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推动三大战略转变
2016-03-19简新华
简新华
(武汉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推动三大战略转变
简新华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目前理论界有部分人对邓小平超前的、具有预见性的论断可能存在认识和理论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重“坚持改革开放”、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学习研究和准确恰当地理解贯彻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关于公有制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和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判断,找准时机,适时推行三大战略转变。一是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要实行重视国有经济的新战略,使其总量扩大、比重提高,其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二是收入分配的战略转变,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转向多措并举缩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战略;三是进行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战略转变,实行农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体规模经营,建立一种既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又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业集体经营方式。三大战略转变中,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是关键,是实现收入分配战略和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基础。
〔关键词〕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战略;收入分配战略;农村“第二个飞跃”战略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主张得到了高度重视、广泛关注和认真贯彻执行,指导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邓小平的一些超前性、预见性的论述和见解,特别是涉及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事业中关于发展公有制经济、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个飞跃”等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度相关的前瞻性重要论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这里面可能在部分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坚持改革开放”理论、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的认识偏差,这种认识偏差对我们现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极为不利,必须尽快改变。“四人帮”垮台以后,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现在,我们更应该提出全面准确学习理解和贯彻邓小平理论,以指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合理有效实施。对于邓小平理论,我们不能各取所需、断章取义,不能觉得有利的、喜欢的、认可的就贯彻执行,感到不利的、不喜欢的、不认同的就束之高阁,甚至否定反对。现在特别需要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学习研究、准确恰当地理解贯彻邓小平理论,特别要重点研究那些以往重视不够的具有超前性、预见性的论述和见解,要重点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克服目前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真正发展公有制经济,如何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如何成功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个飞跃”,使全体国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在新常态下,必须根据新常态的新变化、新特征、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实事求是地评估和科学合理地调整转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和实施新的战略。这些新战略有很多,这里主要根据邓小平理论,探讨基本经济制度以及重要发展领域的战略转变和需要实施的新战略。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上,实施的主要是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战略;在收入分配上,采取的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在农业改革和发展上,实行的是邓小平所说的“第一个飞跃”。根据邓小平那些以往重视不够、具有超前性、预见性的论述和见解,笔者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到了开始实行这三个方面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
第一个战略转变,是在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上,从更重视发展各种私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战略,要转向更重视壮大公有制经济、提升公有制经济比重的新战略。
第二个战略转变,是在收入分配上,从更重视效率、强调克服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要转向更加重视公平、强调兼顾效率、合理缩小贫富差距、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战略。
第三个战略转变,是在农业改革和发展上,由实现“第一个飞跃”的战略,转向逐步实现“第二个飞跃”的新战略。
二、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和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私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一大批公有制中小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了私有化,成为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巨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公有制经济在产值和资产总量虽然也取得了较大增长,但其占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由99%下降到30 %左右,私有制经济的比重由几乎为零上升到60%以上,这也可能是海外一些像科斯、张五常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改革是在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依据。从控制力上看,虽然公有制经济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把握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但是无论是从数量、比重还是产值和资产总量,中国的公有制经济都已经不占主体地位,呈现出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严峻的重大问题: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中国,在继续坚定不移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还要不要做大做强做优公有制经济?笔者认为,中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了底线,不能再下降了!否则公有制经济会丧失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这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邓小平早就说过,“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2〕;并一直强调“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3〕。
强调要实行重视公有制经济的新战略,并不是主张依靠政府力量实行“国进民退、公进私退”,也不是要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不是要“均贫富”、再来一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而是强调在公平竞争的市场前提下,在继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大做强做优公有制经济,在总量上扩大、比重上提高,切实改变下滑趋势。现在的多数学者都在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献计奔走,很少有学者为做大做强做优公有制经济大声疾呼、出谋献策,这是不正常的。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的强大、优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会成为空话!
真正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现在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虽然我们提出要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反对国有企业非公化,但是也决不能否认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制度不完善、经营机制不灵活,再加上民主监督缺失、腐败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垄断经营与民争利、经济效益低下、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果只是在口头上空讲大道理,不去认真探讨、有效解决这些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和缺陷,不仅会动摇人们对“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而且最终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程度的非公化。面对大型国企、央企一连串的腐败窝案,连普通老百姓都可能难以相信国有企业能够发展好!因此,必须迎难而上、深入思考、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明确这些问题和缺陷产生的原因,一定要搞清楚这到底是不是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性质)本身不可避免、无法解决的必然产物。必须要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高、操作性强、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真正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
三、收入分配的战略转变和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在收入分配上,我们贯彻的是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方针,有效地克服了平均主义带来的弊病,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允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4〕。他还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5〕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还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现在虽然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改革失败”的局面,但是贫富差距的确也够大了,所带来的有效内需不足已经严重挫伤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得劳资冲突不断,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导致实现持续稳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难度增大。这实际上说明,已经到了由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转向着力解决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战略的时候了。
当然,由于目前的贫富差距有多方面的原因,实行合理缩小贫富差距、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战略,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战略措施:
