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与文化重建

2016-03-19胡艳蕾李晓明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政治文化

胡艳蕾 李晓明

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与文化重建

胡艳蕾 李晓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层迅速崛起,在社会协调、稳定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增强。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产阶层虽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地位,却普遍存在政治冷漠、“集体出逃”等现象,并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其中,文化认同是影响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关键变量,因而应通过对我国中产阶层价值观、政治身份文化、政治参与文化和政治社团文化的重建,实现其政治认同意识的重塑。

中产阶层;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文化重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中产阶层迅速崛起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页。。面对当前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我国中产阶层虽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但却普遍存在政治参与积极性差、政治角色不明晰、政治凝聚力下降等现象,导致其政治认同度下滑、政治冷漠、“集体出逃”等不断加剧。作为国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现状、诱因及改善机制等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现状的分析,发现文化认同是影响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关键变量,政府应通过对中产阶层群体文化的协同治理实现其文化重建,以便解决该阶层政治认同危机的问题。

一、有关概念与理论

(一)对我国中产阶层的界定

在西方,中产阶层亦被称为中间阶层或中产阶级,是指处于社会中间位置的社会群体类型。英国人詹姆斯·布拉德肖在1745年撰写的《防止爱尔兰羊毛进入法国》中首次使用中产阶级(midd le class)这一概念,来界定处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社会阶级,即新出现的资产阶级(商人或工厂主等)以及城镇中的平民或市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产阶层进行界定的依据主要有:(1)经济收入。例如布·罗贝认为,可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中产阶层收入划分标准①参见[美]布·罗贝:《美国人民:从人口学角度看美国社会》,董天民、韩宝成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37页。。汪抒认为,有效净资产可作为界定我国中产阶层的标准之一,主要包括居民的银行存款,购买的债券、基金、股票,投资的房产,以及其他投资②参见汪抒:《从有效净资产看我国中产阶层界定标准》,载《商业现代化》2007年第11期。。(2)消费水平。例如Bourdieu、Rosenbau等,主要是以恩格尔系数作为居民消费水平标准对中产阶层进行划分③参见Bourdieu,P.,La Distinction: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Paris:Minuit,1979,p.97;Rosenbaum,E.F.,Against Materialism:Culture,Consumption and the Causes of Inequality,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23(3)。。李培林认为,所谓“中等收入阶层,由于有了‘阶层’二字,它就不再是‘收入’的单一指标可以准确定义、说明和描述的概念,而是一个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职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结构特征的综合指标的概念”④李培林:《解析中等收入阶层》,载《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7期。。(3)职业类型。侧重于从职业、收入、社会声望三方面对中产阶层进行界定,例如爱德华、赖特·米尔斯、周晓虹等⑤参见Edwards,A.M.,Comparative occupational statistics for the U.S.,16th census,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p.78;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4)社会经济地位量表。该量表由美国统计学家和社会学家邓肯最先提出,最常采用的指标是教育地位、收入地位和职业地位三类⑥Duncan,O.D.,A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 and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of the Socioeconomic Index.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A.J.Reiss,Ed.),Free Press,Glencoe,IL,1961,p109-161.。(5)主观认同。由被调查者根据主观认识判断自己是否属于中产阶层,具体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自我评价、公众声誉界定、职业声望测量⑦Centers R.,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Classes:a Study of Class Consciousnes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9,p119;Warner,W.L.,Yankee City,abridged ed,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3,p69;North,C.C.,Hatt,P.K.,Job sand Occupations:a Popular Evaluation,Public Opinion News,1947,p.9.。(6)综合判定。通过构建一个由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中产阶层进行衡量界定,例如华纳的阶层特性指标①Warner,W.L.,et.al.,Social Class in America:AManual of Procedur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Status,Chicago: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INC.,1949,p.21.,以及埃米尔·莱德勒、陆学艺、李春玲、刘欣等。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逐渐形成了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构成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先富起来的群体成为我国最早的中等收入群体,即中产阶层。但由于中产阶层具有“难以划分”的群体特性②[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页。,国内学术界至今并未形成关于我国中产阶层的清晰、完整的划分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且新世纪以来我国中产阶层人数大幅增长,职业结构日趋稳定,因此我们认为,陆学艺课题组以职业标准为主、通过综合判定法进行的社会阶层划分更具代表性。根据这一方法,我国中产阶层主要是指由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部分办事人员和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构成的处于社会中等收入水平的新社会群体类型③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二)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内涵

