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乡村建设经验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6-03-19欧庭宇
○欧庭宇 罗 玮
国外乡村建设经验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启示
○欧庭宇 罗 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乡风文明”的概念,并将其纳入了“十一五”规划,更加凸现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的十个任务目标之一,计划建成6000个美丽乡村。实际上,乡风文明的目标与美丽乡村的精神美、风情美具有一致性。美丽乡村,一方面是物质美,注重粮食丰收,争取产业发展收入翻番;另一方面是精神美,实现具有丰富、健康、和谐、文明等特征的文化。但是,目前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
乡风,就词性本身而言,是指乡村风俗、乡村思想、乡村道德等乡村意识形态。“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表达了苏轼对浓烈乡风的情感描绘。从乡村社会来看,乡风又特指村民的信仰、操守、爱好、风俗、观念、习惯、传统、礼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由农村居民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和文化习性,反映了当地农民居民的精神风貌[1]。因此,乡风是指长期依托某农村区域,形成的一种共有的区域特色、思维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乡村文化。
“乡风文明”的基本概念是新农村进步的、不断发展的精神文明,包括使村民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家庭伦理关系、邻里关系、党群关系,树立进步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本质上,乡风文明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文明问题,包含乡风习俗、农村治安、乡村文化等诸多方面。它不但有别于城市文化,而且有别于乡村传统文化。具体来讲,乡风文明表现为在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上,一群有较高文化素质、懂科学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群体,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与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带头建构起乡村生活中的人们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
从政治立场上来讲,乡风文明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先进精神文化[2]。它摒弃了传统文化的落后因素,坚持了吸纳先进文化和自主创新,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乡村风情。它既继承了勤劳勇敢、自力更生、乡风淳朴等优秀传统,又实现了农村文明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型面貌。
二、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农村乡风文明包括移风易俗、民主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障,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撑和精神源泉,也使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与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一样,仍处于“不全面、不平衡、低水平”的状态[3]。目前,乡风文明面临的障碍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的问题、文化设施的问题、农民主体的问题、农村治安的问题等。
(一)农村经济问题
正在物质生产与交往的人们随着改变现实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的思维,甚至衍生了相应的思维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也就是说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乡村文明建设的水平,如果不解决好农村经济的问题,那么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也会大打折扣。经济发展是新农村最直接、最主要的物质保证,只有解决好农村经济问题,才有可能带来新农村的繁荣与稳定,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依然十分的落后。
1.生产经营能力较弱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带来了自主劳作生产的权利,但长期以来,也从客观上造成了农民自身组织性较差,缺乏集体主义精神。除了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导致生产经营分散外,更重要是扶持政策的激励不足,很难吸引企业的投资,使得农民的互助合作、自我管理难以强化,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难以全面提高。从一些数据可以看出扶持政策的激励是新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以重庆市为例,截止2015年4月,发展了微型公司总共37.92万户,直接带动与帮助就业280.85万人。其中,农村地区注册微型企业14.63万户,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6.27万人。农村经济发展逐渐转变成组织性劳作的模式,开始脱贫致富的亮点在于,一方面是微型公司激励政策帮助农民解决了创业资金的难题,另一方面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断叠加各种惠农政策,也改善了农村的各种基础硬件设施。
2.农村交通限制
由于农村交通不便,限制了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治理,乡风文明建设难以组织开展。从现实来看,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分布不均、地形复杂、气候环境千差万别的国家,它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差距很大,意味着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文化设施的问题
1.文化设施落后
许多贫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要么已不存在,要么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甚至产生“空壳”化文化设施的现象。贫困农村现有大多公共文化设施建造于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当地文化工作者难以维持生计,文化管理工作处于一潭死水的状态,导致难以承担乡风文明建设的重任。虽然文化部大力倡导“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不少乡村文化站已名存实亡,多年无新书入站,成为“空壳”化的文化站。截止到2015年,没有投入购书经费的县级图书馆有675个,每50万人仅仅一所图书馆,体育场地人均面积仅为1.46m2。
2.文化经费支出短缺
地方文化部门的文化经费支出十分有限。据统计,两成县级公共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支出,没有财力投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的文化站为了缩减财政支出把公益性文化单位推向市场进行创收,有些站不顾人民文化需求挪用文化房屋出租。
3.文化资金投入不足
新农村建设实际使用资金不高,加上基层干部重视程度不高,使乡风文明建设更加举步维艰。乡风文明建设之所以面临资金困境在于,要么政府在文化经费方面投入不足,要么层层吞噬文化投入经费。比如,文化管理部门挪用政府有限的文化资金,越到基层,状况越差,文化经费越短缺。
(三)农民主体的问题
广大农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但是目前包括农民干部在内的大多农民思想文化观念、政策法制观念与乡风文明建设仍有协调不一致之处。归根结底,乡风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仍是农民主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精神信仰危机、农村干部认识偏差、常住人口发生改变等。
1.农民精神信仰缺失
