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发展视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解析
2016-03-19夏旭晖
○夏旭晖
基于政治发展视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解析
○夏旭晖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理论上的“飞来峰”,而是深深植根于我国建设、发展、改革的实践经验,是政治发展新高度的必然结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深刻把握基于政治发展逻辑的辩证关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是政治发展新高度的必然结果
政治发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法治保障。“就现代化的原因而言,政治发展意味着建立一个适应或促进现代化进程的政治体系,即以政治发展推动和支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P8)。没有政治发展,就没有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是政治发展的稳定性和方向性相统一。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一般都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的历史,在国家地位、主权独立等方面受到巨大的冲击,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这种依附、依存关系使发展中国家政治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脆弱、不稳定,往往易受国际、地区性政治局势、经济因素的影响[2](P316)。政治上欠发展,缺乏治理的自主性,严重制约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19世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和民族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内忧外患之中。政治上主权沦丧,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中国被西方强行纳入了现代国际体系,国势衰弱任人宰割,国内战争连绵不断,社会长期处于纷乱的环境中。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的政治基础,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的贫穷和不自由程度为世所罕见。中国被动的裹胁到世界现代化潮流之中,全面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
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夙愿,探寻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改良派和改革者先后试行过西方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实践证明都行不通。
在历史的危难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历经十四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开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道路,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随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治理国家的征程。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中,找到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我国的政治发展在西方的围攻和质疑中愈加稳健成熟,经受住了各种风浪考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干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现代化之路。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3]。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980年8月,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4](P322)。由此可见,只有充分推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民主,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清晰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的政治发展方向,系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保证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序推进。
二、政治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导向
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社会学家丹尼尔指出,它是“一个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过程;因此,按照现代化规则生活的人们,认为它是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现代化的主要方面:“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等等,并不是零乱地偶然发生的”。“这些因素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经常有规则地一起出现,从历史地看,也许是因为它们必须并肩同行”[1](P8)。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是政治发展的集中体现。
政治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追求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政治结果。政治发展作为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概言之,既构成现代化的原因,也成为现代化的结果。从系统论视角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构建现代化的政治系统,是理念系统、组织系统、制度系统、运行系统的统一,是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统一,是制度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5]。“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构建多元的现代治理体系,既有宏观治理系统,又有微观治理系统;既有静态治理系统,又有动态治理系统,其实质内容都要突破传统社会的粗放管理模式,实现国家管理方式的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管理手段的民主化、人性化、法治化,超越传统社会体制僵化封闭的制度惯性,推动政治发展进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导向是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志着一个国家制度建设和政治发展的整体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能动地控制和引导社会发展的能力,决定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基础[6]。
从过程论视角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将现代政治和公共管理的理念、体系、程序、手段引入国家的治理决策、过程和行为中,充分体现科学、民主、法治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样的过程,恰恰体现了以政治发展为目标导向,以现代政治的民主和法治核心价值,将价值理想具体转化为制度设计和安排,推动现代政治发展进程。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路
国家治理现代化并非代表西方政治思想的专有名词。我国自古就有关于“治理”思想的阐述,如《淮南子·原道训》:“治在道,不在圣”,强调要尊重治理规律,以道治国;《荀子·君道》:“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突出了用人治事的重要性。现代国家治理思想更加突出政治发展的共性和民主实践的绩效,已被国际社会广为认知和普遍接受。我国反复强调治理要尊重一国主权和国情,要与国家发展实力相符,不以意识形态为名搞价值观输出,不以政治制度差异为借口搞政权更迭。
长期以来,全球治理话语权和解释权被西方学者垄断,西方治理思想被包装成万能良方备受鼓吹膜拜,试图以其框定的治理模式面向全球推广复制,并奉行“双重标准”,以牺牲他国人民的福祉和制造区域性动荡为代价开展所谓的民主试验,陷入了“教条主义”、“干预主义”的泥潭。在西方舆论看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只有经济进步没有政治发展的论调仍此起彼伏。事实上,若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不可能取得今天经济社会领域的如此巨大成就。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平深刻指出:“我们要警惕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意的副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赢了,但是舆论上没有赢,还是西方世界观主导中国媒体和学术界”[7]。西方媒体执拗于戴有色眼镜审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其惯有的“民主偏见”和“制度优越感”来抹杀中国的发展成就。
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在西方的围攻和质疑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经受住了各种风浪考验,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干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首次系统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核心政治理念。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构建现代文明国家形象的重大战略,是中国道路的重大宣示和明确诠释,是对污名化中国政治论调的有力回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有利于扭转话语权守势,引领世界政治潮流的话语权,改变对民主的刻板认知和狭隘解读。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境界。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路。这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得有丝毫的动摇和含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和历史传承性决定了每个国家不同的治理模式,并没有普适的、惟一的发展模式。民主体制的选择有其发展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也是各国人民自身选择的结果。“一定的政治体制必须适应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8]。国家治理不可能超脱每个国家的发展实际。制度选择好不好,发展道路对不对,还是要以绩效来说话,只有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逻辑与中国政治文明发展逻辑共同演绎下而诞生和发展的;而社会主义原则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性使中国共产党最后获得了完成现代政治文明在中国实现的任务[9]。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根据现代化和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巩固治理基础,保持治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理直气壮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治理文化,批判继承了包括资本主义治理在内的一切人类治理成果,根据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
我们要深刻领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义,自觉抵制西化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思潮,高度警惕西方多党制、政治自由化、军队国家化等理论图谋。国家治理能力是当今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拥有历史悠久的治理文明和体系完善的治理经验,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妄自尊大,也绝不自我矮化、妄自菲薄。
在西方话语权优势背景下,我国的治理话语体系处于被动构建、被动回应状态,治理理念的传播处于守势,西方人听不懂,中国声音出不去,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价值体系传播推广有待加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建设现代文明国家的应有之义,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10],是对执政规律和现代化规律的体系化深化,全面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摸着石头过河”跨入“周密顶层设计”的全新境界。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注重政治发展的的适应性和渐进性,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是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出成果,既强调吸收我国传统治国理政的智慧,又突出借鉴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仅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更符合多数国家的发展愿望。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
[2]王沪宁.新政治学概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Z].北京,200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1-01,
[6]蔡文成.改革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构[J].行政论坛,2014,(4).
[7]陈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基础与构建路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2).
[8]王沪宁.走向政治体制的高效化和民主化[J].科学社会主义,1986,(8).
[9]郑长忠.现代政治文明建构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兼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政治意义[J].当代世界,2014,(12).
[10]俞可平.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N].北京日报,2013-12-09.
(责任编辑崔光胜)
作者单位(江苏省信息中心)