认同(identity)的本意首先是指将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辨认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其次是指寻找与其他主体的共同性④参见赵志裕等:《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所谓政治认同,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它属于政治文化范畴,是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罗森堡姆认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⑤[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9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将政治认同界定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⑥《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1页。也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首先是指在作为稳定政治体系的国家中“公民对某种政治权力的认同,即公民对某种政治权力的承认、赞同和同意,并且自觉地以该政治权力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⑦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政治认同是在与政治权力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具有政治性、社会性、理念性、可塑性四个特征⑧参见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载《当代亚太》2005年第12期。。可见,国内外学者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对政治认同的内涵在界定方法、阐释方式及具体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认为,狭义的政治认同在本质上属于政治心理的范畴,是指公民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对国家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党、政治团体等产生的一种感情与意识上的归属感,这种感情与意识上的归属感促使其自觉地以国家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党或政治团体的组织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广义的政治认同不仅指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感情与意识上的归属感,也包括形成这种归属感的心理过程和基于这种归属感的政治行为过程,包括政治文化认同、政治价值认同、政治目标认同与政治行为认同。此外,公民的政治认同还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所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所在组织或团体政治文化环境以及公民自身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教育水平、性格等要素的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中产阶层的政治认同,就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中间阶层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制、公共政策及其实施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国家理想、五大发展理念等产生的感情与意识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促使该阶层自觉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主动进行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将“中国梦”作为个人梦想和奋斗目标。根据中科院对我国政治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应包括体制认同、政党认同、身份认同、政策认同、发展认同和文化认同①房宁主编:《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中产阶层政治认同属于群体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作为一个社会类型群体,该阶层政治认同的心理结构,是其作为中国这一政治共同体成员为满足政治认同需要而形成的、为该群体所共享的政治心理特点。中产阶层的政治认同是实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困境

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至2013年底,中国移民的总数量为930万,是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移民来源国,是加拿大的最大移民来源国,是澳大利亚的最大投资移民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华裔已成为新西兰的第二大少数民族②祝乃娟:《移民潮拷问中产态:他们为什么要集体“出逃”》,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9月23日。。这种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中产阶层的“集体出逃”。此外,由于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等,该阶层还普遍存在政治参与积极性差、政治角色不明晰、政治凝聚力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其政治认同度不断下滑。

(一)对基层政治体制与一些制度缺乏认同感

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国中产阶层对国家现行体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通常持认同态度,但对基层的自治体制、选举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等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认同感,有着强烈的改革诉求。我国中产阶层的教育水平通常为大专以上学历,因此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政治认知能力。在随机访谈中我们发现,我国中产阶层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及其问题均高度关注,尤其是男性,习惯于每天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多种方式了解这类资讯,基层政治体制或某些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最关注的内容,例如“贿选”、城管伤人案、“钉字户”等类新闻。在针对这类新闻的评论与留言中,通常流露出他们对当前体制的公正性、合法性、有效性的质疑,并因此导致该阶层对政治体制认同度的下滑。此外,对体制缺乏认同极易导致中产阶层对自身生存的政治环境、发展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并导致了该阶层的“集体出逃”现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新富阶层与知识精英(属于中产阶层的上层)是我国第三波移民潮的主力,这些中产家庭通常会选择举家移民的方式以保证孩子能在自己的监护下完成学业,其中一些人甚至会耗费自己大半的积蓄而成为投资移民中“最穷的一批人”①司马珊编:《中产阶层集体出逃》,载《名城新闻网》,http://news.2500sz.com/news/site/10/07/ymc/index.htm.。

