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相结合
2016-03-19李冬
李 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相结合
李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有机统一,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家优秀文化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9·24讲话”)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我们要传承、弘扬和创新儒学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儒学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群众愿望相结合,既适应时代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发展,又促进儒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必须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近现代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体系,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思想威力,就在于我们党从诞生之日就高举马克思主义光辉旗帜,并在不断探索、寻求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民族特点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旗帜。
任何科学理论要发挥它推动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客观实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反复强调文化发展有其继承性,指出社会主义新文化只有在利用前人已有科学理论和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恩格斯在讲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事实中。”[1]列宁在讲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说:“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和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从博大精深的、以儒学文化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的思想资源,并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为中国广大民众所接受,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的那天起,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如何处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赋予了儒家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新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成果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另一方面是儒学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同儒家优秀传统结合起来的典范。在探求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民族风格、民族语言表现出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选集》四卷中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引文、成语、典故,毛泽东对这些经典引文、成语、典故常常结合实际进行新的阐释,使广大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民族特点相结合的过程中,为反对“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错误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作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阐释,使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就是通过“实事求是”这个古老而又常讲常新的命题,把我们的主观认识与中国基本国情这个客观实际紧密结合了起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统一了起来,儒学文化的精华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3]毛泽东思想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毛泽东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很有帮助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洋八股必须废除,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4]这实际上是给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指导性思路,对传承、弘扬、创新儒学文化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可以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儒家思想学说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有不同的思想特质和历史使命,但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有其共通性和兼容性,两者是可以结合的。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都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都是开放的包容的学说,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华“群经之首”的《易经·益卦·彖传》中就提出“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各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借鉴吸纳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度。习近平同志在“9· 24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从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通过两种基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一种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思想观点进行完善、丰富、修正和发展。第二种形式,是继承者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际,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完善、丰富、修正和发展。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这两次历史性飞跃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伟大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都立足社会现实,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分析,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学说。马克思恩格斯从西方社会现实出发,通过对以工业化分工生产、私有制、雇佣劳动、自由市场竞争为经济基础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以仁为核心、以修齐治平为根本的儒学产生形成在“乐崩礼坏”、“百家争鸣”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和大变革中的种种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反映了早期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需求。可见,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对于新的社会状态的憧憬、对于人所处的各种关系及其主体性的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共通性。早在1926年初,郭沫若就发表文章《马克思进文庙》,驳斥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探讨和说明生活在不同时代西方和东方两位哲人的思想学说异同及其兼容问题。郭沫若文章中讲述了一个马克思到文庙与孔子相见的故事。马克思在谈到他的主义时说:“在谈我的主义之先,不得不先说明我的思想的出发点。我的思想对于这个世界和人生是彻底肯定的,就是说我不和一般宗教家一样把宇宙人生看成虚无,看成罪恶的。我们既生存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应当探求的,便是我们的生存要怎样才能够得到最高的幸福,我们的世界要怎样能够适合于我们的生存。我是站在这个世间说这个世间的话。这一点我和许多的宗教家,或者玄学家不同,这一点我要请问你:究竟你的思想和我是什么样?假使这个出发点我们早就不同,那么我们根本上走的是两条路,我们的谈话也就没有再往下继续的必要了。马克思刚好把话说完,子路不等孔子开口便先抢着说道:是呀,我夫子也是注重利用厚生之道的人;我夫子最注重民生,所以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呀。”[5]郭先生写的马克思和孔夫子既谦虚又坚持原则,既讨论了两者的不同,又讨论了两者的一致。最后,马克思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是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孔子到此突然发出一声把二千多年闷在心里的怨气一齐都发泄出来的长叹:“他们哪里能够实现你的思想!连我在这儿都已经吃了二千多年的冷猪头肉了!”郭先生90多年前写的这篇文章,仍有现实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契合性还体现在社会理想的契合上。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是经由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儒家的理想是世界大同,儒学文化理想的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融通性。《礼记·礼运》篇对孔子所向往的大同社会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尽管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只能是空想,但却反映着中国人民对民主、平等、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本质不同,前者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民众对不能实现的生存美景的期盼;后者却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科学分析把握所得出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虽然如此,两者也具有共通性,它们都反映了人们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旨在建设讲信修睦、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再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最重要的则是体现在哲学思想的契合上。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观察世界虽有不同,但作为最高思想形态的哲学,客观全面发展地看世界则是最重要的。中国古圣先贤具有很高的哲学智慧,儒学文化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观点和方法有许多共通性。比如,唯物辩证法与“易学”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儒家的知行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儒家的民贵君轻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点与儒家的“人人可以为尧舜”、“内圣外王”;马克思主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儒家重义轻利,着眼于整体利益;马克思主义坚持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儒家文化培育了爱国主义传统等等都是如此。总之,儒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是先哲探讨人类文明进步的学说,都主张立足现实世界、改进现实社会,都是人学而非神学,可以说是“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精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才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民族文化相结合,为我们中国民众所接受,才能够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费孝通先生说:“我们常常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变成了毛泽东思想,后来又发展成了邓小平理论,这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6]“我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本质还不能说已经从理论上认识得很清楚,但是大体上说它确实是从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所指出的方向发展出来的。这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许多我们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6]
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解决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同时,他还强调要重视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 24讲话”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这些思想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继承、发扬以儒学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指明了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如何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全面认识儒学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阐发其思想价值,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优秀文化的结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研究、传承、弘扬儒学文化。儒学文化不可能被马克思主义取代,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地历史地具体地对儒学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和取舍,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同儒学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关键是找准两者的融合点。比如儒学文化中“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的民本理念;“为政以德”、“仁者无敌”的仁政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刚毅有为的品格,“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和博大情怀;“居安思危”、“多难兴邦”的忧患意识等等思想,为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为第一要义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提供了弥足宝贵的思想资源。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发其生命力,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其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9· 24讲话”中指出: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他还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引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
[2]列宁.青年团的任务[A].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62.
[6]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5.
[责任编辑:董士忠]
[收稿日期]2016-04-2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KS006。
[作者简介]李冬(1962—),女,河南省郑州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6)03-0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