目前,农民精神信仰多样,多样化的精神信仰,增加了信仰冲突的可能,导致了农民精神信仰危机。在2010年5月桐柏县农民精神信仰调查中发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想信念占一半左右,把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作为精神支柱的人数占17%,有其他精神信仰的人数占13%,无信仰的人数占20%[4]。这说明了新农村精神信仰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思想指导,但信仰形式日益多样化。因此,由于农民之间的信仰不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文化素质不高,不但可能会酿成农民精神信仰的大灾难,而且可能造成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巨大障碍。
2.农村干部认识偏差
农村干部认识偏差体现两个方面:要么看重短期效应,要么把GDP作为政绩。第一,相当部分农民干部群众把乡风文明建设看成是一种立竿见影的短效机制,还有一部分农民干部把乡风文明建设看成“面子工程”、“一阵风工程”[5],对农村经济发展毫无意义。第二,有的农民干部重建设、轻管理,认为只要搞好经济问题,乡风就自然文明了。
3.常住人口发生改变
“三、六、九”人员为留守在农村的常住人口,也就是农村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农民家庭的经济支柱主要来自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家庭青壮年劳动力,成为了促进所在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015年农民工人数总量接近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人数占总共人数的60%。由于大量农民工外移至城市,不但无法实施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而且使农村失去了建设主力军,尤其体现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同时,大量农村居民外出,造成乡风文明建设人才缺失。因此,无法及时解决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宽带、电视光纤,导致了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给人带来的精神煎熬。
(四)农村治安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利益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给乡风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
1.案发频率有时较高
新世纪十多年以来,全国每年发生超过400万起的犯罪案件,有的年份甚至突破了500万起大关。农村地区的状况与全国的情况基本一致。在河北农村地区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73.6%的受访者感觉安全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在湖北东部,只有7%的受访者认为农村治安工作“令人满意”。农村入室盗窃事件较为普遍存在,甚至“两抢”案件不足为奇。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2014年1月立刑事案件142件,入室盗窃占全部刑事案件的42.3%,盗窃机动车40件,占侵财类案件的33.1%,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8.2%,从发案区域看农村乡镇占70%左右,入室盗窃发生居民住宅区占80%。这类案件的频发,不仅使村民蒙受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村民人心惶恐。
2.警力保护略有不足
我国农村治安队伍情况不容乐观,人手短缺,技能业余。平均来看,警察与村民的比例1∶6000。从警察负责人数来讲,以贵州省为例,一名警察负责4.2个村庄、4000-6000千人的安全;从警察负责范围来讲,以江苏省为例,平均下来一名警察负责89平方公里的村庄区域,约等于华盛顿城市面积的一半。警察人手短缺无法及时处理复杂的犯罪案件,维护农村治安无法得到保证。农村警力保护不足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警察招募体制的局限与治安经费的匮乏。公安部限制了各省警察招募队伍的规模,各省能申请人员配置,但是通常将资源分配到城市,并非农村。二是农村派出所经费不足。政府债务负担沉重,最终影响到了农村派出所。同时由于城乡警察的薪水待遇呈现二元结构,农村很难留下爱岗敬业精神的警察。
3.综合治理存在难点
一些农村综合治理不力,甚至时有地方恶势力的反弹表现。当前农村进入深层次改革的阶段,并且随着“四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建设速度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在改革工作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许多农村基层组织软弱,薪水不高的基层干部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消极对待基层服务。综合治理中许多基层干部不了解掌握本村近期的矛盾纠纷、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同时不管不问本职工作,致使矛盾纠纷激化,留下村庄安全管理的隐患。
三、国外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深入分析乡风文明建设的新情况,认真总结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国外很多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
(一)旅游创新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日本政府旅游部门分工精细,并推出了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技术与财政支持、旅游教育与培训、提供宣传合作渠道等责任,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例如《旅行业法》、《温泉法》、《旅馆业法》等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具体执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突出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主要有以梨园葡萄园为例的观光农园、以江永崎农业公园为例的农业公园、以“荷兰村”为例的农家乐等产品类型,让游客体验到农业体验、各项服务、风土人情。法国乡村旅游的“农户+企业+协会+政府”发展模式[6],同样通过层出不穷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了法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占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数量比例最大,他们一方面经营农业,另一方面融合农业资源进行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企业负责联系农户,为游客服务,协会主管乡村旅游秩序,帮助农民供应服务。政策引导方面,政府保证以本地的农户、居民为主成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以保证本地村民的收入增加。政府组织节庆活动目的性营销,同时花费巨资用于广告宣传推广,每年促销投入大约600万欧元。法国推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以骑马农村为例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以及以烹饪、采摘为例的体验项目及其他乡土特色产品。
(二)农业循环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取得了大量乡村经济发展经验。美国制定的法律体系、遵循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及政府支持等成熟机制,促进了美国乡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如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作为国策之一的《污染预防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如作物轮作中的“玉米—(大麦+牧草)—玉米”模式,也就是说连续种植2年玉米,接着种植大麦且套播适量的牧草,种植3~4年牧草后继续在同一土壤下种植玉米,改善农作物生长,防止土壤营养流失,并且能够抑制杂草病害。美国发展精准农业,建立了GPS、GIS、RS等技术与自动化系统,200多万个农场中60%~70%的大农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外,美国发达的农业离不开农业教育投入及政府财政支持。德国“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德国乡村带来较高的利润。德国重视生态系统平衡、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等,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组建了生态农业促进联合会(AOEL)。生态的统一标识不但让德国生态食品的市场信任度和公开透明度成为一大特色,而且让经营者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也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的便利服务。虽然生态农作物产量略有减少,但生态产品价格上的优势使广大农民仍然能获得可观的总利润及人均收入。