(二)因党员干部腐败等问题对政党体制产生质疑

当前我国中产阶层人士主要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活动,或者从业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官本位、权力寻租等问题,使这些人在投资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大大提高,导致其对执政党是否具有廉洁高效的执政能力产生质疑。尤其在企业经营发展不顺利或遭遇较大的发展困难时,他们往往归咎于执政党的腐败和低效率。此外,西方反华势力通过网络、邮件对我党进行污蔑、诽谤,中产阶层由于较高的经济收入和教育水平而日益频繁地参与国际交流,更容易接触并受到各种不良资讯的影响,从而加剧了他们对执政党的不信任感。在随机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国内一些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中产阶层人士,在浏览大量西方反华资讯后逐渐认同其观点,并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宣传等持怀疑态度。

(三)政治身份认同的缺失导致政治冷漠

“享受生活,不谈政治”是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普遍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在本质上是该阶层政治身份认同缺失的表现。以所谓的“小资”为例,其收入水平基本处于我国中产阶层的下层边缘,但他们在中产阶层群体中所占人数比例最高,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例如在《打开小资的玫瑰门》一书中,列有专章谈论“小资教程”,指出“小资”一般受过高等教育和欧美文化熏染,具有品位、情趣、格调等“小资情调”,注重享受有品质的生活,但对自治以及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感兴趣。这反应出大多数“小资”对自己的政治身份缺乏认同,不愿将自己视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认为政治与自身生活无关,但另一方面又抱怨政治参与体制不健全,即使自己主动参与政治活动也不会对目前的政治决策产生任何影响。通常,这个群体的人政治参与意识较弱,甚至不愿谈论政治,最终导致政治冷漠,甚至产生无政府主义思想。

(四)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导致文化认同危机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与便捷,我国中产阶层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如网络热播的美剧《纸牌屋》《美国女国务卿》等,无一不宣扬美国式民主的价值理念、美国式消费文化等,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国中产阶层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导致该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等的认同度不断下滑。我们曾跟踪访谈一位从事进口贸易的民营企业中层管理者,由于职业关系他可以接触到大量国外资讯。在从业的最初几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理念还持较强认同态度,但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其文化与价值观念越来越趋于西化,逐渐对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持质疑甚至否定态度,几乎从不主动参与政治活动,有时在一些网络论坛发帖,也基本是表达对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满。

(五)对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存在质疑

公共政策是政府、执政党或其他社会权威部门为解决公共问题而颁布并执行的政策,通常表现为国家与政府的法律、法规、决策和行动,其合法性、公正性、有效性是政府和执政党合法性、公正性、执行力的直接体现。由于公共问题的解决是公共政策的具体目标,因而大多数公共政策与中产阶层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医疗保险政策、教育体制改革政策等。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社会阶层,中产阶层应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监督实施、绩效评价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参与机制还不够健全,尤其是缺乏公众参与重大决策的长效机制,导致中产阶层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和公开性产生质疑。以教育政策为例,我国中产阶层大量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对国内的教育政策、环境、体制不满,认为缺乏公正性、公开性、人文关怀等,从而对我国教育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的认同度不断降低。

三、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文化重建

有学者指出:“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文化不认同,政治认同难一致;政治不认同,亦有可能弱化文化认同。因此,具有共同利益诉求和伦理取向的共同体政治更多地相辅于文化认同的民族诠释,正是因为以司法行政和国家意志为保证的政治外延并不总是如人所愿,高度的思想联系与情感粘合的国民意识,必须求助于历史和现实的文化联系与价值表达。”①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政治认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对我国公民政治认同的调查结果亦显示,文化认同越低,各项政治认同要素亦会越低,反之亦然。因此,要解决当前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问题,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价值目标、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等为基础,推动中产阶层价值观、政治身份文化、政治参与文化、政治社团文化的重建,通过文化认同来促进其价值认同、身份认同、体制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的全面提升。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机制,重建中产阶层的价值观