第一,合理发展公有制经济,夯实缩小贫富差距、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第二,规范完善市场机制,有效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充分缓解市场失灵带来的贫富差距;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服务化,力争进入世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为收入分配合理化提供有利条件;
第四,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特别是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让低收入家庭成员增加就业的机会;
第五,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支援中西部的方针政策,切实缩小工农、城乡、地区差别;
第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调整高管的过高收入,收入分配向职工合理倾斜,适当提高工薪水平;
第七,切实兼顾公平和效率,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提高过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特别要节制资本,注重在国家、开发商和失地农民之间合理分配使用土地增值收益;
第八,合理开征各种收入和财产调节税,适当增加对困难群体和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和扶持帮助,加大扶贫力度,适当减轻企业和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鼓励投资并且使得低利企业有条件提高职工工资,增加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
第九,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监督约束,坚持标本兼治、高压反腐,减少特权阶层和腐败造成的收入差别甚至暴富;
第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解除劳动力的后顾之忧,缓解贫富差距;
第十一,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加强职业教育、岗位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收入。
四、农业改革发展的战略转变和新战略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滞后发展,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农村落后贫穷、城乡差别扩大的“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成为制约最终实现现代化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相关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规模经营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制度的改革还处于试验阶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非常大。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最合理、最有效、最现实,还在激烈的争论和探索之中,还存在着重大分歧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远远没有达成最终共识、形成一致定论,这特别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到底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全面正确地理解和坚决认真地贯彻邓小平的“第二个飞跃”理论。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理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7〕也就是说,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最终还是要走规模化、集体化的道路。
中国现在的发展已经到了应该开始逐步实现邓小平晚年提出的“第二个飞跃”的阶段。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有效克服了人民公社制的缺点,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渴望,使农民拥有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权,形成了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这一制度不仅促使农户增加农业投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推动他们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基本保证了城乡农产品的供应,还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劳动力和土地需求,有力地保障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给农民提供了最后一条保障线,避免出现大量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和大面积的城市“贫民窟”,较好地维持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稳定。但是中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不足或缺陷也很明显: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效率低,应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家庭生活风险的能力较差。这些问题,是导致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严重滞后、“三农问题”如此突出的重要原因。很显然,中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仅靠现行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制已经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都已表明,长期依靠一成不变的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必须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造和完善具体条件,逐步实现农业的“第二个飞跃”。
但是,中国农业的第二个飞跃一定不是农地私有化、市场化、农业经营家庭农场化!千万不能忘记了邓小平的重要论断,他所说的中国农业的“第二个飞跃”,一定是要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决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除了农村土地还是法律上、名义上的集体公有之外,许多农村的集体经济都名存实亡了。 如果再将农地私有化,农村集体经济将彻底不复存在,结果将会与邓小平晚年提出的中国从长远的观点看还是要“发展集体经济”的看法完全相反。
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农村里的赌博打麻将成风、干群关系不和谐以及各种非法教派蔓延,都是与农村集体经济被削弱、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下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不无关系的, 如果农地私有化,大家更是“各顾各”,上述问题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中国农业应该怎样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实现邓小平所讲的“第二个飞跃”?从理论上来看,有人主张应该采用欧美发达国家的方法,实行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家庭农场制;也有人主张应该实行农村土地流转,鼓励资本下乡,建立农业企业;还有人主张应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农业合作制。在实践上,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了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集体经营和国有农场等多种规模经营方式。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农民数量庞大、人多地少、地区差别显著,农业规模经营形式一定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多种规模经营方式并存,但主体不能是家庭农场、种田大户以及资本下乡建立的农业企业。因为,农地向农场主、农业企业主等少数人集中的方式,会产生两种严重的后果:一是这种规模经营增加的收入主要落入资本和少数人之手,广大农民所得有限,严重的会造成无法预计的失地无业农民;二是农村集体经济无法发展,可能彻底消失,最终可能导致土地私有化,农民将难以收回土地承包权或经营权,失去最低收入保障。这两个问题将会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使得大部分农民不可能走向共同富裕。
笔者认为,要实现邓小平所说的中国农业的“第二个飞跃”,中国的农地就要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体规模经营,农地主要向新农村集体流转集中,通过集体经营或者合作经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内部实行分工合作、企业化民主化管理,由新农村的种田能手、管理能手组成农业生产经营专业队,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方法和理念从事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主张退回到人民公社制度的传统保守的观点,其实则不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集体规模经营决不是要走回头路、退回到以往的人民公社制度,而是要建立一种既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又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营方式。只有实行这种经营方式,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发展壮大,才能够使得集体成员要求“减人减地、增人增地” 的权利诉求与“减人不减地、增人不增地”的农地稳定经营的悖论自然消失。新农村集体经营之外的富余劳动力怎么办?除了尽量进城务工经商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农村延长农业产业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者搞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优质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农村旅游服务业等方式,逐步实行产业多样化经营,从而真正走向共同富裕,避免上述其他方式可能产生的各种严重后果。
五、三大战略转变的关键
三个战略性转变当中,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关键。没有强有力的公有制经济基础,既不能改变当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还会引起更加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进而导致整个改革的失败。我们看福布斯富豪榜排名,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上榜数量增长最快的都是民营企业家(私人企业主),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否认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度上升、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度下降是造成中国现在工薪收入(劳动收入)比重偏低、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因此,不积极壮大公有制经济,不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总量和比重,这种分配局面可能就难以改变,还会继续造成甚至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于国于民都必然产生各种更加不可估量的严重危害。邓小平所说的中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科学种田、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二个飞跃”,也就是要做大做强做优农村集体经济,与壮大公有制经济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在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上的战略转变,收入分配上的战略转变和农业 “第二个飞跃”都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经济日报,2014-12-12(01).
〔2〕〔3〕〔4〕〔5〕〔6〕〔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95,172,110-111,373-374,355.
(责任编辑王生胡学举)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1-0010-07
〔作者简介〕简新华(1947),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