(三)突出乡村旅游特色的文化设施建设
以以色列等国为例,介绍乡村旅游建造旅游设施及自主建造。以色列的乡村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特点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别具一格的乡村生活,有水上运动、徒步、参观国家公园等乡村度假活动及完善的乡村旅游设施[7],吸引了当地和其他世界各地游客;奥地利的农业旅游提供可以娱乐和旅游的接待设施,促进当地城乡文化交流;阿根廷为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给生产者提供知识培训,按照自己的意愿修建旅游文化设施;“农场逗留”(StayataFarm)是瑞典农场旅游代表性组织,鼓励当地居民自主建设乡村旅游文化设施,自主接待游客进行农场体验。
(四)加强乡村思想道德教育
虽然东亚受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影响较为深远,但是以韩国、日本为例的外来乡村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仍然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韩国把“性本善论”、“推己及人”等意识渗透于乡村生活,把“善、和、爱、礼”四德教育用来增进乡村居民家庭和睦,通过“道义教育”建立乡村居民家族伦理观;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每10年就要修改“学习指导要领”以加重道德教育的成分,让村民保持原有的传统美德,同时适应时代发展思想道德,比如建立在自然关系上的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四、借鉴与启示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能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当前乡风文明建设是重要一环。国外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分析国外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在遵守执行《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等新农村建设法律政策前提下,地方省市县政府应当根据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第一,挖掘农村地域特色,不断创新与引进国外前沿技术,发展新农村循环农业。第二,结合地方自然条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第三,发展以企业为核心的“公司+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效益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村级组织引导服务农业,提高当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能力。允许农户土地承包期内享有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比如在合法的承包期内,农户与种养殖大户协商一致后并依法移交土地经营使用。第四,需要政府部门及先进个人的关怀。加强贫困村的资金扶持力度,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提高村干部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
(二)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考察国外乡村建设文化设施的成功经验,学习国外政府资助修建文化设施和乡村旅游特色的文化设施,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第一,加强和扶持乡风文明的重点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发展乡村文化站,提供文艺演出、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广播影视、科普培训等方面建设。加大对低收入地区扶持力度尤其是革命老区等农村,完善村文化活动设施配置,组织基本文化活动等方式,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达到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要求。第二,实现城乡文化设施共享。要抓住城乡共建这个载体,在以城带乡上下功夫。以城市精神文明带动乡村文明建设,加大城市人力、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教文卫服务于农村,比如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提高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宽带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为农村传播文化知识,努力实现城乡文化资源联动与共享。
(三)重视农村教育
借鉴国外乡村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乡风文明的内涵,重视农村教育要突出两个方面:第一,重视新农村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爱国教育和德育教育,引导改进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立足农村,注重先进文化知识的熏陶,同时组织演出队、放映队、义务文化管理等农村文化队伍,最终建立一支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的文化队伍。第二,重视农村科学文化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科学地规划农民科学文化教育阶段,对不同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开展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如技能大赛、知识技能评比活动等,培育和提升村民重视科学文化的观念。同时为农民提供拓展就业岗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兼顾农民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两重需求。
(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考察到国外治安回归社区,终极目标在于增强居民团结互助,并结合我国新农村实际情况,实现增强新农村的和谐稳定。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落实“天网工程”和“一村一警”两大政策,强化农村派出所的综合监管能力。对农村居民宣传法治教育,加强村民交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农村治安的预防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炳水.浙江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与现实基础[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
[2]黄筱娜.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究与现实思考[J].桂海论丛,2007,(6).
[3]毕云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都学坛,2011,(5).
[4]凌强.日本观光农业的特点及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
[5]陈雪钧.国外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
[6]党晴晴.国外乡村旅游成功开发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大众科技,2010(7).
[7]罗静·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业保险效率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4).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长江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崔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