西方中产阶层的价值观通常由未来倾向、自律、服从、有序、对财富的欲望五个要素构成,这种价值观念成为他们按照正常发展轨迹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①[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生活史》,赵丙祥、罗杨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在我国,由于中产阶层群体来源多元化,目前尚未形成类似西方的那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亦未形成统一的利益诉求和特定的文化格调,其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对我国中产阶层应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指导下,运用各种现代传播媒介,引导他们逐步认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推动其价值观的重建与整合以及政治认同度的提升。

(二)健全协商民主相关制度体制,重建中产阶层的政治身份文化

当前我国中产阶层存在政治身份认同缺失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面对多元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对西方政治民主价值理念的大肆渲染,以及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缺乏了解,该阶层极易形成较片面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心理。例如,目前一些转载量极大的网络文章,对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分析往往很片面,或者对我国一些负面新闻进行无限放大,但其鼓动力很强,极易被中产阶层人士所认可。再如,一些文章不断鼓吹西方议会民主、多党制的优越性,且情感色彩强烈,极易引发那些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缺乏了解的中产阶层人士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中产阶层人士多以专业技术工作或经营活动为主,极少主动去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因而对那些具有错误导向的文章往往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不加辨别地照单全收,从而对国家政治体制产生质疑,对自我身份的归属产生疑惑,最终导致对自我政治身份的认同不断降低。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健全我国协商民主制度,扩大中产阶层充分、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使之在参与中深刻体会到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以便重建其政治身份文化,提升其政治身份认同。

(三)健全“政治吸纳”机制,重建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文化

所谓“政治吸纳”,是指“执政党建立一种能够表达政治意愿的政治结构,让社会上有些群体或阶层可通过这个结构表达出他们的政治意愿,从而使其利益得以实现”②郎友兴:《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在社会政治系统中,“政治吸纳”是整合政治认同资源并获得社会精英或精英集团所代表的政治力量认同的关键。随着中产阶层经济实力与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其关注点自然而然地由最初的资本积累转向“政治身份”的获得。然而,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政治意愿表达机制尚不够健全,造成该阶层人士因政治意愿得不到表达而日益加剧的政治冷漠和政治身份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政治吸纳”机制,不断拓宽中产阶层政治参与的路径与渠道,及时地把该阶层中的精英吸收到国家政治体系中来,并通过对该阶层的政治目标整合,最终形成一个松弛的、但具有高度政治身份认同的中产阶层①史献芝、刘建明:《关于新社会阶层政治认同问题的思考》,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例如,可进一步完善中产阶层人士进入各级人大、政协的制度安排,避免以往安排新社会阶层精英进入人大或政协的随意性,建立健全对该阶层精英代表的培养、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渐次推进中产阶层人士从政的法制化、规范化与民主化。此外,应以“兼容并蓄”的理念不断推进民主党派队伍建设,加强我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通过重建中产阶层政治参与文化,提高其对我国政治体制的认同。

(四)健全政治社团的培育与监管机制,重建中产阶层的政治社团文化

首先应充分激发政治社团的桥梁与纽带功能。政治社团主要是指代表不同社会群体利益但又肩负一定政治功能的社会团体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一方面,政治社团应在党的政策框架内凸显服务意识,积极推进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应充分发挥政治社团的桥梁与纽带功能,为其创造宽松的生存环境和广阔的活动空间,不断提高其对中产阶层人士的整合能力。其次应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对中产阶层的有效整合,不断探索社会组织运行的逻辑规律和发展的内在条件与动力,在严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义主义政治理念的原则下,适当放宽社会组织的成立条件,打破社会组织的地域性垄断,促使它们发挥特殊的协调作用,将党、政府与中产阶层有机联系起来,为党和政府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法性资源。同时,通过政治社团和社会组织将公共权力机关的政策贯彻到中产阶层中去,以实现公共权力机关与中产阶层的良性互动②刘庆东、韩宏亮:《加强新社会阶层整合的对策思考》,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最终推动我国中产阶层政治认同度的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蒋锐)

D6;D61

A

1001-5574(2016)04-0058-08

胡艳蕾,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博士生;李晓明,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济南25002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民主心灵习性与公共责任意识的互动关系研究”(11YJC810013);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及实践研究”(15AZBJ09)。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政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