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泽厚话语》编后记①

2016-03-20

东吴学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隆杨斌李泽厚

杨 斌

随笔与书评

《李泽厚话语》编后记①

杨斌

三年前,我编选的《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出版后,反响不错,二〇一三年,还荣幸入选“大夏书系十年经典”;尤其是书后的六十则哲思短语,颇受称道。于是,该书责编永通君约我再编一本《李泽厚话语》,话题不限教育,人生命运,历史哲学,从家国天下到日常生活,凡能给人以思想和智慧启迪的,无所不包。在和李泽厚先生沟通过程中,先生态度一如既往,明确反对。用他在上一本书序言的话说,就是“我从不认为我的文章有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我想,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一到老来便发狂”。他平时也曾说过,他常念叨孔老夫子的话: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看到一些学术老人到晚年却有此病,更要自加警惕。这一次,先生更明确指出反对的原因:其一,我觉得我这人和那些话没有那么重的分量值得去摘,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嘲笑和漫骂,包括可能伤害到你们。其二,摘录不能甚至反而可能漏失主要的东西,即断章取义。

我当然没有因李先生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而就此罢手。这些年来,我同老先生交往不少,他的性格态度我是有所领教的。从写他的诗歌释读,到做他的学术年谱,包括编选那本《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没一件事是他爽然答应的,总是先坚决反对,反对的理由是这些东西没意义,不值得做;反对无效继之以劝阻,劝阻的理由是,工作量太大,太繁琐,往往劳而无功;劝阻不成再拖,口头禅就是:等等再说,等等再说。我知道,李先生的这些话都是非常真诚的。和他的那些学术成就相比,我所做的这些对他个人来说,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名山事业,赫然已成;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最终总是能打动李先生,这几件事,也都一件一件地做出来了。没有任何秘诀,唯一的的法宝就是:理由!只有要足够的理由说服先生,先生就会同意。犹记得,二〇一〇年编选那本“论教育”时,我曾给先生写过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您一生致力于国人的思想启蒙,其实,广大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同样需要启蒙的群体,因为,只有他们的觉醒,才有学生的觉醒,才有民族的未来。譬如,对传统文化,对历史进程的二律背反,对精神家园,对教育于人性的重要,对人生与美,对读书与治学,一线教师都尤其需要补上这一课!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本书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绝不亚于学术著作。不知先生您以为然否?

正是在我寄出这封邮件之后,李先生才答应我编他的那个选本,而且之后还特地写了一篇序言,并将书名加了副标题:献给中小学教师。那么,这一次我又是如何打动李先生的呢?我的理由主要有三:一、如前所述,“论教育”反响不错,哲思短语形式颇好,简明扼要,易懂易记;二、可以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其思想体系,在社会转型加速、现代化困境日益凸显的今天尤为需要;三、为确保质量,避免断章取义,力邀邓德隆先生和我共同擘画。这里,得说到本书的另一位编者邓德隆先生了。邓君乃商界精英,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却于李氏思想研习精深,颇有心得。邓君也认为此书意义非同寻常,乐观其成,而且愿意共襄此举。邓君的加盟,无疑增添了游说李先生的砝码。经不住我们两人的左说右劝,李先生最终还是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只是仍同上次一样:“拒绝看编写的内容,包括如何编选和编选甚么,一概不闻不问;并且对此书不负责任,功过是非,是好是坏,全由编选者负责。”同时,责邓德隆君负审稿之责。

为此,我们潜心沉进文本,夜以继日,乐此不疲。我们商定,两人齐头并进,各自为战,摘出初选文字后,再相互交换,取长补短。于是,日理万机穿梭于世界各地的邓总,常常出差带着李著,见缝插针,聚沙成塔。为了方便,干脆直接在书上划出语句,然后将整本书快递过来。在收到邓总寄来的第三本书之后,我发现了彼此之间的问题,明显的区别是,邓君摘录的话语偏重学术,概念术语较多,而我则在学术之外兼顾通俗。在和邓先生作了一番沟通之后,我们认为:李先生的学术观点原创性很强,价值极大,应该尽量收录。于是,我调整了原先的尺度,在两人分头选摘基础上,整合出了《话语》初稿,交邓先生审读。几天之后,接到邓总电话,他的阅读印象是:感觉太沉重,远不如那本“论教育”好读。再一次商量的结果是:必须舍弃一定的学术性,尽量少选太艰深的内容;在充分体现先生思想观点的前提下,尽量多选通俗易懂的语段。这才符合本书作为普及性读本的编选初衷;将来有可能,可以再编“话语”的学术版。共识既成,重启炉灶,我重新投入又一轮的涵泳浸润之中。

冬去春来,暑热秋凉,三十年阅读李泽厚的漫漫途程,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仿佛又重新走过一回。“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如闻謦欬,何其幸哉!

书稿付梓之际,由衷感谢李泽厚先生的信任和鞭策!感谢邓德隆君的提点和襄助!同时,也感谢永通兄为本书的精心策划和朱颖女士的细心校核。

舛误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二〇一四年三月

杨斌,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①这是编者之一为《李泽厚话语》所写的后记,邓德隆、杨斌编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德隆杨斌李泽厚
李泽厚的哲学探索与心灵世界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精神的漫游——杨斌工笔画探微
时间之象——杨斌自述
NaCl晶体马德隆常数的计算
论李泽厚的“实用理性”概念
感谢那个虫子
追逐阳光的创业者杨斌昌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德隆”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