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016-03-19秦建平宜昌市环境科学学会湖北宜昌443000
秦建平(宜昌市环境科学学会,湖北宜昌443000)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秦建平(宜昌市环境科学学会,湖北宜昌443000)
区域性开发建立在合理规划、控制企业入区条件、污染集中控制等来实现工业的良性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开发的不确定性及影响的范围广、程度深给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REIA)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学的原理,形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循环的流动过程,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的目标。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使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将能更好的发挥其在项目审批中的作用,提高传统的评价模式。
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
1 区域性开发是我国工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1.1 区域的划分模式
依据区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区域可划分为均质区域和结节区。前者指的是一种是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地理学和经济学中传统的各种区划,即以一组一致性和相似性的地理、经济、社会指标划分出各种不同特征的均质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结节区又称功能区或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1.2 我国工业建设的缺陷
很长时间我国工业发展走的是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粗放经营是一种广种薄收、不讲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不讲科学管理,单纯追求要素投入求得产出数量增加的原始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劳动效率低下,资源极大浪费、资源过度消耗,与人类社会合力利用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种方式的还造成工业经济的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国土资源严重浪费,大浪的耕地、良田被不合理利用;资源利用率低、消耗高;由于森林被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不断恶化等不良后果。
工业的发展大都有一个既定公式:工业化+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成了孪生子,“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成了难以跳出的“工业化陷井”。如果说在20世纪以前,中国在“陷阱”中还可以生存和发展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在环境极其脆弱、“马太效应”逾发严重的形势下,传统工业化道路则难以走通,有可能陷入“陷阱”而难以自拔。
1.3 区域性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采用集约化经营可以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使单位资源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区域性开发的发展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区域开发活动可以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段内有计划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开发活动。区域开发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兼顾公平与效益,增进社会与个人福利,促进生态良性发展。
1.3.1 区域性开发的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应是区域开发活动,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目标之一。包括治理工业污染与城市污染、提高区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区域性开发通过工业园区内各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及适当衔接,污染的总量控制及污染预防措施的提出,将各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控制在环境容量范围内,从而创造一个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
1.3.2 区域性开发在环境变化方面的优势
区域性开发的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分散发展带来的弊端,区域性发展通过工业园区的开发,实现园区公用设施、资源有效配置、市场网络、公众信息等共享;共同面对市场、客户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优胜劣汰,公平竞争,促进发展;共创园区品牌,形成群体竞争优势。采样区域发展的模式可以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特别是在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城市发展要承受环境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适度开敞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3.3 区域开发环评中可以解决的问题
在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评中应体现区域的整体效应,并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废物的集中控制和集中处置,广泛开展综合利用,改变那种单个项目环评中仅考虑拟建项目在满足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就给出项目可行的评价结论的传统评价方式。通过区域开发项目的环评,可以附加有项目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可行性、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能源使用量等作为项目在环境保护可行的条件。
2 区域开发项目的特点及主要环境问题
区域开发是在限定地域范围、限定的时间内、依据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划,改变区域内土地和其它资源(水体、空气、环境容量和生物等)利用方式,兴建一批项目或改、扩建一批已有项目,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行动。区域性开发是我国工业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区域性开发活动有其区域特点,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有别于单项目的环境影响。
2.1 规模大、占地广
区域开发通常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或填海造地,且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质,同时区域开发还将造成局部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区域开发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尤其是对那些占用大量农田耕地的区域开发项目,给农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可以一定程度上由工业经济的发展得以弥补,但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无法恢复的,这一影响很多是永久性的。
2.2 性质综合、复杂
区域开发整体上要求综合协调,但表现在区内的工程则涉及的是多行业及不同类型的。此外,参与开发建设的有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机构和企业,所涉及的管理层次也就较多,各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与投产日期不尽相同,情况十分复杂。
2.3不确定因素多
这是区域性开发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区域开发具有较强的规划性,入区项目没有办法确定,产品品种、规模、工作制度以及生产原料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污染物排放量。这给区域开发的定量预测带来了难度。
