桃梅

浅谈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课程设置和环境创设
——以“四季•民俗民风”主题美术教育活动为例

■ 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实验幼儿园 肖 莎 陈桃梅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幼儿园开展美术课程,可以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本地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优势,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开展农村特色美术教育活动,可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激发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兴趣。

农村幼儿园 特色美术课程 环境创设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借助一定美术材料,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我园充分发挥农村幼儿园的民俗文化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展“四季•民俗民风”主题农村特色美术教育活动,对其课程设置和相关环境创设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农村幼儿园“四季•民俗民风”主题特色美术课程设置

课程是文化的形式,文化是课程的资源(赵海燕,2012)。为了选择合适的农村特色美术教育内容,我们对农村民俗文化中的美术教育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我们将民间故事、民间生活技能、水墨画、剪纸、皮影戏、秧歌等内容和形式融入小、中、大班的课程,使美术教育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形成有农村民俗民风的特色美术课程。

教师在选材上应根据幼儿年龄段特点选择有农村民俗特色的美术活动。如针对小班幼儿,教师选择皮影戏欣赏、《月饼圆圆》泥塑、“五彩重阳糕”拓印画、“奶奶的绣花鞋”添画、“爸爸妈妈划龙舟”亲子画、“小灯笼”印染等,挖掘易于小班幼儿操作的内容来了解重阳节、端午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在水墨画活动中,教师首先带领幼儿来到柏泉农场的池塘边开展社会活动“了解小龙虾”,让幼儿身临其境观察生龙活虎的小龙虾,带给小班幼儿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也引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之后教师带领幼儿回到幼儿园开展“欣赏齐白石的‘虾’”“虾兵的衣服”“给小虾添胡须”等活动,让小班幼儿不仅学习了水墨画的画法,还了解了民间夏季的风俗和我国的文房四宝。

针对中班幼儿,教师选择《朝阳下的收割者》名画欣赏、《耕牛》泥塑 、“种水稻”绘画、“收玉米”手工粘贴、“做风筝”蜡笔画、“采茶忙”水墨画、“向日葵”手工制作等内容,不仅让幼儿熟悉运用各种美术表现形式,更让他们深深体会“农忙”“耕种”“收割”等民俗文化,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劳动人民的理解。

针对大班幼儿,教师选择“参观景德寺”、“寺庙里的老伯伯”绘画、“茅苗集的房子”泥塑、“柏泉的古井”水墨画、“红肚兜”刺绣、“关羽的面具”手工制作等内容,让大班幼儿丰富自己的美术创作形式,了解地区历史古迹和传统文化。开展泥塑活动“花木兰”时,幼儿园专程请来当地泥塑艺人为孩子们进行培训,有了大师的指导,孩子们对泥塑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创作过程游刃有余,情绪高涨。

我园还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农业条件,在不同季节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春天带领幼儿观赏柏泉的桃花、郁金香、小树林,开展寻找漂亮的小鸟等社会实践活动;夏天实地观察菜园的瓜果、蔬菜,参观荷塘,和爷爷奶奶一起乘凉,和哥哥姐姐捉虾、捉萤火虫;秋天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柏泉的桔园,去向日葵园半日游,帮助幼儿了解农田劳动工具;冬天带领幼儿品尝柏泉的特色美食——板鸭、干鲢鱼,请长辈讲“年”、窗花的故事,给哥哥姐姐拜年,欣赏雪景等。

二、农村幼儿园“四季•民俗民风”主题的相关环境创设

关于环境对幼儿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明确表述:“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园以“四季•民俗民风”为主题,创设富有民俗民风特色的班级环境,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民俗之美。

1.各班创设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教室环境。

我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发展特点,结合民俗美术教育课程,构建民俗文化美术教育环境,巧妙地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色彩鲜艳的家乡民俗文化图片及剪纸等各种手工作品,并分阶段、分层次悬挂、陈设。如幼儿作品展示区以抽象风格为主,用柏泉的豆子、红枣、玉米、稻草制作的抽象画做装饰;在背景墙上错落装饰着幼儿的国画作品和泥工作品。在中班,教师以用稻草、竹竿、轮胎、木板、玉米、辣椒等材料制作的农家小屋为展示平台,将幼儿制作的扣子粘贴画“葡萄”装饰在葡萄架上,幼儿彩绘的草帽、蒲扇装饰在背景墙上,幼儿的泥塑作品牛、羊、鸡、兔等布置在小桥上,整个作品展区俨然一个小小农庄。在大班,教师以“柏泉一角”为主题,将柏泉茅庙集房子的廊檐与幼儿中国画作品相结合,布置出了造型古色古香,充满柏泉地域特色的作品展区。

2.创设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区角。

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我们把民俗文化带进了各班的区角活动。根据幼儿需要,在各班级区角设置家乡民俗文化内容,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供幼儿自由地进行观察、感知、绘画、制作、拼贴等。

自然角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长期观察感知动植物的活动场所。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春天,孩子们自己种下的豆芽、葱、蒜等植物发了芽,鼓励他们将植物的成长过程通过“连环画”记录下来;夏天,孩子们可以观察到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小鱼是怎样长大的,画出小蝌蚪、鱼宝宝的形态、动作、色彩;秋天,孩子们可以自己采集各种树叶放到区角,集体创作《金黄的树屋》、《奇妙的树枝》、《给树枝穿衣服》等作品。这一切不仅为孩子们增添了童趣,激发了创作积极性,而且萌发了他们对动植物的爱怜之心,陶冶了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各班的美工创意角分为泥塑区、纸工区、绘画区。小班幼儿和教师一同用收集的树叶、树枝、瓜果壳等材料进行创意贴画。在中班,教师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供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创作同一主题。在大班,教师和幼儿一同收集了蛋壳、豆子、棉花、毛线、树枝、贝壳等材料,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出一幅幅有故事情节、形象生动的作品。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在“四季•民俗民风”主题特色美术活动的实施和研究中,我们总结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五大原则。

1.安全性原则。安全是幼儿园生命线。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给孩子是我们首先应做到的。要保证我们给孩子的一切都是安全可靠的,包括安全的房舍、安全无毒的玩具、安全无毒的活动材料、安全的吊饰等。

2.教育性原则。我们深入认识和挖掘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使所创设的环境真正与孩子发生互动和对话,从而有效帮助幼儿在各种能力的发展上得到提高。

3.艺术性原则。为了让孩子从环境创设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我们从使用材料、色彩、构思布局多个方面入手,让环境给幼儿温馨、舒适的审美感受。

4.互动性原则。幼儿园的环境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创设的,所以应尊重孩子。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域活动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在材料投放时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不断主动与环境材料发生互动。

5.动态性原则。环境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课程内容、主题、节日和季节的变换等,有的放矢地更化环境布置,让环境更好地为孩子成长服务。

我园的农村特色美术教育研究还处于在课程设置和环境创设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幼儿园结合自身民俗文化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民俗气息的特色美术课程,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美,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而环境创设的开放性、有序性也给幼儿带来了一个自由发挥、自由探索的良好空间,这是实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所倡导的“活教育”的物质基础。正如陈鹤琴先生说的:“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当然,我园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今后需进一步探索和改良。

陈鹤琴.(1985).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北京:北京出版社.

蒙台梭利.(1993).有吸收力的心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皮亚杰.(2015).教育论著选(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创设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