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新品种郑7051免耕覆秸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2016-03-19王桂荣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豆高产

王桂荣

摘要:麦收留茬高,会影响大豆的播种质量,对夏大豆生产造成缺苗断垄、产量低的影响,为探讨解决夏大豆在小麦收获后直接播种的问题,开展了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技术试验。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覆秸精播高产技术模式既达到了高产目的,又被农民乐于接受,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 大豆;免耕覆秸;精播;高产

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是集“侧深施肥、精量播种、封闭除草、秸秆覆盖”于一体的播种技术。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具体来讲,就是利用专门的播种机,在不对小麦麦秸、麦茬进行任何处理的条件下,直接进行播种。

1 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的可行性

1.1 省工

根据胡桥乡的示范效果表明:该项技术每亩节约110元。原因在于这项技术减少了投入:一是秸秆、麦茬处理投入,二是种子费用投入,三是查苗补种、间苗、定苗人工费用投入。

1.2 保墒

土壤表层覆盖秸秆可以减少太阳对土壤的直射,降低土壤表层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同时秸秆覆盖阻挡水汽的上升,降低土表风流使土壤水分蒸发大大减少,农田保水蓄水能力提高。在自然条件下,土壤表层在雨滴的直接冲击下,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土壤孔隙度减小,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结构细密紧实的土壤表层,影响水份的渗透。而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农作物秸秆,避免了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使土壤疏松多孔、导水性强,就地渗入快,地表径流少。

1.3 肥田

小麦秸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和微量元素,通过秸秆还田,秸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矿化,释放养分,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协调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有很好的作用。

1.4 增产

实践证明,采用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不仅减少了用工及动力费用,降低了种子用量,而且由于播种后田间均匀覆盖麦秸,土壤雨后不板结,保墒能力得到提高,大豆出苗整齐,生长茁壮,真正实现了苗匀、苗齐、苗壮。该技术在全面解决小麦秸秆处理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大豆免耕精量播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胡桥乡的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应用这项技术,每亩可增产大豆40-45kg。

2 关键技术应用与技术实施路线

2.1 关键技术

主要推广优良品种、种子处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叶面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技术。

2.2 技术实施路线

2.2.1 优良品种选用。郑7051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审定编号:豫审豆2012002: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9.9天。株高87.6cm,株型紧凑,有效分枝2.9个,叶椭圆型;紫花,荚褐色;单株有效荚数49.0个,单株粒数80.2粒,百粒重18.8g;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脐色褐,抗倒性0.3级,症青株率0.4%。适宜在河南各地大豆产区种植。

2.2.2 种子处理。晒种。在贮藏条件差或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播种前应晒2-3天。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13%左右。精选种子。在播前一定要进行机械或人工精选,纯度应该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拌种。主要目的是防治蛴螬。

2.2.3 精量播种。免耕覆秸精量播种,种植面积33.3hm2(500亩),每亩播量3.5-4.5kg,6月9日播种结束,6月19日出苗,6月27日间苗,7月1日定苗。

2.2.4 科学田间管理。一般采取苗后除草,在大豆2-3片真叶时,有小草出现可于7月15日用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防除杂草,7月20日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防治豆天蛾,8月15-16日亩追施复合肥(15-15-15)10-15kg,8月29日用甲维盐+氯氟氰菊酯乳油+戊唑醇+氨基酸水溶液进行统防统治。在大豆成熟时,适时收获,10月7号收获完毕。

3 产量表现

2015年9月31日,农业局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对郑7051示范田进行田间多点测产调查,室内考种 :郑7051示范田 33.3hm2,平均行距36cm,株距8cm,亩株数14815株,株高73.4cm,底荚高度15.7cm,主茎节数12个,单株有效分枝2.2个,有效荚51.6个,每荚粒数2.18粒,百粒重16.6g,85%折产235.1kg,朱沟村王木山4335.5m2,实收1650kg,亩产253.8kg。

4 结果分析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结果分析,郑7051大豆新品种在我县表现为中熟品种,产量高、有限结荚,株型收敛,不裂荚,抗病性强,病毒病感染机率少,落黄好,种植密度弹性大,每亩12000-18000株均可种植,以14000-15000株为宜。生育期稍偏长,但在我县并不影响麦播生产,在豫东有很大推广空间。

在今年豫东病毒病大发生的背景下,我县80%的地块不同程度的遭遇危害,有荚无粒,个别地块已经绝收,但郑7051基本没出现这种现象,表现出极大抗异性,是该品种推广的一大优势。

猜你喜欢

大豆高产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加入不同浓度外源大豆黄素对大豆根瘤数量的影响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收大豆的劳动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