3 循环经济理论在指导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上述区域开发的特点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对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REIA)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如何正确而有效的开展才能很好的起到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的作用,为区域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采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的全过程考虑区域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可能的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理论将在REIA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将成为今后开展区域开发项目环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1 循环经济在区域开发活动中的作用
循环经济(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方位节约资源和优化环境,让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不产生(零排放)或者很少产生(少排放)废物,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或能量,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各得其利,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达到环境与经济社工会发展的“双赢”效果。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使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保持协调与平衡。
循环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直链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的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排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和一次性的,对资源造成浪费的同时也加重的生态环境的负担。
3.2 构建循环经济为主的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REIA)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改变那种就污染论治理,再论排放的评价模式,通过废物综合利用或循环使用将污染控制技术及要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维护区域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REIA中引入循环经济理论,主要是从循环经济运行的三个层面上来分析区域的开发。
3.2.1 企业内部循环——清洁生产
在区域开发活动中,区域内的企业或者基本生产单元应成为循环经济的第一个循环圈,企业作为生产者。在清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和生产清洁产品,推动和指导绿色消费。在区域开发项目的环评中的规划方案的分析中应对入区产业结构以循环经济的模式给予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结合规划侧重清洁生产过程分析,即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清洁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及提出改进措施。开展清洁的生产过程及原辅材料及替代有毒有害原料;采用清洁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设备;对物料进行内部再利用等;注意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风险。
3.2.2 企业之间的循环
企业之间的循环主要通过建立生态产业链或生态工业园来实现。区域内的企业可通过生态产业链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食物链的“生态共生系统”,从而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同时也正在成为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和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是最为理想的工业园区。
区域开发带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利用这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反到有较大的产业调整空间,即在区域开发活动中,应尽可能的选择那些产业关联度比较高的企业入区,有利于形成区内产业链,从而构建出环境影响最低的生态链、集成环境优化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构筑环境影响最低的功能经济和非物质化即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产观念。
3.2.3 企业与社会的循环
企业与社会的循环可称为静脉产业。作为原材料物质如同动脉血液一样,在生产过程中流动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加工,形成产品进入消费系统,从而构成动脉系统的物质流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经过消费过程产生的废旧产品,经过回收和加工后成为有用的物质在回流到生产和消费过程重新利用,构成静脉系统的物质流动。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循环,当资源进入区域后,在它的生命周期里通过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间的循环、企业与社会间的循环,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按照“3R”原则,最终得到妥善处置。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通过三个层次的循环经济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区域规划的方案与措施,正式建立在科学发展观上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 对策及思考
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20多年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挖潜其最大的预断、导向、调节和闸口等功能,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稳步发展和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是当今环评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区域开发活动及今后规划项目环评的开展,提出以下思考及对策。
4.1 区域开发项目必须满足当地发展规划的要求
在衡量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条件时,环评会根据当地的总体规划为前提论证项目的可行性。这里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一般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制定的,开发区的建设也会挂以轻工、高科技、加工等名称的产业区(园),而项目引进也是政府的行为,一些与开发区冠名不符的项目也会随之进入,造成开发区局部的污染或输出大量的废物。
4.2 区域开发项目环评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在现行的《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并没有规定对这类项目采用循环经济的要求,为此,建议在修改该“导则”时,应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纳入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章节,作为开发区生产力配置的基本要素之一进行分析。
4.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原则应增加循环经济的要求
在当前建设项目审批的六条原则中再增加一项循环经济的原则。特别是对于区域开发项目的环评审批中应满足产业结构的同时,附带有循环经济的措施。
[1]区域分析与规划.电子图书·学校专集,1998,10.
[2]高宏彬.我国工业发展模式研究.工业经济,2005,9:32~33.
[3]秦远建,李必强,等.论产业集约化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21~23.
F205
A
2095-2066(2016)30-0001-02
2016-10-12
秦建平(1973-),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